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挟沙水流流速分布问题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才安 梅小文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5-17,共3页
挟沙水流的流速分布是泥沙动力学中一个尚有争议的问题 ,为了深入研究这一问题 ,对爱因斯坦和钱宁等的变 k模式和 Coleman模式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发现变 k模式的 k值与 Coleman尾流强度系数 Π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并推导了这一数... 挟沙水流的流速分布是泥沙动力学中一个尚有争议的问题 ,为了深入研究这一问题 ,对爱因斯坦和钱宁等的变 k模式和 Coleman模式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发现变 k模式的 k值与 Coleman尾流强度系数 Π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并推导了这一数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挟沙水流 流速分布 卡门常数 尾流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坝泄洪雾雨的强度和雾流分布范围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环玲 徐卫亚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1-6,共6页
在水利枢纽附近一定范围内形成的雾化雨现象是高坝泄洪时不可避免的,雾雨不仅影响枢纽建筑物正常运行、交通安全、周围环境,还对大坝下游一定范围内的岸坡稳定性构成了直接的威胁.泄洪雾化流是一种很复杂的水-气和气-水的两相流,对它的... 在水利枢纽附近一定范围内形成的雾化雨现象是高坝泄洪时不可避免的,雾雨不仅影响枢纽建筑物正常运行、交通安全、周围环境,还对大坝下游一定范围内的岸坡稳定性构成了直接的威胁.泄洪雾化流是一种很复杂的水-气和气-水的两相流,对它的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就实际工程而言,对泄洪水雾强度和分布范围的描述是其中的一个重点研究对象,其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本文总结多年来我国进行泄洪雾化研究的发展历程、泄洪雾化机理的认识、在对泄洪雾化机理认识的基础上,综述了学者们对泄洪雾化分布范围和强度的研究进展、分别评述了每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从宏观的认识到定量的分析计算,对这一研究已经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但由于泄洪雾化的复杂性,还难以给出准确的定量结果.随着研究的深入,泄洪雾化的研究成果会更加的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雾化 雾雨强度 雾流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边坡安全监测资料反馈分析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梁桂兰 徐卫亚 +1 位作者 谈小龙 王林伟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0年第4期37-39,71,共4页
文章进行高边坡安全监测资料的反馈分析研究,为指导施工、反馈设计、边坡稳定评价及确保边坡稳定运行提供重要保障。通过综合分析某高速公路高边坡的多点位移计监测资料、测斜仪监测资料以及外观变形监测资料,推断边坡滑动面位置,进一... 文章进行高边坡安全监测资料的反馈分析研究,为指导施工、反馈设计、边坡稳定评价及确保边坡稳定运行提供重要保障。通过综合分析某高速公路高边坡的多点位移计监测资料、测斜仪监测资料以及外观变形监测资料,推断边坡滑动面位置,进一步评价边坡稳定状况。通过详细分析多种安全监测资料,可以推断出高边坡滑带、滑体厚度、位移错动带等不利结构面所在的位置,能对加固措施和支护参数,开挖方案等进行动态优化调整。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多种监测资料的反馈信息,可达到动态优化设计和信息化施工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边坡 安全监测 动态反馈设计 信息化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闸工程现场安全检测工作探讨
4
作者 高玉琴 乔瑞社 闫笑铭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1期147-149,共3页
《水闸安全鉴定规定》(SL214—98)规定现场安全检测包括一般规定、安全检测内容和现场安全检测报告三部分,但这些只是原则性规定,对如何进行现场安全检测的技术规定则显得很薄弱,缺乏可操作性。基于此,该文结合《水闸安全鉴定规... 《水闸安全鉴定规定》(SL214—98)规定现场安全检测包括一般规定、安全检测内容和现场安全检测报告三部分,但这些只是原则性规定,对如何进行现场安全检测的技术规定则显得很薄弱,缺乏可操作性。基于此,该文结合《水闸安全鉴定规定》(SL214—98)的相关规定和工作经验,重点从现场安全检测承担单位要求、检测方案编制、现场检测时需注意问题、检测项目及常用检测方法等几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以后的水闸工程现场安全检测工作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检测 探讨 方案编制 注意问题 检测内容 常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泥沙运动理论的流派及相互关系
5
作者 黄才安 严恺 《水道港口》 2002年第3期105-110,共6页
泥沙运动理论种类繁多 ,众说纷纭 ,这给泥沙工作者带来了诸多不便。按各学者研究泥沙运动所引起的水流强度指标 ,对泥沙运动理论的流派地行了划分 ,分为力学派、运动学派和能量学派。在理论上 ,各学派均可表示成统一的形式 ,根本区别在... 泥沙运动理论种类繁多 ,众说纷纭 ,这给泥沙工作者带来了诸多不便。按各学者研究泥沙运动所引起的水流强度指标 ,对泥沙运动理论的流派地行了划分 ,分为力学派、运动学派和能量学派。在理论上 ,各学派均可表示成统一的形式 ,根本区别在于各学派对于阻力系数对泥沙运动影响上认识不一致。在运用上 ,除个别问题外 ,对各学派的优劣存在较大分歧 ,特别在预测输沙强度方面 ,虽说能量学派占有一定的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运动理论 流派 相互关系 泥沙运动 切应力 平均流速 水流功率 输沙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岸顶面特殊型式胸墙底板的受力分析
6
作者 钟瑚穗 过达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41,44,共5页
对于由护岸工程边界条件所决定的型式较为特殊的胸墙底板结构 ,在分析其所受的波浪作用力时 ,不能按现有的一般胸墙的受力计算方法进行。本文通过断面波浪模型试验 ,确定了作用于低高程、长底板胸墙结构上的波浪力 。
关键词 波动压强 浮托力 胸墙底板 越浪量 后置胸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河口磨刀门口外东西两汊实测分流比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吴门伍 严黎 +2 位作者 陈莹 杨裕桂 卢陈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7,共5页
磨刀门是珠江河口八大口门中泄洪量最大的口门,口外已形成稳定的东西两汊滩槽格局及中心拦门沙。两汊的分流比是磨刀门河口治理的重点关注问题。根据磨刀门河口及口外东西两汊2015年9月10~11日大潮同步水文观测资料,分析了东西两汊实... 磨刀门是珠江河口八大口门中泄洪量最大的口门,口外已形成稳定的东西两汊滩槽格局及中心拦门沙。两汊的分流比是磨刀门河口治理的重点关注问题。根据磨刀门河口及口外东西两汊2015年9月10~11日大潮同步水文观测资料,分析了东西两汊实测流速、流向及分流比特征。结果表明:东西汊总体以往复流为主,在转潮过程会出现一定的旋转流;落潮时表层流速大,底层流速小;涨潮时底层流速大,表层流速小,在转潮时刻会出现短暂表落底涨的现象;西汊的落潮量分流比大于东汊,且净泄量分流比为66%,是磨刀门入海口的主要泄水通道;而东汊的涨潮量分流比大于西汊,是磨刀门入海口的主要涨潮通道。因此,在磨刀门口外治理规划时,需重点考虑东西两汊的自然演变及分流比情况,保证其泄洪纳潮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 分流比 东西两汊 磨刀门 珠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阳河闸下港道淤积整治措施及效益
8
作者 朱明成 《治淮》 2010年第8期38-40,共3页
一、工程概况 射阳河位于江苏沿海中部,是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区最大的排水河道,流域面积4036km^2,排涝面积319万亩,起源于楚州、宝应、建湖交界的射阳湖,流经阜宁、滨海、射阳入海。
关键词 整治措施 效益 淤积 港道 河闸 流域面积 里下河地区 工程概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