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暴雨-滑坡灾害链应急能力评估——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伟 石雨欣 +3 位作者 宋月 王芸清 黄莉 杨天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5,共11页
为量化灾害链应急能力评估中灾害间的链式传递效应,通过叠加(折减)效应系数量化灾害间的链式传递关系,基于灾害链之间的转换概率、阈值,推导灾害链应急能力评价模型和计算方法。综合考虑应急准备能力和响应恢复能力双维度指标,构建暴雨... 为量化灾害链应急能力评估中灾害间的链式传递效应,通过叠加(折减)效应系数量化灾害间的链式传递关系,基于灾害链之间的转换概率、阈值,推导灾害链应急能力评价模型和计算方法。综合考虑应急准备能力和响应恢复能力双维度指标,构建暴雨-滑坡灾害链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逼近理想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计算暴雨和滑坡2种单一灾种的应急能力指数,结合灾害链应急能力评价模型计算得到暴雨-滑坡灾害链应急能力,以粤港澳大湾区典型暴雨-滑坡灾害链为例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中部地区暴雨-滑坡灾害链应急能力与滑坡单一灾害的应急能力相比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整体呈上升趋势,西北部地区和西南部地区暴雨-滑坡灾害链应急能力与滑坡单一灾害的应急能力基本保持一致。最终得到的暴雨-滑坡灾害链应急能力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可为暴雨-滑坡灾害链应急能力评估与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链 应急能力评估 粤港澳大湾区 熵权法 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复合灾害系统暴露度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黄莉 王芸清 +2 位作者 王伟 宋月 石雨欣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1,共7页
为了针对性地预防和降低复合灾害给城市带来的灾害损失,对于链式复合灾害系统暴露度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通过对链式复合灾害系统暴露度的研究分析,综合考虑现有研究并界定了复合灾害系统暴露度的内涵,推导建立了链式复合... 为了针对性地预防和降低复合灾害给城市带来的灾害损失,对于链式复合灾害系统暴露度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通过对链式复合灾害系统暴露度的研究分析,综合考虑现有研究并界定了复合灾害系统暴露度的内涵,推导建立了链式复合灾害系统暴露度评价模型和计算方法。以粤港澳大湾区暴雨-滑坡灾害链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从人口、经济、社会等方面筛选构建区域灾害链暴露度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序关系分析和TOPSIS法计算得到湾区52个区县的暴雨、滑坡单一灾害暴露度指数,进而运用构建的链式复合灾害系统的暴露度理论模型和ArcGIS得到粤港澳大湾区暴雨-滑坡灾害链暴露度区划图,并根据各区域灾害链暴露度属性提出相应的灾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应对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对应的暴露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低暴露度区集中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各指标中人口密度和地均GDP占主体地位,对地区暴露度的影响最高。通过对区域复合灾害系统暴露度的评估,可以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帮助政府、城市规划者和公众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灾害风险,从而减少灾害的损失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灾害 粤港澳大湾区 暴露度评估 序关系分析 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S”管理在一流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实例探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秦淑芳 朱瑞虎 +2 位作者 严士常 张继生 章家保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78-280,285,共4页
