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压压实工艺对工程渣土固化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1
作者 王欣正 孔纲强 +2 位作者 陈永辉 唐叶新 姚冬雷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5-383,共9页
工程渣土和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以改性硅藻土、磷石膏和电石渣为环保低碳固废基固化剂,对苏州市基坑开挖工程渣土进行固化资源化试验;以改性硅藻土∶电石渣∶磷石膏=0.39∶0.23∶0.38的配比为固化剂(... 工程渣土和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以改性硅藻土、磷石膏和电石渣为环保低碳固废基固化剂,对苏州市基坑开挖工程渣土进行固化资源化试验;以改性硅藻土∶电石渣∶磷石膏=0.39∶0.23∶0.38的配比为固化剂(掺量8%),探讨压实工艺中初始含水率和压实压力等因素对固化土压实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以压实压力与压实时间作为控制压实度进一步影响强度的变量,细化压实工艺对固化土强度提升的最优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当工程渣土初始含水率为液限,其最佳压实工艺参数压实压力约为0.92 MPa、压实时间约为20 min,固化土28 d强度可达2.39 MPa;当初始含水率<20%时,固化剂在土颗粒间水化不充足,提高压实压力促进固化剂在土颗粒间反应,对强度提升影响相对较大;当初始含水率超过液限时,土颗粒与固化剂间形成了水膜,隔离了接触,影响了胶结能力导致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渣土 压实工艺 固化剂 无侧限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管廊始发井能源支护桩热力响应现场试验
2
作者 任连伟 王书彪 +2 位作者 孔纲强 杨权威 邓岳保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3-581,612,共10页
将能源桩技术应用到支护桩形成能源支护桩,不仅可以解决能源桩技术的结构安全问题,还能使资源回收再利用。依托焦作市新河商务区高压线路归并改造综合管廊基坑支护工程,开展基坑开挖前后能源支护桩的热响应试验,并在基坑开挖稳定后进行... 将能源桩技术应用到支护桩形成能源支护桩,不仅可以解决能源桩技术的结构安全问题,还能使资源回收再利用。依托焦作市新河商务区高压线路归并改造综合管廊基坑支护工程,开展基坑开挖前后能源支护桩的热响应试验,并在基坑开挖稳定后进行不同间歇比下能源支护桩的热力响应现场试验,实测进水口、出水口、桩身温度以及应变变化数据,初步探讨了能源支护桩的换热性能、热致应力及桩身弯矩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此试验条件下,基坑的开挖使能源支护桩的换热量得到提升,而桩身附加温度应力减小。不同间歇比下能源支护桩的换热量随着间歇比减小而得到提升,桩身附加温度应力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且沿埋深逐渐减小。基坑开挖引起桩身弯矩在-8.0m处最大为128.98kN·m,且越往两端弯矩越小,随着桩身温度逐渐上升,桩身弯矩先减小后上升;不同间歇比下能源支护桩桩身弯矩随着间歇比的增大而逐渐增大,间歇比为2.0时桩身-4.0m处产生的弯矩最大为7.12k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支护桩 基坑开挖 间歇比 换热性能 热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废制备人造石颗粒材料耐久性试验
3
作者 孔纲强 洪寅哲 +2 位作者 虞杨 陈庚 陈永辉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3-471,共9页
以玄武岩石粉、电石渣、脱硫石膏固体废弃物为原料,利用水热固化技术,制备玄武岩石粉人造石颗粒材料,探讨基于固废制备玄武岩石粉人造石颗粒材料的耐久性。通过开展耐水、耐酸和冻融循环试验,结合SEM微观表征,以质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 以玄武岩石粉、电石渣、脱硫石膏固体废弃物为原料,利用水热固化技术,制备玄武岩石粉人造石颗粒材料,探讨基于固废制备玄武岩石粉人造石颗粒材料的耐久性。通过开展耐水、耐酸和冻融循环试验,结合SEM微观表征,以质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为评价指标,对人造石颗粒材料在不同原料钙硅比(Ca/Si)条件下的耐久性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人造石颗粒材料整体耐水性能良好,增大原料Ca/Si,有利于提高人造石颗粒材料的耐水性,当Ca/Si达到1.0时,其软化系数可达0.894;酸蚀可导致人造石颗粒材料质量损失与强度损失,增大原料Ca/Si可提高人造石颗粒材料的耐酸腐蚀性能;冻融循环会使人造石颗粒材料内部会产生裂隙,从而导致其强度下降,当Ca/Si为0.9和1.0时,人造石颗粒材料强度损失率最小,仅为18.7%,其抗冻融性能相对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石粉 人造石颗粒材料 无侧限抗压强度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状节理岩体宏观等效弹性模量尺寸效应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闫东旭 徐卫亚 +3 位作者 王伟 石崇 石安池 吴关叶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3-250,共8页
