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受硫酸盐侵蚀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及本构模型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达 廖迎娣 +1 位作者 侯利军 欧阳峰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6-941,共6页
针对水泥砂浆材料,以干湿循环次数和硫酸盐溶液浓度为试验参数,研究硫酸盐干湿循环腐蚀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基本理论,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硫酸盐侵蚀水泥基材料的弹塑性-化学损伤本构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 针对水泥砂浆材料,以干湿循环次数和硫酸盐溶液浓度为试验参数,研究硫酸盐干湿循环腐蚀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基本理论,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硫酸盐侵蚀水泥基材料的弹塑性-化学损伤本构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受腐蚀水泥基材料在受压作用下的弹性、塑性及损伤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力学性能 本构模型 硫酸盐侵蚀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腹筋RUHTCC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侯利军 陈达 +1 位作者 徐世烺 张秀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3-139,共7页
为了探究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的抗剪性能,以配筋率和剪跨比为参数,对跨中荷载作用下的6根钢筋增强UHTCC(RUHTCC)梁和4根钢筋混凝土(RC)对比梁进行了受弯试验.对比研究了RUHTCC梁的抗剪性能,包括裂缝扩展形态、荷载-挠度曲线... 为了探究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的抗剪性能,以配筋率和剪跨比为参数,对跨中荷载作用下的6根钢筋增强UHTCC(RUHTCC)梁和4根钢筋混凝土(RC)对比梁进行了受弯试验.对比研究了RUHTCC梁的抗剪性能,包括裂缝扩展形态、荷载-挠度曲线、剪切开裂荷载、极限剪切能力以及剪切强度等.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配筋率的增大和剪跨比的减小,RUHTCC梁的破坏模式由弯剪破坏转变为剪压破坏,极限剪切承载能力逐渐增大.RUHTCC梁的极限剪切能力约为RC梁的2倍,平均抗剪强度约为UHTCC抗拉强度的0.86倍;RUHTCC梁表现出稳态的多条细密斜裂缝扩展模式,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其最大裂缝宽度低于0.1 mm.基于RUHTCC梁良好的裂缝控制能力以及较高的富余剪切承载能力,不需设置最小配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剪性能试验 RC梁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无腹筋 水泥基复合材料 钢筋混凝土 剪切强度 剪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浪预报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凡 陆小敏 +2 位作者 徐丹 戴雯雯 李慧洲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7-393,共7页
总结了海浪预报方法的分类和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半经验半理论预报法、经验统计预报法、数值预报法3类传统的海浪预报方法区域化显著,模型建立困难,并且对于实时性数据要求较高。此外,还分析了海浪... 总结了海浪预报方法的分类和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半经验半理论预报法、经验统计预报法、数值预报法3类传统的海浪预报方法区域化显著,模型建立困难,并且对于实时性数据要求较高。此外,还分析了海浪预报的发展趋势,展望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等新技术在海浪预报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性海浪 海浪预报 大数据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应力和压应力对砂浆中钢筋腐蚀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冯兴国 卢向雨 +2 位作者 陈达 杨雅师 苏晓栋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0-646,共7页
对埋置钢筋的砂浆试样施加不同大小的拉应力和压应力,通过测量承载钢筋的开路电位、腐蚀电流密度和交流阻抗等,对比了拉应力和压应力对砂浆中钢筋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筋腐蚀随着应力增加而明显加剧;相同荷载作用下,承受压应力钢筋的... 对埋置钢筋的砂浆试样施加不同大小的拉应力和压应力,通过测量承载钢筋的开路电位、腐蚀电流密度和交流阻抗等,对比了拉应力和压应力对砂浆中钢筋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筋腐蚀随着应力增加而明显加剧;相同荷载作用下,承受压应力钢筋的开路电位和交流阻抗值更低、腐蚀电流密度更高,表明压应力对砂浆中钢筋的腐蚀影响更为明显.通过交流阻抗解析表明,应力破坏钢筋/混凝土界面、降低钢筋极化电阻是其加剧钢筋腐蚀的主要原因,而压应力降低钢筋/混凝土界面的极化电阻较拉应力更为明显,因而它能更为显著地加剧钢筋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钢筋 腐蚀 应力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流水槽模拟潮汐的控制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大诚 丁建强 李瑞杰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89,92,共4页
