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测度与区域差异研究
- 1
-
-
作者
田泽
王雨璇
宋晓明
邢迎春
-
机构
河海大学商学院
河海大学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河海大学基地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78-183,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1FJYB047)
中共河北省委财经委员会办公室财经领域前瞻性问题研究课题支持项目(CJQZ-2024-39)。
-
文摘
高技术产业升级是破解中国经济“低端锁定”发展困境、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文章深入剖析中国高技术产业升级的理论机制,构建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三维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并分析中国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的区域差异及来源。研究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整体水平较低,呈波动上升趋势,区域差异明显,表现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阶梯递减态势;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区域差异的成因来自产业升级产出能力、投入能力和环境支撑能力的区域不平衡现象;区域间差异是造成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区域不均衡的主要原因。
-
关键词
高技术
产业升级能力
升级机制
动态演变
区域差异
-
分类号
F273.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数字经济、产业链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李健
-
机构
河海大学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河海大学基地
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9-134,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3BGL054)
延安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YDBK2024-04)。
-
文摘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兼顾绿色生态与经济发展的指标,是衡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数字经济、产业链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产业链创新间接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城市区位、规模、级别异质性,其中对东部地区城市、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的影响更显著;数字经济子维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数字金融的直接效应更大、互联网发展的间接效应更明显。
-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链创新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杜宾模型
中介效应模型
-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数字经济、要素市场化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被引量:29
- 3
-
-
作者
李健
-
机构
河海大学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河海大学基地
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出处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44,共14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数智赋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与路径研究”(23BGL054)
延安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数字经济助力我国产业链韧性提升路径研究”(YDBK2024-04)。
-
文摘
作为一类高融合性、高协同性、高成长性、高科技性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立足2009—2021年中国10个国家级城市群面板数据,借助双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要素市场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要素市场化与政府治理转型均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且要素市场化、政府治理转型在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不同数字经济类型对各城市群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且在空间层面呈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趋势。相比于大型城市,中小城市要素市场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偏小。另外,产业数字化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存在显著单一门槛效应,即跨过门槛值后产业数字化方可显著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据此,提出构筑数字经济发展新生态、布局要素市场化配置新机制、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的建议,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
-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要素市场化
产业结构升级
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
-
Keywords
digital economy
factor marketiz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digital industrialization
industry digitization
-
分类号
F121.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224.0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