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调研 被引量:6
1
作者 姚纬明 叶玲 +3 位作者 李鑫 姚龙琴 陈克江 高建华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4-78,共5页
根据江苏省"十五"期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重点课题"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调研"的要求,较为全面地对影响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并运用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江苏... 根据江苏省"十五"期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重点课题"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调研"的要求,较为全面地对影响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并运用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进行研究,做出了客观评价,提出提高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完善目标定位,提高研究生社会服务能力;必须加强课程内化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等一系列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教育质量 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发电与环境生态 被引量:20
2
作者 左东启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共7页
从2003年夏季到2004年冬季,从国际社会到国内学术界,掀起对水力发电工程的功能和价值表示怀疑的议论热潮.这是多元任务齐头并进、思想理论活跃的表现,也显露出认识实践的分歧和矛盾.本文仅就客观历史事实及基础知识概念进行简要阐述,内... 从2003年夏季到2004年冬季,从国际社会到国内学术界,掀起对水力发电工程的功能和价值表示怀疑的议论热潮.这是多元任务齐头并进、思想理论活跃的表现,也显露出认识实践的分歧和矛盾.本文仅就客观历史事实及基础知识概念进行简要阐述,内容除了涉及水能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外,也涉及高坝大库的意义和广泛的水利建设.在学科领域方面,结合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分析各方面的效益和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发电 再生自然资源 环境保护 传统系统生态学 广义生态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探索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枫 赵海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67,共2页
为适应国家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高等教育的新要求,行业高校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继承学校优良传统,保持学校特色与学科优势,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建设成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高水平高校。
关键词 行业特色 高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闻天“学习型政党”理论与高校党组织建设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枫 刘江 李宁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23-26,90,共4页
张闻天对"学习型政党"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学习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基本责任,这是张闻天"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理念。创设学习型组织是张闻天"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载体,在学习方法论上,他认为,既要重视理论... 张闻天对"学习型政党"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学习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基本责任,这是张闻天"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理念。创设学习型组织是张闻天"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载体,在学习方法论上,他认为,既要重视理论学习,又要重视调查研究。紧密结合中国历史、国情和实践问题开展学习是"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尊重群众、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是张闻天"学习型政党"的精髓。针对当前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张闻天提出的这些思想和做法对推动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闻天 学习型政党 高校党组织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高教强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姚纬明 卢孙中 傅静 《高校教育管理》 2009年第4期29-32,共4页
面对江苏省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学校应按照社会需求调整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层次和规模,鼓励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江苏省要力争获得全部学科、专业布局权,形成国家重点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和高等学... 面对江苏省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学校应按照社会需求调整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层次和规模,鼓励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江苏省要力争获得全部学科、专业布局权,形成国家重点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和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三位一体的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建立有利于江苏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研究生教育动态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学科建设 高教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高 致用 致远——我们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6
作者 鞠平 郑大俊 +2 位作者 任立良 张海军 曹羽中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54-57,共4页
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我校的传统,提出了"致高、致用、致远"的教育理念,围绕这样的理念,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我校的人才培养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新的教育理念在教... 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我校的传统,提出了"致高、致用、致远"的教育理念,围绕这样的理念,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我校的人才培养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新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已见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思想 人才培养 人格修养 心理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户籍制度破解语境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观培育
7
作者 于洪军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48,共4页
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产生了新的社会群体——"农业转移人口"。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的正式颁布,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农业转移人口在身份终将得到认可,... 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产生了新的社会群体——"农业转移人口"。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的正式颁布,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农业转移人口在身份终将得到认可,强加于他们的社会歧视终将消失。而此时,在制度保障他们合法权益下,在"传统人"到"现代人"转变过程中,培育农业转移人口具备现代性的社会精神气质和人格特征的市民观,就显得弥足珍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二元户籍制度 市民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湄公河水安全问题初探 被引量:9
8
作者 邢鸿飞 王志坚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4-165,共12页
湄公河的航运、水电、灌溉、环保等问题涉及流域六国,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差异明显、利益交叉重合。要维持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和合理发展,湄公河水问题应去安全化。当前一些环保组织、域外大国以及下游国家将流域旱涝问题、水电问题政... 湄公河的航运、水电、灌溉、环保等问题涉及流域六国,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差异明显、利益交叉重合。要维持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和合理发展,湄公河水问题应去安全化。当前一些环保组织、域外大国以及下游国家将流域旱涝问题、水电问题政治化甚至安全化,而又将中国虚构成安全威胁来源,这给地区发展造成重大阻碍。笔者认为,健全全流域重大事项决策机制是实现湄公河水问题去安全化,解决流域主要矛盾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湄公河 水安全问题 去安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时代潮流、实践路径及其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磊 李枫 +1 位作者 沈扬 黄波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5-69,共5页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既是高校常规工作又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培养一流本科人才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应及时贯彻党和国家的最新要求,把握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创新实践路径,推进育人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既是高校常规工作又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培养一流本科人才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应及时贯彻党和国家的最新要求,把握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创新实践路径,推进育人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方法等深度变革,彰显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时代性、先进性、适宜性。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保障机制,助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落地生根、有效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人才 培养方案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生态视角下高校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江 李芹 郭祥林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3-84,共2页
当前高校学术生态问题较为突出,学术环境受到污染,影响着高层次人才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应通过有效的激励和引导,营造良好的内外部学术环境,构建和谐的学术生态系统,才能真正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高校"软实力"... 当前高校学术生态问题较为突出,学术环境受到污染,影响着高层次人才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应通过有效的激励和引导,营造良好的内外部学术环境,构建和谐的学术生态系统,才能真正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高校"软实力"与"硬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次人才 激励机制 高校 学术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态旅游助力兴化市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博 李枫 《水利经济》 2023年第6期105-109,114,共6页
乡村旅游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对推动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江南水乡城市江苏省兴化市为研究对象,从兴化市特有的水生态旅游的角度分析兴化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困境,指出兴化市水生态... 乡村旅游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对推动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江南水乡城市江苏省兴化市为研究对象,从兴化市特有的水生态旅游的角度分析兴化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困境,指出兴化市水生态旅游存在公共服务体系薄弱、产业融合效果不佳、乡土文化挖掘不够、农民参与程度不高等困境。提出从多渠道投入资金,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提升旅游产品,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乡土文化挖掘,深化旅游文化内涵;强化农民主体性地位,建立公平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以期为兴化市乡村旅游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同时推动乡村振兴有效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旅游 乡村振兴 困境 路径优化 兴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