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海大学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实验室的发展与思考
1
作者 李纪人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1995年第5期57-59,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建成于1993年底的河海大学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实验室的主要设施、科研进展简况及对今后实验室发展的思考。文章认为,国家级专业实验室不同于一般普通实验室,科研项目要上层次,科研成果要上水平,以良好的学术... 本文简要介绍了建成于1993年底的河海大学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实验室的主要设施、科研进展简况及对今后实验室发展的思考。文章认为,国家级专业实验室不同于一般普通实验室,科研项目要上层次,科研成果要上水平,以良好的学术环境吸引和培养人才,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开发利用 实验室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污水灌溉实验研究及污染风险分析 被引量:35
2
作者 刘凌 陆桂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320,共8页
在野外实验基地进行的含氮污水灌溉实验工作基础上 ,分析了污灌过程中氮化合物在土壤及地下水中迁移转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污灌对下层土壤及地下水中NH+ 4 浓度影响较小 ,但对NO- 3 浓度影响较大 ,尤其是长期进行污灌的土壤 ,易造成... 在野外实验基地进行的含氮污水灌溉实验工作基础上 ,分析了污灌过程中氮化合物在土壤及地下水中迁移转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污灌对下层土壤及地下水中NH+ 4 浓度影响较小 ,但对NO- 3 浓度影响较大 ,尤其是长期进行污灌的土壤 ,易造成地下水中NO- 3 污染。利用本文推导的数学模型 ,可以定量预测污水灌溉后土壤水及地下水中NH+ 4 、NO- 3 浓度的时空变化。采用Monte Carlo法 ,进行含氮污水灌溉污染风险分析 ,结果表明 ,进入地下水的NO- 3 N最大浓度超过污灌水NO- 3 N浓度 0 76倍的可能性为 2 5 %、超过污灌水NO- 3 N浓度 0 4 3倍的可能性为75 % ,污灌造成的地下水NO- 3 污染风险必须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灌溉 地下水 污染风险分析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行南 井立阳 刘建芬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44,共7页
根据水务信息的基本特性 ,研究水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组织结构形式和系统功能 .结合上海市水资源普查 ,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 ,研制了上海市中心城区水务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具有空间数据管理的特性 ,可实现对象的空间分布和属性的耦... 根据水务信息的基本特性 ,研究水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组织结构形式和系统功能 .结合上海市水资源普查 ,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 ,研制了上海市中心城区水务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具有空间数据管理的特性 ,可实现对象的空间分布和属性的耦合查询、条件查询、专题查询等功能 .系统以图、表、文相结合的方式 ,全面地表达了水资源普查数据信息 .经多个城区的试用表明 ,系统能较好地满足水务管理工作的需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务信息 管理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桌面GIS开发方法探讨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文 李红 韩圣君 《遥感信息》 CSCD 1998年第3期15-16,26,共3页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应用型GIS的开发工作日显重要。应用桌面GIS主要有三种开发方式:不依赖任何GIS工具软件的独立开发、完全借助于GIS工具软件提供的开发语言进行的单纯二次开发和利用GIS...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应用型GIS的开发工作日显重要。应用桌面GIS主要有三种开发方式:不依赖任何GIS工具软件的独立开发、完全借助于GIS工具软件提供的开发语言进行的单纯二次开发和利用GIS工具软件与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软件进行的集成二次开发。在这三种方式中,集成二次开发集中了可视化编程软件与地理信息系统工具软件之优点,正成为应用GIS开发的主流方向,而Delphi与MapInfo则是进行集成二次开发的出色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二次开发 MAPINFO 开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CRAE蒸散发模型开发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胡凤彬 康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58-65,共8页
