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沟槽结构优化的轴流泵水力性能提升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牟童 徐辉 +3 位作者 费照丹 冯建刚 丁哲 王东升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1-331,355,共12页
轴流泵在小流量工况下运行时,由于进流速度较低且存在壁面回流,会导致水力性能劣化,产生严重的机组振动,威胁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沟槽流动控制技术是一种有效改善轴流泵水力性能的方法,其结构参数对水力性能的影响关系目前尚不明确。... 轴流泵在小流量工况下运行时,由于进流速度较低且存在壁面回流,会导致水力性能劣化,产生严重的机组振动,威胁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沟槽流动控制技术是一种有效改善轴流泵水力性能的方法,其结构参数对水力性能的影响关系目前尚不明确。运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改变重要几何参数对沟槽结构进行了改型设计,研究轴流泵沟槽结构参数单因素及多因素变量对轴流泵深度失速工况下的水力性能影响,并运用响应曲面法对沟槽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沟槽尾部距离、沟槽深度和沟槽宽度3个参数中,沟槽尾部距离对轴流泵水力性能和内部流场的影响最明显,轴流泵沟槽关键几何参数最优参数组合为:沟槽深度h为0.022倍叶轮直径;槽宽W为0.088倍叶轮直径;沟槽尾部距离L2为0.106倍叶轮直径。研究结果可为沟槽流动控制技术在轴流泵装置设计和运行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水力性能 沟槽流动控制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置挡水隔板的鱼类友好型涵洞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2
作者 毛劲乔 陆鹏 +2 位作者 龚轶青 高欢 戴杰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4-111,共8页
涵洞是沟通河系、连接生物生境的重要通道,在其中布置小型挡水结构可有效减小局部流速,增加弱游泳能力鱼类上溯成功率,提高涵洞的生态效益。为明确设置三角形挡水隔板涵洞内水力特性,在水槽单侧布置多个三角形挡水隔板模拟涵洞中的小型... 涵洞是沟通河系、连接生物生境的重要通道,在其中布置小型挡水结构可有效减小局部流速,增加弱游泳能力鱼类上溯成功率,提高涵洞的生态效益。为明确设置三角形挡水隔板涵洞内水力特性,在水槽单侧布置多个三角形挡水隔板模拟涵洞中的小型挡水建筑物开展水槽试验研究,利用SonTek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采集三维流速数据,分析挡水隔板后流速分布、湍流特性、动量输运模式等,论证增设三角形挡水隔板系统对促进弱游泳能力鱼类(小鳈)上溯行为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增设三角形挡水隔板,主流区流速仍能维持为25~30 cm/s,对主流区流速影响较小;在隔板边壁产生稳定的低速区(LVZs),其流速为-4~15 cm/s,相较光滑侧壁水槽低速区的面积占比由5%~10%增加为14.80%~18.07%;挡水隔板下游低速区水流湍动能和雷诺应力明显大于无挡水隔板侧的高速区,但未超过相应的鱼类游泳偏好阈值;水流动量交换以喷射和扫掠形态为主,该瞬时形态可提供更适宜弱游泳能力鱼类游动的流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洞 水槽试验 挡水隔板 低速区 动量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底泥磷释放量及释放规律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朱伟 侯豪 +5 位作者 刘环 许小格 朱瑜星 陈诺 曹俊 林乃喜 《湖泊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5,共22页
太湖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湖泊之一,是国家湖泊治理的重点。自2007年水危机以来,太湖治理累计投入超2620亿元,是世界上治理力度最大的湖泊。2016年以来太湖出现磷反弹,2020年开始显著好转,2023年水华减少。太湖蓝藻水华与磷的响应相对显著,... 太湖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湖泊之一,是国家湖泊治理的重点。自2007年水危机以来,太湖治理累计投入超2620亿元,是世界上治理力度最大的湖泊。2016年以来太湖出现磷反弹,2020年开始显著好转,2023年水华减少。太湖蓝藻水华与磷的响应相对显著,回顾太湖磷十余年来的研究,关于底泥内源释放对水体总磷贡献的说法不一,这对于太湖整体磷负荷的认识及内源治理措施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针对太湖底泥磷的源汇、释放量以及释放规律,本文对国内外关于湖泊底泥磷释放的监测、实验、计算等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对关于太湖底泥释放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通过比较和分析,尝试形成对太湖底泥磷释放规律和范围的一些基本认识。