以河海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中的实验室建设为例,从实验室效率、安全和师资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高校实验室推行“7S”管理的必要性,探讨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和节约7个要素在实验室中的实施要领。在仪器设备管理、实验... 以河海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中的实验室建设为例,从实验室效率、安全和师资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高校实验室推行“7S”管理的必要性,探讨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和节约7个要素在实验室中的实施要领。在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场地管理和人员素养管理等三个方面给出了“7S”管理实施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S”管理体系 仪器设备 实验场地 人员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带盐沼保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罗锋 朱飞 +4 位作者 陈治澎 王勇智 郑金海 张弛 陶爱峰 《海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109,共8页
海岸带盐沼是连接陆域与海洋的重要生态系统,近几十年盐沼持续退化导致海岸防护能力不断降低,如何有效保护、修复海岸带盐沼成为研究焦点。本文详细介绍了海岸带盐沼的含义、价值、现状与修复工作背景,系统梳理水动力修复、沉积物修复... 海岸带盐沼是连接陆域与海洋的重要生态系统,近几十年盐沼持续退化导致海岸防护能力不断降低,如何有效保护、修复海岸带盐沼成为研究焦点。本文详细介绍了海岸带盐沼的含义、价值、现状与修复工作背景,系统梳理水动力修复、沉积物修复、植被修复等国内外常用海岸带盐沼保护修复技术,剖析不同修复技术采取的具体手段,探讨成功应用的经典工程案例,系统归纳不同修复技术的优缺点以及适用环境。展望了当前海岸带盐沼保护修复工作亟须关注的研究问题,以期为未来的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一定的方法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盐沼 修复技术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程序和二维码在海岸动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秦淑芳 王岗 +1 位作者 陶爱峰 陈文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4-157,共4页
将微信小程序和二维码技术应用于海岸动力学实验教学,与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相比,能改变学生被动机械式的实验操作,增加了师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互动性和学生的自主性。将重要的实验文件和视频与二维码链接,方便学生在理论课及实验前对... 将微信小程序和二维码技术应用于海岸动力学实验教学,与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相比,能改变学生被动机械式的实验操作,增加了师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互动性和学生的自主性。将重要的实验文件和视频与二维码链接,方便学生在理论课及实验前对海岸动力学进行预习。通过小程序可实时访问实验指导材料、实验视频和实验案例,保证了学生随时可以学习和查阅,加深与扩充了学生对海岸动力学专业课的认知,加强了学生对海岸动力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升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小程序的随机测试和信息反馈,促进了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升了教师实验课的指导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动力学 微信小程序 二维码技术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畸形波的实验室重构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秦淑芳 刘亚伊 +2 位作者 张海明 刘浩浪 曹力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0,21,共5页
畸形波是一种波高极大的极端非线性波浪,容易对海洋结构物产生巨大破坏。基于畸形波生成机制和水槽自定义造波方法,探讨了畸形波在实验室波浪水槽中的重构方法,主要涉及造波机电压信号的调制解调和迭代优化。在水槽中实现了色散聚焦畸... 畸形波是一种波高极大的极端非线性波浪,容易对海洋结构物产生巨大破坏。基于畸形波生成机制和水槽自定义造波方法,探讨了畸形波在实验室波浪水槽中的重构方法,主要涉及造波机电压信号的调制解调和迭代优化。在水槽中实现了色散聚焦畸形波典型工况。结果表明,该重构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模拟所需的畸形波波面,可为畸形波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波 实验室重构 自定义造波 色散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复合灾害承灾体脆弱性评估
7
作者 褚传丰 王伟 +2 位作者 石雨欣 张洪云 黄莉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7,共8页
