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96篇文章
< 1 2 1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海大学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实验室的发展与思考
1
作者 李纪人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1995年第5期57-59,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建成于1993年底的河海大学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实验室的主要设施、科研进展简况及对今后实验室发展的思考。文章认为,国家级专业实验室不同于一般普通实验室,科研项目要上层次,科研成果要上水平,以良好的学术... 本文简要介绍了建成于1993年底的河海大学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实验室的主要设施、科研进展简况及对今后实验室发展的思考。文章认为,国家级专业实验室不同于一般普通实验室,科研项目要上层次,科研成果要上水平,以良好的学术环境吸引和培养人才,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开发利用 实验室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法协同的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辨识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嘉辉 李磊 +2 位作者 吴天航 许生 刘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4,共5页
滨州市地处黄河流域下游,经济社会发展高度依赖黄河水,人均水资源量低。为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采用AHP-熵权-TOPSIS模型评价了滨州市2013~2022年水资源承载力,根据评价结果,基于斯皮尔曼相关系数、障碍度模型识别并诊断水... 滨州市地处黄河流域下游,经济社会发展高度依赖黄河水,人均水资源量低。为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采用AHP-熵权-TOPSIS模型评价了滨州市2013~2022年水资源承载力,根据评价结果,基于斯皮尔曼相关系数、障碍度模型识别并诊断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驱动因子和主要障碍因子,辨识水资源承载力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表明,滨州市水资源承载力关键影响因素分别为产水模数、地下水供水占比、跨流域调水占比、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GDP、GDP年增长率、第三产业占比、万元GDP用水量、生态环境用水量占比、人均生态环境用水量10项指标;在水资源方面,优化水源结构,在加强本地地表水利用的同时,充分开展非常规水利用工作,同时做好地下水保护与管理;在社会及经济方面,转变滨州市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生态环境方面,确定滨州市重点河流生态流量,保障河湖生态用水需求,合理增加生态环境用水量,改善河湖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TOPSIS法 障碍度 驱动因子 斯皮尔曼相关系数 滨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流域水资源系统风险多链路网络研究(Ⅰ):网络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冯仲恺 高浩宇 +3 位作者 牛文静 王煜 彭少明 郑小康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为探明水资源多维风险要素及其关联机制,统筹黄河流域气象、水文、社会经济、生态等多维要素,利用因果诊断、传递熵等方法,构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系统风险多链路网络。运用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边介数、聚集系数等指标,解析了节点、边... 为探明水资源多维风险要素及其关联机制,统筹黄河流域气象、水文、社会经济、生态等多维要素,利用因果诊断、传递熵等方法,构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系统风险多链路网络。运用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边介数、聚集系数等指标,解析了节点、边和网络特征信息,识别了重要关联要素及其链路。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资源系统自身具有社区结构特性,且与其所辖6个分区(除龙门-三门峡分区)的水资源系统均具有较高的聚集性和耦合性,不同关联要素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反馈关系,对应的复杂网络呈小世界特性;在不考虑水力联系要素(断面流量、水资源量、总降水量)时,温度、第三产业增加值等关联要素以及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口自然增长率等链路在水资源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系统 风险多链路网络 因果诊断 复杂网络分析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进展
4
作者 南统超 谢晓婷 +4 位作者 叶逾 徐腾 沈城吉 吴吉春 鲁春辉 《高校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74,共12页
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在水资源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也是针对地下水在内的水资源问题决策特点所开发的人机交互系统,具有利用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包括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技术)完成数据提取、逻辑推理、信息处理和管理决... 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在水资源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也是针对地下水在内的水资源问题决策特点所开发的人机交互系统,具有利用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包括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技术)完成数据提取、逻辑推理、信息处理和管理决策等功能,不仅能够帮助决策者及时了解水资源现状,还能为决策者提供较为全面、科学、合理的综合管理方案,提高决策效率和可靠性。文章对决策支持系统在国内外水资源管理特别是近年地下水管理中的应用趋势和创新发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文章认为,基础数据及统一标准的缺乏、数据驱动决策可靠性不足、决策系统功能单一、决策参与缺乏完整性、系统的重用性和扩展性较差、智能化不足等是目前决策支持系统在水资源管理领域应用发展中亟待突破的瓶颈。此外,文章紧密围绕现阶段水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对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指出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智能化是未来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方向,为未来大区域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支持系统 水资源管理 地下水 人工智能 挑战与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渠联合运用条件下长藤结瓜灌溉系统水资源优化调配模型开发
