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三段式”水利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河海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与创新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志涵 肖洋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4期81-85,共5页
近年来,河海大学水利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创新,继2010年建立"1+1"(1年校内培养+1年基地培养)培养模式后,又于2014年开始探索"三段式"培养模式,即"0.5年校内培养+1年基地培养+0.5年校内培养... 近年来,河海大学水利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创新,继2010年建立"1+1"(1年校内培养+1年基地培养)培养模式后,又于2014年开始探索"三段式"培养模式,即"0.5年校内培养+1年基地培养+0.5年校内培养"的培养模式。本文简要介绍其改革背景,并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系统阐释,以期能为兄弟院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类 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模式 顶岗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施工中应用PERT的完工概率问题 被引量:33
2
作者 王卓甫 杨高升 +1 位作者 杨建基 沈祖诒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4-48,共5页
分析了施工进度计划中当出现多条 (期望 )关键路线及次关键路线和关键路线相接近时应用PERT存在的一些问题 ,指出了在计算完工概率时应用PERT的局限性 ;将多条 (期望 )关键路线及次关键路线和关键路线相接近的情况分为相关和非相关两种... 分析了施工进度计划中当出现多条 (期望 )关键路线及次关键路线和关键路线相接近时应用PERT存在的一些问题 ,指出了在计算完工概率时应用PERT的局限性 ;将多条 (期望 )关键路线及次关键路线和关键路线相接近的情况分为相关和非相关两种情形分别讨论 ,提出相应的完工概率的计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进度计划 水利水电施工 PERT 完工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人工神经网络综合优选模型 被引量:36
3
作者 吴泽宁 索丽生 左其亭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8,共3页
在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常用综合优选模型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将综合优选问题的特点和人工神经网络原理有机结合,建立了方案综合优选的人工神经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了相应的网络学习算法;提出了生成训练样本和方案优选方法. 实例分... 在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常用综合优选模型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将综合优选问题的特点和人工神经网络原理有机结合,建立了方案综合优选的人工神经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了相应的网络学习算法;提出了生成训练样本和方案优选方法. 实例分析结果证明模型和方法是实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人工神经网络 优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对重要水生生物的影响与调控 被引量:22
4
作者 毛劲乔 戴会超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0-245,共6页
针对我国多个流域所面临的生物资源更替与衰退问题,阐明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对河流重要水生生物的影响机理,总结流域水生态调控方法和关键技术,以期为我国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提供相关技术支撑。主要聚焦长江等我国大型河流,评述... 针对我国多个流域所面临的生物资源更替与衰退问题,阐明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对河流重要水生生物的影响机理,总结流域水生态调控方法和关键技术,以期为我国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提供相关技术支撑。主要聚焦长江等我国大型河流,评述了重大水电工程影响下四大家鱼、中华鲟等重要水生生物的生存现状与变化趋势;通过揭示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运行对重要水生生物生境的多种胁迫效应,分析了重要水生生物自然繁殖的可调控性与实现途径;进而结合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调控实践,系统论述了促进重要水生生物自然繁殖的水利工程优化调控关键技术及其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水生生物 四大家鱼 中华鲟 生态效应 优化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智能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许世刚 索丽生 陈守伦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2年第1期62-65,共4页
在简要介绍计算智能基本概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 ,分类综述遗传算法应用于水库及水电站(厂 )优化运行、水污染控制系统和水文模型参数估计 ,应用神经网络进行水文预测与分析评价、模拟优化和水电补偿调节 ,应用模糊理论解决优选、评价、... 在简要介绍计算智能基本概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 ,分类综述遗传算法应用于水库及水电站(厂 )优化运行、水污染控制系统和水文模型参数估计 ,应用神经网络进行水文预测与分析评价、模拟优化和水电补偿调节 ,应用模糊理论解决优选、评价、预报和水质管理等问题及其杂合系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研究的新进展 .对计算智能在水利水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与展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智能 水利水电工程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模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项目经济风险的模糊分析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泽宁 索丽生 王海政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6-280,共5页
针对水利水电项目经济评价中存在着众多模糊不确定因素的客观实际,分析了影响经济风险的模糊不确定性因素的特点;引入了模糊事件及模糊概率的概念、表达式和计算方法,研究了基于模糊不确定性的水利水电项目经济风险分析方法和风险评价指... 针对水利水电项目经济评价中存在着众多模糊不确定因素的客观实际,分析了影响经济风险的模糊不确定性因素的特点;引入了模糊事件及模糊概率的概念、表达式和计算方法,研究了基于模糊不确定性的水利水电项目经济风险分析方法和风险评价指标.结合实例对方法进行验证,并与分析技术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项目 经济评价 模糊概率 蒙特卡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信息系统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永强 黄寅浩 欧阳红祥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3年第2期33-35,共3页