以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工程为背景,结合相关的岩石力学试验方法,建立了柱状节理岩体三维离散元模型,对柱状节理岩体进行了三轴压缩试验数值模拟。数值试验研究了六棱柱形柱状节理岩体柱体直径变化、四棱柱形柱状节理岩体柱体边长、节理... 以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工程为背景,结合相关的岩石力学试验方法,建立了柱状节理岩体三维离散元模型,对柱状节理岩体进行了三轴压缩试验数值模拟。数值试验研究了六棱柱形柱状节理岩体柱体直径变化、四棱柱形柱状节理岩体柱体边长、节理错距变化对其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为研究随机柱状节理岩体柱体尺寸对岩体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提出柱体大对角线长尺寸控制方案,并研究了柱体大对角线长变化对岩体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通过与现场试验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柱体尺寸控制方案可靠;柱体尺寸的变化对与柱体垂直方向的等效弹性模量影响较大,是主要影响因素;四棱柱形柱状节理岩体错距变化主要对与错距平行的岩体等效弹性模量产生影响,对其它两个方向的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弱,是次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工程实践中等效力学参数的确定提供了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状节理 数值模拟 等效弹性模量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分析的冰水堆积体结构建模与力学参数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石崇 王盛年 +1 位作者 刘琳 陈鸿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393-3399,共7页
冰水堆积体是一种典型的混合介质,由软弱"土"与坚硬"石"构成,其参数选取和分析方法困难。利用数字图像重构方法模拟冰水堆积体结构特征,可反映块石分布特征;以基于图像识别的块石分割和颗粒离散元建模分析方法,研... 冰水堆积体是一种典型的混合介质,由软弱"土"与坚硬"石"构成,其参数选取和分析方法困难。利用数字图像重构方法模拟冰水堆积体结构特征,可反映块石分布特征;以基于图像识别的块石分割和颗粒离散元建模分析方法,研究了堆积体内介质分布、土体颗粒强度对混合介质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冰水堆积体变形、峰值抗剪强度及峰后段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冰水堆积体混合介质在峰值前的变形曲线呈非线性硬化性,峰后呈现塑性特性,其综合抗剪摩擦角随基质土的黏结强度提高而降低;当块石含量小于25%时,抗剪切强度近似等于基质土强度,块石含量高于25%时,抗剪切强度随块石含量增加而提高;由于受块石空间分布影响,块石含量与摩擦角间的相关性要比其与黏结强度间的高;该成果应用于云南古水水电站坝前冰水堆积体发现,含块石混合介质内摩擦角比纯土高0°~8°,与工程判断较吻合。该方法能弥补室内试验不能考虑大尺寸块石的困难,可作为室内试验获取力学参数方法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水堆积体 土石混合体 图像识别 岩土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状节理岩体宏观等效强度参数的柱体尺寸效应 被引量:9
6
作者 闫东旭 徐卫亚 +3 位作者 王伟 石崇 石安池 吴关叶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4-342,共9页
为研究柱状节理岩体柱体尺寸对岩体等效强度参数的影响,以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工程为背景,结合相关岩石力学试验方法,建立柱状节理岩体三维离散元模型.提出随机柱体平均大对角线长尺寸控制方案,并对柱状节理岩体进行三轴压缩试验数值模... 为研究柱状节理岩体柱体尺寸对岩体等效强度参数的影响,以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工程为背景,结合相关岩石力学试验方法,建立柱状节理岩体三维离散元模型.提出随机柱体平均大对角线长尺寸控制方案,并对柱状节理岩体进行三轴压缩试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随机柱状节理岩体尺寸控制方案能够合理描述尺寸效应对等效强度参数的影响,柱体尺寸的变化对与柱体垂直加载方向的等效强度参数影响较大,这是主要影响因素;四棱柱形柱状节理岩体错距变化对与错距平行的岩体等效强度参数产生较大影响,对其他2个方向的等效强度参数影响较弱,这是次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柱体尺寸与岩体等效强度参数的关系,研究结果为工程实践中等效力学参数的确定提供了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状节理 离散元模型 三轴压缩 四棱柱 六棱柱 随机柱体 等效强度参数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的大型堆积体细观力学特性及力学参数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徐安权 徐卫亚 +1 位作者 石崇 李德亮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4,共7页