5
作者 陈荣豪 董增川 +4 位作者 崔璨 韩亚雷 王佳晟 张天衍 黄跃群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4-100,共7页
“长藤结瓜”灌溉系统广泛分布于南方丘陵地区,是渠系、山塘及水库组成的复杂水利工程体系。现行调配方案多将水资源库群调控和渠系输配水作为独立问题分析,缺少对多层次库渠联合运用的研究,难以在实际操作中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因此... “长藤结瓜”灌溉系统广泛分布于南方丘陵地区,是渠系、山塘及水库组成的复杂水利工程体系。现行调配方案多将水资源库群调控和渠系输配水作为独立问题分析,缺少对多层次库渠联合运用的研究,难以在实际操作中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因此,研究如何在库渠联合运用条件下构建一套水资源优化调配机制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研究基于“总调-分调-自调”的多级递阶控制结构,将水库群调度与跨流域渠系输配水的协同调度有机结合,构建了一套兼顾灌区多层次结构和库渠联合运用的水资源优化调控模型,采用NSGA-Ⅱ多目标智能优化算法求解并基于投影寻踪法优选出最佳调配方案。以犬木塘水库灌区工程为应用实例,结果表明:①通过库渠联合调配,三种最佳调配方案均使城乡和灌片用水户的缺水率显著降低,除邵东市、九公桥支渠片、黄家坝三合片、三都保田片外,城乡、灌片用水户均分别保持在7%和5%以下。②3种方案的经济成本相较于传统调度方法分别减少126.13、877.65、537.11万元,平均减少经济成本513.63万元。③水库调蓄能力提升,枯水期渠系充水量占水库全年下泄流量的50%左右,提升了水库在枯水期的可调蓄容量,保障了供水稳定性。总体而言,研究成果可丰富库渠联合运用条件下系统水资源调配的理论体系,为“长藤结瓜”灌区水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渠耦合 水资源调配 跨流域工程 多级渠道 长藤结瓜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及优化策略
6
作者 秦金龙 于森 +1 位作者 朱永华 杨建民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7-516,共10页
为提高超大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识别不同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差距来源,解析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化的内在驱动因素与主要影响因素,通过集成超效率(slack-based measure,SBM)模型、DEA-Malmquist指数(TFP)模型、Dagum基尼系数模型以及To... 为提高超大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识别不同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差距来源,解析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化的内在驱动因素与主要影响因素,通过集成超效率(slack-based measure,SBM)模型、DEA-Malmquist指数(TFP)模型、Dagum基尼系数模型以及Tobit回归模型,以北京市为例提出超大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测算和综合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北京市不同空间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明显,城六区整体要高于郊区,郊区中的生态涵养区要高于其他区,且城六区与郊区组内差距扩大,组间差距缩小,跨区域相互作用增强。2018-2023年北京市各区TFP值均大于1,表明水资源利用效率整体上升,技术进步和管理优化为其内在驱动因素,其中技术进步为主要驱动因素,且郊区的技术进步驱动更为明显。产业结构优化、用水政策的完善与落地、用水结构调整及工业用水技术提升对北京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对其影响较弱。因此,为促进水资源利用的效率提升和均衡发展,北京应优先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用水技术水平,并进一步加强对郊区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城市 水资源利用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 Dagum基尼系数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黄九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
7
作者 刘浩然 党素珍 +3 位作者 任玉玲 凌牧午 管亚硕 连炎清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6,共10页
为捋清沿黄九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WRUE)的现状,明晰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助力该地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基于全局超效率模型(global super efficiency slack based model,SBM)、层次分析法(... 为捋清沿黄九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WRUE)的现状,明晰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助力该地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基于全局超效率模型(global super efficiency slack based model,SBM)、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和Tobit模型,从农业、工业、生活、生态和综合5个方面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化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沿黄九省(区)农业、工业、生活、生态和综合水资源利用效率在2003−2022年的均值分别为0.417、0.511、0.635、0.465和0.506,总体均呈上升趋势。