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晋江围海工程黏性原状土冲刷率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月勇 陈国平 +2 位作者 严士常 周雅 钟雄华 《水道港口》 2016年第6期635-640,共6页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福建晋江围海工程的6组粉沙、8组细沙、7组中粗沙原状土样进行冲刷率试验。根据实测的冲刷率和床面切应力来分析原状泥沙的冲刷率表达式。考虑中值粒径对冲刷率表达式的影响,分别得出了粉沙、细沙、中粗沙的冲刷率...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福建晋江围海工程的6组粉沙、8组细沙、7组中粗沙原状土样进行冲刷率试验。根据实测的冲刷率和床面切应力来分析原状泥沙的冲刷率表达式。考虑中值粒径对冲刷率表达式的影响,分别得出了粉沙、细沙、中粗沙的冲刷率表达式中的能量指数和冲刷系数。结果表明:粉沙、细沙、中粗沙的冲刷率分别与相对剩余切应力的0.5次方、1次方、1.25次方成正比,且随着粒径的增大,冲刷系数逐渐减小,中粗沙的冲刷系数仅为粉沙的十分之一。此外,粒径较小的粉沙和细沙的冲刷系数有随土样黏性颗粒含量的增加而成非线性减小的趋势,黏性颗粒含量较小的中粗沙的冲刷系数则随着黏性颗粒含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原状土 中值粒径 冲刷率 冲刷系数 黏性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动力环境海峡填海工程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许力源 陈国平 +1 位作者 严士常 陈凯华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5-32,共8页
以琼州海峡白沙浅滩海上人工岛工程为研究对象,在实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非结构网格建立潮流数值模型,分析了工程前后的流场动力变化特征,同时采用悬沙模型和底沙模型预测工程实施后工程海域的地形演变特征,研究了如意岛工程对周边... 以琼州海峡白沙浅滩海上人工岛工程为研究对象,在实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非结构网格建立潮流数值模型,分析了工程前后的流场动力变化特征,同时采用悬沙模型和底沙模型预测工程实施后工程海域的地形演变特征,研究了如意岛工程对周边海域的动力变化影响,对工程海域泥沙冲淤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意岛 潮流数值模型 悬沙模型 底沙模型 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摆放方式扭王字块体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钟雄华 陈国平 +2 位作者 严士常 周雅 王聪 《水道港口》 2016年第5期479-483,共5页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在不规则波作用下斜坡式护岸护面采用扭王字块体时,摆放方式对稳定系数KD和越浪量的影响,给出了不同摆放形式的护面层空隙率P,对应的稳定系数KD的取值范围,并对越浪量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扭王字块体 摆放方式 稳定性 越浪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波作用下斜坡堤越浪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周雅 林登荣 +2 位作者 李庆银 陈国平 严士常 《水道港口》 2016年第4期331-335,共5页
考虑允许部分越浪对海堤设计十分重要。通过具体工程波浪断面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波要素和断面尺度对斜坡堤越浪量的影响,比较了随机、规则两种扭王字块体摆放型式的消浪效果。结果表明:堤顶超高对越浪量的影响最大,随着相对堤顶超... 考虑允许部分越浪对海堤设计十分重要。通过具体工程波浪断面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波要素和断面尺度对斜坡堤越浪量的影响,比较了随机、规则两种扭王字块体摆放型式的消浪效果。结果表明:堤顶超高对越浪量的影响最大,随着相对堤顶超高的增大,越浪量呈指数形式递减。肩台及平台宽度和波陡对越浪量也有影响,相对肩台及平台宽度越大,越浪量越小;波陡越大,越浪量越小。护面层空隙率相同的不同扭王字块体摆放型式下,斜坡堤越浪量基本相同。典型越浪量公式计算值与文章试验值相比都偏小,陈国平公式计算结果较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波 斜坡堤 平均越浪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鲇鱼”作用下南海波浪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沈旭伟 范力阳 +2 位作者 陈国平 高晨晨 钟雄华 《水道港口》 2016年第4期369-374,共6页
运用第三代海浪模式WAVEWATCHⅢ,以台风模型风场与美国NCEP风场的合成风场为驱动风场,模拟西北太平洋在台风"鲇鱼"期间的波浪变化情况。在运用卫星高度计波高资料对预报模型进行验证的基础上经进一步分析认为,台风"鲇鱼"产生的波浪... 运用第三代海浪模式WAVEWATCHⅢ,以台风模型风场与美国NCEP风场的合成风场为驱动风场,模拟西北太平洋在台风"鲇鱼"期间的波浪变化情况。在运用卫星高度计波高资料对预报模型进行验证的基础上经进一步分析认为,台风"鲇鱼"产生的波浪在北部湾以风浪为主,涌浪较少,而在北部湾以外的南海产生的波浪以涌浪为主,涌浪波高可达3~6 m,周期为12~16 s。在台风"鲇鱼"由东向变为向北行进过程中,在南海产生的涌浪也由东向逐渐变为东北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WATCHⅢ 台风 南海 混合浪 涌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油轮水流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叶兴 陈国平 +1 位作者 严士常 林在彬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17,共6页