用我国北方一个试验站实测土壤蒸散发量资料和7个流域的实测水文资料对加拿大CRAE蒸散发模型的计算精度进行了检验.计算成果表明,模型中关于流域蒸散发互补相关的物理成因基础在我国北方是客观存在的,模型中的各项计算公式也较... 用我国北方一个试验站实测土壤蒸散发量资料和7个流域的实测水文资料对加拿大CRAE蒸散发模型的计算精度进行了检验.计算成果表明,模型中关于流域蒸散发互补相关的物理成因基础在我国北方是客观存在的,模型中的各项计算公式也较合适.但如果全搬模型中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则效果不好,必须结合计算流域的地理特点,对某些重要参数优选,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E模型 加拿大 流域 蒸散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DFS系统的开发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陆桂华 张宗德 王卫平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3-64,共2页
GPS──DFS系统的开发应用陆桂华,张宗德,王卫平(河海大学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实验室)1前言60年代末,美国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开始拟定全球卫星定位网的计划,设想利用空间卫星来确定地面位置。经过方案论证(1974... GPS──DFS系统的开发应用陆桂华,张宗德,王卫平(河海大学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实验室)1前言60年代末,美国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开始拟定全球卫星定位网的计划,设想利用空间卫星来确定地面位置。经过方案论证(1974~1978年)和系统论证(19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定位原理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陆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定量研究 被引量:45
7
作者 刘凌 董增川 +1 位作者 崔广柏 郑孝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5-31,共7页
在有限的水资源中 ,必须维持合理的生态环境需水量 ,以满足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维护的需要 .以内陆河流为对象 ,以生态学理论和水环境容量理论为基础 ,从维持河流系统水生生物生存、维持水体一定量稀释自净能力以及防止河流水面... 在有限的水资源中 ,必须维持合理的生态环境需水量 ,以满足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维护的需要 .以内陆河流为对象 ,以生态学理论和水环境容量理论为基础 ,从维持河流系统水生生物生存、维持水体一定量稀释自净能力以及防止河流水面净蒸发损失的角度出发 ,分析计算了河流系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 ,以期为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需水量 内陆河流 水资源 水环境容量 生态学 水生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电导率及土壤溶液电导率与土壤水分之间关系 被引量:33
8
作者 孙玉龙 郝振纯 +1 位作者 陈启慧 刘凌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6期69-73,共5页
沙性土壤非饱和灌溉实验表明,土壤抽提液电导率和离子强度之间符合线性关系,且土壤溶液电导率和溶液总浓度之间也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土壤体电导率和溶液电导率的比值(>1)与含水量成线性关系.在非饱和情况下用时间域反射仪测得水... 沙性土壤非饱和灌溉实验表明,土壤抽提液电导率和离子强度之间符合线性关系,且土壤溶液电导率和溶液总浓度之间也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土壤体电导率和溶液电导率的比值(>1)与含水量成线性关系.在非饱和情况下用时间域反射仪测得水分和电导率数据,再利用此关系可进行溶质的输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率 土壤物理化学 水分 土壤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扫描确定土壤大孔隙分布 被引量:86
9
作者 冯杰 郝振纯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11-617,共7页
对含有各种大孔隙的原状土柱和已知直径大孔隙的填充土柱进行CT扫描实验 ,阐明CT扫描原理和过程 ,对CT图像进行处理 ,得到大孔隙数目、大小、形状和连通性在土柱横断面和纵断面上的分布。采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 对含有各种大孔隙的原状土柱和已知直径大孔隙的填充土柱进行CT扫描实验 ,阐明CT扫描原理和过程 ,对CT图像进行处理 ,得到大孔隙数目、大小、形状和连通性在土柱横断面和纵断面上的分布。采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INFO和Mapinfo分析结果表明 :CT扫描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非破坏性的确定土壤大孔隙分布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 土壤 大孔隙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理论在土壤大孔隙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展望 被引量:15
10
作者 冯杰 郝振纯 陈启慧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3-130,共8页
