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借鉴TRIZ理论构建物联网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迪 朱金秀 +4 位作者 徐宁 刘景 张学武 江冰 朱昌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5-199,共5页
在实践中总结出一种借鉴TRIZ理论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给出体系框图。该体系框图主要包括物联网工程专业师资建设、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课程建设、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材建设、专业实验室及实践基地建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研... 在实践中总结出一种借鉴TRIZ理论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给出体系框图。该体系框图主要包括物联网工程专业师资建设、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课程建设、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材建设、专业实验室及实践基地建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研究型实践教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双创教育6个环节,并对其中的每一环节进行了多次完善。该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能有效提升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内涵,提高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工程 实践教学 体系框图 TRIZ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队模式下物联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昌平 张燕 +4 位作者 朱金秀 郭臣 袁朝斌 龚润航 常雪琴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9-173,共5页
为了能在专业创建初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物联网专业人才,河海大学开展了用团队培养模式解决人才培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探索。实践探索中坚持了三点:一是建立师生一体的实践创新团队,在学生实践创新的过... 为了能在专业创建初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物联网专业人才,河海大学开展了用团队培养模式解决人才培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探索。实践探索中坚持了三点:一是建立师生一体的实践创新团队,在学生实践创新的过程中提高师生水平;二是团队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在学生参与校企联合技术攻关的过程中创建实验与实践平台;三是团队组织学生及时总结实践创新成果,在学生学术能力培养过程中师生共同编写实验与实践教材。四年来,团队培养模式不仅使物联网专业学生有"爱学、会学和学会"的感受,而且教学相长,使物联网新专业的师资、设备和教材得到了同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模式 实践创新 教学资源 物联网 新专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视觉物联网的变电站红外监测系统 被引量:44
3
作者 漆灿 李庆武 +1 位作者 郑云海 王门鸿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35-141,共7页
变电站电力设备故障导致大面积停电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根据电力设备故障会产生温度异常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智能视觉物联网的变电站红外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无线组网实现远程监控,对设备发热异常进行实时报警。利用基... 变电站电力设备故障导致大面积停电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根据电力设备故障会产生温度异常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智能视觉物联网的变电站红外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无线组网实现远程监控,对设备发热异常进行实时报警。利用基于空间位置约束和方向约束的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实现异常发热区域的精确定位。对异常发热区域和温度较高区域打上视觉标签,分析温度变化情况,预防故障的发生和升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实时地检测和定位设备温度异常区域,对温度过高区域进行持续监测并对故障进行预警,为变电站设备异常监测提供了可靠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红外监测 智能视觉物联网 精确定位 视觉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视觉物联网的油库人员行为识别与监测系统 被引量:12
4
作者 岳彬 余大兵 +2 位作者 常心悦 席淑雅 李庆武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3期128-131,共4页
针对油库区域人员行为监测响应慢、时效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视觉物联网的油库人员行为识别与监测系统。首先建立智能视觉物联网监测系统架构,满足信号采集、传输、处理与反馈需求;然后提出一种视频语义分析模型,将人体行为识别与... 针对油库区域人员行为监测响应慢、时效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视觉物联网的油库人员行为识别与监测系统。首先建立智能视觉物联网监测系统架构,满足信号采集、传输、处理与反馈需求;然后提出一种视频语义分析模型,将人体行为识别与人脸识别进行协同分析,实现对油库作业人员行为的分析与监测。经实验验证,在自建的数据库中,系统的人脸识别准确率达96.5%,人体行为识别准确率达85%,说明该系统可有效减少因人员的行为失误造成的油库安全事故,在油库的安全管理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库安全 智能视觉物联网 视频语义分析 人体行为识别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探索 被引量:19