大型油轮的水流力是开敞式深水码头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分别对JTS 144-1—2010《港口荷载工程规范》、OPTIMOOR计算软件、英国BS 6349规范、石油公司国际海运论坛《系泊设备指南》以及MIL-HDBK等5种船舶水流力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大型油轮的水流力是开敞式深水码头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分别对JTS 144-1—2010《港口荷载工程规范》、OPTIMOOR计算软件、英国BS 6349规范、石油公司国际海运论坛《系泊设备指南》以及MIL-HDBK等5种船舶水流力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行《港口工程荷载规范》关于船舶水流力的计算公式当15°<θ<165°时与试验结果相差较大,而国外规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因此,建议船舶水流力的纵向分力采用英国BS6349规范计算,横向分力采用OCIMF《系泊设备指南》中的公式来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水流力 大型油轮 流向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马鞍对东中国海波浪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尹亚军 陈国平 +2 位作者 许忠厚 黄璐 聂鑫 《水道港口》 2015年第5期385-390,共6页
利用第三代海浪模式WAVEWATCH III驱动合成风场,模拟西北太平洋台风马鞍作用期间东中国海的波浪,从而研究台风马鞍对东中国海波浪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台风马鞍作用期间东中国海的中部和南部海域的混合浪以涌浪为主,涌浪波向主要为东... 利用第三代海浪模式WAVEWATCH III驱动合成风场,模拟西北太平洋台风马鞍作用期间东中国海的波浪,从而研究台风马鞍对东中国海波浪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台风马鞍作用期间东中国海的中部和南部海域的混合浪以涌浪为主,涌浪波向主要为东向。台风对东中国海的东南部海域影响最强,在该海域形成5~8 m大涌浪,最远影响到黄海中部海域,同时在我国东南沿海海域形成小波高长周期涌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台风 WAVEWATCH III 合成风场 东中国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周期对扭王字块体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铁凝 苏莉源 +2 位作者 陈国平 严士常 徐宇航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50,共6页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不规则波作用下、斜坡堤采用随机摆放扭王字块体时,波浪周期、堤顶高程改变对斜坡堤上前坡、堤顶及后坡上扭王字块体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波浪周期的变大,前坡扭王字块体稳定性逐渐增大,堤顶和后坡扭...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不规则波作用下、斜坡堤采用随机摆放扭王字块体时,波浪周期、堤顶高程改变对斜坡堤上前坡、堤顶及后坡上扭王字块体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波浪周期的变大,前坡扭王字块体稳定性逐渐增大,堤顶和后坡扭王块体稳定性反而减小,波浪对斜坡堤扭王护面的破坏位置由前坡向堤顶和后坡转移。同时,前坡扭王字块体稳定性随着堤顶超高的增加而减小,堤顶和后坡扭王块体随着堤顶超高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王字块体 堤顶高程 波浪周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基双挡板透空式码头波浪上托力试验研究
9
作者 尹亚军 陈国平 +2 位作者 严士常 许忠厚 黄璐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1-75,共5页
依托沈家湾客运码头拟建二期工程,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桩基双挡板码头面板所受波浪力上托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波高(Hd)、相对波长(Ld)、后挡板结构形式、后挡板相对入水深度(t2d)均对码头面板及横梁上所受波浪上托力具有较... 依托沈家湾客运码头拟建二期工程,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桩基双挡板码头面板所受波浪力上托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波高(Hd)、相对波长(Ld)、后挡板结构形式、后挡板相对入水深度(t2d)均对码头面板及横梁上所受波浪上托力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通过将最大上托波压强的试验值与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在后挡板相对入水深度≤0.65时,最大上托波压强的计算可以参考周益人的拟合公式;在后挡板入水深度>0.65时,最大上托波压强的计算可以参考过达的拟合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双挡板透空式码头 波浪上托力 物理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域波浪联合绕射、反射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月勇 陈国平 +2 位作者 严士常 周雅 王聪 《水道港口》 2017年第4期330-336,共7页
针对港域波浪在绕射、反射联合作用下波况复杂的特点,基于港口波浪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对不规则波作用下港域内波高扰动系数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波浪绕射作用或波浪反射作用占主导地位的掩护区域,多向不规则波的扰动系数与谱... 针对港域波浪在绕射、反射联合作用下波况复杂的特点,基于港口波浪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对不规则波作用下港域内波高扰动系数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波浪绕射作用或波浪反射作用占主导地位的掩护区域,多向不规则波的扰动系数与谱峰周期正相关,且周期相差越大,扰动系数相差越大。在波浪反射占主导地位的波浪绕射联合作用下,单向不规则波的扰动系数随谱峰周期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性关系,且波浪反射对波向十分敏感。在存在原有建筑物反射的物理模型试验中,需要将模型边界反射模拟准确,否则可能造成试验失败;数学模型亦然,对相关建筑物需选取合适的反射系数。研究结果对后续的港口工程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 不规则波 反射 绕射 扰动系数 谱峰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波作用下的港域波浪条件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月勇 陈国平 +2 位作者 严士常 王聪 徐宇航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4-98,107,共6页
