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口海岸沉积层理特征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曾 刘瑶 +3 位作者 吴一鸣 徐凡 范代读 张长宽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82,共16页
河口海岸地处海陆交界带,其沉积层理特征与形成机制是沉积动力学、动力地貌学和地层学等学科方向的研究热点,对评价海岸工程环境效应、重建沉积古环境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梳理河口海岸区域径流、潮汐、波浪等多种动力因子作用的研... 河口海岸地处海陆交界带,其沉积层理特征与形成机制是沉积动力学、动力地貌学和地层学等学科方向的研究热点,对评价海岸工程环境效应、重建沉积古环境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梳理河口海岸区域径流、潮汐、波浪等多种动力因子作用的研究成果,归纳不同动力主导作用形成的沉积层理特征,剖析3种基本动力对沉积层理塑造的动力学机制,阐释洪水、风暴偶发动力因子以及生物扰动、海平面变化、围垦工程等其他影响因子对沉积层理形成和保存的作用机理。同时,总结了数值模拟手段在沉积层理形成和破坏机制解译方面的应用及取得的机理认知,提出在河口海岸沉积层理时空尺度认知、多因素耦合反演模型开发应用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层理 河口海岸 动力地貌 形成机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沟曲流摆动对潮滩沉积物碳输出的影响——以江苏中部潮滩为例
2
作者 赵堃 龚政 +2 位作者 文天翼 康彦彦 韩广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154-6164,共11页
潮滩是全球固碳能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是缓解全球变暖的有效蓝色碳汇。针对潮滩碳汇功能,现有研究多关注生物作用下的碳输入过程,关于地貌演变,特别是潮沟曲流摆动引起的沉积物碳输出过程研究较少,因此无法准确评估潮滩碳汇功能的动... 潮滩是全球固碳能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是缓解全球变暖的有效蓝色碳汇。针对潮滩碳汇功能,现有研究多关注生物作用下的碳输入过程,关于地貌演变,特别是潮沟曲流摆动引起的沉积物碳输出过程研究较少,因此无法准确评估潮滩碳汇功能的动态变化。研究结合野外观测、遥感反演与室内实验,探究了潮沟曲流摆动对潮滩沉积物碳输出过程的影响,从曲流摆动速率与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两方面开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潮沟曲流摆动速率的空间差异可达数个量级,由粉砂滩的10^(-3) m/s锐减至互花米草盐沼滩的10^(-6) m/s;粉砂淤泥滩潮沟摆动速率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冬季摆动速率约为夏季的两倍;潮滩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海向递减趋势:互花米草盐沼滩(4.62 g/kg)>粉砂淤泥滩(2.61 g/kg)>粉砂滩(1.51 g/kg);综合考虑曲流摆动速率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发现粉砂滩沉积物碳输出速率显著高于互花米草盐沼滩,可达49.4 g C m^(-2) a^(-1),与该区域的碳埋藏速率相当。研究证实了潮沟曲流摆动对潮滩沉积物碳输出过程的重要性,为提升潮滩碳汇功能预测水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摆动 碳输出 碳汇功能 潮沟 潮滩 崩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级配组成对泥沙流变特性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麻考 许春阳 +1 位作者 陈永平 周春艳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2,共8页