大型堆积体常见于西南水电工程中,其力学性质极其复杂,需从细观结构上对其加以研究,才能从本质上揭示其力学特性及变形破坏的特征和规律。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DIPT)应用到堆积体的数值模拟中,自行开发了Photo-To-FLAC3D(PTF)自动建模程... 大型堆积体常见于西南水电工程中,其力学性质极其复杂,需从细观结构上对其加以研究,才能从本质上揭示其力学特性及变形破坏的特征和规律。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DIPT)应用到堆积体的数值模拟中,自行开发了Photo-To-FLAC3D(PTF)自动建模程序,可实现对堆积体图像的分析处理、信息获取并自动生成细观模型文件的全过程,为堆积体力学行为的模拟提供了新的建模方法。以澜沧江古水水电站堆积体边坡为例,对实拍数码照片采用PTF实现其细观模型快速、准确的建立,运用三轴数值模拟试验对其力学特性及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堆积体变形表现出明显的"欺软怕硬"特性,受力表现出"贯穿带"的特性。提出随机统计分析法对堆积体力学参数进行研究,通过随机选取多组现场照片进行分析,由统计分析得出的力学参数与实际工程物理实验的参数非常接近,说明该力学参数研究方法的可信性,为堆积体力学参数的选取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和依据,是大型原位试验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体 数字图像处理 细观模型 力学特性 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工况多次温度循环下微型钢管桩群桩热力响应特性现场试验 被引量:19
8
作者 任连伟 徐健 +1 位作者 孔纲强 刘汉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53-2060,共8页
能量桩技术具有支撑上部结构和浅层地热能换热器双重作用;作为一种节能减排新技术,近年来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依托微型钢管桩加固既有基础托换工程,开展冬季工况多次温度循环下微型钢管桩群桩的热力响应现场试验;实测不同间歇时长情况下... 能量桩技术具有支撑上部结构和浅层地热能换热器双重作用;作为一种节能减排新技术,近年来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依托微型钢管桩加固既有基础托换工程,开展冬季工况多次温度循环下微型钢管桩群桩的热力响应现场试验;实测不同间歇时长情况下桩身温度与应力等变化规律,探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桩基换热性能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试验结果表明:文中试验条件下,桩身附加温度应力随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大,且随间歇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桩基COP随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小,且随间歇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附加拉应力未超过设计控制范围、不会导致桩体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钢管桩 能量桩 多次温度循环 热力响应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砂层埋深对堤基管涌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建生 袁克龙 +2 位作者 王霜 张华 何文政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3-659,共7页
不同土层结构的堤基,其管涌发生和发展的情形不同。以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双层堤基的情况。事实上,含夹砂层堤基中,位于砂砾石层内的细砂层会对堤基管涌的发生产生重大影响,并且这些影响随细砂层在砂砾石层中的位置不同而不尽相同。利用室... 不同土层结构的堤基,其管涌发生和发展的情形不同。以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双层堤基的情况。事实上,含夹砂层堤基中,位于砂砾石层内的细砂层会对堤基管涌的发生产生重大影响,并且这些影响随细砂层在砂砾石层中的位置不同而不尽相同。利用室内砂槽试验,模拟当细砂层位于砂砾石层内部不同深度时含夹砂层堤基管涌的发展过程,研究细砂层埋深对堤基管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细砂层埋深存在一个临界深度,当细砂层埋深较浅时,堤基的临界水力梯度较小,易于发生管涌,且管涌发生以后,堤基被侵蚀的速率较大,出砂较多;堤基破坏的临界水力梯度随着细砂层埋深的增加而增大,当细砂层埋深大于临界埋深时,堤基的临界水力梯度基本不变,同时堤基抵抗管涌破坏的能力较强,其破坏形式与双层堤基相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涌 临界水力梯度 涌砂量 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端约束对桩身热力学特性影响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郝耀虎 孔纲强 +2 位作者 彭怀风 刘汉龙 车平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2-539,共8页
