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人机辅助边缘计算网络轨迹规划与资源分配研究综述
1
作者 王侃 曹铁林 +3 位作者 李旭杰 李红艳 李萌 周墨淼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6-1281,共16页
无人机辅助移动边缘计算(MEC)具有灵活部署、快速响应、广域覆盖、分布计算和可扩展性等优势,在智慧城市、环境监测和应急救援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是提升低空智能网联服务质量的重要研究方向。该文围绕无人机辅助MEC场景的飞行轨迹... 无人机辅助移动边缘计算(MEC)具有灵活部署、快速响应、广域覆盖、分布计算和可扩展性等优势,在智慧城市、环境监测和应急救援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是提升低空智能网联服务质量的重要研究方向。该文围绕无人机辅助MEC场景的飞行轨迹与资源分配联合优化,从离线优化和在线优化两个维度展开分析:针对离线联合优化,以不同优化性能指标为切入点,从网络场景、性能控制方法和算法设计3个方面梳理研究现状;针对在线联合优化,以优化框架为基础,从网络场景、性能指标和控制方法3个方面梳理研究现状;针对离线与在线混合优化,阐述当前研究成果。最后,聚焦无人机辅助MEC网络与其它网络制式融合时产生的新问题,讨论离线优化环境状态收集、离线优化智能化求解、在线优化多无人机实时协同、在线优化实时信息反馈、无人机能效优化和空-地通信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挑战及其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无人机 轨迹优化 在线优化 离线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海图结构蛋白质数据集及预测模型
2
作者 魏想想 孟朝晖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123,共7页
蛋白质是一种具有空间结构的物质。蛋白质结构预测的主要目标是从已有的大规模的蛋白质数据集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从而预测自然界中蛋白质的结构。目前蛋白质结构预测实验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缺少能够进一步反映出蛋白质空间结构特征的数据... 蛋白质是一种具有空间结构的物质。蛋白质结构预测的主要目标是从已有的大规模的蛋白质数据集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从而预测自然界中蛋白质的结构。目前蛋白质结构预测实验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缺少能够进一步反映出蛋白质空间结构特征的数据集。当前主流的PDB蛋白质数据集虽然是经过实验测得,但没有利用到蛋白质的空间特征,而且存在掺杂核酸数据和部分数据不完整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角度来研究蛋白质的预测。在原始PDB数据集的基础上,提出了河海图结构蛋白质数据集(Hohai Graphic Protein Data Bank,HohaiGPDB)。该数据集以图结构为基础,表达出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特征。基于传统Transformer网络模型对新的数据集进行了相关的蛋白质结构预测实验,在HohaiGPDB数据集上的预测准确率可以达到59.38%,证明了HohaiGPDB数据集的研究价值。HohaiGPDB数据集可以作为蛋白质相关研究的通用数据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海图结构蛋白质数据集 蛋白质空间结构 蛋白质结构预测 Transform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序知识图谱构建研究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陆佳民 张晶 +1 位作者 冯钧 安琪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5-315,共21页
知识图谱作为连接数据、知识和智能的桥梁,已被广泛应用于辅助搜索、智能推荐、问答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然而,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传统静态知识图谱逐渐暴露出在处理动态知识方面的局限性。时序知识图谱的出现弥补了这... 知识图谱作为连接数据、知识和智能的桥梁,已被广泛应用于辅助搜索、智能推荐、问答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然而,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传统静态知识图谱逐渐暴露出在处理动态知识方面的局限性。时序知识图谱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陷,它将时间信息融入图谱结构,能够更准确地表示知识的动态变化。对时序知识图谱的构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介绍了时序知识图谱的概念,明确了其在处理动态知识时的价值。解析了时序知识图谱构建流程,将其核心过程划分为知识抽取、知识融合和知识计算三大环节。对每个阶段进行了梳理,明确了任务定义,总结了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大语言模型在这些任务中的应用。在知识抽取阶段,重点关注命名实体识别、关系抽取和时间信息抽取;在知识融合阶段,探讨了实体对齐和实体链接;在知识计算阶段,聚焦于知识推理。深入分析了每个阶段面临的挑战,并针对特有挑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知识图谱 知识抽取 时间信息抽取 知识融合 知识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诊断与大模型优化遗传算法的自动组卷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凡 崔金凤 +1 位作者 吴铭 沈荣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238,共6页