针对江苏沿海条子泥区域泥沙,运用控制剪切速率实验方法,通过改变样品中的粉沙质量占比,系统探究了泥沙的级配对其剪切应力和黏度的影响规律,并使用剪切速率扫描法和间接法分别计算泥沙样品静态和动态屈服应力。结果表明:所有组次泥沙... 针对江苏沿海条子泥区域泥沙,运用控制剪切速率实验方法,通过改变样品中的粉沙质量占比,系统探究了泥沙的级配对其剪切应力和黏度的影响规律,并使用剪切速率扫描法和间接法分别计算泥沙样品静态和动态屈服应力。结果表明:所有组次泥沙样品均表现出两次明显的屈服行为,其流变特性以两个屈服行为为界,划分为3个阶段;泥沙样品中粉沙含量对其流变特性起着关键性作用,粉沙含量增大,样品剪切应力和黏度均发生相应减小,其中粉沙含量在35%~55%区间内变化梯度较大,此区间可能存在泥沙粒间主导作用力的转变;最后依托剪切速率扫描法测得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到了不同粉沙含量下泥沙的静态屈服应力和动态屈服应力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沙含量 剪切应力 黏度 屈服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构建海岸侵蚀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梁东 高娜 +4 位作者 英晓明 周曾 舒勰俊 徐婉明 赵明利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140,共11页
岸线侵蚀预测是海岸动力地貌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基于长短期神经记忆网络LSTM,采用1985-2023年江苏射阳县附近海域收集到的岸线、水深和潮间带宽度数据,结合ERA5数据反演的波浪和潮流数据,构建海岸侵蚀风险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 岸线侵蚀预测是海岸动力地貌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基于长短期神经记忆网络LSTM,采用1985-2023年江苏射阳县附近海域收集到的岸线、水深和潮间带宽度数据,结合ERA5数据反演的波浪和潮流数据,构建海岸侵蚀风险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可以准确反映海岸线的加速侵蚀、稳定侵蚀、淤积的非线性变化或线性变化趋势。预测结果表明,在沙源减少条件下,波浪和潮流增强是近20年来射阳海域海岸侵蚀的主要因素。此外,利用预测模型开展了海岸加固、消浪和弱流对海岸的防护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海岸加固防护效果最佳,消浪防护效果较弱流防护效果好。预测模型设置运行过程高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侵蚀预测 江苏射阳 LSTM 非线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涌潮作用下多孔介质护坡稳定阈值及破坏机制
5
作者 蒋涛 曾剑 +1 位作者 陈刚 周曾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77,共5页
涌潮水流特性复杂,对海塘有较强的破坏力。研究涌潮作用下多孔介质护坡稳定性对海塘保护有积极作用。为此,选取块石、螺母块体和空心方块3种护坡块体,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探究了涌潮作用下涌潮动力条件、涌潮方向、斜坡坡度、块体重量对... 涌潮水流特性复杂,对海塘有较强的破坏力。研究涌潮作用下多孔介质护坡稳定性对海塘保护有积极作用。为此,选取块石、螺母块体和空心方块3种护坡块体,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探究了涌潮作用下涌潮动力条件、涌潮方向、斜坡坡度、块体重量对多孔介质护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块石护坡在涌潮作用下易破坏,破坏范围与涌潮高度和潮前水深比值呈正相关。螺母块护坡和空心方块护坡整体表现较稳定,螺母块护坡在强涌潮作用下的稳定性大于波状涌潮,空心方块护坡相反。当涌潮高度与潮前水深的比值在0.50~0.65之间,且潮前水深较大时,两种护坡表现出临界稳定或失稳状态,此时弗劳德数约为1.4。此外,涌潮方向、斜坡坡度、块体重量对多孔介质护坡稳定性均有影响。研究结果为涌潮作用下多孔介质护坡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设计指导、施工建议和维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潮 护坡块体 稳定性 物理模型试验 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洲岛屿型滨海盐沼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6
作者 刘诗娴 周曾 +7 位作者 吕晴 张玮 周珂 田原 李增丰 程海峰 员鹏 葛振鸣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696-7709,共14页