能量桩是一种在传递上部建筑荷载的同时承担地热能源传热器作用的新技术。实际运行过程中,桩身温度发生变化导致桩体膨胀或收缩;桩周及桩端土体对桩身的自由膨胀约束作用,使桩体内会产生附加应力。基于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冷-... 能量桩是一种在传递上部建筑荷载的同时承担地热能源传热器作用的新技术。实际运行过程中,桩身温度发生变化导致桩体膨胀或收缩;桩周及桩端土体对桩身的自由膨胀约束作用,使桩体内会产生附加应力。基于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冷-热温度循环荷载作用下桩基在不同桩端约束条件下的桩身应力和位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荷载作用下桩体最大应力出现在桩身中部;加热阶段桩端约束对桩身应力分布影响比制冷时大;桩身位移变化规律受温度与桩端约束的共同影响,温度变化量增加,桩身上部位移变化量变大,下部位移受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桩 桩端约束 热力学特性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筑坝反滤料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汉龙 杨贵 陈育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30-2034,2039,共6页
采用多功能静动三轴仪开展了筑坝反滤料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试验,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建议了一个综合反应固结应力比、孔隙比和试验级配特征的最大动剪切模量计算公式。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固结应力比对最大动剪切模量... 采用多功能静动三轴仪开展了筑坝反滤料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试验,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建议了一个综合反应固结应力比、孔隙比和试验级配特征的最大动剪切模量计算公式。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固结应力比对最大动剪切模量的影响可采用幂函数来进行拟合,孔隙比的影响可采用指数函数来进行拟合,试验级配的影响可通过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的线性函数来表达。各种影响因素对阻尼比均有影响,但各种情况下的阻尼比试验结果都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可采用平均值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滤料 固结应力比 孔隙比 试验级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循环下PHC能量桩热力响应和承载性能现场试验 被引量:14
12
作者 任连伟 任军洋 +1 位作者 孔纲强 刘汉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9-536,546,共9页
能量桩是一种兼具常规承载性能和地源热泵热交换器双重功能的建筑节能新技术。依托河南周口师范学院综合体育馆桩基工程项目,开展冷热循环温度作用下PHC能量桩的热力响应特性及承载性能现场试验。实测了不同流速下桩身温度与应变的发展... 能量桩是一种兼具常规承载性能和地源热泵热交换器双重功能的建筑节能新技术。依托河南周口师范学院综合体育馆桩基工程项目,开展冷热循环温度作用下PHC能量桩的热力响应特性及承载性能现场试验。实测了不同流速下桩身温度与应变的发展规律,初步探讨了热致应力、桩侧摩阻力及换热性能等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此试验条件下,冷热循环下PHC能量桩的桩身热致应力沿桩深分布不均,桩身上部出现负摩阻力;夏季或冬季模式下桩身最大热致应力σT与温差?T之间的倍数关系为212和115;提出了一个考虑温度作用效应的桩-土摩擦系数的计算公式,并基于此修正了PHC能量桩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温度 PHC能量桩 现场试验 热力响应 承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RP锚杆结构预应力锁定装置研制与现场试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龙 李国维 +2 位作者 贺冠军 余亮 刘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8-726,共9页
纤维增强聚合物(FRP)筋耐腐蚀,抗拉强度高,弹性模量小,用于边坡加固锚杆结构是解决钢筋锚杆结构耐久性问题的途径之一,预应力FRP锚杆结构是合理型式。FRP筋抗剪强度低,钢筋锚杆施加预应力采用的刚性夹具不能用于FRP锚杆。基于端部封闭... 纤维增强聚合物(FRP)筋耐腐蚀,抗拉强度高,弹性模量小,用于边坡加固锚杆结构是解决钢筋锚杆结构耐久性问题的途径之一,预应力FRP锚杆结构是合理型式。FRP筋抗剪强度低,钢筋锚杆施加预应力采用的刚性夹具不能用于FRP锚杆。基于端部封闭的钢套管充填膨胀剂锚固FRP筋法,设计了FRP锚杆预应力施加及锚索装置,并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锁定装置的原理可行,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较好地完成玄武–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B-GFRP)锚杆的预应力施加和锁定,经历外部环境变化检验,降雨、震动等环境影响产生的预应力损失均缘于杆体界面的黏结蜕化,没有发生锁定装置失效导致荷载明显损失的现象。B-GFRP锚杆的预应力损失百分率在5%~35%间,达到了精轧螺纹钢锚杆预应力损失的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RP锚杆 荷载锁定装置 预应力损失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筑坝反滤料动模量和阻尼比试验的颗粒流模拟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汉龙 高德清 +1 位作者 陈育民 李国英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9年第4期361-367,共7页
