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ft-DDPG算法驱动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1
作者 韩光洁 邹昕莹 +1 位作者 张帆 徐政伟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58-2265,共8页
近年来,综合能源系统作为一种以多种能源形态和设备相互交互的能源系统方案得到了广泛应用和研究.然而,在面对动态复杂的多能源系统时,传统的优化调度方法往往无法满足其实时性和精准度需求.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软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So... 近年来,综合能源系统作为一种以多种能源形态和设备相互交互的能源系统方案得到了广泛应用和研究.然而,在面对动态复杂的多能源系统时,传统的优化调度方法往往无法满足其实时性和精准度需求.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软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Soft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Soft-DDPG)算法驱动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以最小化调度周期内系统总运行成本为目标,建立设备运行综合能效评估模型,再采用Soft-DDPG算法对每个能源设备的能效调度动作进行优化控制.Soft-DDPG算法将softmax算子引入到动作值函数的计算中,有效降低了Q值高估问题.与此同时,该算法在动作选择策略中加入了随机噪声,提高了算法的学习效率.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解决了综合能源系统能效调度实时性差、精准度低的瓶颈问题,实现了系统的高效灵活调度,降低了系统的总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优化调度 综合能源系统 Soft DDP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技术的电池追踪与回收系统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朱昌平 邓靖璇 +2 位作者 顾慧 王智 单鸣雷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1-65,共5页
在对发达国家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基于RFID技术的对电池的追踪与回收系统,系统通过互联网建立一个电池资源数据库,将电池基本信息统一收集与管理,采用RFID技术及时追踪高性能电池(如电动车电池)的信... 在对发达国家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基于RFID技术的对电池的追踪与回收系统,系统通过互联网建立一个电池资源数据库,将电池基本信息统一收集与管理,采用RFID技术及时追踪高性能电池(如电动车电池)的信息。RFID读写器设计为便携式的,既可以与电脑联机实现对数据的读写操作,也可以独立地实现数据的读取与显示,能支持多个RFID协议,满足对不同协议的射频卡/标签进行读写操作,从而实现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管理,达到防止废旧电池污染环境和对其中有用成分的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电池追踪系统 节能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和多场景技术的微电网并网等效建模 被引量:10
3
作者 蔡昌春 息梦蕊 +2 位作者 刘昊林 陈洁 赵东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4-69,共6页
微电网并网等效建模是含大规模微电网并网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的基础,但分布式电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导致微电网并网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和结构的多样性。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和多场景技术的微电网并网等效建模方法,利用马尔可夫链建立基于... 微电网并网等效建模是含大规模微电网并网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的基础,但分布式电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导致微电网并网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和结构的多样性。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和多场景技术的微电网并网等效建模方法,利用马尔可夫链建立基于分布式电源随机概率特性的微电网运行场景,明晰微电网场景间的时间关联性。在传统k-means聚类算法的基础上增加马尔可夫影响因子,加速微电网运行场景向聚类中心聚集以及场景消减,从而获得微电网典型运行场景。针对每个典型运行场景建立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微电网并网等效模型,利用LSTM神经网络的时序逻辑特性和内部非线性映射特性描述微电网并网点整体动态运行特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等效建模 多场景技术 K-MEANS聚类算法 LSTM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PA‑MBLSTM模型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9
4
作者 蔡昌春 范靖浩 +1 位作者 李源佳 何瑶瑶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6,共10页