沙洲岛屿型滨海湿地是一种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生物多样性格局形成机制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九段沙湿地是位于长江口的岛屿型沙洲,本研究于2023年在九段沙湿地的上沙、中沙、下沙和江亚南沙设置了7个监测断面,调查... 沙洲岛屿型滨海湿地是一种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生物多样性格局形成机制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九段沙湿地是位于长江口的岛屿型沙洲,本研究于2023年在九段沙湿地的上沙、中沙、下沙和江亚南沙设置了7个监测断面,调查了不同季节和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格局,分析了β多样性空间更替(Replacement)和嵌套(Nestedness)组分与群落构建的关系。结果显示:(1)调查到的34个大型底栖动物种类隶属于4门6纲,其中节肢动物门个体数最多占比为42%;(2)中潮滩的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和菰(Zizania latifolia)生境中底栖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lef丰富度指数值最高,高潮滩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生境次之,低潮滩的光滩生境较低;(3)不同生境底栖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差异较大,β多样性空间更替占比为45.11%-64.53%,嵌套性占比为22.26%-34.14%,说明多样性差异主要来源于物种在群落间的替换;(4)底栖动物群落β多样性和更替组分随地理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这说明扩散限制通过影响物种替换现象影响β多样性格局。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增进对沙洲岛屿型滨海盐沼生物多样性格局的理解,对九段沙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多样性 大型底栖动物 沙洲岛屿湿地 群落构建 生态位重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配和盐度对细颗粒泥沙沉降结构浓度影响试验研究
7
作者 何哲遵 许春阳 +1 位作者 尧印鹏 陈永平 《泥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4,共8页
分别采用人工高岭土与江苏沿海现场沙,在沉降筒中开展沉降试验。通过改变样品的盐度与泥沙级配,系统探究了盐度、泥沙级配对结构浓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含盐度的增加促使高岭土颗粒聚集成更大尺寸、更高孔隙率的含水絮团,沉降速率增... 分别采用人工高岭土与江苏沿海现场沙,在沉降筒中开展沉降试验。通过改变样品的盐度与泥沙级配,系统探究了盐度、泥沙级配对结构浓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含盐度的增加促使高岭土颗粒聚集成更大尺寸、更高孔隙率的含水絮团,沉降速率增加,结构浓度降低,当盐度增加至18‰乃至更高,结构浓度趋于稳定。级配变化条件下,泥沙样品中值粒径减小,黏性细颗粒泥沙含量增加,由粉砂单颗粒沉降模式逐渐向絮团沉降模式转变,沉降速率减小。总体上结构浓度随着中值粒径减小而减小,且泥沙样品中粒径小于8μm成分对于结构浓度具有重要影响。最后分别采用含盐度、中值粒径和粒径小于8μm成分占比等参数构建了泥沙结构浓度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泥沙级配 制约沉降 结构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海岸潮滩蟹类生物扰动行为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陈雪 贺强 +3 位作者 辛沛 龚政 周曾 张长宽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3-122,共10页
河口海岸潮滩是具有较高生物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蟹类作为一种典型的生态系统工程师,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可影响整个潮滩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循环。蟹类的分布与盐度、淹水时长、湿度、温度、底质等非生物因子有关,也与植... 河口海岸潮滩是具有较高生物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蟹类作为一种典型的生态系统工程师,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可影响整个潮滩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循环。蟹类的分布与盐度、淹水时长、湿度、温度、底质等非生物因子有关,也与植被、捕食作用、种内种间竞争等生物因子和人类活动有关。蟹类挖掘洞穴,形成了优先排水通道,增加了土壤蒸发速率,改变了孔隙水循环以及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而可影响潮滩泥沙稳定性以及微地貌形态,甚至会影响中长期潮滩地貌演变。目前,蟹类对于沉积物稳定性、泥沙输运规律、微地貌演变的影响依然有待深入研究,有必要开展中长期现场观测和试验、多因子驱动下系统演变数值模拟以及综合分析,推动相关研究从定性向定量层面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扰动 泥沙输运 动力地貌 蟹类 生态系统工程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原胶影响下泥沙起动特性对水体磷质量浓度的影响