5
作者 徐晓龙 张学武 +2 位作者 金继东 李书旗 宋凤琴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27-230,共4页
鉴于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提出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讲堂为引领,以硬件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学生自主管理为手段,以项目管理为抓手,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实践表明,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狠... 鉴于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提出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讲堂为引领,以硬件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学生自主管理为手段,以项目管理为抓手,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实践表明,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狠抓过程管理,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大讲堂 基地建设 自主管理 过程管理 创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创新技能培养的NAO机器人交互平台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小峰 周旭 +3 位作者 汪建明 刘策 李殷勇 蒋爱民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7-151,195,共6页
人机交互以研究系统与用户的交互关系为核心,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应用日趋广泛。基于麦克风、摄像头、红外线收发装置、压力传感器等环境感知设备,人与人形机器人之间可以有语言、视觉和动作多种形式进行交互,涉及了语音信号处理、图像... 人机交互以研究系统与用户的交互关系为核心,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应用日趋广泛。基于麦克风、摄像头、红外线收发装置、压力传感器等环境感知设备,人与人形机器人之间可以有语言、视觉和动作多种形式进行交互,涉及了语音信号处理、图像算法处理、机器人平衡控制等多种技术。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利用被国际上诸多研发机构与国际机器人比赛所广泛采用的NAO人形机器人平台,开发互动技术,主要包括人机对话、肢体互动以及人脸识别等人机交互形式。基于此,探讨这个交互平台如何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技能.探讨主要包括如何将课程学习融入到直观的实践中,并通过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人机互动技术,激发课程学习兴趣,启发创新思路,旨在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创作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O机器人 大学生创新训练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植物水分胁迫状况监测方法 被引量:14
7
作者 彭文 李庆武 +2 位作者 霍冠英 朱建春 赵小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13-2317,2330,共6页
水分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最为普遍的环境威胁。水分亏缺的监测对设施农业、精确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植物本身具有一种适应土壤水分胁迫的生理调节机制,其中叶片是植物外部形态中反应最为敏感的器官,这就为水分亏缺诊断提供了信号和... 水分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最为普遍的环境威胁。水分亏缺的监测对设施农业、精确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植物本身具有一种适应土壤水分胁迫的生理调节机制,其中叶片是植物外部形态中反应最为敏感的器官,这就为水分亏缺诊断提供了信号和依据。根据植物叶片对水分胁迫反应敏感这一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植物水分胁迫状况无损监测新方法。首先根据环境情况对植物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针对光照不均匀、阴影等造成的分割困难,采用了一种局部阈值图像分割算法,得到植物叶片的图像;最后提取植物叶片的叶尖相对距离和叶尖倾角这两个形态参数,实现植物水分亏缺程度的连续无损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监测的叶尖相对距离和叶尖倾角的变化趋势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植物的水分亏缺程度,对于水分胁迫状况的监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水分胁迫 叶尖相对距离 叶尖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重螺旋”的高校“卓越计划”产学研工程实践模式探索 被引量:4
8
