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测度与区域差异研究
1
作者 田泽 王雨璇 +1 位作者 宋晓明 邢迎春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78-183,共6页
高技术产业升级是破解中国经济“低端锁定”发展困境、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文章深入剖析中国高技术产业升级的理论机制,构建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三维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并分析... 高技术产业升级是破解中国经济“低端锁定”发展困境、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文章深入剖析中国高技术产业升级的理论机制,构建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三维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并分析中国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的区域差异及来源。研究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整体水平较低,呈波动上升趋势,区域差异明显,表现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阶梯递减态势;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区域差异的成因来自产业升级产出能力、投入能力和环境支撑能力的区域不平衡现象;区域间差异是造成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区域不均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 产业升级能力 升级机制 动态演变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产业链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健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9-134,共6页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兼顾绿色生态与经济发展的指标,是衡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数字经济、产业链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兼顾绿色生态与经济发展的指标,是衡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数字经济、产业链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产业链创新间接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城市区位、规模、级别异质性,其中对东部地区城市、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的影响更显著;数字经济子维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数字金融的直接效应更大、互联网发展的间接效应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链创新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杜宾模型 中介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要素市场化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被引量:29
3
作者 李健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44,共14页
作为一类高融合性、高协同性、高成长性、高科技性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立足2009—2021年中国10个国家级城市群面板数据,借助双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要素市场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作为一类高融合性、高协同性、高成长性、高科技性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立足2009—2021年中国10个国家级城市群面板数据,借助双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要素市场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要素市场化与政府治理转型均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且要素市场化、政府治理转型在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不同数字经济类型对各城市群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且在空间层面呈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趋势。相比于大型城市,中小城市要素市场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偏小。另外,产业数字化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存在显著单一门槛效应,即跨过门槛值后产业数字化方可显著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据此,提出构筑数字经济发展新生态、布局要素市场化配置新机制、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的建议,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要素市场化 产业结构升级 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