9
作者 尧印鹏 许春阳 +1 位作者 陈永平 周春艳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7,共10页
泥沙所运载的磷是水域环境中重要的营养因子和生态因子,受沿海潮滩复杂水动力及泥沙表面所附着各类有机物的多重影响,潮滩泥沙具有复杂的运动过程,故探究有机质对泥沙运动和对磷的吸附过程的影响,可为沿海潮滩及近岸水域中磷的预测提供... 泥沙所运载的磷是水域环境中重要的营养因子和生态因子,受沿海潮滩复杂水动力及泥沙表面所附着各类有机物的多重影响,潮滩泥沙具有复杂的运动过程,故探究有机质对泥沙运动和对磷的吸附过程的影响,可为沿海潮滩及近岸水域中磷的预测提供理论支撑。为研究有机质和泥沙起动特性对水体磷质量浓度的影响,选取黄原胶,通过泥沙起动-再悬浮-吸附实验和恒温振荡实验,探究了变化水流条件下,黄原胶对泥沙运动过程和泥沙吸附磷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黄原胶对床沙的起动过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床沙对起动切应力的抵抗能力提升约两倍;(2)泥沙起动特性是影响床沙对水体中磷吸附作用的直接因素之一,当床沙开始大量起动后,水体中的磷质量浓度才开始出现明显变化;(3)黄原胶本身对磷吸附作用几乎无影响,但可通过抑制床沙的起动过程进而抑制床沙对水体中磷的吸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泥沙 水动力条件 黄原胶 起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与大变形弹性结构物相互作用MPS-BPM耦合模型研究
10
作者 郝婕 王丽珠 +1 位作者 蒋勤 朱刘杰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25-1335,共11页
针对流体与大变形弹性结构物相互作用中流-固界面复杂、大自由液面变形和强非线性运动的特点,采用改进的移动粒子半隐式法(MPS)模拟不可压缩流体运动,引入改进的黏结粒子模型(BPM)计算弹性结构体的变形运动,构建了一种新的基于纯拉格朗... 针对流体与大变形弹性结构物相互作用中流-固界面复杂、大自由液面变形和强非线性运动的特点,采用改进的移动粒子半隐式法(MPS)模拟不可压缩流体运动,引入改进的黏结粒子模型(BPM)计算弹性结构体的变形运动,构建了一种新的基于纯拉格朗日法的MPS-BPM无网格粒子法流-固耦合数值模型.该模型基于压强梯度力量化弹性结构物粒子所受到的周围流体作用;通过建立流体粒子和弹性结构物粒子的压力泊松方程,对流体域和结构域进行统一的数值离散求解,实现弹性结构体对周围流体的反馈作用;利用背景网格法削弱流-固交界面处的数值压力振荡与自由液面的数值波动,增强模型的计算精度和稳定性.首先,通过对弹性悬臂梁在初始瞬时速度条件下的运动模拟,验证改进的BPM法对模拟弹性体大变形运动问题的可靠性.然后,通过对弹性闸门溃坝水流运动与闸门变形、溃坝水流对弹性结构物冲击作用的模拟,分析MPS-BPM流-固耦合模型在模拟复杂的流-固相互作用问题中的适用性.计算结果表明:基于MPS-BPM耦合模型得到的流体速度场和压强场变化合理、弹性结构体内部应力分布平滑且流-固交界面处未出现非物理间隙,该耦合模型能够很好地再现流-固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移动粒子半隐式法 黏结粒子模型 弹性结构变形 界面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配影响下泥沙制约沉降特性试验研究
11
作者 李子琦 许春阳 +1 位作者 罗雯 周春艳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6,共9页
针对不同级配组成泥沙混合物,利用沉降试验方法,系统探究了级配对泥沙混合物制约沉降特性的影响,包括对质量浓度分布、清浑界面沉降速度及沉积层厚度的分析。结果表明:混合物制约沉降的泥沙分离现象在粉沙质量分数为35%~38%时尤为显著,... 针对不同级配组成泥沙混合物,利用沉降试验方法,系统探究了级配对泥沙混合物制约沉降特性的影响,包括对质量浓度分布、清浑界面沉降速度及沉积层厚度的分析。结果表明:混合物制约沉降的泥沙分离现象在粉沙质量分数为35%~38%时尤为显著,该粉沙质量分数可看作是不同级配组成泥沙制约沉降方式转变的临界值;清浑界面沉降速度随粉沙质量分数或中值粒径的增大而线性增大,依托试验数据拟合得到悬沙质量浓度为100g/L、盐度为3‰条件下粉沙质量分数和界面沉降速度的经验公式;沉积层厚度随粉沙质量分数的增加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粉沙质量分数较小时以黏土沉降为主导,大体积的絮凝体堆积,沉积层厚度大,而随粉沙质量分数增加,絮凝特性减弱,以粉沙沉降为主导,并且其结构浓度与粉沙含量为69%时的接近,因此沉积层厚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泥沙 多组分泥沙 制约沉降 级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滩软体排对潮滩碱蓬湿地修复的影响研究——以江苏条子泥为例