通过综述总结提出了“总源”“总汇”“净源”“净汇”的概念,并对可能成为“净源”的5个过程的发生条件和释放强度进行分析。认为Fick扩散释放是可以恒常性发生的过程,而在具备条件才发生的过程中,DO<2 mg/L后出现的磷还原释放是比较主要的过程,需要重点关注。“净源”是否发生应该依据实际湖泊的环境条件开展动态释放实验来判断。太湖目前虽然处于“总汇”状态,但“净源”是显著存在的,明确“净源”存在的位置和发生的时段对于太湖内源治理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底泥磷释放 源汇 质量平衡 释放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水驱动的SWAT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肖渝 孙若辰 +1 位作者 王倩 段青云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2,共10页
以抚河流域与黑河流域为研究区,应用4种降水产品(CMORPH CMA、CMFD、CMADS、MSWEP)驱动SWAT模型模拟日流量,评估4种降水产品在湿润区与干旱区的适用性;使用自适应降维评估法选出流域的敏感参数,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抚河流域4种... 以抚河流域与黑河流域为研究区,应用4种降水产品(CMORPH CMA、CMFD、CMADS、MSWEP)驱动SWAT模型模拟日流量,评估4种降水产品在湿润区与干旱区的适用性;使用自适应降维评估法选出流域的敏感参数,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抚河流域4种降水产品的纳什效率系数(NSE)均在0.70以上,其中CMORPH CMA和CMADS的NSE均能达到0.82;黑河流域CMORPH CMA和CMADS的NSE大于等于0.76,而CMFD和MSWEP的NSE分别为0.72和0.74。抚河流域4种降水产品具有相同的敏感参数;黑河流域CMORPH CMA和CMADS有相同的6个敏感参数,而CMFD和MSWEP则分别有5个和8个敏感参数。4种降水产品在湿润流域和干旱流域都能得到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CMORPH CMA和CMADS的模拟效果要优于CMFD和MSWEP。不同的降水输入也会对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的结果产生影响,当降水表现越接近时,所筛选的敏感性参数也越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输入 自适应降维评估法 参数敏感性分析 SWAT模型 抚河流域 黑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叶顶间隙条件下斜式轴流泵空化流动与能量性能研究
5
作者 费照丹 徐辉 +3 位作者 牟童 冯建刚 郑源 陈曜辉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302,334,共11页
叶顶间隙不可避免地存在于轴流泵的叶轮室内,其所诱导产生的叶顶间隙泄漏涡及其空化流动极易造成扬程效率等关键性能参数的降低,并伴随振动、噪声等不良现象的增强,严重影响轴流泵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甚至造成水泵装置的损坏。为了研究... 叶顶间隙不可避免地存在于轴流泵的叶轮室内,其所诱导产生的叶顶间隙泄漏涡及其空化流动极易造成扬程效率等关键性能参数的降低,并伴随振动、噪声等不良现象的增强,严重影响轴流泵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甚至造成水泵装置的损坏。为了研究叶顶间隙对水泵装置空化流动特性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采用SST-CC模型结合ZGB空化模型对某倾斜安装的轴流泵(斜式轴流泵)开展数值研究,叶顶间隙尺寸选取小(δ/R=0.0010)、中(δ/R=0.0033)、大(δ/R=0.0067)以及无叶顶间隙4个方案,分析空化与水泵能量性能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叶顶间隙可降低斜式轴流泵的能量性能,所产生的能量损失与叶顶间隙尺寸呈正相关。空化流态方面,小叶顶间隙方案与无叶顶间隙方案相差较小,空化形态主要呈现为叶面空化;但是在中、大叶顶间隙方案中可见明显的片状空化,其与叶面空化相融合,最终形成楔形空化区。通过叶轮吸力面的流态和边界涡量流分布得知,空化导致叶轮吸力面产生水流汇聚,随后流向叶顶区域并导致流动分离;流动分离与叶轮尾流相互作用,并最终形成叶道涡。这种现象随着叶顶间隙尺寸的产生与增加呈现出更明显、更高程度的趋势。此外,针对叶顶间隙区域的三维流态分析表明,空化区域与叶顶间隙泄漏流区域高度重合,即片状空化为叶顶间隙泄漏流挟带空化气泡所形成。通过熵产理论分析表明,空化工况下斜式轴流泵能量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为叶道涡和叶顶间隙泄漏涡,两种涡的强度、影响范围及其造成的能量损失随着叶顶间隙尺寸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式轴流泵 空化 能量性能 流动特性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大西洋至几内亚湾海浪的精细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邢添 徐福敏 郑金海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5,共8页