以筑坝反滤料的室内中型动三轴试验结果为基础,运用离散单元法中的二维颗粒流方法建立了轴对称数值试样模型,通过控制加荷过程中试样体积不变的方法,模拟了不排水加载条件下反滤料的动模量和阻尼比试验。调整颗粒的细观接触参数,与真实... 以筑坝反滤料的室内中型动三轴试验结果为基础,运用离散单元法中的二维颗粒流方法建立了轴对称数值试样模型,通过控制加荷过程中试样体积不变的方法,模拟了不排水加载条件下反滤料的动模量和阻尼比试验。调整颗粒的细观接触参数,与真实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在得到符合实际结果的宏观力学响应的同时,分析了配位数、孔隙率和超孔隙水压的变化,并从微观角度对动三轴试验进行了探讨。讨论了固结比和密实度对动模量的影响,认为粗粒反滤料的固结比对最大动模量的影响比较符合H ard in推导公式的结果。结果表明,颗粒流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反滤料的动模量和阻尼比试验,试验过程中微观方面的表现也符合实际室内试验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动模量 阻尼比 接触参数 固结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状煤系土的物理力学特性 被引量:20
15
作者 祝磊 洪宝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17-1322,共6页
采用不同天气下的原位及室内试验方法,对广东云浮地区粉状煤系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进行了测试,系统研究了煤系土的物理力学特性,重点论述了粉状煤系土不同干密度、不同含水率下抗剪强度和现场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粉状煤系... 采用不同天气下的原位及室内试验方法,对广东云浮地区粉状煤系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进行了测试,系统研究了煤系土的物理力学特性,重点论述了粉状煤系土不同干密度、不同含水率下抗剪强度和现场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粉状煤系土的多项强度指标,建立了具有实用参考价值的经验性公式。研究结果为合理评价粉状煤系土的特性、路基处理和边坡处治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力学性质 试验 静力触探 重塑粉状煤系土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堆积体动力学参数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石崇 徐卫亚 +2 位作者 张玉 李德亮 刘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95-1800,共6页
堆积体是一种典型的二元介质,由软弱的基质土与坚硬的碎、块石构成。利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对随机离散单元进行演化,模拟堆积体的分布结构、"聚团"特征;利用弹性应力波传播原理计算波的等效速度,研究了堆积体内介质分布、软硬程... 堆积体是一种典型的二元介质,由软弱的基质土与坚硬的碎、块石构成。利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对随机离散单元进行演化,模拟堆积体的分布结构、"聚团"特征;利用弹性应力波传播原理计算波的等效速度,研究了堆积体内介质分布、软硬程度对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堆积体内的波速由基质与充填物共同决定,基质材料越弱,地震波传播速度越慢,二者呈对数变化;堆积体内碎石含量越高,则波速越快,波速与充填碎石块含量呈对数关系增长,而振幅系数与碎石含量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碎块石的分布结构;由于堆积体介质密度不均,导致堆积体内波传播速度与入射波频率密切相关,高频波速度快、低频波速度慢,横波速度与入射波频率成指数递增关系。研究表明,采用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动变形参数,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堆积体的波动力学性能,是一种获得复杂介质动参数的重要方法,可以弥补室内及现场试验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动参数 元胞自动机 堆积体 地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形状对人工模拟堆石料强度和变形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杨贵 许建宝 +1 位作者 孙欣 唐晨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113-3118,3153,共7页