作者 齐本胜 马梦云 +1 位作者 苗红霞 朱昌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6-129,共4页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中国工程实践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而高校产学研合作是实施该计划改革的核心和重点。文章在分析中国工程实践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应用"三重螺旋"模式...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中国工程实践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而高校产学研合作是实施该计划改革的核心和重点。文章在分析中国工程实践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应用"三重螺旋"模式,结合作者所在学院的具体情况,对"卓越计划"产学研工程实践模式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 工程实践 三重螺旋 卓越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团队模式提高电子工程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9
作者 姚澄 朱昌平 +1 位作者 高远 殷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6-29,共4页
实践是学习基本技能和创新技术最有效的方法,但受教师工程背景和精力的影响,实践教学质量成为高等教育的短板。结合先进的团队模式教学理念,通过电子工程实践课程教学中10余名教师合作教研、共享资源,团队教师长期带领本科学生开展实践... 实践是学习基本技能和创新技术最有效的方法,但受教师工程背景和精力的影响,实践教学质量成为高等教育的短板。结合先进的团队模式教学理念,通过电子工程实践课程教学中10余名教师合作教研、共享资源,团队教师长期带领本科学生开展实践创新活动,提前辅导骨干学生(小老师),建立"指导教师—小老师—普通学生"三位一体的双循环模式,使每8位学生均能得到1位教师的精心指导,有效解决了教师精力和因材施教的难题,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质量,实现了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实践 团队模式 电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频的静态场景与运动物体三维融合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坤金 王淋 +2 位作者 刘建新 陈正鸣 陈小中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69,共7页
针对含有运动物体的场景在三维实时呈现方面存在的困难,提出一种基于视频的静态场景与运动物体快速三维构建与融合方法。建立静态场景的三维模型,并对运动物体进行分类,生产参数化模型库;基于视频检测识别运动物体并提取其基本特征信息... 针对含有运动物体的场景在三维实时呈现方面存在的困难,提出一种基于视频的静态场景与运动物体快速三维构建与融合方法。建立静态场景的三维模型,并对运动物体进行分类,生产参数化模型库;基于视频检测识别运动物体并提取其基本特征信息和动态特征信息;根据所提取运动物体的基本特征信息,从物体参数化模型库中提取类型相符的模型并对其进行实例化;根据所提取运动物体的动态特征信息,实现三维静态场景与运动物体模型的融合,并使运动物体能够根据监控视频实时变化。实验以运河航道为静态场景,船舶为运动物体验证所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模型库 特征提取 参数化设计 模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输电线路杆塔鸟窝检测
11
作者 余志宏 储露露 +2 位作者 马云鹏 周亚琴 李庆武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2,204,共7页
鸟类在输电线路杆塔上筑巢会对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极大的威胁。针对无人机航拍图像中鸟窝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输电线路杆塔鸟窝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灰度值分析定位出线路杆塔所在的区域并将其作为感兴趣区域,提取图像的... 鸟类在输电线路杆塔上筑巢会对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极大的威胁。针对无人机航拍图像中鸟窝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输电线路杆塔鸟窝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灰度值分析定位出线路杆塔所在的区域并将其作为感兴趣区域,提取图像的三种显著性特征,并采用条件随机场模型进行特征融合得到显著图;根据鸟窝的形状特征制定约束条件,排除电力线和云层等伪目标的干扰,得到鸟窝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出输电线路杆塔上的鸟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鸟窝检测 视觉显著性检测 计算机视觉 多特征融合 条件随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公交车联网中一种前向越区切换准周期触发机制
12
作者 康桂华 康鸿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206,共5页
为了克服传统上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越区切换触发机制的局限,提出一种基于发送切换邀请的越区切换准周期触发机制。该机制能使移动线路相对固定、移动速度较高的无线通信环境中越区切换的触发更及时、准确和可靠,也能使整个越区切换的实... 为了克服传统上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越区切换触发机制的局限,提出一种基于发送切换邀请的越区切换准周期触发机制。该机制能使移动线路相对固定、移动速度较高的无线通信环境中越区切换的触发更及时、准确和可靠,也能使整个越区切换的实现过程得到简化,缩短了整个切换的执行时间,提高了越区切换的速度和效率,同时还能防止"乒乓切换"现象的发生。在城市BRT、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换邀请 准周期触发 越区切换 触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结构物表面缺陷的仿生双目视觉测量 被引量:7
13
作者 万至达 张学武 +5 位作者 盛金保 向衍 张卓 李敏 范新南 罗成名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78,共8页