几内亚湾海域沿岸频繁遭受海浪袭击,研究南大西洋至几内亚湾海域海浪特征及传播特性对西非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建设意义重大。对SWAN(Simulating Waves Nearshore)和WWIII(WAVEWATCH III)模型在模拟大尺度大西洋和小尺度几内亚湾海域... 几内亚湾海域沿岸频繁遭受海浪袭击,研究南大西洋至几内亚湾海域海浪特征及传播特性对西非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建设意义重大。对SWAN(Simulating Waves Nearshore)和WWIII(WAVEWATCH III)模型在模拟大尺度大西洋和小尺度几内亚湾海域海浪的行为进行比较,发现WWIII-SWAN双层嵌套模型更适合南大西洋至几内亚湾海域海浪模拟。基于该双层嵌套模型进行2021年7月1日至8月31日自南大西洋至几内亚湾海域的海浪模拟,得到南大西洋典型海浪时刻海浪有效波高分布和峰周期分布。研究表明咆哮西风带高强度海浪沿西南方向传播至包括几内亚湾的西非沿岸,有效波高从10 m以上减少到4 m以内,峰周期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呈明显分层且逐渐增加。南大西洋至几内亚湾的海浪二维谱能量分布也表明南大西洋海浪自西南向东北传播过程中涌浪占据主导,西非沿岸尤其是几内亚湾大部分时间处于14 s以上长周期涌浪作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西洋 几内亚湾 SWAN模型 WWIII模型 WWIII-SWAN双层嵌套模型 海浪 涌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江苏段对苏北地区供水模式的影响
7
作者 徐纪翔 马晶洁 +3 位作者 闻昕 代晓瞳 范杰斐 朱春光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124,共10页
根据江苏省南水北调工程水系和工程拓扑结构与组成特点,建立了复杂平原河网地区江-河-湖-站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提出了动态规划逐次逼近-逐步优化混合算法(DPSA-POA),通过模拟丰、平、枯典型水文年多情景以及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建成前... 根据江苏省南水北调工程水系和工程拓扑结构与组成特点,建立了复杂平原河网地区江-河-湖-站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提出了动态规划逐次逼近-逐步优化混合算法(DPSA-POA),通过模拟丰、平、枯典型水文年多情景以及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建成前后多工况组合下的系统调度过程,从供水总量、供水时空分布、供水峰值等方面,评估了东线二期工程对江苏省苏北地区供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东线二期工程建成后,苏北地区丰、平、枯水年可供水量分别增加约16.5亿、13.8亿、10.5亿m^(3),较现状提升约12.6%、12.5%、12.0%,连云港地区、中运河沿线和徐洪河沿线区间的供水量具有增供潜力;仅在枯水年用水高峰期(6月)省外调水量大于80亿m^(3)时会影响苏北地区供水,平水年和丰水年均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苏北地区 水资源优化调度 梯级泵站群 跨流域调水 供水影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有效不透水下垫面及其识别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宏 刘俊 +1 位作者 丁华凯 高成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9-48,共10页
城市中不透水下垫面,尤其是有效不透水下垫面的增加,会对城市水文循环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针对城市有效不透水下垫面及其识别的问题,剖析了不透水下垫面的水文效应,从水文学的角度辨析了采用总不透水面积和有效不透水面积衡量城市不透... 城市中不透水下垫面,尤其是有效不透水下垫面的增加,会对城市水文循环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针对城市有效不透水下垫面及其识别的问题,剖析了不透水下垫面的水文效应,从水文学的角度辨析了采用总不透水面积和有效不透水面积衡量城市不透水性的优缺点,系统梳理了现场调查与测定法、遥感及影像资料分析法、土地利用类型确定法、经验公式法以及降雨径流关系法等国内外常用的有效不透水下垫面识别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指出未来需深入分析城市不同种类不透水下垫面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城市雨洪过程的影响,从而提高城市雨洪模拟精度,为城市洪涝防治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不透水下垫面 城市水文循环 城市雨洪 海绵城市 识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隧道进流式泵站前池流态及整流措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冯建刚 曹亚萍 +1 位作者 王晓升 费照丹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共7页