为了提高教师组卷的质量及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资源,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自动组卷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传统的自动组卷算法并未考虑班级整体认知水平,且组卷效率低,组卷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正确评估。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 为了提高教师组卷的质量及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资源,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自动组卷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传统的自动组卷算法并未考虑班级整体认知水平,且组卷效率低,组卷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正确评估。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认知诊断与大模型优化遗传算法的自动组卷方法。首先借助预训练大模型所具备的强大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提出了利用大语言模型的微调技术和问答机制进行自动组卷,通过实验选择在7B(7 Billion)参数规模的Qwen大模型上使用Q-LoRA微调进行自动组卷,可以高效率地生成试卷。同时,提出基于认知诊断与大模型优化遗传算法的自动组卷方法提升试卷质量,利用Qwen大模型生成的试卷作为初始种群,并且设计组卷适应度计算方法,采用“精英保留”的思想设计遗传算子,改进选择、交叉、变异算子的设计,始终保留种群中最好的个体。实验结果显示,传统遗传算法组卷需要34.586 s,成功率为83%,大模型自动组卷算法则能在8.565 s内完成,但成功率略降至81%。相比之下,该文提出的基于认知诊断与大模型优化的遗传算法自动组卷方法,不仅将组卷效率大幅提升至0.673 s,而且成功率高达100%,完全满足了实际应用的需求。这一方法显著优于前述两种算法,展现出在效率和成功率上的双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组卷 认知诊断 大语言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智能的水循环过程模拟框架与关键技术
5
作者 冯钧 唐海麟 +4 位作者 周思源 巫义锐 侯爱中 陆佳民 王文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25-235,共11页
针对当前水循环模拟技术在应对复杂水安全挑战时存在的效率不足、主观性强以及“知识孤岛”等瓶颈问题,面向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战略需求,提出了一种以水利认知大模型为驱动、以领域知识库为引导的“人机协同”水循环过程模拟框架。该框... 针对当前水循环模拟技术在应对复杂水安全挑战时存在的效率不足、主观性强以及“知识孤岛”等瓶颈问题,面向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战略需求,提出了一种以水利认知大模型为驱动、以领域知识库为引导的“人机协同”水循环过程模拟框架。该框架旨在推动水循环模拟范式从“以模型为核心、人为操作者”向“以认知智能为核心、人为监督者”转变,并通过3个核心阶段实现业务流程的闭环优化。首先,在建模阶段,依托需求驱动的动态建模技术,实现对复杂水文场景的快速理解与按需建模;在模拟阶段,采用在线自适应与自优化模拟技术,实现对预报决策过程的实时优化与动态调整;最后,在复盘阶段,通过人机协同的事件复盘与知识萃取,促进面向大模型和知识库的持续迭代与长效学习。应用案例表明:该框架能够有效实现专家隐性知识的数字化表示,将传统预报中从拓扑构建、场景建模,到模型适配、参数优化等依赖专家经验的手动环节,转变为智能、自动的在线寻优过程,从而显著提升了对汛情的响应能力与决策效率。研究成果为破解水利行业知识传承难题、提升水循环模拟智能化水平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与技术路径,对高阶智慧水利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智能 水循环模拟 水利大模型 动态建模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BSA的四旋翼无人机ADRC参数优化
6
作者 陈城 刘云平 +2 位作者 鲁倍辰 王爽 方卫华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5-544,共10页
