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以河海大学为例 被引量:50
1
作者 王焱 董增川 +1 位作者 刘平雷 周林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6期75-79,共5页
"双导师制"是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一种全新的培养方式,它打破了研究生以往只以专业学习为主、忽略实践活动的局面,更加强调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的双结合,提升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分析... "双导师制"是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一种全新的培养方式,它打破了研究生以往只以专业学习为主、忽略实践活动的局面,更加强调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的双结合,提升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分析了双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河海大学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完善双导师制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 双导师制 探索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水为脉络 服务新时代治水需求的“W-A-T-E-R”研究生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以河海大学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华祖林 赵倩 +1 位作者 俞晨 储晨雪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50,共7页
在分析现代治水新形势、新矛盾、新思路、新领域的基础上,总结了河海大学契合新时代治水需求的研究生培养实践,以水为脉络,以“中国灵魂、全球视野、河海特质”为价值(Worth)引领,润(Affect)—开(Trench)—引(Edify)—育(Raise)并进,从... 在分析现代治水新形势、新矛盾、新思路、新领域的基础上,总结了河海大学契合新时代治水需求的研究生培养实践,以水为脉络,以“中国灵魂、全球视野、河海特质”为价值(Worth)引领,润(Affect)—开(Trench)—引(Edify)—育(Raise)并进,从思政教育、条件保障、主体协同、能力契合等方面介绍了“W-A-T-E-R”研究生培养路径及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治水 研究生培养 “W-A-T-E-R”路径 河海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大学建立研究生教育三级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问题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吴宁萍 马孟珂 钱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6-69,共4页
综合性大学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日益增长及培养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学校必须进行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研究生教育管理学校一学院 (系)一学科三级管理体制是可行的、有效的,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保障研究生教育三级管理体... 综合性大学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日益增长及培养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学校必须进行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研究生教育管理学校一学院 (系)一学科三级管理体制是可行的、有效的,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保障研究生教育三级管理体制有效运行的机制,主要有队伍建设机制、组织制度与约束机制、目标引导与考核机制、激励与控制机制、信息传输与处理机制、质量监督与评估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研究生教育 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三螺旋模型的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华祖林 郭鑫 +1 位作者 杨勇 储晨雪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3,共8页
根据双三螺旋理论模型,解析并提出了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具体内涵,分析了影响实践创新能力的内外螺旋要素,构建了知识、应用能力与素质的内部三螺旋和课程体系、实践环节与工程素养的外部三螺旋,阐明了这些螺旋要素之间... 根据双三螺旋理论模型,解析并提出了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具体内涵,分析了影响实践创新能力的内外螺旋要素,构建了知识、应用能力与素质的内部三螺旋和课程体系、实践环节与工程素养的外部三螺旋,阐明了这些螺旋要素之间的互馈与耦合机制,提出了提升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驱动机制,最后以河海大学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介绍了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 实践创新能力 双三螺旋模型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探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董增川 刘平雷 +1 位作者 周林 赵倩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1-24,共4页
在分析工程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河海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实践举措,包括基地的选拔标准、建设模式、建设特色、保障措施、校企交流等,总结了基地建设在创建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规范工程类别专... 在分析工程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河海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实践举措,包括基地的选拔标准、建设模式、建设特色、保障措施、校企交流等,总结了基地建设在创建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规范工程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平台,构建政府、企业与学校的长效合作机制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类别专业学位 产学协同 基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作教育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姚纬明 卢发周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16,共5页
借鉴和运用合作教育理念和方法,结合河海大学的自身实践,探索创新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坚持"重理论、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依托水利及相关行业组织,大力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合作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通过加... 借鉴和运用合作教育理念和方法,结合河海大学的自身实践,探索创新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坚持"重理论、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依托水利及相关行业组织,大力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合作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通过加强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基地联系、完善"奖助贷"体系等必要措施,确保培养工作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教育 全日制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设长江、黄河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长宽 徐卫亚 +1 位作者 任旭华 马孟珂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0,共3页