介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信息系统开发中的核心问题———系统结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 .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信息系统业务流程、系统目标、系统功能的分析 ,提出了该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及各子系统的组成 ,并分析了各子系统的模块... 介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信息系统开发中的核心问题———系统结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 .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信息系统业务流程、系统目标、系统功能的分析 ,提出了该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及各子系统的组成 ,并分析了各子系统的模块组成及相应的模块功能 ;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划分为基础数据库和项目数据库两个部分 ,分别给出了相应的组成内容和建立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质量控制 信息系统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规划方案优选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程芳 陈守伦 《水电能源科学》 2002年第1期48-50,共3页
基于前馈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水利水电规划方案优选的神经网络模型 ,并提出了基于该模型的样本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桑郎河梯级开发方案进行了优选 。
关键词 水利水电规划 人工神经网络 水能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44
9
作者 司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6-127,130,共3页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除害兴利、产生丰富可再生绿色资源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原有生态环境的平衡。水利水电工程可以有效拦蓄洪水,提高河道过流能力,改善下游生态环境等,但同时对河流生态和社会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除害兴利、产生丰富可再生绿色资源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原有生态环境的平衡。水利水电工程可以有效拦蓄洪水,提高河道过流能力,改善下游生态环境等,但同时对河流生态和社会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健全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等,保护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生态环境 水电资源 小浪底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MIS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永强 潘玉喜 +2 位作者 黄寅浩 欧阳红祥 胡肇枢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4年第3期33-35,共3页
介绍一个面向水利水电工程监理工程师开发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管理信息系统 (MIS) .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监理工程师的任务 ,提出系统由进度控制、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内务管理及系统设置 6个子系统组成 ,分析实现各子系统功... 介绍一个面向水利水电工程监理工程师开发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管理信息系统 (MIS) .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监理工程师的任务 ,提出系统由进度控制、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内务管理及系统设置 6个子系统组成 ,分析实现各子系统功能相应的模块功能 ;给出系统的软件配置和硬件指标 ;分析系统的界面、信息输入、信息查询、开放性和通用性等方面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工程监理 M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测控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吴中如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21,共9页
论述了高新测控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总结了数据采集、信息管理、分析评价及其计算机和通讯网络等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数据采集 通讯网络 计算机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开发排序的多层次多准则模糊规划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宁 谭浩瑜 张健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3-576,共4页
针对跨流域调水工程,分析了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开发程序常规方案优选方法中存在的缺陷,建立了多准则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论证了引入风险型评价指标的必要性、运用多准则多层次研究开发程序的合理性、建立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可能性;同时,... 针对跨流域调水工程,分析了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开发程序常规方案优选方法中存在的缺陷,建立了多准则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论证了引入风险型评价指标的必要性、运用多准则多层次研究开发程序的合理性、建立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可能性;同时,根据所研究的问题需要考虑决策者准则偏好的特点,提出悲观准则、乐观准则及折中准则,并将偏好以系数的形式体现在模型中,给出了相应模型的求解方法.工程案例表明,该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指标 多准则 多层次 模糊 规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作用下水电站溢洪洞控制段结构震损模式分析
13
作者 张汉云 章寰宇 +3 位作者 毕仲辉 宋琰 李潇寒 王皓臣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58,176,共5页