以水库大坝深水表面裂缝为检测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水下结构物表面缺陷测量方法。该方法在水下环境中标定双目摄像头的参数矩阵,对双目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校准,利用仿生技术对图像增强,采用基于半全局匹配的立体测量方法得... 以水库大坝深水表面裂缝为检测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水下结构物表面缺陷测量方法。该方法在水下环境中标定双目摄像头的参数矩阵,对双目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校准,利用仿生技术对图像增强,采用基于半全局匹配的立体测量方法得到稠密视差图,进而推算出缺陷的几何参数,最终实现对水下结构物表面缺陷的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该基于双目视觉的水下结构物表面缺陷测量方法稳定性高,可靠性强,测量精度满足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结构物 表面缺陷 双目视觉 仿生技术 立体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才计划”教学模式下通信工程英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逸韬 朱昌平 +1 位作者 陈娅珺 龚润航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2-176,共5页
对国内外工科人才培养的侧重点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学校实施的"英才计划"教学模式,开展了对通信工程英才培养的实践探索。研究表明:因材施教制定培养方案,能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有效加强工科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学科赛事提高实... 对国内外工科人才培养的侧重点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学校实施的"英才计划"教学模式,开展了对通信工程英才培养的实践探索。研究表明:因材施教制定培养方案,能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有效加强工科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学科赛事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丰富教学实践经验,能多途径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以课题项目研究为基础,面向实际探究知识,能有效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才计划”教学模式 工程英才 实践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生物传感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眭翔 辛改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15,共5页
近年来,纳米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纳米材料和纳米机器人的发展,使生物传感器和医疗技术取得巨大突破和变革,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结合纳米生物传感器的特点和优势,主要介绍了纳米生物传感的发展趋势和典型应用,并对纳米机器人在... 近年来,纳米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纳米材料和纳米机器人的发展,使生物传感器和医疗技术取得巨大突破和变革,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结合纳米生物传感器的特点和优势,主要介绍了纳米生物传感的发展趋势和典型应用,并对纳米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做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纳米生物传感器 纳米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钛合金短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宏伟 张文 +4 位作者 蒋俊锋 翁益平 徐南伟 张云坤 王彩梅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9-364,共6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评价个性化钛合金短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在已验证有效性的股骨有限元模型基础上,模拟股骨颈基底部截骨,通过置入不同短柄股骨柄假体,分别建立4种人工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手术模型:SMF... 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评价个性化钛合金短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在已验证有效性的股骨有限元模型基础上,模拟股骨颈基底部截骨,通过置入不同短柄股骨柄假体,分别建立4种人工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手术模型:SMF柄模型(模型A)、BE1柄模型(模型B)、MINI柄(模型C)、个性柄模型(模型D)。对4组THR模型施加同样的载荷和约束,计算分析模型von Mises应力分布和变形,比较各组模型的力学稳定性。结果所有THR模型变形都比生理状态模型要小。模型B、C变形量接近,模型A、D变形量接近。模型C应力峰值高于其他组模型,达到95.55 MPa,整体应力趋势是模型C>模型B>模型D>模型A>生理状态模型。结论个性化短柄股骨假体应力峰值、应力分布与SMF柄相当,应力分布合理,对股骨近端应力遮挡小,应力下假体整体变形度及剪切应力最小,其有效性和稳定性能满足人体生物力学要求,可为关节外科医生和假体研发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假体 个性柄 应力遮挡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3D打印钛合金短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润泽 刘宏伟 +5 位作者 张文 王佳峰 邵龙辉 王庆 蒋俊锋 王彩梅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64-1069,共6页
