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7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荷环境岩土工程合作研究中心在河海大学成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霆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1-251,共1页
关键词 环境岩土工程 河海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O-RBFNN模型及其在岩土工程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梁桂兰 徐卫亚 +1 位作者 何育智 赵延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95-1000,共6页
岩土工程受力变形演化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问题,其演化的高度非线性和复杂性,很难用简单的力学、数学模型描述,但可用粒子群优化径向基神经网络对岩土工程应力、位移非线性时间序列进行动态实时预测。网络径向基层的单元数通过均值聚类... 岩土工程受力变形演化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问题,其演化的高度非线性和复杂性,很难用简单的力学、数学模型描述,但可用粒子群优化径向基神经网络对岩土工程应力、位移非线性时间序列进行动态实时预测。网络径向基层的单元数通过均值聚类法确定后,所有其它参数:中心位置、形状参数、网络权值,均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在全局空间优化确定。工程实例应用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准确、精度高,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径向基神经网络 岩土工程 非线性时间序列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3
作者 刘汉龙 余湘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15,共10页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土体动力本构模型、动力分析和动力测试研究的现状和进展,着重对复杂荷载下的动力弹塑性模型和弹塑性动力分析研究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评述.对今后土动力学和岩土地震工程的研究提出...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土体动力本构模型、动力分析和动力测试研究的现状和进展,着重对复杂荷载下的动力弹塑性模型和弹塑性动力分析研究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评述.对今后土动力学和岩土地震工程的研究提出了初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动力学 岩土地震工程 动本构模型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土及其在岩土工程模型试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永辉 齐昌广 +1 位作者 王新泉 陈龙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73,共5页
介绍人工合成透明土体的发展及其在岩土工程模拟试验、土体连续变形测量方面的应用。结合离心机模型试验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对实现由离心机、数字图像技术和透明土模型结合而成的非介入离心机模型试验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认... 介绍人工合成透明土体的发展及其在岩土工程模拟试验、土体连续变形测量方面的应用。结合离心机模型试验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对实现由离心机、数字图像技术和透明土模型结合而成的非介入离心机模型试验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认为目前已具备开展非介入离心机模型试验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土 岩土工程 模型试验 非介入测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工程风险分析及应用综述 被引量:28
5
作者 张贵金 徐卫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508-1516,共9页
系统分析了岩土工程不确定性的根源及其分析方法,总结了降低不确定性的途径。系统评述了岩土参数随机场估计、随机变量描述方法以及模型不确定性研究。对几类典型岩土工程问题的风险分析方法、研究现状及其工程应用进行了总结。对目前... 系统分析了岩土工程不确定性的根源及其分析方法,总结了降低不确定性的途径。系统评述了岩土参数随机场估计、随机变量描述方法以及模型不确定性研究。对几类典型岩土工程问题的风险分析方法、研究现状及其工程应用进行了总结。对目前岩土工程风险理论及其应用的前沿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展望。研究指出岩土工程风险分析待研问题主要有:系统的风险源辨识方法包括风险源辨识的可视化研究,不确定性因子的合理描述研究,极限状态包括失效模式的仿真研究,不确定性计算包括应用信息融合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研究,目标可靠度研究,风险转嫁风险交换的量化及风险跟踪的实施研究,风险的反分析研究等。展望岩土工程风险分析与应用:风险分析反映了对工程设计的综合性要求,表现了安全与经济的统一;定量风险分析作为决策工具或传统设计的补充,可给决策者提供更多的辅助评价信息,提高了结果的置信程度;但现在能描述的还只是“随机性的确定性模式”,工程师们只有使用“保守的”选择,以适应和弥补不完全的认识与有限的资料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风险分析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岩土工程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环玲 徐卫亚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5-129,共5页