由多种自然灾害耦合而成的复合灾害对个别区域的人类健康与城市社会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对其主要承灾体的脆弱性评估便成为防灾减灾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基于对自然灾害形势和脆弱性影响因素的深度学习,以粤港澳大湾区境内地级市以下52个... 由多种自然灾害耦合而成的复合灾害对个别区域的人类健康与城市社会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对其主要承灾体的脆弱性评估便成为防灾减灾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基于对自然灾害形势和脆弱性影响因素的深度学习,以粤港澳大湾区境内地级市以下52个区/县、香港地区、澳门地区为研究对象,从物理脆弱性、人口、经济建设、应对能力4个方面选取地均GDP、耕地面积百分比等13项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评估4个方面的脆弱性,再通过综合评价法得出粤港澳大湾区复合灾害承灾体综合脆弱性评价结果.结果表明:高脆弱性集中在天河区、海珠区等靠近珠江口的位置,其共同特点是物理脆弱性与经济脆弱性较高,城市用地多、道路网发达占主导位置.因此,需要尽快通过气候适应战略来缓解城市化高地区局部变暖导致的复合灾害爆发,研究成果为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复杂灾害系统的防治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灾害 湾区 极端天气灾害 脆弱性评估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影像的浙江省三门湾近40年海岸线及海岸带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马苑浩 辜鹏 +1 位作者 周春艳 汪求顺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0,共11页
根据1985、1995、2005、2013和2020年的Landsat卫星图像,采用人机交互手段将三门湾海岸线分为基岩岸线、砂质岸线、淤泥质岸线、人工岸线和河口岸线。采用交互式监督分类将三门湾海岸带的土地利用分为水体、林地、裸地、建设用地和农业... 根据1985、1995、2005、2013和2020年的Landsat卫星图像,采用人机交互手段将三门湾海岸线分为基岩岸线、砂质岸线、淤泥质岸线、人工岸线和河口岸线。采用交互式监督分类将三门湾海岸带的土地利用分为水体、林地、裸地、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三门湾人工岸线和基岩岸线变化最大,分别增加了80.3 km和减少了79.3 km;近40年三门湾海岸带面积累计增加了130 km^(2),建设用地和水体是围填海新增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主要的土地转移形式为裸地向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的转变以及林地转为建设用地;近40年三门湾岸线分形维数由1.22减小至1.201,人工岸线比例和建设用地占比分别上升了13%和22.57%,总体上呈现向海推进、人工化加强的趋势。人类活动是造成三门湾岸线及海岸带变化的主要原因,随着对海岸带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推进,三门湾海岸带开发利用格局正逐渐稳中向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卫星图像 三门湾 岸线时空变化 土地利用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谱波浪作用下斜坡堤周围海床液化稳定研究
9
作者 隋倜倜 姜启翮 +4 位作者 王广生 杨沐盛 孙朝阳 张弛 郑金海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7,共10页
西非海域受到北大西洋远程涌浪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双峰波浪现象,这对防波堤的设计与稳定性构成了挑战。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雷诺时均的Navier-Stokes方程和k-ω湍流模型的数值波浪水槽,耦合了基于Biot半动态(u-p假设)多孔弹性介质理论... 西非海域受到北大西洋远程涌浪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双峰波浪现象,这对防波堤的设计与稳定性构成了挑战。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雷诺时均的Navier-Stokes方程和k-ω湍流模型的数值波浪水槽,耦合了基于Biot半动态(u-p假设)多孔弹性介质理论的海床模块与结构物模块,数值模拟并研究了双峰谱随机波浪−斜坡式防波堤−海床相互作用机制。基于Soares 4参数法构造的双峰谱随机波浪荷载动力条件,本文分析了斜坡式防波堤前的水动力特征,探讨了斜坡堤周围海床的动力响应、液化的时空分布规律及频域特征,阐明了不同双峰谱涌浪能量占比对海床孔压分布及液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双峰谱涌浪占比的增加,海床内低频孔压越来越显著,且更加容易穿透海床向海床深度传播。在海床液化显著区域,液化深度随着双峰谱波浪中涌浪占比的增加而增大,且高频和低频孔压对海床液化的影响程度随着距离防波堤堤脚位置的增加交替上升。本研究为斜坡式防波堤的设计与基础稳定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谱波浪 防波堤 海床液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固方式对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侯利军 孙巍 +2 位作者 夏富政 彭钰皓 陈达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35-1046,共12页