为改善深层隧道进流式泵站前池内的旋流、偏流等不良流态,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对前池流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适用于此类城市排涝泵站的整流措施。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泵站前池、进水池内存在局部立面旋滚、螺旋流、斜向流、流速分布上高... 为改善深层隧道进流式泵站前池内的旋流、偏流等不良流态,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对前池流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适用于此类城市排涝泵站的整流措施。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泵站前池、进水池内存在局部立面旋滚、螺旋流、斜向流、流速分布上高下低等不良水力现象,致使泵站进水流道水力条件不佳;采用双层环形板和两组导流墩的组合式整流措施可抑制前池、进水池中的立面旋滚、螺旋流和斜向流流态,从而有效改善流道的进水条件,提高进水流道进口处流速分布均匀度,使泵进水状况变好,提高泵站运行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隧道进流式泵站 前池 流态 整流措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文水动力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耦合的河道水位预报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义明 陈钰 +4 位作者 周瑛 李彬权 陈丞 许栋 梁忠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32,共4页
为探讨利用水文水动力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来提高河道水位预报精度的可行性,首先利用水文水动力模型进行河道水位预报,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对水文水动力模型的预报结果进行校正,进而构建了一种耦合水文水动力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的河道水... 为探讨利用水文水动力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来提高河道水位预报精度的可行性,首先利用水文水动力模型进行河道水位预报,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对水文水动力模型的预报结果进行校正,进而构建了一种耦合水文水动力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的河道水位预报模型。在广州市南沙区蕉西水闸的应用结果表明,构建的耦合模型的预报效果优于单一的水文水动力模型,明显地提高了不同预见期下的水位预报精度;尽管随着预见期的增加,耦合模型的预报精度有一定的衰减趋势,但整体上仍优于水文水动力模型提供的水位预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预报 水文水动力模型 机器学习模型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恒定来流过程对复式河道水动力的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付俊 张涛涛 +1 位作者 刘佳明 刘杰卿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1-45,53,共6页
非恒定来流过程改变了复式河道水动力特性,进而决定了滩槽的物质传输和能量传递过程。为研究不同非恒定来流过程对复式河道水动力特性的影响,开展室内水槽试验,考虑流量变幅、非恒定周期及涨水历时三个因素,分析不同非恒定来流过程对复... 非恒定来流过程改变了复式河道水动力特性,进而决定了滩槽的物质传输和能量传递过程。为研究不同非恒定来流过程对复式河道水动力特性的影响,开展室内水槽试验,考虑流量变幅、非恒定周期及涨水历时三个因素,分析不同非恒定来流过程对复式河道水位、水流非恒定性及滩槽单宽流量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流量变幅增加,水位波峰增长斜率大于波谷,波高线性增加,滩槽单宽流量过程均沿时间发生变形,主槽的下降过程和滩地的上升过程存在明显的缓变过程;随着非恒定周期增加,水位波峰增加,波谷降低,波高也呈线性增加,滩槽单宽流量沿时间变形的现象消失;水位波峰波谷与水文偏度同步变化,水文偏度(涨落水历时之比)大于1时,滩槽单宽流量的上升过程也会存在明显的缓变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河道 非恒定 来流过程 主槽 滩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西枝江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潜力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吉 巨鑫慧 +2 位作者 李力群 周鹏程 龚轶青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1-65,共5页