黄河中下游省(区)的农业、工业、生活和综合水资源利用效率高于上游省(区),黄河上游省(区)的生态水资源利用效率略高于中下游省(区)。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占比、R&D经费投入强度与综合水资源利用效率呈正相关,人均水资源量、人口城镇化率、农业工业用水占比与其呈负相关。对沿黄九省(区)提出如下发展建议:优化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加强水资源禀赋较好地区和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的节水管控;沿黄西部省(区)加强与节水相关的科技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黄九省(区) 全局超效率SBM模型 水资源利用效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地表水资源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8
作者 张馨予 刘为锋 +1 位作者 张学功 钟平安 《水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99,共6页
宁波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开展宁波市地表水资源时空演变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将宁波市划分为3个分区,基于1956—2022年地表水资源长系列资料,开展宁波市地表水资源多时间尺度、分单元演变规律分析,在时间尺度上开展了年度、汛期、... 宁波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开展宁波市地表水资源时空演变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将宁波市划分为3个分区,基于1956—2022年地表水资源长系列资料,开展宁波市地表水资源多时间尺度、分单元演变规律分析,在时间尺度上开展了年度、汛期、非汛期3个时间尺度的趋势性、周期性和突变性分析;在空间尺度上分析了地表水资源空间遭遇规律。结果表明:(1)全市和各分区的地表水资源量枯季上升趋势显著而汛期上升趋势不明显;(2)各分区不同时间尺度的地表水资源量均存在18年的变化周期;(3)全市和各分区非汛期水资源量的上升趋势在1992年前后发生突变;(4)不同分区地表水资源丰枯同步概率均高于异步情况,同步概率平均达到67%;同一分区内部丰枯同步概率超过80%。研究成果可为宁波市水资源规划以及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市 地表水资源 演变规律 丰枯遭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流域水资源系统风险多链路网络研究(Ⅱ):风险传播
9
作者 冯仲恺 高浩宇 +3 位作者 牛文静 王煜 彭少明 郑小康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共12页
为探明流域水资源系统风险传播过程,以风险多链路网络为基础,建立了统筹启动阶段、传播阶段、消退阶段的风险传播模型,提出了节点风险灵敏指数、链路承载风险量、网络风险扩散指数及网络结构脆弱性指数等风险传播指标,并进一步分析了典... 为探明流域水资源系统风险传播过程,以风险多链路网络为基础,建立了统筹启动阶段、传播阶段、消退阶段的风险传播模型,提出了节点风险灵敏指数、链路承载风险量、网络风险扩散指数及网络结构脆弱性指数等风险传播指标,并进一步分析了典型年下的网络风险传播,构建了介数防控、度值防控、节点风险灵敏指数防控、随机防控等风险防控策略。结果表明:节点风险灵敏指数与节点负荷增量呈正相关关系;链路承载风险量与传播次数呈负相关关系,与风险源负荷增量呈正相关关系;一般情况下,网络风险扩散指数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网络结构脆弱性指数呈持续衰减趋势,而且二者随消退系数、负荷保留系数动态变化;典型年情景下,特枯年、枯水年的网络风险传播指标变化较为显著;在减缓风险扩散程度时,防控效果由好到差依次为介数防控、度值防控、节点风险灵敏指数防控、随机防控、无防控策略,即优先调控介数中心性较大的关联要素可以降低网络风险传播速率;在削减风险节点数量时,防控效果由好到差依次为节点风险灵敏指数防控、随机防控、介数防控、度值防控、无防控策略,即优先调控节点风险灵敏指数较高的关联要素可以降低网络结构脆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系统 风险多链路网络 风险传播 复杂网络分析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军院士学术报告会在河海大学举行
10
作者 向龙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05-105,共1页
2016年1月17日上午9:00-11:00,中国科学院夏军院士在河海大学闻天馆一楼113报告厅做了题为"水科学前沿问题及非线性水系统方法与实践"的学术报告。此次学术报告会由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 2016年1月17日上午9:00-11:00,中国科学院夏军院士在河海大学闻天馆一楼113报告厅做了题为"水科学前沿问题及非线性水系统方法与实践"的学术报告。此次学术报告会由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主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报告会 河海大学 院士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水文水资源 科学前沿 工程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三角洲水资源条件变化对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启慧 纪璐 +6 位作者 李琼芳 白浩男 韩幸烨 姚佳 崔罡 周正模 杨坤凡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9,共10页
在分析1992—2020年伊犁河三角洲水资源条件和定量评估研究期内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选取景观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指数解析景观格局变化特征,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了水资源条件变化对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乌斯热尔玛水文站... 在分析1992—2020年伊犁河三角洲水资源条件和定量评估研究期内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选取景观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指数解析景观格局变化特征,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了水资源条件变化对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乌斯热尔玛水文站年径流总体偏大,巴尔喀什湖年平均水位在2002年发生突变,三角洲水资源补给总体处于增加状态;湿地和稀疏植被面积增大且聚集性增强,裸地向稀疏植被转化且优势度不断下降,林地破碎程度剧烈;景观水平指数在时程上呈阶段性变化,2016年伊犁河三角洲破碎化程度最低,在空间上伊犁河沿岸连通性增强,巴尔喀什湖沿岸景观多样性增加;景观水平指数与巴尔喀什湖年平均水位相关性最高,与乌斯热尔玛水文站年径流量的相关性次之,与伊犁河三角洲年降水量的相关性最低,且景观水平指数对三角洲水资源条件变化存在迟滞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水资源 移动窗口法 土地利用 伊犁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明明 朱永楠 +2 位作者 赵勇 杨文静 樊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3,共6页