针对外包碳纤维复材(CFRP)、外包纤维网增强砂浆层(TRM)和外包纤维网增强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TRU)3种加固方式,开展了不同剪跨比下加固钢筋混凝土(RC)柱的水平循环加载试验,探究了不同加固方式的破坏机理和抗震加固效果。结果表明... 针对外包碳纤维复材(CFRP)、外包纤维网增强砂浆层(TRM)和外包纤维网增强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TRU)3种加固方式,开展了不同剪跨比下加固钢筋混凝土(RC)柱的水平循环加载试验,探究了不同加固方式的破坏机理和抗震加固效果。结果表明,TRU和TRM加固RC柱都表现出角部竖向主裂缝和柱根弯曲主裂缝,TRU约束层较TRM层表现出更好的整体性,剪跨比较小时TRU加固层的斜裂缝远比TRM的轻微,而CFRP加固在剪跨比≥2.58时主要表现为塑性铰区弯曲裂缝。3种加固方式下,RC柱的承载能力提升较小,但水平变形能力和延性可提高1倍,耗能能力可提高1.7~4.0倍,变形和耗能能力增幅从大到小依次为CFRP加固、TRU加固和TRM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性能 外包纤维网增强砂浆 外包纤维网增强超高韧性水泥基 外包碳纤维复材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生态航道孔洞型消波结构的消波特性试验
11
作者 侯利军 蔡塬达 +3 位作者 王辉 石泓逸 宋少红 陈达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2,共9页
为降低船行波对内河生态航道护岸的影响,提出一种兼顾消减波浪和连通水体的孔洞型消波结构,并通过波浪水槽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其消波特性,分析了孔洞、波高和水位对波浪透射、反射、波浪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波浪与孔洞型消波结构相... 为降低船行波对内河生态航道护岸的影响,提出一种兼顾消减波浪和连通水体的孔洞型消波结构,并通过波浪水槽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其消波特性,分析了孔洞、波高和水位对波浪透射、反射、波浪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波浪与孔洞型消波结构相互作用,表现出显著的波浪透射、反射和孔洞造成的流体紊动现象,极大改变了波浪传播特征;透射波浪的波高在消波结构附近相对较大,距离消波结构较远时波高显著减小并趋于稳定;波浪透射系数随孔径减小和波高增大而逐渐减小;波浪反射系数随孔径减小基本不变,随波高增大而逐渐增大;透射和反射系数随水位的变化关系与水位孔洞的相对位置及透波程度相关;随着波高增大,波压力和波吸力呈先快速增大后基本不变的趋势;随着孔径增大,波压力逐渐减小,而波吸力相近,且开孔率对波压力降幅的影响较波吸力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航道 船行波 孔洞型消波结构 波浪透射 波浪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ussinesq相位解析的海岸水动力学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尧 谢欣 +3 位作者 陶爱峰 王岗 陈新平 郑金海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1-493,共13页
由于在平衡计算效率和精度上具有优势,Boussinesq相位解析数学模型研究不断取得突破,已成为波浪和水流精细化模拟的较优解析方式,为海岸工程、环境、地质等问题提供了实用和高效的研究手段。本文对已有Boussinesq类模型的研究进行了评述... 由于在平衡计算效率和精度上具有优势,Boussinesq相位解析数学模型研究不断取得突破,已成为波浪和水流精细化模拟的较优解析方式,为海岸工程、环境、地质等问题提供了实用和高效的研究手段。本文对已有Boussinesq类模型的研究进行了评述,深入探讨其重要发展、实际应用和理论瓶颈,从高阶非静压修正、GPU准三维高性能算法编译、波浪破碎和泥沙运移沉积等4个方面提出未来可能的科学突破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ssineq模型 高阶 波浪破碎 数值模拟 高性能计算 海岸动力 海岸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沿岸台风及风暴潮灾害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佳 左军成 +2 位作者 黄琳 蔡晓杰 李青青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1-465,共5页
基于东海沿岸4个验潮站的风场、潮位观测资料以及Unisys Weather的312次台风路径观测资料,对东海沿岸台风的路径、发生频率以及风暴潮增水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西北行台风占台风总数的96%,造成的灾害约占灾害总数的80%;风暴潮灾... 基于东海沿岸4个验潮站的风场、潮位观测资料以及Unisys Weather的312次台风路径观测资料,对东海沿岸台风的路径、发生频率以及风暴潮增水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西北行台风占台风总数的96%,造成的灾害约占灾害总数的80%;风暴潮灾害的第一显著周期为5 a,同时具有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关的11 a显著周期;东海潮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平均3 cm/a,最大达5 cm/a;台风期间主要为东风和南北风向,这种风向使得水体向岸或者沿岸输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增水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特征 风暴潮特征 风暴潮成因 东海沿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海分界和河海分界探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义刚 夏雪瑾 冯媛媛 《海洋学研究》 2009年第B07期47-54,共8页
