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作用下节理岩体的抗震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林永亮 李新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3-106,共4页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和极限平衡原理,结合节理岩体的特点,提出一个能考虑岩体拉裂破坏及岩体种类等因素的边坡安全系数和永久位移的计算方法。初步分析了地震荷载作用下坡度、节理面倾角、拉裂深度、地震荷载及强度参数对抗震稳定性的影响...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和极限平衡原理,结合节理岩体的特点,提出一个能考虑岩体拉裂破坏及岩体种类等因素的边坡安全系数和永久位移的计算方法。初步分析了地震荷载作用下坡度、节理面倾角、拉裂深度、地震荷载及强度参数对抗震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间主应力的发挥,边坡的安全系数相应增加,而永久变形明显地减小。在实际工程中,合理考虑中主应力效应的影响,能使岩土类材料的潜在强度得到充分发挥,也可间接地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岩体 拉裂破坏 永久位移 统一强度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石料强度的缩尺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48
2
作者 凌华 殷宗泽 +1 位作者 朱俊高 蔡正银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0-544,共5页
在超大型和大型三轴仪上开展了级配缩尺后不同最大粒径堆石料的强度试验,研究了强度的缩尺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最大粒径的增大,强度指标c增大、φ变小,非线性强度指标φ0变大、Δφ变大.颗粒破碎是强度随着最大粒径变化的主要原因之... 在超大型和大型三轴仪上开展了级配缩尺后不同最大粒径堆石料的强度试验,研究了强度的缩尺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最大粒径的增大,强度指标c增大、φ变小,非线性强度指标φ0变大、Δφ变大.颗粒破碎是强度随着最大粒径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同等应力条件下,颗粒破碎率随着最大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当应力较小时,不同最大粒径堆石料的破碎率相近;在大应力条件下颗粒破碎率相差较大.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考虑缩尺效应的强度公式,该公式可外推现场原型尺寸筑坝材料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料 三轴试验 缩尺效应 强度 颗粒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堆石料的动残余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汉龙 林永亮 +1 位作者 凌华 傅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18-1421,共4页
加筋措施在土石坝的抗震加固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采用高精度的大型动力三轴仪,对两河口土石坝加筋堆石料的动力残余变形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围压、循环荷载条件及加筋间距等对堆石料动残余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循环... 加筋措施在土石坝的抗震加固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采用高精度的大型动力三轴仪,对两河口土石坝加筋堆石料的动力残余变形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围压、循环荷载条件及加筋间距等对堆石料动残余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加筋堆石料与素堆石料的残余变形的发展规律基本一致,但加筋后堆石料的残余变形变小,且随加筋层数增加残余变形的降低愈明显。因此,扩大加筋范围、减少加筋间距是减小地震永久变形,提高抗震稳定性的有效工程措施。还根据试验结果,初步探讨了加筋对动残余变形影响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变形 加筋堆石料 三轴试验 循环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装配式新型张力计的研制 被引量:9
4
作者 陈锐 刘坚 +1 位作者 吴宏伟 乔劼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028-3032,共5页
土体干湿过程引发的岩土工程问题已逐渐受到重视。通常采用张力计量测80 kPa以内的土体吸力,并将其应用于边坡失稳等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中。然而,传统张力计由于内部腔体体积过大且结构复杂,造成张力计难以饱和,吸力量测时反应时间长,... 土体干湿过程引发的岩土工程问题已逐渐受到重视。通常采用张力计量测80 kPa以内的土体吸力,并将其应用于边坡失稳等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中。然而,传统张力计由于内部腔体体积过大且结构复杂,造成张力计难以饱和,吸力量测时反应时间长,并易发生汽化,严重影响其可靠性和灵敏性。为弥补传统张力计的设计缺陷,提出了一种装配式新型张力计。该张力计内腔结构简单且体积小。饱和前先拆分张力计再分别饱和其主要部件,最后重新装配。此设计简化了饱和程序并提高了效率。通过对比传统张力计和新型张力计的性能,证实了新型张力计具有更强的汽化持久性,其吸力量测的灵敏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标定试验表明,相比于传统张力计,新型张力计的灵敏性提高了90%。测量-80 kPa的孔隙水压力时,新型张力计的平衡时间为1.5 min,仅占传统张力计反应时间的10%。相同的测量条件下,传统张力计的测量误差为30%,而新型张力计的测量误差仅为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量测 张力计 灵敏性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加筋机理的加筋边坡稳定性上限解 被引量:3
5
作者 林永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4-46,50,共4页
在加筋边坡的稳定性解析解中,鉴于加筋机理的复杂性,提出了同时考虑摩擦加筋和准黏聚力加筋机理共同作用的复合加筋理论。为验证该理论的合理性,通过与已有临界高度试验结果对比,得出该理论结果比基于常用加筋机理得到更接近于实测值,... 在加筋边坡的稳定性解析解中,鉴于加筋机理的复杂性,提出了同时考虑摩擦加筋和准黏聚力加筋机理共同作用的复合加筋理论。为验证该理论的合理性,通过与已有临界高度试验结果对比,得出该理论结果比基于常用加筋机理得到更接近于实测值,验证了该理论有效性和适用性。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假定破裂面为对数螺线面,建立了基于复合加筋机理的加筋边坡抗震稳定性分析上限解模型。应用该计算模型,不仅可以合理计算出由复合加筋机理所得到的边坡稳定性,而且还可分别简化为准黏聚力或摩擦加筋机理的结果。通过对典型算例的计算,探讨了常用加筋机理与复合加筋机理对抗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复合加筋机理作用所需的极限加筋力将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加筋机理 加筋结构 抗震稳定性 极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