风速变化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给风功率的精准预测带来极大挑战,充分挖掘风电功率与风速等关键因素的内在规律是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的有效途径。提出一种结合时间模式注意力(time pattern attention,TPA)机制的多层堆叠双向长短期记忆网... 风速变化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给风功率的精准预测带来极大挑战,充分挖掘风电功率与风速等关键因素的内在规律是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的有效途径。提出一种结合时间模式注意力(time pattern attention,TPA)机制的多层堆叠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基于密度的含噪声空间聚类方法(den⁃sity 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with noise,DBSCAN)和线性回归算法进行风功率数据集的异常值检测,利用k最邻近(k⁃nearest neighbor,KNN)插值法重构异常点数据;其次,综合考虑风电功率与各气象特征的内在关联性,在MBLSTM网络中引入TPA机制合理分配时间步长权重,捕捉风电功率时间序列潜在逻辑规律;最后,利用实验仿真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能够充分挖掘风功率与风速影响因素的关系,从而提高其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时间模式注意力机制 多层堆叠双向长短记忆网络 异常数据检测 基于密度的含噪声空间聚类方法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可重构智能表面和人工噪声辅助的物理层安全通信 被引量:1
5
作者 邓志祥 戴陈庆 张志威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55-3164,共10页
针对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RIS)辅助的物理层安全通信,该文设计了基于混合有源-无源RIS和人工噪声(Artificial Noise,AN)辅助的安全传输方案。考虑基站和RIS的功率约束以及RIS无源反射元件的... 针对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RIS)辅助的物理层安全通信,该文设计了基于混合有源-无源RIS和人工噪声(Artificial Noise,AN)辅助的安全传输方案。考虑基站和RIS的功率约束以及RIS无源反射元件的反射系数恒模约束,以最大化系统安全传输速率为目标,构建基站发射波束成形、AN波束向量、RIS反射系数矩阵联合优化问题。使用交替优化(Alternating Optimization,AO)、权值最小均方误差(Weighted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WMMSE)和半定松弛(Semi-definite Relaxation,SDR)算法,求解所构建的变量高度耦合的非凸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混合RIS辅助安全传输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速率,与无源RIS相比,能够有效克服“双衰落”效应导致的安全速率降低,与有源RIS相比,具有更高的能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表面 混合有源-无源RIS 物理层安全 人工噪声 交替优化 半定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风电机组叶片多类型损伤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石腾 许波峰 +2 位作者 陈鹏 张金波 刘加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7-494,共8页
为更好地推动风电机组叶片运维技术智能化发展,基于机器视觉检测技术,提出一种风电机组叶片多类型损伤检测方法。首先对智能巡检无人机平台采集到的风电机组叶片图像进行图像灰度化、滤波增强、分割以及形态学处理,实现叶片损伤区域的识... 为更好地推动风电机组叶片运维技术智能化发展,基于机器视觉检测技术,提出一种风电机组叶片多类型损伤检测方法。首先对智能巡检无人机平台采集到的风电机组叶片图像进行图像灰度化、滤波增强、分割以及形态学处理,实现叶片损伤区域的识别;然后基于连通域分析原理来获取叶片损伤区域的几何特征和灰度特征等参数信息,并依此设计出风电机组叶片损伤类型识别分类器;最后将检测算法和分类器融合于所设计的风电机组叶片损伤可视化检测系统。试验表明,该系统对于表皮脱落、涂层破损、砂眼、油污及裂纹等典型叶片损伤的平均检测准确率为9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叶片 机器视觉 损伤检测 多类型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风电机组叶片裂纹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石腾 许波峰 +1 位作者 李振 陈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4,共9页
为实现风电机组叶片损伤检测的高效化、智能化、便捷化,研究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风电机组叶片裂纹损伤识别以及裂纹类型判断和特征参数提取的方法。以无人机采集的风电机组叶片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灰度化、滤波、阈值分割等... 为实现风电机组叶片损伤检测的高效化、智能化、便捷化,研究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风电机组叶片裂纹损伤识别以及裂纹类型判断和特征参数提取的方法。以无人机采集的风电机组叶片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灰度化、滤波、阈值分割等图像处理步骤的多种算法,对形态学处理方法进行改进,首先选用平均值法对叶片图像进行灰度处理,其次使用中值滤波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再次使用Otsu阈值分割以实现裂纹区域的分割,然后基于改进的形态学方法提取出完善的叶片裂纹损伤区域,最后基于连通域原理完成裂纹区域的框取。基于上述算法设计风电机组叶片裂纹损伤识别系统以实现叶片裂纹图像检测的可视化处理、裂纹类型判断及裂纹特征参数提取等功能。结果表明,该系统对于风电机组叶片裂纹损伤检测具有可靠的识别精度,识别准确率为85%,实现了风电机组叶片裂纹损伤的自动识别与特征参数提取,提高了叶片裂纹损伤的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叶片损伤 数字图像处理 裂纹损伤识别 特征提取 识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风电叶片损伤识别定位系统
8