针对我国相关部门在实施《海域使用管理法》时,存在对管辖权认识不一致的情况,对焦点所在的海岸线确定、滩涂归属问题以及河海划界进行讨论。通过对国外沿海各国确定的海岸线现状的考察以及对国内涉海管理工作实践经验的分析,认为海岸... 针对我国相关部门在实施《海域使用管理法》时,存在对管辖权认识不一致的情况,对焦点所在的海岸线确定、滩涂归属问题以及河海划界进行讨论。通过对国外沿海各国确定的海岸线现状的考察以及对国内涉海管理工作实践经验的分析,认为海岸线应为平均大潮高潮线。对于滩涂归属问题,由于国内现有法律对潮间带滩涂性质的确定存在矛盾,从两方面对潮间带滩涂性质进行分析。从滩涂本身特点来说,潮间带滩涂受海洋动力影响较大且与海洋联系密切,将其从海域管理工作中割裂出来,易造成海洋生态系统的严重损害。而从滩涂归属权国际实践来看,以平均高潮线为海岸线的国家大多将潮间带滩涂归属于海域。因此认为高潮线以下滩涂应属海域,并提出3点建议:(1)基于国内滩涂使用与支配事实的历史成因,建议监督和管理功能分由两个部门负责,海洋部门起监督作用,仍由原来沿海各省主管滩涂开发的部门开发滩涂,这样也有利于滩涂开发管理的持续性和滩涂资源的保护;(2)对于海域使用许可权,建议采用多项许可证制度,既避免主管部门滥用行政权力,损害其他部门的利益,同时也使开发利用项目得到周密的审查,避免其对海洋生态、海洋环境产生不利影响;(3)在审批权限方面,考虑各省滩涂自然条件不一、经济发展重点不一的情况并借鉴国际实践,建议适当扩大地方政府和地方海洋管理部门对海域管理的权限。河海分界是海岸线确定的难点。对于河海分界问题,认为河海划界是社会行为,是对在河海交汇区域里的管理行为及其职责、义务的分类和界定,应满足遵守自然客观规律、有利于社会稳定团结和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这3项原则。从3方面讨论了河口的归属问题。并建议主要江河的河海界线以河口口门和口外海滨段的内端为界,即河口的近口段和河口段应属河,河口的口外海滨段属海。在一些小的入海河流可以明显的标志物(如挡潮闸、桥等)作为河海分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分界 海岸线 滩涂 河口 河海分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海2022年灾害性海浪分析及2023年预测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淑萍 王娟娟 +1 位作者 邢闯 李本霞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总结分析了2022年中国近海有效波高≥4m的灾害性海浪过程及灾情概况,并对2022年度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根据1979—2022年有效波高≥4 m的灾害性海浪的统计资料、2023年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的分析预测资料,结合采用线性回归方法的趋... 总结分析了2022年中国近海有效波高≥4m的灾害性海浪过程及灾情概况,并对2022年度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根据1979—2022年有效波高≥4 m的灾害性海浪的统计资料、2023年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的分析预测资料,结合采用线性回归方法的趋势预测结果以及相似年分析,预测2023年中国近海将出现灾害性海浪过程39~42次,较2022年增多,较常年略偏多,其中灾害性台风浪过程为15~18次,主要发生在东海、台湾海峡和南海,灾害性冷空气浪和气旋浪过程为23~25次,与常年持平;同时预测了各海区灾害性海浪过程出现天数,预测结果可为2023年的海洋防灾减灾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浪灾害 灾害性海浪 海浪灾情 检验 海浪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谱波浪在西非典型海滩上的传播变形与演化特性
16
作者 张凯 王广生 +2 位作者 时健 鱼童 张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7,共9页
基于实测波浪数据得到了西非典型的双峰谱,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在不同风浪、涌浪能量占比的条件下,不规则波浪在典型海滩上的传播变形与波谱演化特性。结果表明:双峰谱波浪在有效波高变化、谱峰能量变化和非线性作用等方面与单峰谱... 基于实测波浪数据得到了西非典型的双峰谱,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在不同风浪、涌浪能量占比的条件下,不规则波浪在典型海滩上的传播变形与波谱演化特性。结果表明:双峰谱波浪在有效波高变化、谱峰能量变化和非线性作用等方面与单峰谱波浪存在显著差异;双峰谱波浪的有效波高增大主要由低频涌浪部分的波浪浅化主导,涌浪能量占比增大会导致波浪破碎前的最大波高增大;相比于单峰谱涌浪,双峰谱波浪的涌浪谱峰在海滩上传播中的能量增长更快,波浪破碎后的涌浪谱峰能量衰减更慢;涌浪和风浪主峰之间的非线性作用产生了由高频风浪部分至低频涌浪部分的能量转移,使得双峰谱中的涌浪主峰能量相对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谱 波谱演化 涌浪 风浪 非线性作用 西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大西洋至几内亚湾海浪的精细数值模拟研究
17
作者 邢添 徐福敏 郑金海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5,共8页