12
作者 张刚 周曾 +5 位作者 陈杰峰 徐晓 曹浩冰 左利钦 潘毅 张长宽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4-84,共11页
河口海岸潮滩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是近年来国家海岸带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的重点关注区域。江苏条子泥潮滩湿地是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潮滩湿地保护修复和海堤工程维护的统筹协调等问题。护岸工程... 河口海岸潮滩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是近年来国家海岸带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的重点关注区域。江苏条子泥潮滩湿地是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潮滩湿地保护修复和海堤工程维护的统筹协调等问题。护岸工程软体排是河口海岸工程常用的维护措施,但其对潮滩湿地保护和修复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野外调查、碱蓬移栽和播种试验,分析了护滩软体排工程临近区域的高程、水动力、沉积物等环境参数对盐地碱蓬(Suaeda salsa)湿地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1)软体排对潮滩地貌影响明显,软体排内滩面稳定,软体排外亦有掩护效果,两月内促进盐沼植被区高程增量达29 cm,软体排外光滩高程变化剧烈;软体排建造后,海堤附近滩面地形有助于碱蓬植被定植,形成的高滩上移栽碱蓬存活率达55%,而在低处潮滩无法存活。2)碱蓬植被密度和株高受到盐度、高程、中值粒径环境因子的显著影响(P<0.05,P为显著性水平),高程与碱蓬植被密度、株高正相关;盐度和中值粒径与碱蓬植被密度负相关;流速与碱蓬植被密度负相关;有效波高与碱蓬株高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潮滩软体排护滩工程的实施、碱蓬盐沼植被定植机理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滩工程 潮滩 碱蓬湿地 软体排 生态修复 海岸工程 江苏条子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中部沿海潮滩对台风暴潮的响应 被引量:10
13
作者 龚政 黄诗涵 +3 位作者 徐贝贝 朱思谕 张岩松 周曾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3-254,共12页
通过近年来对江苏沿海有影响的台风暴潮作用前后的滩面高程观测,结合台风浪资料分析,探究了江苏中部沿海潮滩对风暴潮的响应过程。结果显示:潮滩剖面在风暴潮期间呈现"低滩侵蚀、沿岸输运、高滩稳定",明显区别于沙质海岸在台... 通过近年来对江苏沿海有影响的台风暴潮作用前后的滩面高程观测,结合台风浪资料分析,探究了江苏中部沿海潮滩对风暴潮的响应过程。结果显示:潮滩剖面在风暴潮期间呈现"低滩侵蚀、沿岸输运、高滩稳定",明显区别于沙质海岸在台风浪作用下"高滩侵蚀、离岸输运、低滩淤积"的演变特征。应用Delft3D平面二维水沙动力数学模型,模拟了正常天气和台风浪情况下的滩面演变,从动力学角度解释了潮滩间不同区域演变特征差异的原因,论证了台风浪对地貌演变的短历时"插曲式"作用,阐明了涨潮优势流是风暴侵蚀后泥沙沿岸向输运的主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滩 风暴潮 海岸地貌 动力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中部潮滩长期演变规律及其受米草生长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龚政 石磊 +2 位作者 靳闯 张茜 赵堃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8-626,共9页