地质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使得三维地质建模成为制约岩土工程数值模拟发展的障碍之一。充分利用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资料,根据所研究地质对象的空间形态和相互关系,以AutoCAD为平台,借助AutoLISP二次开发技术,进行AutoCAD三维地质模型的构... 地质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使得三维地质建模成为制约岩土工程数值模拟发展的障碍之一。充分利用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资料,根据所研究地质对象的空间形态和相互关系,以AutoCAD为平台,借助AutoLISP二次开发技术,进行AutoCAD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探讨了建模过程中关于地表、地层以及软弱带等模拟的方法以及奇异单元的优化处理技术。最后,将此建模方法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基本上保存了原地质体的信息,在网格规模一定时充分利用了地质体的控制信息,避免了建模过程中不必要的简化所造成的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岩土工程 数值模拟 工程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64
7
作者 刘汉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58,共25页
岩土工程学科发展,创新是灵魂。基于笔者与其创新团队对近年来开展的岩土工程新技术研发工作,从技术创新的角度进行了归纳,并力求从技术创新过程中探讨产学研实践方面的研究问题。首先介绍了岩土工程技术创新的内涵和分类,围绕集成、逻... 岩土工程学科发展,创新是灵魂。基于笔者与其创新团队对近年来开展的岩土工程新技术研发工作,从技术创新的角度进行了归纳,并力求从技术创新过程中探讨产学研实践方面的研究问题。首先介绍了岩土工程技术创新的内涵和分类,围绕集成、逻辑推理和联想等思路,着重探讨了优缺点互补创新法、逆向思维创新法、组合技术创新法、希望点列举创新法、触类旁通创新法、强制联想创新法和扩散(发散)思维创新法7种方法,基于笔者近年来研发的系列创新技术,围绕上述的7种创新方法,分别阐述每种新技术的研发背景、研发过程和技术内容。以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即PCC桩)技术创新为例,阐述了产学研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技术创新 创新方法 创新思维 工程科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勇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70-74,共5页
探讨了应用神经网络技术解决岩土工程问题的可行性,认为神经网络能够模拟岩土工程问题中各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预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中面板最大顺坡向拉应力为例,说明了神经网络通过对有限元分析实例的“学习”,获取了面板的最... 探讨了应用神经网络技术解决岩土工程问题的可行性,认为神经网络能够模拟岩土工程问题中各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预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中面板最大顺坡向拉应力为例,说明了神经网络通过对有限元分析实例的“学习”,获取了面板的最大顺坡向拉应力与其他各种参数的非线性关系,从而能够较精确地对其进行预测,而且这种方法能够通过对其他分析实例或实测数据的“再学习”,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岩土工程 混凝土 面板堆石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工程勘察中流砂层钻探技术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忠坤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1997年第4期49-50,52,共3页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三个工程实例,探讨了在流砂层中成功进行钻探的技术方法,对比分析表明,麻花回转钻进法优于锤击钻进法,变径麻花钻进优于同一直径麻花钻进,ST-1防塌剂配制的泥浆防塌护壁效果优于双聚泥浆。变径麻花分段钻...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三个工程实例,探讨了在流砂层中成功进行钻探的技术方法,对比分析表明,麻花回转钻进法优于锤击钻进法,变径麻花钻进优于同一直径麻花钻进,ST-1防塌剂配制的泥浆防塌护壁效果优于双聚泥浆。变径麻花分段钻进,同时配合使用ST-1防塌剂能够有效地阻止流砂层中钻孔缩径和坍塌,从而确保岩土工程勘察中流砂层钻探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孔内取土样和孔内原位测试提供质量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砂层 孔壁坍塌 钻探技术 岩土工程 原位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学术论坛将于2005年8月20-21日在南京第一号通知
