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熟悉社会到透明世界——监视视角下的社会类型演变
被引量:5
- 1
-
-
作者
陈阿江
-
机构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
-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0-107,共8页
-
文摘
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具有多样性和多面性的特点。以监视为视角,可以发现,在传统的熟悉社会里,在等级体系之内主要进行责任性监视,而在等级体系之外则主要依赖竞争性监视。随着城市化推进、人口流动性增大,传统的熟人社会逐渐演变为陌生人社会,借助新技术进行监视既必要又有效。通过对个体空间轨迹以及交往、交易信息的记录保存,个体的存在变得透明可视。透明虽然方便了个人生活和机构管理,却产生了非预期后果:科层制的层级关系甚至无层级关系的社会成员都被置于权力的关联结构中,而网络公司借助技术优势收集个体信息并以此作为赢利资源,诱导和改变用户的消费行为,甚至改变他们的行为与价值。因此,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监视设备、监视信息的使用。
-
关键词
熟悉社会
透明世界
社会类型
监视
-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
-
题名从生态贫困到绿色小康——生态脆弱区的乡村振兴之路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陈阿江
闫春华
-
机构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31,共8页
-
基金
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环境问题及其演变态势的社会学研究”(项目号:2019B3491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生态脆弱区因过度放牧和滥垦滥伐,致使生态退化进而陷入"生态恶化-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村庄精英依托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组织村民,应用地方性知识开展了植树造林,成功阻断了生态的恶化。利用农业技术集成,实践"高产饲料+舍饲养殖"的新型农牧相结合模式,重建"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最终,形成"林-农-牧"相互促进的生态农业,走上了生态、经济与社会良性运行的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生态贫困
绿色小康
农牧结合
乡村振兴
-
分类号
C912.8
[经济管理]
-
-
题名寓治于产:双碳背景下的沙漠开发与治理
被引量:6
- 3
-
-
作者
陈阿江
李万伟
马超群
-
机构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7-167,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苏南模式’的生态转型研究”(项目号:20ASH013)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双碳”目标的设定不仅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新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沙漠地区的开发与治理衍生出全新的模式。库布其沙漠达拉特光伏基地在生产过程中,将光伏发电与沙漠治理有机地融合起来,环境治理嵌入到电力生产的过程之中:项目规划赋予了光伏发电沙漠治理的使命;出于对风沙环境的适应,固沙、生态修复等沙漠治理活动成为项目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光伏项目为沙漠持续治理提供了支持,并形成绿色效应的外溢机制。光伏发电与沙漠治理的融合是基于中国本土的社会文化逻辑:光伏设施植入沙漠,并逐渐从生态上、经济社会上融入沙漠,延伸出光、林、草、牧等多业样态;在以土地为依托的背景下,“地尽其力、多业并举”为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策略,“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则是其践行的基本原则。寓治于产的沙漠开发—治理模式,不仅实现了沙漠治理、生态修复、减碳降碳等多种生态目标,也实现了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政府财政收入、促进地方就业的经济社会目标,对中国沙漠治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寓治于产
双碳
沙漠开发
沙漠治理
-
Keywords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Integrating Governance in Production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Desert Development
Desert Governance
-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