目的 评估个性化3D钛合金打印短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采用4种不同的短柄股骨假体:3D打印1组(假体A)、3D打印2组(假体B)、BE组(假体C)、SMF组(假体D),分别对12根成人尸体股骨标本实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在万能材料力学试验机上... 目的 评估个性化3D钛合金打印短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采用4种不同的短柄股骨假体:3D打印1组(假体A)、3D打印2组(假体B)、BE组(假体C)、SMF组(假体D),分别对12根成人尸体股骨标本实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在万能材料力学试验机上通过初始稳定性测试和静力压缩测试,对比分析4组假体模型变形量、最大压缩载荷、最大压缩位移和抗压缩刚度。结果 初始稳定性测试结果显示,3D打印2组假体变形量略低于3D打印1组,而明显低于SMF组和B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2组假体最大压缩载荷、抗压缩刚度均大于其余3组,最大压缩位移小于其余3组,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3D打印钛合金短柄股骨假体力学性能与目前临床常用的股骨SMF、BE 1假体相当,力学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假体 3D打印 个性化 力学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表面辅助的全双工通信系统的物理层安全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齐本胜 饶星楠 +1 位作者 邓志祥 苗红霞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90-1998,共9页
带内全双工技术可以缓解无线通信系统中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为有效保障全双工通信系统的信息安全,针对全双工接入点(FD-AP)与上行用户、下行用户同时同频通信的系统模型,该文提出一种智能反射表面(IRS)辅助的物理层安全方案。考虑以最... 带内全双工技术可以缓解无线通信系统中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为有效保障全双工通信系统的信息安全,针对全双工接入点(FD-AP)与上行用户、下行用户同时同频通信的系统模型,该文提出一种智能反射表面(IRS)辅助的物理层安全方案。考虑以最大化下行用户的安全速率为目标,在满足AP发射功率、AP信干噪比(SINR)以及IRS反射相移单位模的约束下,构建一个AP发射波束赋型和IRS反射相移联合优化问题。针对该变量耦合的非凸优化问题,该文采用交替优化(AO)算法迭代优化AP发射波束赋型和IRS反射相移,并提出一种基于精确罚函数法的黎曼流形优化算法,将反射相移优化子问题转换成黎曼流形上的无约束最小化问题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以明显提升全双工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能;并且相较于当前常用的半正定松弛(SDR)算法,所提算法有更低的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表面 全双工通信 物理层安全 黎曼流形优化 精确罚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辅助物理层安全下的保密性能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远 谭蓉俊 邓志祥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730-2738,共9页
信息安全是影响物联网(IoT)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物理层安全是解决物联网信息通信安全问题的有效技术。该文针对物联网中带有主动攻击的全双工窃听者,利用无人机(UAV)辅助发射人工噪声的方法,提升系统物理层安全性能。为了跟踪窃听者位... 信息安全是影响物联网(IoT)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物理层安全是解决物联网信息通信安全问题的有效技术。该文针对物联网中带有主动攻击的全双工窃听者,利用无人机(UAV)辅助发射人工噪声的方法,提升系统物理层安全性能。为了跟踪窃听者位置移动,首先采用贝叶斯测距和最小二乘法迭代估计窃听者位置,然后提出基于Q-learning的无人机轨迹优化算法,以达到在窃听者移动情况下系统保密性能最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快速收敛,并且无人机能够跟踪窃听者移动来确定自身最佳位置,对窃听信道实施有效干扰,从而保证系统可达安全速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安全 人工噪声 Q-LEARNING 可达安全速率 无人机轨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体坐标系曲面投影立体环视图像生成算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迎娟 许海燕 +1 位作者 李丽媛 张学武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0,共5页
针对立体环视图像拼接准确度的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物体坐标系的曲面投影图像拼接算法.根据实际应用场合建立合适的三维模型,对图像进行基于物体坐标系的纹理映射,将三维模型划分为融合、非融合区域,将原始图像映射到非融合区域,对于拼... 针对立体环视图像拼接准确度的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物体坐标系的曲面投影图像拼接算法.根据实际应用场合建立合适的三维模型,对图像进行基于物体坐标系的纹理映射,将三维模型划分为融合、非融合区域,将原始图像映射到非融合区域,对于拼接融合区域,结合模型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角度信息的加权平均融合算法,对拼接后的图像进行颜色校正,消除光照不均、亮度及色度差异现象.算法通过车载立体环视图像的生成验证其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生成的立体环视图像能够以立体的形式显示车身周围环境,图像拼接准确度较高,视觉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体坐标系 曲面投影 立体环视图像 纹理映射 图像融合 颜色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