10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6-116,共1页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华人 学术论坛 南京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粒土力学特性大型平面应变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景山 左永振 +3 位作者 程展林 黄鑫 张超 王志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5,143,共8页
土石坝填料一般处于平面应变状态,目前填料力学特性研究基本采用大型三轴试验。由于三轴应力状态下中主应力等于小主应力,平面应变状态下大坝填料的力学性能会被低估。为充分认识填料潜能,科学设计和合理评估土石坝,有必要对填料开展平... 土石坝填料一般处于平面应变状态,目前填料力学特性研究基本采用大型三轴试验。由于三轴应力状态下中主应力等于小主应力,平面应变状态下大坝填料的力学性能会被低估。为充分认识填料潜能,科学设计和合理评估土石坝,有必要对填料开展平面应变试验研究。应用大型真三轴仪对填料进行了大型平面应变试验,共开展了4种不同初始干密度的粗粒土平面应变各向等压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应力-应变关系主要为应变硬化型,应力曲线呈爬升型,体变表现为剪缩。某一小主应力下,大小主应力之差的最大值随初始干密度的增大呈线性增大;初始干密度一定时,大小主应力之差的最大值与小主应力呈线性关系增大。初始剪切阶段,小主应力一定时,偏应力与球应力之比曲线斜率随初始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剪切变形的发展,不同初始干密度的应力比曲线逐渐趋于接近。偏应力随球应力的增大单调增加则对应应变硬化型,若偏应力随球应力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则对应应变软化型。相同小主应力时,初始弹性模量随初始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近似呈线性关系;某一初始干密度下,初始弹性模量随小主应力的增大基本呈线性关系增大。中主应力系数随大主应力方向应变的增大而增大,曲线形态呈三折线形,初始剪切阶段增长较为缓慢,随剪切变形的增大增长相对加快并呈线性关系增大,如曲线末端下弯为应变硬化型,曲线末端上翘为应变软化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土 大型平面应变试验 力学特性 主应力 偏应力 球应力 大型真三轴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管幕箱涵顶进引起地表变形的解析解答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坤勇 李丹阳 +1 位作者 张梦 沈小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91,共8页
研究大断面管幕箱涵顶进全过程对土体变形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于事前预测变形并控制施工扰动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indlin解答、修正Sagaseta公式等经典理论解答,分别考虑由正面推进力、摩擦力和土体损失等因素引起的地表变形,提出考... 研究大断面管幕箱涵顶进全过程对土体变形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于事前预测变形并控制施工扰动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indlin解答、修正Sagaseta公式等经典理论解答,分别考虑由正面推进力、摩擦力和土体损失等因素引起的地表变形,提出考虑三者共同作用下的大断面管幕箱涵顶进引起的地表变形计算方法。建立管幕箱涵顶进作用下土体受力模型,采用Mindlin解答分别给出正面推进力和摩擦力引起的土体变形计算公式;基于当层法原理提出由土体损失引起的横向地表沉降计算公式。根据各影响因素的相对独立性,将各因素引起的土体变形量叠加,从而得到一种适用于大断面管幕箱涵顶进施工,可综合考虑多种施工因素和土体三维变形的理论解答公式。通过工程实例验证公式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为实际施工变形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管幕箱涵 MINDLIN解 地表变形 变形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砂岩-砂浆组合体三轴压缩力学特性和裂纹闭合演化规律
13
作者 王伟 庄芸芸 +4 位作者 刘世藩 段雪雷 曹亚军 乐萍 钱英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5,86,共10页
为了探究隧道施工中不同应力状态和黏结面倾角对青砂岩-砂浆组合体力学特性的影响,开展了不同围压和倾角下青砂岩-砂浆组合体的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了组合体强度、变形特征和破坏形式的演化规律,同时基于裂纹闭合效应,构建了组合体裂纹轴... 为了探究隧道施工中不同应力状态和黏结面倾角对青砂岩-砂浆组合体力学特性的影响,开展了不同围压和倾角下青砂岩-砂浆组合体的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了组合体强度、变形特征和破坏形式的演化规律,同时基于裂纹闭合效应,构建了组合体裂纹轴向闭合模型,并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随围压增大,青砂岩-砂浆组合体屈服特性减弱,围压对60°倾角组合体强度提升最显著;峰值应变及弹性模量均与围压正相关;随倾角增大,峰值强度和黏聚力呈“N”形演化,60°倾角组合体峰值强度最小;高围压下,组合体除60°倾角为沿接触面整体滑移失稳外,其余倾角组合体呈单一主裂缝贯穿的剪切破坏;组合体裂纹轴向闭合模型可有效描述峰前轴向应力-应变曲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砂岩-砂浆组合体 三轴压缩试验 裂纹轴向应变 强度 变形 破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形貌对循环水头作用下砂土潜蚀的影响