针对数学模型很少能较好地模拟天然海浪的多向性、不规则性的特点,基于港口波浪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对不规则波作用下港域内测点的波高扰动系数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绕射作用为主的掩护区域,多向波的绕射性能大于单向波,波浪... 针对数学模型很少能较好地模拟天然海浪的多向性、不规则性的特点,基于港口波浪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对不规则波作用下港域内测点的波高扰动系数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绕射作用为主的掩护区域,多向波的绕射性能大于单向波,波浪扰动系数较大;波浪绕射、反射作用均十分强烈的掩护区域,多向不规则波与单向不规则波的扰动系数看不出明显的大小关系。以反射作用为主的掩护良好区域,单向不规则波的扰动系数较多向不规则波的要大,且受反射作用越大的区域,单向波的扰动系数大的越多。在以绕射作用为主的掩护区域,波浪分布对周期的敏感性较差;在以反射作用为主的掩护良好区域,波高分布对周期的敏感性较强。在绕射、反射都较强的情况下有可能单向波作用下的港内波高大于单向波,用单向不规则波来模拟反而是偏安全的。在进行港内波况整体模型试验时需要根据实际的工程条件做出综合考虑来决定波型,必要时要对单向、多向不规则波都要进行试验以确定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物理模型 不规则波 反射 绕射 扰动系数 主波向 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风速半径对台风浪计算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房伟 陈国平 +1 位作者 赵红军 严士常 《水道港口》 2017年第6期574-580,共7页
依据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发布的2001~2015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分析给出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大风速半径之于地理纬度和中心低压的参数化公式。采用5种最大风速半径公式计算最大风速半径,并基于Myers气压场模型和第... 依据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发布的2001~2015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分析给出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大风速半径之于地理纬度和中心低压的参数化公式。采用5种最大风速半径公式计算最大风速半径,并基于Myers气压场模型和第三代海浪模型SWAN,对发生于东中国海的5场台风浪个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浪大浪区持续时间和分布的范围与最大风速半径正相关;采用文章拟合公式的台风浪数值模拟结果较实测值的线性回归斜率、平均偏差和最大值偏差均较小,文章拟合公式关于个例台风浪的计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风速半径 台风浪 SWA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岛建设对周围水域潮流场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李吉 陈国平 严士常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23,共7页
在琼州海峡这样一个水动力环境相当复杂的区域建设人工岛,不仅要考虑人工岛本身的稳定性问题,还要深入地认识人工岛建设引起的周围水域流场变化以及泥沙冲淤变化。为了深入研究工程建设的影响,基于潮流泥沙整体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海口... 在琼州海峡这样一个水动力环境相当复杂的区域建设人工岛,不仅要考虑人工岛本身的稳定性问题,还要深入地认识人工岛建设引起的周围水域流场变化以及泥沙冲淤变化。为了深入研究工程建设的影响,基于潮流泥沙整体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海口如意岛人工岛工程周围水域工程前后的潮流场变化,得出了人工岛工程的影响范围和强度,同时对工程海域泥沙冲淤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得出了人工岛工程的建设仅对工程区域附近水域有一定影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岛 物理模型 潮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颗粒黏性原状土的冲刷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月勇 范力阳 +2 位作者 陈国平 张典典 徐宇航 《水道港口》 2017年第5期453-457,483,共6页
基于物理模型试验,根据实测的冲刷率和床面切应力来分析细颗粒黏性原状土的冲刷特性,考虑水压力的大小和临界起动状态的不同对冲刷率源项公式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压力下,粉沙和细沙的冲刷率都与相对剩余切应力成相同的指数... 基于物理模型试验,根据实测的冲刷率和床面切应力来分析细颗粒黏性原状土的冲刷特性,考虑水压力的大小和临界起动状态的不同对冲刷率源项公式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压力下,粉沙和细沙的冲刷率都与相对剩余切应力成相同的指数关系,中值粒径较小的粉沙的能量指数取0.5,细沙的能量指数取1。以普遍连续起动为起动状态的冲刷系数较以少量起动状态作为起动状态要略大,能量指数要略大。此外,粉沙的冲刷系数为(0.8~9.8)×10^(-2)kg·m^2·s^(-1),细沙的冲刷系数为(0.2~5.5)×10^(-2)kg·m^2·s^(-1),细沙的抗冲性能要略强于粉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原状土 水压力 临界起动状态 冲刷率 能量指数 冲刷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