为加深对我国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协同演变趋势的认识,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多维系统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2005—2020年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并采用多因素归因分析法进行驱动力分... 为加深对我国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协同演变趋势的认识,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多维系统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2005—2020年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并采用多因素归因分析法进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从2005年的0.55增长到2020年的0.84,各地区耦合协调度从勉强协调发展水平过渡到中级协调发展水平,各子系统对耦合协调度上升的驱动分别经历了由粮食子系统到生态子系统再到水资源子系统主导的过程;能源子系统的贡献率虽然比较小,但是未来可能是各地区提升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多维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 耦合协调度 多因素归因分析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调水调控的水资源承载力空间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星 袁晔 +3 位作者 许钦 张其成 宋兰兰 陈霞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079,共9页
为解决黄河流域下游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空间均衡利用,以聊城市为研究对象,引入外调水指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进行现状评价,通过障碍度模型分析区域空间差异形成原因,提出基于外调水调控的水资源承载力空间均衡策略,评... 为解决黄河流域下游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空间均衡利用,以聊城市为研究对象,引入外调水指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进行现状评价,通过障碍度模型分析区域空间差异形成原因,提出基于外调水调控的水资源承载力空间均衡策略,评估2035年不同来水频率下的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聊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态势。水资源子系统是空间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经济子系统中的人均GDP、社会子系统中的城镇化率、生态子系统中的生态环境用水率和地下水开采系数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从供需两端进行调控,加强节水并高效利用外调水,对2035年水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差异有明显均衡优化效果。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空间均衡 外调水 供需调控 受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水资源均衡配置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向龙 贾喜田 +2 位作者 李士军 龚泓博 杜倩雯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3,共8页
以米易县为例,针对典型县域最严格水资源红线控制和自然-社会水循环系统特点,采用总体缺水率最小和分区空间均衡为目标函数,总量控制、供水能力、分质供水等为约束条件,并采用改进时间-空间两层精英策略的非支配遗传算法,构建分区独立... 以米易县为例,针对典型县域最严格水资源红线控制和自然-社会水循环系统特点,采用总体缺水率最小和分区空间均衡为目标函数,总量控制、供水能力、分质供水等为约束条件,并采用改进时间-空间两层精英策略的非支配遗传算法,构建分区独立供水和库群联调的通用水资源调度与配置(GWAS)模型,并进行参数率定与验证,得出相关系数R为0.85,Nash效率系数为0.73,区域水文模块模拟精度较好。方案模拟研究表明,无论是基准年还是规划年,相对于水库分区独立供水,考虑均衡系数的库群联调方案更具优势,分区供水综合缺水率差异更大,而库群联调中各乡镇缺水率大幅减少,缺水差异更小。库群联调方案的水资源配置公平性更好,空间上各单元间的水量分配配置满足度高,可基本实现在动态变化下的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WAS模型 水资源均衡调配 多目标 多用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Ⅲ的区域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案决策 被引量:4
15
作者 袁志朋 杨侃 +3 位作者 陈静 钱琳虹 李哲东 吴佳锋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84,153,共7页