在江苏盐城川东港南侧潮滩设置了一系列水准桩,使用滩面高程观测仪对滩面高程进行7 a(2012年10月—2018年11月)的逐月现场观测,结合遥感资料获取米草前缘位置变化,探究淤泥质潮滩中长期演变规律及米草生长在潮滩地貌演变中的作用。结果... 在江苏盐城川东港南侧潮滩设置了一系列水准桩,使用滩面高程观测仪对滩面高程进行7 a(2012年10月—2018年11月)的逐月现场观测,结合遥感资料获取米草前缘位置变化,探究淤泥质潮滩中长期演变规律及米草生长在潮滩地貌演变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高滩区域地下过程(土体膨胀、压缩等)对滩面变化起控制作用;盐沼区米草生长促进滩面沉积,随米草前缘向海生长,盐沼中部区域年增长率降低,靠近米草前缘区域滩面年淤积量增加,但米草向海推进对光滩区域演变影响小;潮滩剖面自陆向海依次可分为基本稳定带、快速淤积带、基本稳定带、快速冲刷带,潮间带中部坡度逐步增大;滩涂面积保有量在2012—2018年观测时段内逐年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质潮滩 盐沼 米草 地貌演变 滩涂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泥质海岸入海河口闸下港道河相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倩 龚政 +1 位作者 周曾 张长宽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1-762,共12页
以江苏沿海北部的射阳河闸下港道为原型,建立二维水动力及泥沙输运概化数学模型,模拟了淤泥质海岸闸下港道淤积过程。分别在不考虑径流年内分配变化和考虑径流年内分配变化的情况下,研究了入海径流对港道内水沙动力和冲淤演变的影响。... 以江苏沿海北部的射阳河闸下港道为原型,建立二维水动力及泥沙输运概化数学模型,模拟了淤泥质海岸闸下港道淤积过程。分别在不考虑径流年内分配变化和考虑径流年内分配变化的情况下,研究了入海径流对港道内水沙动力和冲淤演变的影响。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结合量纲和谐准则,根据模型的计算结果,建立了淤泥质海岸闸下港道年均平衡流量与汛期排水比例、河床断面积、外海潮差、潮波变形、港道长度等因素间的河相关系式,对在实际情况中达到动态冲淤平衡的某条特定港道,可简化为港道年均流量与河床断面积间关系式的简化形式,并通过分析实测资料,对公式的简化形式加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质海岸 闸下淤积 入海径流 河相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滩泥沙抗侵能力的微生物作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欣迪 唐典 +1 位作者 龚政 张长宽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80,共7页
经典海岸动力学理论认为,海岸泥沙的侵蚀特性仅与物理化学因子有关。潮滩上大量微生物及其分泌的黏性物质形成的生物膜,附着泥沙颗粒而展现出的生物稳定效应,是新的研究难点,也是国际前沿和热点问题。目前微生物作用对于潮滩泥沙稳定性... 经典海岸动力学理论认为,海岸泥沙的侵蚀特性仅与物理化学因子有关。潮滩上大量微生物及其分泌的黏性物质形成的生物膜,附着泥沙颗粒而展现出的生物稳定效应,是新的研究难点,也是国际前沿和热点问题。目前微生物作用对于潮滩泥沙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了潮滩微生物及其生物膜的分布特征,分析了潮滩微生物对海岸泥沙理化特性及稳定性的贡献及其作用方式,针对研究现状中的不足,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研究成果可以丰富海岸动力学和泥沙运动力学的知识体系和学科内涵,发展河口海岸生物泥沙研究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泥沙 侵蚀与冲刷 泥沙的生物稳定 潮滩生物膜 微生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鱼礁群对单桩基础局部冲刷防护效应的试验研究
17
作者 龚政 王子木 +2 位作者 靳闯 邵杰 张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0-876,共7页
为探究人工鱼礁群对单桩基础冲刷的影响,在波流水槽中开展局部冲刷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不同波流条件、鱼礁类型、布置方式以及鱼礁群与桩基础距离条件下鱼礁群的自身稳定性及其对桩基的防护效果.结果表明:立方体空心礁相比实心礁具有更好... 为探究人工鱼礁群对单桩基础冲刷的影响,在波流水槽中开展局部冲刷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不同波流条件、鱼礁类型、布置方式以及鱼礁群与桩基础距离条件下鱼礁群的自身稳定性及其对桩基的防护效果.结果表明:立方体空心礁相比实心礁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交错布置对桩基础冲刷的防护效果优于均匀布置形式;纯流作用下,人工鱼礁群桩基础冲刷深度的削弱效果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小;波流作用下,空心礁对桩基础冲刷深度的削弱效果更优;2种礁体的不同平面布置形式对桩基础冲刷范围的削弱程度相近;鱼礁群与桩基础前缘距离的改变影响桩基础冲刷深度和冲刷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局部冲刷 单桩基础 冲刷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滩剖面形态与泥沙分选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长宽 徐孟飘 +3 位作者 周曾 龚政 康彦彦 李欢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9-282,共14页