14
作者 陈亮 谢佳敏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66,共8页
为了研究非稳定流下不同颗粒形貌砂土的潜蚀特性,选取了3种颗粒形貌的粗颗粒砂土(福建石英砂、长三角河砂、安徽风化砂),采用纵横比、圆度、凹凸度3种颗粒形貌参数,通过自行设计的不同水力加载方式的潜蚀试验仪器对不同颗粒形貌砂土的... 为了研究非稳定流下不同颗粒形貌砂土的潜蚀特性,选取了3种颗粒形貌的粗颗粒砂土(福建石英砂、长三角河砂、安徽风化砂),采用纵横比、圆度、凹凸度3种颗粒形貌参数,通过自行设计的不同水力加载方式的潜蚀试验仪器对不同颗粒形貌砂土的抗潜蚀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头条件下,试样的抗侵蚀系数与孔隙比、颗粒形貌参数均呈负相关关系;试样孔隙比越大,密实度越低,抗潜蚀能力越低;粗颗粒形貌越接近标准球形,试样的抗潜蚀能力越低;在试样孔隙比、粗颗粒砂土形貌、级配相同的情况下,常水头条件下的试样抗侵蚀系数大于循环水头,即循环水头条件会减小试样的抗侵蚀系数,从而更易发生潜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蚀 颗粒形貌 循环水头 能量法 抗侵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OW3D的V型河道滑坡涌浪首浪高度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王环玲 冯业林 +2 位作者 粟焕 赵富刚 马行生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9,共7页
滑坡涌浪是影响山区水库安全运行的主要威胁之一,研究V型河道滑坡涌浪的首浪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库区灾害防治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FLOW3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V型河道滑坡涌浪灾害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V型河道滑坡涌浪计算模型,考虑滑坡体... 滑坡涌浪是影响山区水库安全运行的主要威胁之一,研究V型河道滑坡涌浪的首浪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库区灾害防治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FLOW3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V型河道滑坡涌浪灾害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V型河道滑坡涌浪计算模型,考虑滑坡体体积、滑速、河道水深、岸坡倾角、滑床摩擦系数等因素,进行了35组不同工况下的滑坡涌浪数值模拟,获取滑坡入水产生涌浪的过程和首浪高度.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经验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不同因素对首浪高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河道水深、滑床摩擦系数与首浪高度呈负相关,滑坡体积、入水速度、岸坡倾角与首浪高度呈正相关.各因素对首浪高度的影响程度关系为:入水速度>滑坡体积>岸坡倾角>河道水深>滑床摩擦系数.本文研究为山区水库滑坡涌浪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涌浪 首浪高度 敏感性分析 V型河道 FLOW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对邻近既有道路影响的两阶段分析法
16
作者 张坤勇 李俊吉 +2 位作者 张弛 李福东 朱诚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1-281,共11页
针对城市基坑开挖过程中邻近道路沉降开裂问题,基于Winkler理论,将研究对象从一维结构扩展到二维结构.首先,建立道路在基坑开挖引起沉降场下的计算模型,推导出道路挠曲变形控制方程;其次,采用两阶段分析方法,考虑基坑开挖深度、宽长比... 针对城市基坑开挖过程中邻近道路沉降开裂问题,基于Winkler理论,将研究对象从一维结构扩展到二维结构.首先,建立道路在基坑开挖引起沉降场下的计算模型,推导出道路挠曲变形控制方程;其次,采用两阶段分析方法,考虑基坑开挖深度、宽长比、支护刚度以及坑底以上软土层厚度等因素,给出基坑开挖引起沉降场修正公式和地表最大沉降预测方法;接着,将沉降场代入道路挠曲变形控制方程,通过有限差分法求解四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对上述关于基坑开挖条件下道路计算分析模型进行验证.现场监测数据与理论解、数值模拟结果比较发现:道路沉降的误差分别为15.0%和8.3%,均在合理范围内,确定本文所提出的基坑开挖条件下道路计算分析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WINKLER地基梁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 路面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沉模大直径现浇薄壁管桩技术及其应用(Ⅱ):工程应用与试验 被引量:117