针对多变量和强耦合的四旋翼无人机自抗扰控制器的参数多且难以整定优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鸟群算法来整定优化四旋翼无人机自抗扰控制器的参数。首先,采用欧拉-庞卡莱方程建立模块化的符号数学模型,以提高四旋翼无人机的建模效率。... 针对多变量和强耦合的四旋翼无人机自抗扰控制器的参数多且难以整定优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鸟群算法来整定优化四旋翼无人机自抗扰控制器的参数。首先,采用欧拉-庞卡莱方程建立模块化的符号数学模型,以提高四旋翼无人机的建模效率。其次,基于所建立的符号数学模型对其进行参数化。然后,将经典PID控制算法、自抗扰控制器算法、基于粒子群优化的自抗扰控制器参数优化算法以及基于改进鸟群算法的自抗扰控制器参数优化算法在四旋翼无人机的姿态稳定性、跟踪稳定性以及抗干扰稳定性等方面分别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结果表明,基于改进鸟群算法的自抗扰控制器参数整定优化算法具有抗干扰性强、收敛速度快以及鲁棒性好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鸟群算法 自抗扰控制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图卷积和多角度拓扑细化的骨骼行为识别方法
7
作者 黄倩 苏新凯 +1 位作者 李畅 巫义锐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0-226,共7页
由于人体骨架是一个天然存在的拓扑结构,因此图卷积网络(GCNs)被广泛地应用于基于骨骼的人体行为识别。然而,目前的基于GCN的方法只关注关节点对之间的低阶关系,而忽略了潜在的关节点在关节点群中的高阶关系。同时,现有的方法忽略了空... 由于人体骨架是一个天然存在的拓扑结构,因此图卷积网络(GCNs)被广泛地应用于基于骨骼的人体行为识别。然而,目前的基于GCN的方法只关注关节点对之间的低阶关系,而忽略了潜在的关节点在关节点群中的高阶关系。同时,现有的方法忽略了空间拓扑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这些不足影响了模型的表现。为此,利用K-NN计算出相关性高的关节点构成超边,提出了超图构建方法和超边图卷积来动态地学习关节点间的高阶关系。此外,设计了一个从时间和通道角度细化的拓扑图来学习帧级的和通道级的关节点对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开发了一个多角度拓扑细化的超图卷积网络(HyperMTR-GCN)用于骨骼行为识别,其在NTU RGB+D和NTU RGB+D 120数据集上具有显著优势。具体地,所提方法在NTU RGB+D的X-sub基准上比2s-AGCN提高了3.7%,在NTU RGB+D 120的X-sub基准上比2s-AGCN提高了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识别 图卷积网络 超图神经网络 骨架建模 拓扑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引导数据驱动方法研究综述及其在水文模型构建中的应用与展望
8
作者 冯钧 邵萍萍 +1 位作者 张继茹 刘学毅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共9页
为探索物理机理模型与数据驱动模型的融合方法,分析了现有物理引导融合驱动方法的实现方式,对基于理论引导数据科学(TGDS)的物理引导融合驱动方法在不同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与总结,并提出了物理引导反馈融合驱动方法和物理引导编... 为探索物理机理模型与数据驱动模型的融合方法,分析了现有物理引导融合驱动方法的实现方式,对基于理论引导数据科学(TGDS)的物理引导融合驱动方法在不同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与总结,并提出了物理引导反馈融合驱动方法和物理引导编码融合驱动方法这种新的分类方式,结合水文建模领域的特点,详细阐述了物理引导融合驱动方法在水文模型构建中的挑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基于TGDS的物理引导融合驱动方法,能够增强预测结果的物理一致性,减少预测误差的累积,提高模型的可解释性,同时能为洪水预报水文模型的改进提供可行路径,既能减少机理模型因概化过程带来的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又能有效改善由于数据驱动模型对样本的过度依赖导致的可解释性低的问题;但该方法在应用中面临着计算能力有限、提取多源数据特征不够准确、参数调整不够灵活的问题,因此在未来研究中可以结合可微分建模或者采用大模型结合领域知识图谱的方法,进一步探索洪水时序预测建模研究,以更好地应对复杂环境下的洪水预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引导数据驱动 融合驱动 洪水预报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大语言模型和提示学习的数字孪生水利知识图谱构建 被引量:7
9
作者 杨燕 叶枫 +2 位作者 许栋 张雪洁 徐津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5-793,共9页