颗粒形状对堆石料的强度和变形特性有着明显的影响。采用水泥净浆浇筑方法,制备了相同体积不同形状的粗颗粒近似模拟堆石料颗粒。通过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围压条件下颗粒形状对人工模拟堆石料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颗... 颗粒形状对堆石料的强度和变形特性有着明显的影响。采用水泥净浆浇筑方法,制备了相同体积不同形状的粗颗粒近似模拟堆石料颗粒。通过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围压条件下颗粒形状对人工模拟堆石料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形状对人工模拟堆石料的强度和剪胀特性有影响,随着颗粒球度的增大,人工模拟堆石料峰值强度增大,低围压下剪胀特性越明显;极限应力比随着颗粒球度的增大而减小;初始切线模量和切线体积模量随着颗粒球度的增大而增大;初始内摩擦角受颗粒球度影响较小,内摩擦角增量受颗粒球度的影响相对较大,随着颗粒球度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形状 人工模拟堆石料 剪胀 三轴剪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筑速率对软基上堤防沉降影响的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孔纲强 张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343-349,共7页
堤防的沉降和稳定问题是软土地基上新建堤防工程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结合南京市长江干堤提升工程小年圩新筑堤项目,开展了软土地基上新建堤防施工全过程的现场监测与分析,主要包括表层沉降、分层沉降、土体侧向位移、土压力、孔隙水压... 堤防的沉降和稳定问题是软土地基上新建堤防工程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结合南京市长江干堤提升工程小年圩新筑堤项目,开展了软土地基上新建堤防施工全过程的现场监测与分析,主要包括表层沉降、分层沉降、土体侧向位移、土压力、孔隙水压力以及地下水位等内容。基于Plaxis有限元数值软件,建立了软土地基上新建堤防施工填筑过程的数值模型,通过与现场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续而重点分析了填筑速率、填筑间歇时间等关键性施工控制指标对软基上堤防沉降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单次填筑厚度小于1m时,单次填筑厚度对整体沉降的影响较小,因此结合实际施工要求,建议单次填土厚度为0.5~1.0 m。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软基上新建堤防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堤防 填筑速率 现场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钢管桩加固既有基础变形特性现场试验 被引量:6
19
作者 孔纲强 于江华 +3 位作者 任连伟 王文明 胡达 李留玺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2-231,共10页
依托河南理工大学锅炉房既有基础加固工程,优化微型钢管桩群桩加固既有基础的施工步骤,将既有灌注桩基础与柱身简化为一端固接一端简支梁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开展微型钢管桩加固既有基础变形特性现场试验,测得微型钢管桩群桩施工过程中... 依托河南理工大学锅炉房既有基础加固工程,优化微型钢管桩群桩加固既有基础的施工步骤,将既有灌注桩基础与柱身简化为一端固接一端简支梁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开展微型钢管桩加固既有基础变形特性现场试验,测得微型钢管桩群桩施工过程中既有柱子和两柱之间的地表位移以及柱子角度的变化规律,比较顺逆结合和单一逆时针群桩施工顺序对既有柱子以及地表位移的影响,探讨加固施工过程对既有上部柱子结构的变形(位移、倾角)机理。结果表明:顺逆结合的群桩施工顺序相对优于单一逆时针压桩顺序,地表位移最大值可以减少约50%,顺逆结合或单一逆时针施工顺序引起的地表位移最大值分别为既有上部柱子位移的1/6和1/4;先施工的微型钢管桩会对周围土层产生一定的遮帘加筋作用,后施工桩朝此方向造成的土体扰动和位移相对减小,从而减小了微型钢管桩施工对既有上部柱子结构的影响;2种施工顺序试验条件下,位移与应力最大值一般出现在第3根桩或第4根桩施工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基础 微型钢管桩 加固 变形特性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频率对反滤料动变形特性影响的试验及细观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贵 刘汉龙 高德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19-423,共5页
在动三轴试验过程中,加载频率对动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定论。基于室内动三轴试验结果,采用二维颗粒流程序PFC2D模拟了筑坝反滤料在不同加载频率(f=1.0、0.5、0.1、0.05 Hz)条件下的室内动三轴试验。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 在动三轴试验过程中,加载频率对动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定论。基于室内动三轴试验结果,采用二维颗粒流程序PFC2D模拟了筑坝反滤料在不同加载频率(f=1.0、0.5、0.1、0.05 Hz)条件下的室内动三轴试验。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试验结果表明,(1)当f≥0.1 Hz时,频率对动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可以忽略;当f<0.1 Hz时,模量在小应变情况下会有所降低,但随着应变的增大会趋于一致。(2)阻尼比在f=0.05 Hz时波动比较大,但与其他频率条件下的阻尼比相比都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可以认为频率对阻尼比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滤料 振动频率 动模量和阻尼比 细观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