作者 石腾 许波峰 +3 位作者 汪亚洲 张金波 赵振宙 蔡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5-571,共7页
设计一套基于图像处理的风电叶片损伤识别定位系统。首先,耦合图像滤波、分割和形态学处理等图像处理算法实现损伤区域的检测识别;然后,基于多边形拟合结果,结合质心定位算法和外接矩形的位置坐标实现叶片损伤的精确定位;最后,依据提取... 设计一套基于图像处理的风电叶片损伤识别定位系统。首先,耦合图像滤波、分割和形态学处理等图像处理算法实现损伤区域的检测识别;然后,基于多边形拟合结果,结合质心定位算法和外接矩形的位置坐标实现叶片损伤的精确定位;最后,依据提取到的基础几何特征、形状因子和长短径之比等图像特征实现叶片损伤类型的准确判断;通过对比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叶片损伤检测效果,验证了本系统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试验表明,本系统的平均检测准确率为90%,具备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图像处理 损伤检测 识别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电感对SiC MOSFET开关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秦海鸿 朱梓悦 +3 位作者 戴卫力 徐克峰 付大丰 王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1-539,共9页
随着开关频率的增大,寄生电感对碳化硅(SiC)器件动态开关过程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无法充分发挥其高速开关下低开关损耗的性能优势。本文采用理论定性分析与实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虑相关寄生电感,对SiC MOSFET基本开关电路建立... 随着开关频率的增大,寄生电感对碳化硅(SiC)器件动态开关过程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无法充分发挥其高速开关下低开关损耗的性能优势。本文采用理论定性分析与实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虑相关寄生电感,对SiC MOSFET基本开关电路建立数学模型,确立影响开关特性的主要因素,然后通过SiC器件高速电路双脉冲测试平台,对各部分寄生电感对SiC器件开关性能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揭示寄生电感对SiC MOSFET开关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之上,根据SiC高速开关电路实际布局的限制,在布局紧凑程度或回路走线总长度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对各部分寄生电感的匹配关系进行研究,归纳出SiC器件开关过程受寄生参数影响的特性规律,从而指导SiC基高速开关电路的优化布局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碳化硅 寄生电感 匹配关系 布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离散粒子群算法的炼钢连铸最优炉次计划 被引量:12
10
作者 薛云灿 郑东亮 杨启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09-1517,共9页
提出了炉次数未知的炼钢连铸一体化生产的组炉模型。对该模型直接求解存在大量不可行解的困难进行分析,提出将该模型转化为伪旅行商问题的方法,并提出采用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该问题。针对离散粒子群优化收敛速度和精度低的缺点,提... 提出了炉次数未知的炼钢连铸一体化生产的组炉模型。对该模型直接求解存在大量不可行解的困难进行分析,提出将该模型转化为伪旅行商问题的方法,并提出采用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该问题。针对离散粒子群优化收敛速度和精度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倒置的改进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引入学习选择概率来选择学习粒子,利用运行代数阈值常数确定当前粒子何时向全局最优粒子学习,并通过局部最优子粒子群比决定局部最优子群的规模。讨论了这些参数的选择原则,并给出了相应参考选择范围。实验研究表明,所提模型是合适的,所提改进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次计划 离散粒子群优化 序列倒置算子 旅行商问题 钢铁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RBF神经网络的微电网等效建模 被引量:6
11
作者 蔡昌春 邓立华 +3 位作者 江冰 戴卫力 金宇清 苗红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3,共8页
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的RBF神经网络微电网动态等效模型及建模方法,利用RBF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特性解决微电网系统并网接入的等效建模问题。基于微电网公共接入点(PCC)的电压、电流、功率等量测数据构建RBF神经网络等效模型,将... 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的RBF神经网络微电网动态等效模型及建模方法,利用RBF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特性解决微电网系统并网接入的等效建模问题。基于微电网公共接入点(PCC)的电压、电流、功率等量测数据构建RBF神经网络等效模型,将接入点电压和电流分别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和输出,使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更具独立性。将混沌优化的全局遍历性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中,构建基于全局最优解的变邻域混沌搜索提高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RBF神经网络模型参数提高模型计算精度。最后通过微电网并网仿真实验验证本文提出等效模型的准确性和建模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F神经网络 等效建模 粒子群优化 混沌搜索 微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管注浆缺陷超声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茜 韩庆邦 +2 位作者 赵胜永 朱昌平 徐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3-56,59,共5页