构建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知识图谱挖掘水利建设对象之间的潜在关系能够帮助相关人员优化水利建设设计方案和决策。针对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的学科交叉和知识结构复杂的特性,以及通用知识抽取模型缺乏对水利领域知识的学习和知识抽取精度不足... 构建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知识图谱挖掘水利建设对象之间的潜在关系能够帮助相关人员优化水利建设设计方案和决策。针对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的学科交叉和知识结构复杂的特性,以及通用知识抽取模型缺乏对水利领域知识的学习和知识抽取精度不足等问题,为提高知识抽取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知识抽取方法(DTKE-LLM)。该方法通过LangChain部署本地大语言模型(LLM)并集成数字孪生水利领域知识,基于提示学习微调LLM,LLM利用语义理解和生成能力抽取知识,同时,设计异源实体对齐策略优化实体抽取结果。在水利领域语料库上进行对比实验和消融实验,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于深度学习的双向长短期记忆条件随机场(BiLSTM-CRF)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和通用信息抽取模型UIE(Universal Information Extraction),DTKE-LLM的精确率更优;消融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ChatGLM2-6B(Chat Generative Language Model 2.6 Billion),DTKE-LLM的实体抽取和关系抽取F1值分别提高了5.5和3.2个百分点。可见,该方法在保障知识图谱构建质量的基础上,实现了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知识图谱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提示学习 知识图谱 知识抽取 数字孪生水利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网融合环境下服务组合的未来属性验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湛 张鹏程 +1 位作者 金惠颖 吉顺慧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0-319,共10页
随着云网融合技术以及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服务开始在云网融合环境下运行。在云网融合环境下,用户呈现移动性特征,导致服务组合过程变得愈发复杂,服务组合验证变得尤为关键。同时,在云网融合环境下用户要求服务组合... 随着云网融合技术以及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服务开始在云网融合环境下运行。在云网融合环境下,用户呈现移动性特征,导致服务组合过程变得愈发复杂,服务组合验证变得尤为关键。同时,在云网融合环境下用户要求服务组合不仅在当前时间段内稳定运行,还需要在未来时间段内持续满足用户需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云网融合环境下的服务组合未来属性验证方法。首先,对云网融合中的服务组合过程进行形式化建模,同时考虑用户移动导致的云网环境下服务场景的转换关系;然后,为了准确描述用户需求,对云网融合场景下的用户需求进行形式化描述;最后,为了解决云网融合环境下用户对服务组合未来时间段内的验证需求,对服务组合未来时间段的服务属性进行预测,利用PRISM模型检验工具来进行云网融合环境下的服务组合验证,以确保在未来时间段内仍然满足性能和可用性要求。实验结果表明,在云网融合环境下,当服务数量达到1000时验证模型构建时间以及模型检测时间分别为3.372 s和0.075 s,通过云网融合环境下的服务组合案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网融合 服务组合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服务质量 形式化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机器视觉的VVC帧内编码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皓萱 徐媛媛 朱琨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0-358,共9页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在智能监控、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视频不仅用于人类观看,还可直接由机器视觉算法进行自动分析。如何高效地面向机器视觉存储和传输此类视频成为新的挑战。然而,现有的视频编码标准,如最新的多功能...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在智能监控、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视频不仅用于人类观看,还可直接由机器视觉算法进行自动分析。如何高效地面向机器视觉存储和传输此类视频成为新的挑战。然而,现有的视频编码标准,如最新的多功能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H.266),主要针对人眼视觉特性进行优化,未能充分考虑压缩对机器视觉任务的性能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多目标跟踪作为典型的机器视觉视频处理任务,提出一种面向机器视觉的VVC帧内编码算法。首先,使用神经网络可解释性方法,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Gradient-weighted Class Activation Mapping,GradCAM++),对视频内容进行显著性分析,定位出机器视觉任务所关注的区域,并以显著图的形式表示。随后,为了突出视频画面中的关键边缘轮廓信息,本文引入边缘检测并将其结果与显著性分析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机器视觉显著性图。