溢洪洞进水口控制段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泄洪系统的首部结构,在强震发生后,为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应保证枢纽泄水通畅、及时降低库水位的使用功能。因此,有必要对溢洪洞控制段在最大可信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状态进行专门研究。采用黏弹性人工... 溢洪洞进水口控制段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泄洪系统的首部结构,在强震发生后,为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应保证枢纽泄水通畅、及时降低库水位的使用功能。因此,有必要对溢洪洞控制段在最大可信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状态进行专门研究。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及其地震动输入考虑无限地基辐射阻尼效应,采用双标量本构模型模拟混凝土的损伤开裂,建立溢洪洞控制段结构-地基相互作用的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揭示最大可信地震作用下溢洪洞控制段结构的损伤分布和模式。结果表明,强震作用下结构拉损伤分布面积大于压损伤面积;^(#)1、^(#)3溢洪洞控制段受地震损伤较^(#)2控制段严重,震损出现在闸墩与基岩交界处、弧形闸门支撑梁与闸墙交界处、进口溢流面与闸墙的交界处、门机大梁两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洪洞 黏弹性人工边界 塑性损伤模型 损伤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D-PSO的水电站地下洞室初始地应力场反演
14
作者 包腾飞 程健悦 +3 位作者 邢钰 周喜武 陈雨婷 赵向宇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36,共7页
针对现有的初始地应力场反演方法难以平衡收敛速度和非线性回归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梯度下降法(GD)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分析方法。首先,考虑影响初始地应力场的重力场及5种构造应力场的8种基础边界条件,利用... 针对现有的初始地应力场反演方法难以平衡收敛速度和非线性回归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梯度下降法(GD)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分析方法。首先,考虑影响初始地应力场的重力场及5种构造应力场的8种基础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各边界条件下测点应力值;其次,以实测地应力值为目标值,利用GD-PSO算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边界条件的影响系数;最后,计算模型各点的回归地应力值,并作为初始地应力场输入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地应力平衡。实例分析表明:对比使用PSO算法的计算结果,使用GD-PSO算法求得的三次回归多项式精度最高,均方误差为0.579,回归结果与实测地应力值拟合较好,地应力平衡后除竖直方向应力值外,测点地应力值与实测值差值较小,围岩各向位移基本为零,最大位移仅有5.26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抽水蓄能电站 地下洞室群 地应力反演 梯度下降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大语言模型和提示学习的数字孪生水利知识图谱构建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燕 叶枫 +2 位作者 许栋 张雪洁 徐津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5-793,共9页
构建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知识图谱挖掘水利建设对象之间的潜在关系能够帮助相关人员优化水利建设设计方案和决策。针对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的学科交叉和知识结构复杂的特性,以及通用知识抽取模型缺乏对水利领域知识的学习和知识抽取精度不足... 构建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知识图谱挖掘水利建设对象之间的潜在关系能够帮助相关人员优化水利建设设计方案和决策。针对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的学科交叉和知识结构复杂的特性,以及通用知识抽取模型缺乏对水利领域知识的学习和知识抽取精度不足等问题,为提高知识抽取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知识抽取方法(DTKE-LLM)。该方法通过LangChain部署本地大语言模型(LLM)并集成数字孪生水利领域知识,基于提示学习微调LLM,LLM利用语义理解和生成能力抽取知识,同时,设计异源实体对齐策略优化实体抽取结果。在水利领域语料库上进行对比实验和消融实验,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于深度学习的双向长短期记忆条件随机场(BiLSTM-CRF)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和通用信息抽取模型UIE(Universal Information Extraction),DTKE-LLM的精确率更优;消融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ChatGLM2-6B(Chat Generative Language Model 2.6 Billion),DTKE-LLM的实体抽取和关系抽取F1值分别提高了5.5和3.2个百分点。可见,该方法在保障知识图谱构建质量的基础上,实现了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知识图谱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提示学习 知识图谱 知识抽取 数字孪生水利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磊 蒋裕丰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5期7-10,共4页
针对传统方法难以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影响因素重要性进行定量分析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施工安全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粗糙集理论在知识挖掘方面的良好性能,从安全评价结果中提取有用信息,对施工安全影响因素... 针对传统方法难以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影响因素重要性进行定量分析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施工安全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粗糙集理论在知识挖掘方面的良好性能,从安全评价结果中提取有用信息,对施工安全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实例说明其对减少分析过程中主观因素影响有很好的效果,为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施工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安全影响因素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水利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 被引量:33
17
作者 蒯鹏程 赵二峰 +3 位作者 杰德尔别克.马迪尼叶提 李培聪 张恒 李家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3-136,共4页