科学评价洪水资源利用潜力是高效利用流域洪水资源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前提。为评估西枝江流域不同河段洪水资源利用潜力,通过构建SWAT模型模拟西枝江流域多年天然径流过程,基于极限分析理论量化评价上、中、下游河段的洪水资源利用... 科学评价洪水资源利用潜力是高效利用流域洪水资源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前提。为评估西枝江流域不同河段洪水资源利用潜力,通过构建SWAT模型模拟西枝江流域多年天然径流过程,基于极限分析理论量化评价上、中、下游河段的洪水资源利用潜力,并结合水质条件探讨西枝江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SWAT模型在西枝江流域径流模拟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该流域洪水资源年际分布不均,洪水资源利用潜力年际差异较大;下游洪水资源利用条件优于上游,但下游河段的洪水资源利用率较低,下游多年平均现状和理论利用潜力分别为3.48×10^(8)、7.97×10^(8)m^(3);西枝江流域干流河段水质指标均不低于Ⅲ类标准,洪水资源利用具有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西枝江流域洪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支撑,对实现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枝江流域 SWAT模型 径流模拟 洪水资源利用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 11的秦淮河流域控制断面水质达标模拟 被引量:1
13
作者 柏松 赵明明 +2 位作者 宋为威 刘军 刘磊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86,共6页
选取外秦淮河控制断面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秦淮河一维水环境数学模型(MIKE 11),模拟不同水文气象条件下多种引水工况和污染削减方案对水质改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上游来水为Ⅲ类水时,汛期污染量削减≥50%,非汛期污染量削减≥50%或秦淮新... 选取外秦淮河控制断面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秦淮河一维水环境数学模型(MIKE 11),模拟不同水文气象条件下多种引水工况和污染削减方案对水质改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上游来水为Ⅲ类水时,汛期污染量削减≥50%,非汛期污染量削减≥50%或秦淮新河调水量≥15 m^(3)/s可保证断面水质达标;在90%降雨保证率情景下,区域污染量削减≥50%或秦淮新河引水≥30 m^(3)/s,以及引水量≥15 m3/s和污染量削减≥25%的组合方案可保证断面水质达标。当上游来水维持现状时,非汛期需要增加区域污染削减率或秦淮新河引水量来保证断面水质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水环境数学模型 污染控制 水质达标 秦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徐六泾站垂线含沙量代表层研究
14
作者 姜璇 闻卫东 +2 位作者 支远哲 刘传杰 邵宇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113,共8页
在水深大、交通繁忙而无法开展传统六层采样测量的情况下,如何获取更为准确的垂线平均含沙量进而提升入海泥沙通量的测量精度是当前学者关注的重点。以长江口入海观测关键节点——徐六泾水文断面为例,采用多种分层组合的方法计算垂线平... 在水深大、交通繁忙而无法开展传统六层采样测量的情况下,如何获取更为准确的垂线平均含沙量进而提升入海泥沙通量的测量精度是当前学者关注的重点。以长江口入海观测关键节点——徐六泾水文断面为例,采用多种分层组合的方法计算垂线平均含沙量,运用置信区间、平均相对误差以及Lilliefors假设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计算与分析;同时,结合观测节点上下游水文断面数据,分析了垂线平均含沙量代表层的表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徐六泾水文断面受到径-潮流相互作用,但0.6 H层被证实是最佳的垂线平均含沙量代表层,其平均相对误差均值在(0±5)%范围内;然而在下游南支河段,白茆沙水文断面受潮汐动力的影响显著增大,从而导致0.6 H单层代表性较差。研究成果对未来水文综合浮标改造和准确获取长江入海泥沙通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沙量 代表层 Lilliefors假设检验 误差分析 徐六泾水文断面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有效不透水下垫面的城市雨洪模拟模型——Ⅱ.雨洪模拟及水文响应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周宏 刘俊 +4 位作者 高成 周毅 胡尊乐 徐向阳 宋凯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85-494,共10页