为了探究缺水地区如何发挥水资源优化配置综合效益,强化水资源管理,提出以社会、经济、生态为目标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结合水资源实际配置情况,应用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Ⅲ)求解配置模型并获得待选方案集,随后通过建... 为了探究缺水地区如何发挥水资源优化配置综合效益,强化水资源管理,提出以社会、经济、生态为目标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结合水资源实际配置情况,应用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Ⅲ)求解配置模型并获得待选方案集,随后通过建立博弈论-TOPSIS评价模型,对方案集进行筛选获得相对最佳方案。以忻州-阳泉供水区为研究对象,对来水频率为75%、50%、25%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进行求解分析。结果表明:改进NSGA-Ⅲ算法和博弈论-TOPSIS评价模型在模型求解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使得优选方案结果更为合理,相较其他方法具有明显优势;最后通过对不同配置方案分析可知,忻州-阳泉供水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不断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努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配置 多目标优化 NSGA-Ⅲ算法 TOPSIS法 方案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河口-龙门区间蓝绿水资源对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怡婷 杨肖丽 +2 位作者 吴凡 王宇航 张晗硕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3,共10页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会改变蓝绿水资源的时空分布,量化二者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对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黄河中游的河龙区间(河口镇至龙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大规模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流域的土地利用格局,蓝绿水资源时空分...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会改变蓝绿水资源的时空分布,量化二者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对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黄河中游的河龙区间(河口镇至龙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大规模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流域的土地利用格局,蓝绿水资源时空分布受到影响。研究基于遥感数据,分析河龙区间近40年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结合VIC模型和四种情景设置,定量分析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内蓝绿水的时空影响。进一步分析了生产性绿水流及非生产性绿水流对气候及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规律,以便开发绿水资源的生产潜力。结果表明:(1)河龙区间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在1997年发生突变,变化趋势由减小转为增大;降水量在2006年发生突变,变化趋势由减少转为增加。草地和耕地是河龙区间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1980-2020年间耕地减少了3 407 km^(2),林地、草地和灌木林的面积均呈现增加趋势,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密切相关。(2)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蓝水流的贡献率分别为90.89%和9.11%,对绿水流的贡献率分别为103.13%、-3.13%,对绿水储的贡献率分别为89.07%、10.93%,气候变化对河龙区间蓝绿水变化起主导作用。4种情景下,河龙区间的蓝水流、绿水流、绿水储均呈现从西北到东南逐渐增加的趋势。(3)植被恢复下,植被蒸腾作为生产性绿水流占总绿水流的比例由71.63%增大到72.93%。4种情景下,植被冠层截留蒸发量、植被蒸腾量的空间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地区增加的趋势,而裸土蒸发量呈现相反的空间分布格局。气候变化下,植被冠层截留蒸发量、植被蒸腾量呈增加趋势,土地利用变化对裸土蒸发量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蓝绿水 VIC模型 河龙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足迹视角下的湖南省水资源利用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昱璋 董增川 +4 位作者 崔璨 韩亚雷 杨家亮 郑子沁 苏莹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2-391,共10页
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为评估湖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本文从水足迹理论出发,根据湖南省水资源统计数据及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计算水足迹评价指标,再选用Tapio脱钩模型衡量湖南省水足迹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 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为评估湖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本文从水足迹理论出发,根据湖南省水资源统计数据及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计算水足迹评价指标,再选用Tapio脱钩模型衡量湖南省水足迹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情况。结果表明:①湖南省水足迹主要以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为主,其中农产品所含的虚拟水占各年水足迹的80%以上。②湖南省水足迹对外依赖性较低,属于水资源净出口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在近年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该省在正常来水年份能保证生产生活用水,但在极端干旱条件下存在不能保证用水的可能性。③湖南省水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已处于强脱钩状态。本研究丰富了水足迹理论在结构性缺水省份的运用经验,可为湖南省水资源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脱钩理论 水资源评价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模型的跨区域河流水资源分配研究
18