最后,基于融合后的机器视觉显著性图改进VVC模式选择过程,优化VVC中的块划分和帧内预测的模式决策过程。通过引入机器视觉失真,代替原有的信号失真来调整率失真优化公式,使得编码器在压缩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对视觉任务更为相关的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与VVC基准相比,所提出方法在保持相同机器视觉检测精度的同时,可节约12.7%的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编码 显著性分析 帧内编码 多功能视频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叉树加密与自适应块编码的密文图像可逆数据隐藏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娟 周思琪 平萍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12,共11页
随着云计算和云存储场景中图像安全和用户隐私需求日益增加,密文图像可逆数据隐藏技术备受关注。相较于加密前预留空间(RRBE)的方法,传统的加密后腾出空间(VRAE)技术通常在加密过程中破坏了原始图像像素间的相关性,导致嵌入率降低,从而... 随着云计算和云存储场景中图像安全和用户隐私需求日益增加,密文图像可逆数据隐藏技术备受关注。相较于加密前预留空间(RRBE)的方法,传统的加密后腾出空间(VRAE)技术通常在加密过程中破坏了原始图像像素间的相关性,导致嵌入率降低,从而限制其应用广泛性。为提升VRAE的嵌入率同时确保图像安全,提出一种可用于云计算环境的基于四叉树加密和自适应预测误差编码的加密图像可逆数据隐藏方案。首先,采用基于四叉树的分区置乱加密算法,在确保图像安全性的同时保证块内像素的相关性,并利用中值边缘预测器获取块内像素值的预测误差;其次,对预测误差的数值位进行自适应块编码,根据块的大小采用不同的编码方法,从而有效压缩数据并腾出空间供数据嵌入。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密文域可逆数据隐藏方案相比,该方案更有效地利用了像素间的相关性,提高了秘密信息的嵌入能力,在BOSSBase和BOWS-2数据集上平均嵌入率分别达到3.332 bit/pixel和3.289 bit/pixel,比现有先进的VRAE方法分别提高0.117 bit/pixel和0.175 bit/pix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数据隐藏 图像安全 自适应块编码 预测误差 四叉树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网格降水和水文滑坡耦合模型的全国洪水和滑坡灾害滚动预报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春堂 张珂 +2 位作者 陈国鼎 王晟 包红军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2,共10页
为解决洪水和滑坡灾害在大尺度下实时预报中面临驱动数据、土水参数难以获取以及计算负荷的问题,以水文-滑坡耦合模型(CRESLIDE)为基础,引入无缝隙精细化智能网格降水数据作为驱动因子,利用土壤厚度模型及土壤类型数据获取分布式土水参... 为解决洪水和滑坡灾害在大尺度下实时预报中面临驱动数据、土水参数难以获取以及计算负荷的问题,以水文-滑坡耦合模型(CRESLIDE)为基础,引入无缝隙精细化智能网格降水数据作为驱动因子,利用土壤厚度模型及土壤类型数据获取分布式土水参数,结合地表覆盖信息及累积降水量动态识别滑坡敏感区域,采用并行技术加速计算过程,构建了全国尺度的CRESLIDE模型,对2022—2023年降雨诱发洪水和滑坡灾害进行实时预报,并基于汛期6—8月的长序列和个例灾害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CRESLIDE模型在并行计算时的加速比最高可达5.53;洪水灾害整体上集中于华北和西南一带,滑坡灾害多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7—8月北方滑坡开始增加;在长序列检验中,模型预报精度评价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均超过或接近0.7,其中洪水灾害预报效果优于滑坡灾害;在个例检验中,模型预测的灾害发生位置和时间与实测结果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格降水 水文-滑坡耦合模型 洪水与滑坡灾害 大尺度滚动预报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网融合环境下组合服务的动态重构
14
作者 刘坤 张鹏程 +1 位作者 金惠颖 吉顺慧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6-218,共13页
随着云计算与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网络的深度融合,各种复杂应用场景的出现使得组合服务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多,结构也变得复杂。在云网融合环境下,用户移动设备和边缘服务器等硬件能力有限,能耗问题成为组合服务进行动态重构不可忽略的重... 随着云计算与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网络的深度融合,各种复杂应用场景的出现使得组合服务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多,结构也变得复杂。