波纹管孔道压浆是桥梁建造后张法的关键工序之一,其压浆密实性的好坏对桥梁的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利用超声波反射法获取回波信号,从信号能量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处理包含缺陷信息的回波信号,进行混凝土缺陷的无损检测。分析并建立了... 波纹管孔道压浆是桥梁建造后张法的关键工序之一,其压浆密实性的好坏对桥梁的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利用超声波反射法获取回波信号,从信号能量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处理包含缺陷信息的回波信号,进行混凝土缺陷的无损检测。分析并建立了合理的波纹管缺陷超声检测的模型,应用合成孔径技术,将低成本的小孔径、低功率换能器接收到的较弱的回波信号进行合成,从而起到了增强缺陷信号、抑制噪声信号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管 注浆缺陷 超声检测 合成孔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二次微分的光伏系统改进MPPT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薛云灿 李彬 +1 位作者 王思睿 蔡昌春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123,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二次微分的改进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简称PQD-MPPT算法)。算法在系统启动时采用恒定占空比启动,并给出了恒定占空比的求解公式,提出了根据功率变化量来调整跟踪步长的方法,当功率变化较大时,采用自适应大步长以... 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二次微分的改进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简称PQD-MPPT算法)。算法在系统启动时采用恒定占空比启动,并给出了恒定占空比的求解公式,提出了根据功率变化量来调整跟踪步长的方法,当功率变化较大时,采用自适应大步长以使系统快速跟踪到最大功率点附近,反之较小时,根据功率对占空比的二次微分值的正负进一步划分跟踪区域:即当功率二次微分值为正时,采用固定大步长以使系统快速跟踪到最大功率点附近;当功率二次微分值为负时,采用自适应小步长以使系统能够稳定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变步长MPPT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自适应变步长 最大功率点跟踪 占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微电网并网等效建模 被引量:3
14
作者 蔡昌春 赫卫国 +3 位作者 程述成 江冰 邓立华 张建勇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8,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微电网并网动态等效模型,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特性,解决微电网系统并网接入的等效建模问题。根据微电网并网接入点的电压、电流、功率等测量数据,构建循环神经网络等效模型,将接入点电压和电流分别... 提出一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微电网并网动态等效模型,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特性,解决微电网系统并网接入的等效建模问题。根据微电网并网接入点的电压、电流、功率等测量数据,构建循环神经网络等效模型,将接入点电压和电流分别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和输出,基于微电网和配电网的交换功率表征模型的准确性;并构建包含各种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微电网系统,完成并网仿真实验;通过对比搭建的仿真模型和神经网络等效模型的输出动态特性,证明基于神经网络的微电网并网等效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等效建模 微电网 循环人工神经网络 分布式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边缘磁通的LCT新型六电容频域解析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平 张佳鑫 周天睿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0-49,共10页
基于有限元的松耦合变压器(LCT)设计往往只能考虑电场或磁场效应,存在计算复杂、耗时,不能得到参数间较为直观的物理关系,以及不能进行频域设计等问题;为此以相邻式磁罐变压器为例,在考虑气隙边缘磁通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六电... 基于有限元的松耦合变压器(LCT)设计往往只能考虑电场或磁场效应,存在计算复杂、耗时,不能得到参数间较为直观的物理关系,以及不能进行频域设计等问题;为此以相邻式磁罐变压器为例,在考虑气隙边缘磁通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六电容频域解析模型。采用磁路法和静电能量等效法分别计算了互感、漏感和分布电容参数,采用回路电流法建立了频域模型,然后采用频域分析法,对比研究了不同分布参数模型的传输特性。最后,通过有限元方法验证了考虑边缘磁通效应的电感模型的准确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松耦合变压器分布电容模型解析计算的正确性,同时相较于其他现有模型,提出了从频域角度分析的LCT六电容模型,并获得了比现有方法准确性更高的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耦合变压器 边缘磁通效应 解析法 分布电容 频域模型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序和斐波那契序列的二进制波导阵列的安德森局域研究