一、建立基地的缘由 1.建立长江、黄河研究生培养基地是培养高层次水利研究人员的积极探索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利事业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长江与黄河作为中国最大... 一、建立基地的缘由 1.建立长江、黄河研究生培养基地是培养高层次水利研究人员的积极探索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利事业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长江与黄河作为中国最大的两条河流,它的治理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国计民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建立长江、黄河研究生培养基地,就是要培养出一大批年轻的高水平的水利科学工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长江 黄河 研究生培养基地 人才培养模式 河海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姚纬明 李枫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88-91,共4页
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保证学位授予水平。本文从河海大学的实际出发 ,探索建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三套质量保证体系 ,力争使我校的学科建设水平、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质量保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研究生社团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潘正初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91-93,共3页
充分发挥研究生社团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对于推进教育管理工作具有现实意义。社团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具有校园文化的组织作用、学术交流、文理相融的渗透作用、德育教育的载体作用、科学研究和科技活动的创新作用、化解矛盾缓和气氛的... 充分发挥研究生社团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对于推进教育管理工作具有现实意义。社团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具有校园文化的组织作用、学术交流、文理相融的渗透作用、德育教育的载体作用、科学研究和科技活动的创新作用、化解矛盾缓和气氛的润滑作用等积极作用。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社团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就要严格管理,科学指导,积极培养,精心扶持,加强沟通,构筑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社团 教育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地区多目标优化配水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锐 董增川 +3 位作者 马红亮 罗赟 许波刘 张翔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4-48,共5页
针对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形势,基于黄河下游河段概化图并综合考虑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建立黄河下游多目标河段优化配水模型,选用线性加权和法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 针对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形势,基于黄河下游河段概化图并综合考虑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建立黄河下游多目标河段优化配水模型,选用线性加权和法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虽然各河段缺水率略有差异,但河南、山东两省总缺水率相等,并且各重要节点的流量都在适宜生态流量范围内,证明所建立的黄河下游多目标河段优化配水模型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水模型 多目标 缺水率 遗传算法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板跌落式竖井设计约束条件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斌 邓家泉 +1 位作者 何贞俊 王建平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63-367,374,共6页
结合国内深层隧道排水工程-广州市东濠涌深层排水隧道,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探讨了不同折板间距情况下折板竖井消能规律,并根据竖井中水流在折板间需满足的过流能力及充分消能的约束条件,研究了折板竖井消能的最大过流流量及稳定消能边界,... 结合国内深层隧道排水工程-广州市东濠涌深层排水隧道,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探讨了不同折板间距情况下折板竖井消能规律,并根据竖井中水流在折板间需满足的过流能力及充分消能的约束条件,研究了折板竖井消能的最大过流流量及稳定消能边界,提出了折板竖井设计应同时满足的约束条件以及折板通气孔的推荐位置。研究表明,在折板间距与折板宽度的比值小于0.408时,约束条件只有最大过流能力;当比值大于0.408时,只需考虑充分消能的约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板竖井 最大过流流量 物理模型 贴壁流流态 设计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两国寿险需求计量经济分析与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潘海英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45-47,85,共4页
根据计量经济分析理论,建立了居民收入与寿险保费收入关系模型。利用对数计量经济模型,对中美两国寿险需求状况做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寿险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且寿险需求增长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居民收入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还... 根据计量经济分析理论,建立了居民收入与寿险保费收入关系模型。利用对数计量经济模型,对中美两国寿险需求状况做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寿险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且寿险需求增长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居民收入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还就中美两国寿险业发展状况做了比较研究,得出了两者在发展历程上有一定相似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险需求 计量模型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融合的灌区闸门调节方法研究
13
作者 赵丽华 徐立中 李臣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6-19,43,共5页
为增强灌区闸门调节的预见性,避免因频繁调节影响闸门的使用寿命,引入信息融合理论,基于不确定系统输入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通过叠加"干扰用水"对系统输入进行估计,实现了对系统状态的跟踪和预测。在此基础上,以PID调节器为... 为增强灌区闸门调节的预见性,避免因频繁调节影响闸门的使用寿命,引入信息融合理论,基于不确定系统输入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通过叠加"干扰用水"对系统输入进行估计,实现了对系统状态的跟踪和预测。在此基础上,以PID调节器为例,通过引入全局预测信息,增加闸门调节所依据的信息量和信息的互补性,并应用信息融合技术进行综合,改善了闸门调节器性能。所提出的闸门调节方法适用于渠系水流一类具有明显惯性和时滞现象的非线性系统。该方法对其他调节器同样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门调节 自动控制 信息融合 灌区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区域调水多水源水库群系统供水联合优化调度多情景优化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曹明霖 徐斌 +3 位作者 王腊春 储晨雪 杜宝义 李昆朋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61,112,共9页