在云网融合环境下,用户移动设备和边缘服务器等硬件能力有限,能耗问题成为组合服务进行动态重构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此外,传统方法并未考虑空天地海不同场景下用户对不同服务质量(QoS)属性需求的差异性,使得组合服务的交付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PSO)的组合服务动态重构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重构原子服务的三维空间地理位置和功能进行聚类,有效解决在云网融合环境下服务规模庞大情况下的搜索空间爆炸问题;然后通过能耗计算模型得到服务调用的综合能耗,并将其作为动态重构的优化目标之一,结合服务的多种QoS属性进行多目标寻优,最终生成符合用户需求且能耗较低的重构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云网融合环境下节约能耗和应对较大候选服务集规模等方面具有较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网融合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组合服务 动态重构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GA-XGBoost的洪水预报误差智能校正方法
15
作者 贾克 秦少玲 +1 位作者 余宇峰 徐雨妮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14,共8页
误差实时校正是提升洪水预报精度的重要手段。针对传统误差校正模型的校正精度及稳定性欠佳等问题,将机器学习技术引入误差序列映射函数训练过程,提出一种基于SPGA-XGBoost的洪水预报误差智能校正方法。首先以传统水文预报模型的预测值... 误差实时校正是提升洪水预报精度的重要手段。针对传统误差校正模型的校正精度及稳定性欠佳等问题,将机器学习技术引入误差序列映射函数训练过程,提出一种基于SPGA-XGBoost的洪水预报误差智能校正方法。首先以传统水文预报模型的预测值和实测值构建误差序列并作为误差校正模型的输入,引入极限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构建误差校正模型,以充分挖掘误差序列非线性关系,然后提出融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混合遗传优化算法SPGA对XGBoost模型超参数进行寻优,从而更好地挖掘误差序列的时序特征以提升误差校正的精度。长江螺山站的实例应用结果表明:用SPGA-XGBoost模型校正相较未校正前RMSE,MAE分别降低0.440 m和0.356 m,NSE提升0.016,优于STGCN模型、GBDT模型、KNN等方法。SPGA-XGBoost模型能充分挖掘误差序列的相关关系,提高水位预报精度,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误差 误差智能校正 极限梯度提升算法 混合遗传优化算法 螺山站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中小河流横向淹没算法
16
作者 三梅英 黄勇 +3 位作者 寇一丹 赵社强 魏鹏刚 余宇峰 《水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3,共7页
针对基于DEM的洪水淹没算法中存在的模拟结果准确性差、淹没源点选取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中小河流的横向淹没算法。以河道为考虑对象,在已知洪水水位前提下,根据河道汇流的交叉点将河道划分为若干河段,然后提取河段折点并在同一... 针对基于DEM的洪水淹没算法中存在的模拟结果准确性差、淹没源点选取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中小河流的横向淹没算法。以河道为考虑对象,在已知洪水水位前提下,根据河道汇流的交叉点将河道划分为若干河段,然后提取河段折点并在同一河段两个相邻折点间的等分点上向河道两侧进行横向垂直探测,获取河道两侧淹没范围,从而得到洪水淹没区域。选择横江流域30 m、90 m和1 km分辨率的DEM数据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升洪水淹没分析的能力,可实现中小河流泛洪淹没过程模拟,为中小河流山洪灾害防御和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河流 数字高程模型 洪水淹没分析 河道横向淹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关系抽取方法研究综述
17
作者 杭婷婷 郭亚 +1 位作者 李德胜 冯钧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19,共19页
关系抽取旨在从文本数据中识别并提取实体之间的关系。随着数据流的动态变化,传统关系抽取模型在处理新出现的关系类型时,往往面临灵活性和有效性的双重挑战。持续关系抽取模型通过实时学习,不仅能够适应新关系类型的引入,还能有效保留... 关系抽取旨在从文本数据中识别并提取实体之间的关系。随着数据流的动态变化,传统关系抽取模型在处理新出现的关系类型时,往往面临灵活性和有效性的双重挑战。持续关系抽取模型通过实时学习,不仅能够适应新关系类型的引入,还能有效保留已学到的知识,为知识图谱的动态更新与扩展提供了重要支持。系统综述了持续关系抽取领域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持续关系抽取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以及任务定义;从关系原型、对抗增强、对比学习及其他方法四个方面总结了当前的研究方法;介绍了常用的数据集与评价指标,并对主流模型的性能进行了对比评估。最后,分析了现有方法的局限性与挑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关系抽取 记忆机制 关系原型 对抗增强 对比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关系知识表示学习方法研究综述