作者 付吉斯 鲁天伟 +4 位作者 郑勇 徐斌 闫峰 何中政 熊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3,33,共9页
行政区的人为分割使同一条河流流经不同的行政区域,当可分配水资源不足以满足整个区域水资源需求时,跨区域河流沿岸多利益主体因争夺稀缺的水资源就可能产生冲突。跨区域水资源分配成为解决跨区域水资源冲突问题的重要手段,鲁宾斯坦讨... 行政区的人为分割使同一条河流流经不同的行政区域,当可分配水资源不足以满足整个区域水资源需求时,跨区域河流沿岸多利益主体因争夺稀缺的水资源就可能产生冲突。跨区域水资源分配成为解决跨区域水资源冲突问题的重要手段,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模型凭借其能反映各利益主体讨价还价能力的特点,已在解决水资源冲突问题得到成功应用。而上述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模型大多对各利益主体的贴现因子进行单一定值处理,忽略了贴现因子的动态变化影响。为此,在考虑贴现因子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多主体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水资源分配模型。首先,基于讨价还价轮次、需水量的偏离程度和调节系数确定了动态贴现因子,构建了考虑动态贴现因子的报价策略,并综合考虑时间成本和水量损失因素确定谈判成本;然后,构建了多主体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水资源分配概念模型,讨论了3种因素对贴现因子的影响,开展了基于动态贴现因子与固定值贴现因子的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模型的对比研究;最后,以大汶河流域泰安段6个行政区为例展示了模型的效果。结果表明:提出的多主体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水资源分配模型得到的水资源分配方案能够使结束谈判轮次提前,降低谈判成本,较好的均衡了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得到各利益主体均能接受的合理分水方案提供了新方法,拓展了跨区域水资源分配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冲突 多主体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模型 贴现因子 报价策略 大汶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对鄱阳湖水资源生态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董增川 梁忠民 +1 位作者 李大勇 郭慧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8,共6页
在三峡工程现有调度规则的前提下,建立了反映水文情势变化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鄱阳湖区间分布式水文模型、湖区二维水量水质模拟模型,并利用这些模型对三峡工程运行后对鄱阳湖防洪、水资源与水质生态等方面的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 在三峡工程现有调度规则的前提下,建立了反映水文情势变化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鄱阳湖区间分布式水文模型、湖区二维水量水质模拟模型,并利用这些模型对三峡工程运行后对鄱阳湖防洪、水资源与水质生态等方面的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防洪影响方面,三峡水库预泄期鄱阳湖水位抬升,低水增幅大于高水增幅,而三峡水库蓄水期鄱阳湖水位降低,低水降幅大于高水降幅,总体上对鄱阳湖防洪影响有限;在水质影响方面,鄱阳湖区水质浓度与五河来水的流量及其污染物浓度关系密切,受长江流量影响的关系并不大;在供水影响方面,三峡工程运行将对鄱阳湖枯水期供水形势产生较大影响;在生态影响方面,三峡工程运行后对鄱阳湖植被面积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影响大小与月份的不同有关,并将导致鄱阳湖不同区域湖滩草洲显露日期提前和显露时间有所增加,这将对鄱阳湖珍稀候鸟栖息地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三峡工程 防洪 供水 水质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9
20
作者 郭利丹 周海炜 +2 位作者 夏自强 黄峰 鄢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4-121,共8页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既为沿线国家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强区域合作的历史性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约束与挑战。水资源安全问题便是我国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的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之一。本文以丝...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既为沿线国家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强区域合作的历史性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约束与挑战。水资源安全问题便是我国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的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之一。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所涉及的我国西北地区、中亚地区和西亚地区等重点区域为案例,对这些典型区域存在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包括水资源分布特征、水资源需求特征、生态环境条件)以及跨界水资源的争端与合作历史等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这些水资源问题,并借鉴中亚和西亚地区跨界河流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从战略布局角度为我国政府和决策部门提供了对策建议。丝绸之路经济带所联系的地域范围远超出某一具体跨界河流流域的范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所面临的水资源安全保障问题将受到更为复杂多样的多元化约束。我国应以制定与中亚邻国间的水资源协同开发战略框架为牵引,通过倡导构建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水资源合作走廊,完善跨界水资源合作机制,加强跨地区水资源合作;并注重加强跨地区水资源协同开发和保护的关键技术研究和信息监测工作,完善水资源安全的支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水资源安全 合作 跨界河流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