潮滩剖面形态与多组分泥沙分选是海岸动力学与河口、海岸地貌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保持生物多样性、研究沉积历史和沿海工程评估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从现场观测、理论解析和数值模拟等方面,归纳了在潮滩剖面形态特征与多组分泥沙分选... 潮滩剖面形态与多组分泥沙分选是海岸动力学与河口、海岸地貌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保持生物多样性、研究沉积历史和沿海工程评估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从现场观测、理论解析和数值模拟等方面,归纳了在潮滩剖面形态特征与多组分泥沙分选方面研究的主要进展。回顾了潮滩剖面形态分别在潮流和波浪主导下的经典理论解析解,剖析了包括潮流、波浪泥沙来源及特性等主要影响因子以及植被、海平面上升、围垦工程等其他影响因子对潮滩剖面形态水平向、垂向泥沙分选过程的作用机理,同时提出了考虑水动力、生物作用、人类活动等多因子耦合作用下潮滩演变研究以及定量化预测方向的若干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滩 剖面形态 多组分泥沙 分选机制 动力地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溢油扩展、漂移及扩散预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欢 邵伟增 +3 位作者 李程 张松 李文善 徐珊珊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9-384,共6页
海上溢油灾害会严重破坏中国近海海洋环境,还会直接危害我国经济发展。因此,开展溢油预测预警技术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为海上溢油应急响应提供技术支撑。本文综述了溢油扩展、漂移及扩散数值预测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相关研究成果,包括... 海上溢油灾害会严重破坏中国近海海洋环境,还会直接危害我国经济发展。因此,开展溢油预测预警技术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为海上溢油应急响应提供技术支撑。本文综述了溢油扩展、漂移及扩散数值预测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相关研究成果,包括溢油扩展模型、溢油漂移与扩散模型、溢油预测预警系统,为未来开展溢油应急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溢油 溢油扩展模型 溢油漂移与扩散模型 溢油预测预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暴作用下淤泥质潮滩-潮沟系统地貌演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龚政 张岩松 +2 位作者 赵堃 周曾 张长宽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84,共10页
鉴于风暴作用对淤泥质潮滩-潮沟系统的地貌演变有重要的影响,对海岸工程的安全以及海岸带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从研究方法、演变特点和动力机制等方面回顾了风暴作用下淤泥质潮滩-潮沟系统地貌演变的研究进展。认为淤长型... 鉴于风暴作用对淤泥质潮滩-潮沟系统的地貌演变有重要的影响,对海岸工程的安全以及海岸带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从研究方法、演变特点和动力机制等方面回顾了风暴作用下淤泥质潮滩-潮沟系统地貌演变的研究进展。认为淤长型潮滩风暴剖面的形态特征一般呈“中间冲刷,两端淤积”,但其动力机制研究系统性还不够;盐沼可以较好地削弱风暴,起到固沙效果,但其侧向演变值得进一步关注;风暴作用下潮沟的活动性大大增强,其中潮沟摆动及其岸壁侵蚀机理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指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现场资料的获取,并通过数值模拟、物理模型试验等手段,加强对风暴作用下潮滩-潮沟系统地貌演变机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 淤泥质 潮滩-潮沟系统 地貌演变 潮沟摆动 盐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