含跨区域调水的多水源水库群系统调度决策中需协调保障供水效益与降低供水成本的多目标矛盾,在综合考虑本地水资源与外调水资源供水相对成本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引调水成本的相对高低提出供水成本递增的多情景分层优化模型,以降低系统总... 含跨区域调水的多水源水库群系统调度决策中需协调保障供水效益与降低供水成本的多目标矛盾,在综合考虑本地水资源与外调水资源供水相对成本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引调水成本的相对高低提出供水成本递增的多情景分层优化模型,以降低系统总缺水率为优化目标、限定外调水量为约束条件,分情景求解多水源联合供水方案并分析目标间矛盾关系。以南水北调东线受水区江苏段及洪泽湖、骆马湖为研究对象的水资源系统调度为应用实例,计算结果表明:(1)两湖的本地水资源能满足平水及以上年型的用户用水需求;(2)当洪泽湖遭遇偏平及以上量级来水,且相对骆马湖来水丰沛时,启用洪泽湖向骆马湖调水可降低公共用户及骆马湖周边用户缺水量;(3)在现行协议供水量条件下,引调江水可解决洪泽湖、骆马湖枯水年型组合下的缺水问题;(4)多年平均条件下,引调0.6倍协议引江水量是均衡考虑降低系统缺水及引江水成本的折中方案。模型可为跨区域调水系统中多种水资源工程水量联合调度决策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工程 优化模型 多水源调配 多情景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泡贯流式机组水电站流道结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熊玲 徐云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5-97,100,共4页
根据国内外灯泡贯流式水电站的发展概况,采用理论分析、结构计算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灯泡贯流式电站进行分析计算,通过仿真计算得出流道各段断面抗拉、抗压强度值,管型座周边产生了局部应力集中现象,即使采用常规配筋也很难满足要求;通... 根据国内外灯泡贯流式水电站的发展概况,采用理论分析、结构计算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灯泡贯流式电站进行分析计算,通过仿真计算得出流道各段断面抗拉、抗压强度值,管型座周边产生了局部应力集中现象,即使采用常规配筋也很难满足要求;通过分析还发现流道底板内力的大小与地基参数有很大的关系,地基参数越低,底板内产生的拉应力越大;对于工程底板的计算结果发现地板厚度有较大富裕,为此提出的流道底板设计优化方法可有效减小底板的厚度和配筋量,节约工程投资。该方法对灯泡贯流式机组流道结构设计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泡贯流式机组 水电站 流道结构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力学参数的非线性随机反演优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枫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54,共4页
运用最优化理论,通过构造公差准则函数序列,在近似可行概念[1]和非线性加速单纯形法的基础上,采用三维非线性位移随机反分析的伸缩保养法研究了岩体力学参数。岩体的性态采用弹塑性-开裂模型描述,考虑工程中实测位移的随机波动性,应用... 运用最优化理论,通过构造公差准则函数序列,在近似可行概念[1]和非线性加速单纯形法的基础上,采用三维非线性位移随机反分析的伸缩保养法研究了岩体力学参数。岩体的性态采用弹塑性-开裂模型描述,考虑工程中实测位移的随机波动性,应用随机反分析的目标函数。非线性迭代采用收敛稳定的子增量变Kp法。并与复合形法进行了比较,工程实例表明伸缩保养法较复合形法在调用有限元次数及耗用机时方面要少一些,且反演结果相差很少,说明该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化理论 公差准则函数 随机反分析 弹塑性-开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策略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枫 李萍 何丽娜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3-36,共4页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类大学,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科设置比较集中、与行业发展联系紧密、特色学科发展水平较高,一大批学科已经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分析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学科建设...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类大学,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科设置比较集中、与行业发展联系紧密、特色学科发展水平较高,一大批学科已经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分析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学科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一流学科的策略:跟踪前沿服务需求,凝练学科发展领域;立德树人狠抓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高端学科队伍;构筑优质学科平台,提升高水平科研能力;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提升学科建设软实力;强化国际交流合作,增强学科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特色型大学 一流学科 建设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滦河河流健康评价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倩 董增川 +4 位作者 徐伟 付晓花 谈娟娟 陈序 杨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7-50,共4页
为了评价河流的健康状况,在深入理解河流健康内涵的基础上,从河流形态特征、河流水量特征、河流水质特征、河流生境特征、水生生物特征、河岸带特征、防洪安全和河流供水水平8个方面构建了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可拓物元法的递阶层... 为了评价河流的健康状况,在深入理解河流健康内涵的基础上,从河流形态特征、河流水量特征、河流水质特征、河流生境特征、水生生物特征、河岸带特征、防洪安全和河流供水水平8个方面构建了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可拓物元法的递阶层次架构和改进模糊优选理论中的隶属度建立了模糊物元河流健康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滦河河流健康评价中。结果表明,滦河河流健康等级为亚健康,与实际情况相符,可见基于模糊物元的河流健康评价模型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物元模型 指标体系 河流健康评价 滦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决策的黄河流域水量调度方案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增川 马红亮 +1 位作者 王明昊 王森林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2期89-94,共6页
为定量评价黄河流域水量调度方案的优劣,选出水资源综合效益最大的方案,结合黄河流域实际特点,选择可供水量、利津入海水量、龙羊峡水库期末水位等10项指标为评价体系,在模糊优选法、灰色关联分析法、集对分析法等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 为定量评价黄河流域水量调度方案的优劣,选出水资源综合效益最大的方案,结合黄河流域实际特点,选择可供水量、利津入海水量、龙羊峡水库期末水位等10项指标为评价体系,在模糊优选法、灰色关联分析法、集对分析法等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组合决策模型,综合考虑各方案在不同评价方法下的优劣顺序,帮助决策者做出准确判断和选择。结果表明,组合决策方法克服了单一决策方法的不足,能够综合考虑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较为科学合理地确定出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决策 水量调度 方案评价 模糊优选 灰色关联分析 集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培养模式探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徐军海 江莹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3-27,共5页
通过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背景与目标辨识,在讨论传统培养环境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培养模式,分析了政府、大学和企业在培养模式中的角色定位和运作方式,并提出进一步发展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培养模式... 通过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背景与目标辨识,在讨论传统培养环境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培养模式,分析了政府、大学和企业在培养模式中的角色定位和运作方式,并提出进一步发展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螺旋理论 全日制工程硕士 培养环境 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