16
作者 殷澄 许田 +3 位作者 单鸣雷 陈秉岩 韩庆邦 朱昌平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4-359,共6页
为了研究相关性对电磁波的安德森局域现象的影响,该文根据无序序列构造了无序一维二进制波导阵列结构、根据斐波那契序列构造了准周期一维二进制波导阵列结构。利用分析转移矩阵方法分别计算了上述2种结构中横电模式的透过率、局域长度... 为了研究相关性对电磁波的安德森局域现象的影响,该文根据无序序列构造了无序一维二进制波导阵列结构、根据斐波那契序列构造了准周期一维二进制波导阵列结构。利用分析转移矩阵方法分别计算了上述2种结构中横电模式的透过率、局域长度和电场的空间分布,并利用一维矩形微波波导进行了相关的实验。根据无序序列构造的无序二进制波导阵列结构的透射共振峰与周期性结构一一对应,位于带边的模式首先转为局域态;根据斐波那契序列构造的准周期二进制波导阵列结构的传输特性与组成阵列的具体单元结构无关,电磁场能量通过分布在空间中不同位置的局域态之间的耦合传输形成离散的传输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森局域 无序序列 斐波那契序列 二进制波导阵列 分析转移矩阵方法 透过率 局域长度 电场 一维矩形微波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管孔道压浆密实度超声仿真分析
17
作者 赵胜永 韩庆邦 朱昌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4-47,共4页
利用超声波信号检测波纹管孔道中压浆密实度。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空气泡不同长轴半径的波纹管孔道压浆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了不同空气泡长轴半径对接收透射信号波形及频谱的影响,研究了空气泡长轴半径对功率谱密度和平均功... 利用超声波信号检测波纹管孔道中压浆密实度。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空气泡不同长轴半径的波纹管孔道压浆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了不同空气泡长轴半径对接收透射信号波形及频谱的影响,研究了空气泡长轴半径对功率谱密度和平均功率的影响。数值结果分析表明,在空气泡小于波纹管范围内,空气泡长轴半径越大,接收透射信号的后续波幅就越大,频谱幅值越大,功率谱密度函数衰减越慢,平均功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缺陷大小 功率谱密度 平均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场耦合法的高压输电线路谐波检测方法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国灿 杨文陵 +3 位作者 连和 曾玮强 张金波 张腾龙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8-23,共6页
新能源发电离不开逆变器等电力设备,随着电力设备大量接入电网,致使电网电能质量下降,引起电压谐波超标,而输电线路电网电压谐波测量目前只能在变电站内部借助于PT身滤波特性及系统接线方式的影响导致电压谐波测量精度降低,严重影响了... 新能源发电离不开逆变器等电力设备,随着电力设备大量接入电网,致使电网电能质量下降,引起电压谐波超标,而输电线路电网电压谐波测量目前只能在变电站内部借助于PT身滤波特性及系统接线方式的影响导致电压谐波测量精度降低,严重影响了对电网电压谐波的准确真实判断,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场强度法的测量高压输电线路电压谐波信号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电场耦合原理直接获得电压谐波信号,并运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加Hanning窗算法对谐波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解决了2~32次及3~31次T 19862要求,为高压输电线路谐波的直接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耦合 谐波 高压线路 F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水声应答器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昱勃 侯一兴 +3 位作者 朱晓坡 万至达 张卓 张学武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19期124-128,共5页
针对国内现有水声定位系统具有功耗高、体积大、定位距离短、定位精度低等局限性,为解决大坝库区水域水下作业设备的通信与定位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FPGA的水声应答器。该系统以FPGA为数字信号处理核心,结合模拟信号处理技术,采用... 针对国内现有水声定位系统具有功耗高、体积大、定位距离短、定位精度低等局限性,为解决大坝库区水域水下作业设备的通信与定位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FPGA的水声应答器。该系统以FPGA为数字信号处理核心,结合模拟信号处理技术,采用线性调频扩频调制技术进行水声通信,在FPGA中实现时域匹配滤波算法,解算信号到达时刻和脉冲编码信息。经仿真实验和实验室、试验水池测试,结果表明该应答器性能稳定可靠,具有低静态功耗、较高的信号检测精度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应答器 FPGA 线性调频 匹配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流形学习图像稀疏降噪方法
20
作者 张德国 汤一彬 +1 位作者 朱昌平 韩庆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1-54,共4页
本文将稀疏重构与流形学习算法两算法结合运用于图像降噪方面,提出了基于拉普拉斯图谱嵌入的稀疏编码。该方法利用拉普拉斯图谱的局部相关性,通过对权重矩阵的改进,增强数据间的关系表示,同时又通过稀疏理论进一步优化代表低维数据点的... 本文将稀疏重构与流形学习算法两算法结合运用于图像降噪方面,提出了基于拉普拉斯图谱嵌入的稀疏编码。该方法利用拉普拉斯图谱的局部相关性,通过对权重矩阵的改进,增强数据间的关系表示,同时又通过稀疏理论进一步优化代表低维数据点的稀疏系数进行数据压缩,从而进一步提高图像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稀疏编码 流形学习 数据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