在往复流水槽中要精确模拟出潮位和潮流的变化过程曲线,对于水槽的控制系统尤为关键。设计出了一种基于可编程自动控制器(PAC),采用现场总线和I7000系列分布式数据采集模块组成的潮汐模拟控制系统。通过对核心部件I-7188EG可编程自动控... 在往复流水槽中要精确模拟出潮位和潮流的变化过程曲线,对于水槽的控制系统尤为关键。设计出了一种基于可编程自动控制器(PAC),采用现场总线和I7000系列分布式数据采集模块组成的潮汐模拟控制系统。通过对核心部件I-7188EG可编程自动控制器的编程设置,实现了水槽中水的流向、水位和流速等参数的精确控制。解决了传统机械调速和水位控制装置的繁杂和不稳定性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在模拟潮位和潮流变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流水槽 潮汐模拟 控制系统 可编程自动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条件下碱骨料反应对海洋结构物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1
6
作者 袁梦 朱钰文 +2 位作者 欧阳峰 赵晖 陈达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885-2891,共7页
海洋环境中有害物质侵蚀是造成海洋结构物性能劣化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影响碱骨料反应膨胀因素、氯离子与碱骨料反应共同作用对碱骨料反应膨胀行为影响、氯离子扩散与结合行为影响和力学性能损伤及损伤模型等方面出发,对海洋环境下碱骨... 海洋环境中有害物质侵蚀是造成海洋结构物性能劣化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影响碱骨料反应膨胀因素、氯离子与碱骨料反应共同作用对碱骨料反应膨胀行为影响、氯离子扩散与结合行为影响和力学性能损伤及损伤模型等方面出发,对海洋环境下碱骨料反应对结构物性能影响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此研究领域存在问题。提出了需引入能更准确反映碱骨料反应下材料损伤程度的变量参数;需加强氯离子与碱骨料共同作用下多维应力状态下混凝土长期力学性能演化规律研究;建立三轴应力状态下混凝土损伤的本构模型等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骨料反应 海洋环境 存在问题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下干湿循环对结构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9
7
作者 沈骏 袁梦 +3 位作者 闫敏 欧阳峰 陈达 吕超凡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29-1938,共10页
干湿循环是导致干湿交替区混凝土劣化的主要原因。从海洋环境下干湿循环区结构物易遭受干湿循环-环境因素耦合作用破坏的现状出发,针对干湿循环破坏机理、影响干湿循环下混凝土性能的因素、干湿循环与环境因素耦合下混凝土力学性能、耐... 干湿循环是导致干湿交替区混凝土劣化的主要原因。从海洋环境下干湿循环区结构物易遭受干湿循环-环境因素耦合作用破坏的现状出发,针对干湿循环破坏机理、影响干湿循环下混凝土性能的因素、干湿循环与环境因素耦合下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能演变规律等几个方面,对干湿循环影响海洋环境下结构物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分析了此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干湿循环条件、干湿循环-碱骨料反应共同作用对混凝土长期性能演化规律的研究,引入能更加准确反映干湿循环下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损伤程度的指标,深入研究三轴应力状态下混凝土性能损伤变化规律等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循环 海洋环境 研究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迁移学习的大坝裂缝检测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君锋 刘凡 +3 位作者 杨赛 吕坦悦 陈峙宇 许峰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19-324,共6页
针对现有深度学习方法在进行大坝裂缝检测时出现模型过拟合、计算效率低下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迁移学习的大坝裂缝检测方法,旨在提高算法准确率的同时,减少模型计算量,加快检测速度。所提方法首先将MobileNet网络和SSD目标检... 针对现有深度学习方法在进行大坝裂缝检测时出现模型过拟合、计算效率低下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迁移学习的大坝裂缝检测方法,旨在提高算法准确率的同时,减少模型计算量,加快检测速度。所提方法首先将MobileNet网络和SSD目标检测算法相结合,形成MobileNet-SSD网络,有效减少了模型参数量并减少了计算复杂度;然后利用道路裂缝、墙壁裂缝和桥梁裂缝等多源数据进行训练,并应用迁移学习的思想,将学习到的知识分别迁移到大坝裂缝的检测模型中,以提升模型检测的精确度;最后提出了一种多模型融合方法,将通过迁移学习得到的多个检测结果进行融合,进一步提升了检测结果的重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裂缝检测 迁移学习 深度学习 模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流水槽模拟潮汐的控制软件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春芳 徐大诚 +1 位作者 丁建强 李瑞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3期47-49,60,共4页