土壤大孔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而非例外 ,它们使水及溶质快速穿过土壤 ,确定大孔隙大小分布需要大量的野外和室内实验。本文在对分形理论概念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 ,介绍了分形理论在大孔隙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 ,结果表明应用分形理论确... 土壤大孔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而非例外 ,它们使水及溶质快速穿过土壤 ,确定大孔隙大小分布需要大量的野外和室内实验。本文在对分形理论概念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 ,介绍了分形理论在大孔隙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 ,结果表明应用分形理论确定土壤大孔隙性质是一种省时、省力和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方法 ,最后对分形理论在土壤大孔隙研究中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大孔隙 分形几何 分形维数 面孔隙度 水力传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数字水系的生成 被引量:69
11
作者 郝振纯 李丽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10,52,共4页
讨论了由DEM生成河网过程中所用的填平和主干河道数字化的方法,通过填平方法,解决了由洼地引起的河网不连续的问题;而对主干河道进行数字化处理,则解决了平坦地区主干河道偏离其自然位置的问题。经过这些处理后生成的河网,与实际情况比... 讨论了由DEM生成河网过程中所用的填平和主干河道数字化的方法,通过填平方法,解决了由洼地引起的河网不连续的问题;而对主干河道进行数字化处理,则解决了平坦地区主干河道偏离其自然位置的问题。经过这些处理后生成的河网,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从而使水文要素的模拟更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数字高程模型 河网生成 数字水文 洼地 水流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性的信息熵分析——(Ⅰ)基本概念与数据分析 被引量:30
12
作者 张继国 刘新仁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3-137,共5页
介绍了熵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并对熵的各种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由熵的空间分布状况 ,研究了信息有向传输问题 ,初步揭示了降水在空间分布的结构特征 ,得到了一些符合实际的结论。研究显示 ,利用熵来分析水文水资源中的不确定性是一种有... 介绍了熵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并对熵的各种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由熵的空间分布状况 ,研究了信息有向传输问题 ,初步揭示了降水在空间分布的结构特征 ,得到了一些符合实际的结论。研究显示 ,利用熵来分析水文水资源中的不确定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时空分布 不均匀性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土壤大孔隙分布的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郝振纯 冯杰 罗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24,共6页
分别对南京和聊城土壤含有各种大孔隙的原状土柱以及含有一个已知直径大孔隙的填充土柱进行CT扫描实验 ,阐明CT扫描原理和过程 ,对CT图像进行处理 ,得到两种土壤大孔隙横向与纵向的分布 ,分析比较它们的不同 ,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由于其形... 分别对南京和聊城土壤含有各种大孔隙的原状土柱以及含有一个已知直径大孔隙的填充土柱进行CT扫描实验 ,阐明CT扫描原理和过程 ,对CT图像进行处理 ,得到两种土壤大孔隙横向与纵向的分布 ,分析比较它们的不同 ,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由于其形成机理和存在条件 (例如气候和植被 )的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 土壤 形成机理 气候 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确定水库库容曲线的新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陆桂华 王卫平 罗健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8-41,共4页
介绍了GPS技术在水库测量中的应用,它具有快速、精确等特点。同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根据实测数据求出各单元的体积,然后计算出各级高程下的库容。该方法彻底改变了过去采用求积仪法在地形图上量算库容的历史,大大提高了库容曲线... 介绍了GPS技术在水库测量中的应用,它具有快速、精确等特点。同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根据实测数据求出各单元的体积,然后计算出各级高程下的库容。该方法彻底改变了过去采用求积仪法在地形图上量算库容的历史,大大提高了库容曲线的精度。该方法在青海龙羊峡水库、广东青溪水库和福建沙溪口水库得到应用,成果非常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库容曲线 GIS GPS 确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江口及厦门湾悬沙分布和输移沉积的多时相遥感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罗健 龚静怡 张行南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9年第4期368-376,共9页
本文通过对九龙江口及厦门湾地区七个时相遥感资料的处理与信息提取,着重描述了该地区在不同时相、不同径流和不同潮流时刻的悬浮泥沙的分布、水流形态和泥沙输移状况。并且进行了泥沙来源、运动规律、沉积环境和岸线稳定性的综合分析。