18
作者 杭婷婷 丁海超 +1 位作者 郭亚 冯钧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83,共22页
知识表示学习旨在将知识库中的实体和关系转化为机器能够理解和处理的形式,从而提升模型的分析与推理能力。针对传统二元关系知识表示学习的局限,如忽略高阶关系、缺乏扩展性和有限的表达力,多元关系知识表示学习方法应运而生。全面综... 知识表示学习旨在将知识库中的实体和关系转化为机器能够理解和处理的形式,从而提升模型的分析与推理能力。针对传统二元关系知识表示学习的局限,如忽略高阶关系、缺乏扩展性和有限的表达力,多元关系知识表示学习方法应运而生。全面综述了多元关系知识表示学习方法。梳理和分析了知识表示学习相关综述工作;阐释了知识表示学习和链接预测的基本概念,并根据超图、角色、超关系这三种表示形式,定义了多元关系知识表示学习任务;从基于平移距离、张量分解、卷积神经网络、图神经网络和其他类型五类方法,展示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常用的数据集与评价指标,并通过链接预测任务评估了不同模型的性能;探讨了目前方法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表示学习 二元关系 多元关系 链接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色学习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方法
19
作者 沈思彤 王耀吾 +1 位作者 谢在鹏 唐斌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115,共14页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MARL)在解决复杂协作任务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传统方法在动态环境和信息非平稳性方面存在显著局限性。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一种基于角色学习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框架(RoMAC)。该框架通过基于动作属性的角色划分,并借助...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MARL)在解决复杂协作任务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传统方法在动态环境和信息非平稳性方面存在显著局限性。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一种基于角色学习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框架(RoMAC)。该框架通过基于动作属性的角色划分,并借助角色分配网络实现智能体角色的动态分配,以提升多智能体协作效率。框架采用分层通信设计,包括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角色间通信和基于互信息的智能体间通信。在角色间通信中,利用注意力机制生成高效的通信信息,以实现角色代理间的协调;在智能体间通信中,通过互信息生成有针对性的信息,从而提升角色组内部的决策质量。实验在星际争霸多智能体挑战(SMAC)环境中进行,结果表明,RoMAC胜率平均提高了约8.62百分点,收敛时间缩短了0.92×10^(6)时间步,通信负载平均降低了28.18百分点。消融实验进一步验证了RoMAC各模块在提升性能中的关键作用,体现了模型的稳健性与灵活性。综合实验结果表明,RoMAC在MARL和协作任务中具有显著优势,为复杂任务的高效解决提供了可靠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 角色学习 多智能体通信 互信息 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教育服务对独居老人社会参与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李佳玉 施敏轩 周文轩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58-861,872,共5页
目的:研究社区教育服务对独居老人社会参与的影响,为提升独居老人的社会参与和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20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结合最小二乘法分析学习需求、心理需求和社会互动对独居... 目的:研究社区教育服务对独居老人社会参与的影响,为提升独居老人的社会参与和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20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结合最小二乘法分析学习需求、心理需求和社会互动对独居老人社会参与的影响。结果:独居老人的社会参与度整体偏低,其中完全不参与、部分参与和积极参与的比例分别为77.05%、14.06%和8.89%。社区教育服务中的学习需求、心理需求和社会互动均对独居老人的社会参与产生显著正向影响(P<0.01),并且存在性别、城乡和养老保险因素上差异。结论:独居老人普遍具有较高的学习需求。为有效提升其社会参与度,应大力发展和优化社区教育服务,特别是针对独居老人的现实需求,应结合个人差异制定精准化措施,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教育 社会参与 人口老龄化 独居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