17
作者 刘汉龙 郝小员 +1 位作者 费康 陈永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2-375,共4页
介绍了振动沉模现浇混凝土管桩(简称PCC桩)技术在南京大厂区高填土市政道路软基加固中的应用。对该新型桩基开展了一系列现场试验和检测,以其结果验证了该桩型的适用性,桩基承载力和复合地基变形满足了设计要求;通过低应变测试分析可知... 介绍了振动沉模现浇混凝土管桩(简称PCC桩)技术在南京大厂区高填土市政道路软基加固中的应用。对该新型桩基开展了一系列现场试验和检测,以其结果验证了该桩型的适用性,桩基承载力和复合地基变形满足了设计要求;通过低应变测试分析可知,所检测桩桩身质量是完整的。研究结果表明:振动沉模现浇混凝土管桩技术是高等级公路软基加固中的高效、经济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浇 薄壁管桩 工程实例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岩土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2
18
作者 何稼 楚剑 +2 位作者 刘汉龙 高玉峰 李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3-653,共11页
岩土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活动对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有一定的影响。微生物岩土技术,是将微生物反应加以控制和利用,来解决岩土工程中的问题。在近十年里,微生物岩土技术逐渐成为岩土工程研究界的一个热门课题,并取... 岩土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活动对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有一定的影响。微生物岩土技术,是将微生物反应加以控制和利用,来解决岩土工程中的问题。在近十年里,微生物岩土技术逐渐成为岩土工程研究界的一个热门课题,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原理和应用两个角度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归类和分析。从微生物反应原理的角度来说,微生物岩土技术所利用的微生物过程包括微生物矿化作用,微生物产气泡过程,以及微生物膜生长过程等。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说,微生物岩土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岩土体加固、防渗,砂土液化防治,土体抗侵蚀,污染土治理等。此外,还对微生物岩土技术的实施方法特点,监测和检测技术,以及环境影响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岩土技术 微生物过程 地基处理 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防治工程效果的模糊综合后评价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郑明新 殷宗泽 +2 位作者 吴继敏 杜宇飞 栾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24-1229,共6页
通过现场调研比较,筛选出滑坡防治效果的11项后评价因子,包括滑坡本体因子和防治工程因子两大类。进而分析了国内外各种综合评价方法,由于人们对滑坡及治理工程的认识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故尝试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定量或半定量描述... 通过现场调研比较,筛选出滑坡防治效果的11项后评价因子,包括滑坡本体因子和防治工程因子两大类。进而分析了国内外各种综合评价方法,由于人们对滑坡及治理工程的认识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故尝试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定量或半定量描述,根据滑坡及防治工程特征对后评价效果的影响程度确定其隶属度,并提出修正的功能重要度系数权重确定法来确定权重,初次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评价因子 隶属度 修正权重确定法 模糊综合后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地基处理效果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40
20
作者 陈磊 刘汉龙 陈永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66-2070,共5页
以既建高速公路地质资料为背景,通过通用的有限元程序,对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新、老路基采用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新路堤的堆载会引起老路基一定程度上的瞬时变形,新路基采用复合地基法处理能较好地解决不均匀沉... 以既建高速公路地质资料为背景,通过通用的有限元程序,对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新、老路基采用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新路堤的堆载会引起老路基一定程度上的瞬时变形,新路基采用复合地基法处理能较好地解决不均匀沉降问题,且新路基施工前老路基的固结度对复合地基法的处理效果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拓宽 数值分析 软土地基 沉降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