几内亚湾海域沿岸频繁遭受海浪袭击,研究南大西洋至几内亚湾海域海浪特征及传播特性对西非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建设意义重大。对SWAN(Simulating Waves Nearshore)和WWIII(WAVEWATCH III)模型在模拟大尺度大西洋和小尺度几内亚湾海域... 几内亚湾海域沿岸频繁遭受海浪袭击,研究南大西洋至几内亚湾海域海浪特征及传播特性对西非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建设意义重大。对SWAN(Simulating Waves Nearshore)和WWIII(WAVEWATCH III)模型在模拟大尺度大西洋和小尺度几内亚湾海域海浪的行为进行比较,发现WWIII-SWAN双层嵌套模型更适合南大西洋至几内亚湾海域海浪模拟。基于该双层嵌套模型进行2021年7月1日至8月31日自南大西洋至几内亚湾海域的海浪模拟,得到南大西洋典型海浪时刻海浪有效波高分布和峰周期分布。研究表明咆哮西风带高强度海浪沿西南方向传播至包括几内亚湾的西非沿岸,有效波高从10 m以上减少到4 m以内,峰周期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呈明显分层且逐渐增加。南大西洋至几内亚湾的海浪二维谱能量分布也表明南大西洋海浪自西南向东北传播过程中涌浪占据主导,西非沿岸尤其是几内亚湾大部分时间处于14 s以上长周期涌浪作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西洋 几内亚湾 SWAN模型 WWIII模型 WWIII-SWAN双层嵌套模型 海浪 涌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宁海滩波浪传播演变特性及其对海床稳定性的影响
18
作者 罗梦岩 王广生 +2 位作者 童林龙 孙雷 张继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3,共9页
基于贝宁海滩侵蚀区段地形特征建立了海滩剖面物理模型,通过斜坡上波浪浅水变形和破碎物理试验,研究了贝宁海滩波浪传播演变规律和孔隙水压力响应特征,分析了波浪运动过程中的浅水变形特性、破碎规律和土体液化情况。结果表明:波浪在传... 基于贝宁海滩侵蚀区段地形特征建立了海滩剖面物理模型,通过斜坡上波浪浅水变形和破碎物理试验,研究了贝宁海滩波浪传播演变规律和孔隙水压力响应特征,分析了波浪运动过程中的浅水变形特性、破碎规律和土体液化情况。结果表明:波浪在传播至沙坝附近时波高显著增大,且随着入射波高的增大,波浪的传播变形更为剧烈;波浪在向岸传播过程中非线性参数不断增大,并在沙坝附近达到临界值、发生破碎,随着入射波高和周期的增大,波浪破碎带逐渐外移,长周期涌浪比短周期风浪更容易发生破碎,涌浪能量占比越大,破碎越早,其破碎波呈现出崩破波的特征;波面形态的急剧变化导致沙坝附近的垂直孔压梯度陡增,从而影响了土颗粒的有效容重,随着入射波高的增大,沙坝附近的水平孔压梯度增大,土体更容易液化;风浪能量占比为50%的双峰谱波浪引起的水平孔压梯度最大,液化显著,涌浪次之,纯风浪引起的水平水压梯度和液化风险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波浪 双峰谱 孔隙水压力 浅水变形 土体液化 贝宁海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岛礁海岸多尺度波流运动特性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郑金海 时健 陈松贵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56,共13页
珊瑚岛礁海岸波流动力复杂、地貌形态特殊、工程响应未知,波浪传播变形和波生环流对建筑物安全、地形地貌演变、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保护都有重要影响。本文从大范围大洋海脊导波与岛礁波浪俘获、中等尺度的礁坪-潟湖-裂口系统波流特性... 珊瑚岛礁海岸波流动力复杂、地貌形态特殊、工程响应未知,波浪传播变形和波生环流对建筑物安全、地形地貌演变、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保护都有重要影响。本文从大范围大洋海脊导波与岛礁波浪俘获、中等尺度的礁坪-潟湖-裂口系统波流特性、建筑物前沿的局部波流特性及工程响应等三种不同空间尺度上综述了波流运动特性研究的新进展,主要包括深水大范围的海脊波浪引导与岛礁波浪俘获的理论解析、礁坪-潟湖-裂口系统整体物理模型实验、基于大水槽实验的建筑物影响下波流演化过程及越浪量和波浪力计算方法,并提出亟需深入研究的重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岛礁 波流运动 波浪俘获 礁坪-潟湖-裂口系统 防浪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水质点可视化示踪教学实验装置 被引量:3
20
作者 陶爱峰 刘亚伊 +3 位作者 苏俊玮 秦淑芳 吴迪 徐啸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8-82,87,共6页
将一种能直接观测任意深度处的水质点运动轨迹的示踪装置引入到实验教学中,该装置操作简单方便,在实际实验教学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受力分析证明了该装置对波浪水质点水平运动轨迹示踪的有效性,并用该装置对规则波和不规则波... 将一种能直接观测任意深度处的水质点运动轨迹的示踪装置引入到实验教学中,该装置操作简单方便,在实际实验教学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受力分析证明了该装置对波浪水质点水平运动轨迹示踪的有效性,并用该装置对规则波和不规则波开展了示踪实验,将示踪粒子实测数据与经典微幅波理论进行分析对比,验证了示踪装置对波浪作用下水质点水平运动示踪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装置 水质点 水平方向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