关键词 遥感 多时相分析 悬浮泥沙分布 河口海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性的信息熵分析——(Ⅱ)模型评价与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继国 刘新仁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8-143,共6页
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传输函数模型 ,使信息传输研究从离散状态过渡到连续状态。引进了信息距离与信息场的概念 ,将站点的信息传输从单一方向推广到周围区域 ,最后利用聚类分析法进一步刻划了降雨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性。
关键词 降水 时空分布 信息传输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面土壤侵蚀公式的建立及其在流域产沙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7
作者 汤立群 陈国祥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04-110,共7页
分析了坡面土壤颗粒的受力情况,认为坡面土壤颗粒的运动与其所受的有效切应力有关,从而推导出坡面土壤侵蚀量计算公式,建立了流域产沙模型。公式的推导具有较强的泥沙运动力学基础,反映了影响流域产沙的主要因素。模型参数少,应用... 分析了坡面土壤颗粒的受力情况,认为坡面土壤颗粒的运动与其所受的有效切应力有关,从而推导出坡面土壤侵蚀量计算公式,建立了流域产沙模型。公式的推导具有较强的泥沙运动力学基础,反映了影响流域产沙的主要因素。模型参数少,应用方便,既可计算一次洪水产沙量,又可计算年产沙量。在陕北裴家峁流域上应用,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土壤侵蚀 流域产沙 流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生物处理过程中多环芳烃降解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凌 崔广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58-568,共11页
土地生物处理能有效降解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 (PAHs) ,构建的基于土壤屏蔽反应机理的数学模型能较好的描述该降解过程 ,从而可以预测降解土壤生态系统中PAHs所需的时间、降解程度以及降解结束后被土壤所屏蔽的PAHs的量 ,数学模型... 土地生物处理能有效降解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 (PAHs) ,构建的基于土壤屏蔽反应机理的数学模型能较好的描述该降解过程 ,从而可以预测降解土壤生态系统中PAHs所需的时间、降解程度以及降解结束后被土壤所屏蔽的PAHs的量 ,数学模型在美国Alcoa公司LTU基地的大型土地生物处理工程中得到了验证。利用该数学模型 ,预测了 3,4,5和 6-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土地生物处理过程 屏蔽 降解模型 应用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及溶质在有大孔隙的土壤中运移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冯杰 郝振纯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3-70,共8页
综述了水及溶质在有大孔隙的土壤中运移的实验和模型研究进展 ,指出 :今后应通过大量的室内外实验和改进观测方法来获得大量的数据资料 ,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研究大孔隙流 ;只有在参数的测定和一些量的确定技术解决以后 ,模型才能得到... 综述了水及溶质在有大孔隙的土壤中运移的实验和模型研究进展 ,指出 :今后应通过大量的室内外实验和改进观测方法来获得大量的数据资料 ,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研究大孔隙流 ;只有在参数的测定和一些量的确定技术解决以后 ,模型才能得到完善而达到实用的程度 ;为解决大孔隙系统流动过程中的高度非线性和非稳定性问题 ,需要新的模拟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隙 土壤基质 实验模型 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青铜峡河西灌区地下水调控标准研究(一) 被引量:9
20
作者 高正夏 李景波 +2 位作者 刘震 汪梅君 方树星 《水资源保护》 CAS 2002年第4期15-17,35,共4页
针对灌区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着重分析了灌区内典型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 ,指出地下水以灌溉入渗补给为主 ,灌溉制度决定地下水补给量、补给时间和补给强度 ,其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深入探讨了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农作物生长及土壤次... 针对灌区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着重分析了灌区内典型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 ,指出地下水以灌溉入渗补给为主 ,灌溉制度决定地下水补给量、补给时间和补给强度 ,其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深入探讨了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农作物生长及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初步给出灌区地下水调控标准 :在作物生育期 (5~ 7月 ) ,可将作物防治渍害和盐碱害的标准作为该时段的地下水调控标准 ;在作物秋灌期 (9~ 10月 ) ,可将防止土壤盐碱化的地下水调控标准下限 ,作为本阶段的地下水调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地下水 灌溉 河西灌区 青铜峡 水文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