BIM以其信息化、可视化、参数化等特点,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但现阶段BIM技术较少应用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领域。以福建省某面板堆石坝为例,将BIM技术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并结合"互联网+"技... BIM以其信息化、可视化、参数化等特点,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但现阶段BIM技术较少应用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领域。以福建省某面板堆石坝为例,将BIM技术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并结合"互联网+"技术,提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方案,即在设计阶段,实现三维可视化、信息化、多专业协同设计,减少设计变更;在施工阶段,实现BIM5D施工管理;在运维阶段,实现综合BIM模型展示、大坝安全监测管理、设备资产管理、定检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水利水电工程 全生命周期 面板堆石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水沙生态环境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戴会超 毛劲乔 蒋定国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8-125,共8页
【目的】我国已建成三峡、溪洛渡、向家坝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配置等巨大综合效益,但同时也会使上下游水沙情势发生改变,造成水库富营养化及水华、通江湖泊与河口生态环境变化、鱼类洄游通道阻隔及鱼类生... 【目的】我国已建成三峡、溪洛渡、向家坝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配置等巨大综合效益,但同时也会使上下游水沙情势发生改变,造成水库富营养化及水华、通江湖泊与河口生态环境变化、鱼类洄游通道阻隔及鱼类生境胁迫等问题。为了明晰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水沙生态环境调控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方法】系统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影响下河流上下游典型水沙、水环境与水生态等问题的内在机理,重点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水沙生态环境调控的主要理论与关键技术。【结果】结果表明,水利水电工程水沙生态环境调控是保障流域水生态环境安全的重大需求,但以往较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方法与核心技术支撑。【结论】需要通过多学科交叉和多技术手段,研究关键科学问题,突破卡脖子技术,为水利水电工程影响下的流域生态环境安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生态环境 水沙 鱼类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水电站对赤水河连通性影响评估及恢复对策
19
作者 赵文通 贺蔚 +5 位作者 赵先富 陈锋 张晶 金小伟 毛丰 李正飞 《湖泊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65,共13页
赤水河作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连通性对于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至关重要。但赤水河流域内广泛分布的小水电站严重影响了该区域的连通性。本研究收集了赤水河流域小水电站的空间位置、建设年份、装... 赤水河作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连通性对于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至关重要。但赤水河流域内广泛分布的小水电站严重影响了该区域的连通性。本研究收集了赤水河流域小水电站的空间位置、建设年份、装机容量等详细信息,并采用树状水系连通性指数(DCI)、溪流连续性指数(SCI)、河流破碎化指数(CAFI)和新提出的改进的河流破碎化指数(CAFI M)全面评估小水电站对赤水河流域水系连通性影响的时空变化。研究发现,赤水河流域几乎每条河流都建有小水电站,主要分布在低阶河流。DCI和SCI指数表明,随着电站数量的增加,赤水河流域的连通性显著下降,中下游地区连通性低于上游地区。CAFI和CAFI M指数揭示了类似的趋势,随小水电站的建设河流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剧,特别是在习水河、大同河和桐梓河流域表现显著。CAFI M指数将小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因素纳入考虑,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估小水电站的影响。CAFI M指数相较于传统指标,对装机容量变化更为敏感,能有效反映大型电站的影响。根据CAFI M等指数评估结果,研究评估了赤水河流域内各小水电站障碍物的优先级,提出应优先整改位于高阶河流且装机容量大的电站,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流域连通性。根据各指数评估结果,研究发现电站的位置和装机容量是决定其优先拆除顺序的关键因素,位于高阶河流且装机容量大的电站(如金阳、圆满贯等)的拆除对改善流域连通性效果最为显著。该研究全面评价了赤水河流域的连通性状况,提出了优化小水电站拆除的策略,为该流域生态修复提供了决策依据,对保护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小水电站对流域河网连通性的评估及恢复对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连通性 小水电站 改进的河流破碎化指数CAFI M 连通性指数 赤水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QN的梯级水电站实时负荷优化分配研究
20
作者 陈鹿尧 闻昕 +2 位作者 谭乔凤 曾宇轩 田宗勇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40,共15页
【目的】流域梯级水电系统规模持续扩大与运行环境日趋复杂,传统优化调度方法难以适应流域复杂多样的调控要求,且其决策精度与求解效率均有限。【方法】以耗水量最小为主要目标,构建了兼顾电调-水调的梯级水电优化调度模型,并研发了基... 【目的】流域梯级水电系统规模持续扩大与运行环境日趋复杂,传统优化调度方法难以适应流域复杂多样的调控要求,且其决策精度与求解效率均有限。【方法】以耗水量最小为主要目标,构建了兼顾电调-水调的梯级水电优化调度模型,并研发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QN)的高效求解方法。以大渡河中游梯级水电系统为研究实例,分别设置中等负荷,低负荷和高负荷三种工况,输入实际运行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并结合耗水量、水位过程等角度对模型优化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结果显示:DQN算法可显著减少计算耗时,将计算效率提升约41.37倍;同时,DQN算法可以很好地平衡水位和流量等水调需求之间的冲突,相较于优化前,DQN可在将水位波动指数平均降低约0.058 m/min的同时将平均总耗水量减少1158万m^(3);除此之外,提出的模型适用于多种工况,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结果表明:基于DQN的负荷分配方法可有效增强系统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实现调度科学性与计算效率的双重突破;智能决策框架通过实时优化电站出力分配,显著降低水位波动与发电耗水,验证了电调-水调协同优化的可行性。该方法为梯级水电系统智能化调度与新时期复杂场景下的优化调控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分配 梯级水电 深度强化学习 实时调度 动态规划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