在双向流水槽中模拟潮汐是研究海岸灾害防护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潮汐模拟过程中,系统控制软件的性能决定仿真精度。利用双向流水槽结合尾门和双向水泵控制的模拟潮汐控制软件可实现对水位和流速精确控制。首先由下位机获取检测仪器采集的... 在双向流水槽中模拟潮汐是研究海岸灾害防护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潮汐模拟过程中,系统控制软件的性能决定仿真精度。利用双向流水槽结合尾门和双向水泵控制的模拟潮汐控制软件可实现对水位和流速精确控制。首先由下位机获取检测仪器采集的水位和流速数据,并进行非线性校正处理;然后上位机通过自适应水位水流控制算法求得控制量、发出控制指令调节现场尾门和双向水泵状态,从而生成模拟潮汐。实验通过对周期为48小时的不规则潮汐进行模拟,得到水位和流速的误差均小于5%。结果表明该控制软件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可满足科研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流水槽 模拟潮汐 控制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深水航道水流特征沿程分布准调和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金仙 吴德安 谢新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0-85,共6页
根据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二期2005年8月大潮期间的水文测验资料,选取NG0、NG3、CB1、CS0、CS1、CB2、CS2、CS6、CSW、CS3、CS7、CS4、CS5共13个站位测点的二个潮周期的六层流速测量资料,对这些测点数据进行准潮流调和分析,得出P_1,K_... 根据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二期2005年8月大潮期间的水文测验资料,选取NG0、NG3、CB1、CS0、CS1、CB2、CS2、CS6、CSW、CS3、CS7、CS4、CS5共13个站位测点的二个潮周期的六层流速测量资料,对这些测点数据进行准潮流调和分析,得出P_1,K_1,M_2,M_3,M_4,2MK_5,M_6,3MK_7,M_8,M_(10)共10个分潮的潮流调和常数及余流结果,并计算给出了相应椭圆要素。研究分析发现,潮流特征系数值均不超过0.25,沿程各测点区域潮流类型以半日潮为主。对太阴半日分潮M_2的椭圆长半轴、椭圆短半轴、椭率以及格林威治迟角等椭圆要素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总结潮流椭圆要素、潮流特征、浅水影响分子、余流以及最大可能潮流流速的沿程空间变化规律以及动力影响分析。M_2分潮的椭圆要素有较强的规律性,浅水影响因子随水深变小而增大,在总体上都有沿程减小的趋势。最大可能潮流流速在垂向从表层到近底层逐渐减小,符合水流流速沿水深的分布。研究结果对理解深水航道动力状况、淤积机制和指导航道工程整治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深水航道 准调和分析 潮流调和常数 潮流椭圆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辐射沙洲海域悬浮泥沙输运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黎恒 吴德安 宋宵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31-140,共10页
根据辐射沙洲邻近主水道和中心沙洲滩面水道33个站点的水深、潮流和水体含沙量同步实测资料,运用悬沙输移机制分解方法,计算了各站位所在水道断面全潮平均单宽悬移质通量、涨潮平均单宽悬移质通量、落潮平均单宽悬移质通量大小及其方向... 根据辐射沙洲邻近主水道和中心沙洲滩面水道33个站点的水深、潮流和水体含沙量同步实测资料,运用悬沙输移机制分解方法,计算了各站位所在水道断面全潮平均单宽悬移质通量、涨潮平均单宽悬移质通量、落潮平均单宽悬移质通量大小及其方向;并对相应悬沙输移的基本路径进行了分析。对各断面潮平均悬沙通量进行了估算,确定了辐射沙洲腹地邻近水道的悬沙净进入断面和净输出断面;辐射沙洲悬沙输移具有以辐射沙洲条子泥滩地为中心的辐聚辐散运移规律;悬浮泥沙净输移在沙洲腹地有逆时针循环运移特征。从东南过来的东海前进潮波潮流携带的泥沙主要沿条渔港水道以及向条子泥腹地输移,并在条子泥沙脊附近与其他方向的来潮来沙相汇,因此条子泥沙滩存在着淤长的动力因素和泥沙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沙洲 潮流 悬浮泥沙 机制分解 输移通量 输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辐射沙洲海域推移质输沙率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傅玲芬 吴德安 潘金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287-295,共9页
根据江苏省辐射沙洲潮流水道33个站次连续两个潮次的潮流、底沙实测资料,利用比较分析与拟合研究方法,对各潮流水道的推移质输沙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明确了辐射沙洲主要潮流水道涨潮、落潮、全潮平均推移质单宽输沙率和输运路线;分... 根据江苏省辐射沙洲潮流水道33个站次连续两个潮次的潮流、底沙实测资料,利用比较分析与拟合研究方法,对各潮流水道的推移质输沙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明确了辐射沙洲主要潮流水道涨潮、落潮、全潮平均推移质单宽输沙率和输运路线;分析得出了1m深流速流向和临底层流速、垂线平均流速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拟合构建了江苏省辐射沙洲海域主要潮流水道相应的推移质输沙率流速表达的动力关系式。利用4#~20#站位测量数据及对应计算结果计算拟合得出了西洋水道、豆腐渣腰门水道、陈家坞槽水道的推移质输沙率流速关系式。拟合得出了21#~24#站位所在水道的推移质输沙率计算式,得出了沙洲中心浅滩汊道推移质输沙率关系式;发现推移质输沙率流速表达式在辐射沙洲三个不同区域是有差别。最后利用33个测站的水文测量及计算结果得出了辐射沙洲的整个海域的推移质输沙率计算式。推移质输沙率能用流速很好的表达,一是方便于计算应用,二是可反映内在动力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沙洲 潮流水道 推移质 输沙率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