为了分析有效不透水下垫面在城市雨洪模拟中的水文响应机理,以常州市双桥浜径流小区为研究区域,构建考虑有效不透水下垫面的城市雨洪模型。利用实测资料先确定屋顶中有效不透水面积的比例,再率定模型其余参数。采用不同的方法表征不透水... 为了分析有效不透水下垫面在城市雨洪模拟中的水文响应机理,以常州市双桥浜径流小区为研究区域,构建考虑有效不透水下垫面的城市雨洪模型。利用实测资料先确定屋顶中有效不透水面积的比例,再率定模型其余参数。采用不同的方法表征不透水性,设置不同的模拟方案,分析有效不透水面积及总不透水面积的水文响应。结果表明:与正确使用有效不透水面积的模拟结果相比,用总不透水面积表征模型不透水性且直接移用有效不透水面积模型参数,会高估洪峰流量及洪量;使用总不透水面积表征不透水性,进而率定模型,低重现期时洪峰流量偏大,高重现期时洪峰流量偏低,并且会低估洪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不透水面积 城市雨洪模拟 总不透水面积 水文响应 不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有效不透水下垫面的城市雨洪模拟模型——Ⅰ.模型原理与模型构建 被引量:10
16
作者 周宏 刘俊 +4 位作者 高成 周毅 胡尊乐 徐向阳 樊金璐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4-484,共11页
为满足新形势下雨洪管理实践的需求,揭示有效不透水下垫面对城市水文过程的影响,需研发考虑有效不透水下垫面的城市雨洪模拟模型。将不透水下垫面分为道路和屋顶,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城市雨洪模型等技术手段,基于不同分类属性分步确... 为满足新形势下雨洪管理实践的需求,揭示有效不透水下垫面对城市水文过程的影响,需研发考虑有效不透水下垫面的城市雨洪模拟模型。将不透水下垫面分为道路和屋顶,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城市雨洪模型等技术手段,基于不同分类属性分步确定有效不透水面积;考虑模型复杂性、建模数据可用性和模型预测能力,确定模型结构。区分有效不透水下垫面和非有效不透水下垫面产汇流过程,将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城市下垫面离散成具有均匀或准均匀特性的子汇水区,考虑不同下垫面各子汇水区内部及子汇水区之间汇流路径,采用不同的产汇流计算方法,构建了精细模拟模型,可为城市洪涝防治及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雨洪模型 有效不透水面积 总不透水面积 城市产汇流 城市水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隧道中人工岛建设现状及主要问题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伟 王璐 +4 位作者 钱勇进 方忠强 陆凯君 魏斌 孟立夫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83,120,共13页
针对跨海水下隧道工程中人工岛建设的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收集了典型的跨海水下隧道人工岛的工程实例,总结了跨海水下隧道人工岛的地基处理、围堰构建和填土加固的关键施工技术,指出软弱地基处理及填土加固方案组合和工序优化以及疏浚... 针对跨海水下隧道工程中人工岛建设的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收集了典型的跨海水下隧道人工岛的工程实例,总结了跨海水下隧道人工岛的地基处理、围堰构建和填土加固的关键施工技术,指出软弱地基处理及填土加固方案组合和工序优化以及疏浚土在国内人工岛建设中利用较少是跨海水下隧道人工岛建设过程中两大主要问题;基于现有的人工岛建设技术,人工岛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是通过预制人工岛构件实现绿色快速筑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隧道 人工岛 地基处理 围堰 填土加固 工程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巢砖渠道的水动力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吉 龚轶青 +2 位作者 毛劲乔 高欢 戴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2-115,102,共5页
为阐明典型生态护岸鱼巢砖对直线型引水渠道水动力特性的影响,基于大涡模拟技术构建了含鱼巢砖渠道的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LES),在流向上使用周期性边界使计算域内水流重复发展,通过水槽试验数据对该数值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充分的验证,... 为阐明典型生态护岸鱼巢砖对直线型引水渠道水动力特性的影响,基于大涡模拟技术构建了含鱼巢砖渠道的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LES),在流向上使用周期性边界使计算域内水流重复发展,通过水槽试验数据对该数值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充分的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LES模型模拟了含鱼巢砖渠道的水动力特性。结果表明,鱼巢砖将渠道分为高速主流区和低速鱼巢腔,主流区的时均流向流速约为断面平均流速U0的1.8倍,且在全水深范围内存在连续的涡旋分布;而鱼巢腔内部的时均流速和紊动均处于较低水平,适宜鱼类的栖息及粘性卵的孵化;鱼巢腔口的混合层中存在相对强烈的涡旋结构,不仅显著提高了湍流强度,也是鱼巢腔内外动量交换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巢砖 大涡模拟 涡旋结构 鱼类游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滩地交汇河道水动力特性与掺混特征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9
作者 汪晨辉 张汇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9-98,共10页
为研究滩地对河道交汇区水动力特性以及物质输移的影响,建立了含滩地河道交汇区的三维水动力-污染物耦合数值模型,模拟并分析了不同高度和宽度的滩地对交汇区水流结构及污染物横向掺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支汊滩地引起的侧向入流垂向... 为研究滩地对河道交汇区水动力特性以及物质输移的影响,建立了含滩地河道交汇区的三维水动力-污染物耦合数值模型,模拟并分析了不同高度和宽度的滩地对交汇区水流结构及污染物横向掺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支汊滩地引起的侧向入流垂向动量重分布,对交汇区的双螺旋流结构,污染物横向扩散范围以及掺混层的位置、形态特征和宽度等均有显著影响;支流侧二次流强度和范围随着滩地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滩地展宽使支流侧二次流向左岸偏移、强度增大;污染物混合程度与二次流密切相关,二次流的强度、位置和范围均对物质掺混速率有重要的影响,二次流的强度越高、范围越大、位置越接近掺混层,污染物掺混速率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交汇 二次流 掺混 数值模拟 雷诺应力模型 滩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创新中心经费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高校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卜伟 陈军冰 王钰云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100,共8页
文章采用DEA-Malmquist-Tobit模型,以江苏高校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为研究对象,对2017—2020年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经费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并探究经费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二建设周期内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经费... 文章采用DEA-Malmquist-Tobit模型,以江苏高校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为研究对象,对2017—2020年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经费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并探究经费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二建设周期内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经费绩效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且两极分化严重;内部经费规章制度对协同创新中心经费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外部地区政策环境和实际协同程度对经费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建议主管部门应从实施分类发展战略、深化改革经费管理、强化深度融合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经费使用效率。文章不仅客观分析了江苏高校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经费绩效,而且从不同维度深入探究了经费绩效影响因素,可为其第三周期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费绩效评价 DEA-Malmquist-Tobit 影响因素 行业产业 协同创新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