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作为工程建筑行业的一项新技术,近年来逐渐应用到地下空间开发的可视化、交互式设计与施工中。构建基于BIM技术的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室,将其应用于新兴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作为工程建筑行业的一项新技术,近年来逐渐应用到地下空间开发的可视化、交互式设计与施工中。构建基于BIM技术的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室,将其应用于新兴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专业分支的实践课程教学,能够满足高等教育新工科建设中的相关培养要求,有助于革新传统教学方式、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相关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展开更多
研究岩石的热损伤破裂特征对于地热开采等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常规态基近场动力学理论框架内,通过引入双相滞后(DPL)模型,提出了基于非傅里叶热传导定律推导得到的热力耦合模型。通过平板瞬态热传导问题及Lac du Bonnet(LdB)花岗...研究岩石的热损伤破裂特征对于地热开采等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常规态基近场动力学理论框架内,通过引入双相滞后(DPL)模型,提出了基于非傅里叶热传导定律推导得到的热力耦合模型。通过平板瞬态热传导问题及Lac du Bonnet(LdB)花岗岩的热损伤破裂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了温度梯度弛豫时间和热流弛豫时间对岩石热损伤破裂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场动力学热力耦合模型模拟结果很好地反映了LdB花岗岩的热损伤破裂特征及温度分布的不连续性;温度梯度弛豫时间对热传导起促进作用,试件热损伤破裂程度随温度梯度弛豫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随热流弛豫时间的增加而减小。研究为深入理解岩石的热损伤破裂行为、优化地热能开采工程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展开更多
文摘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作为工程建筑行业的一项新技术,近年来逐渐应用到地下空间开发的可视化、交互式设计与施工中。构建基于BIM技术的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室,将其应用于新兴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专业分支的实践课程教学,能够满足高等教育新工科建设中的相关培养要求,有助于革新传统教学方式、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相关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文摘研究岩石的热损伤破裂特征对于地热开采等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常规态基近场动力学理论框架内,通过引入双相滞后(DPL)模型,提出了基于非傅里叶热传导定律推导得到的热力耦合模型。通过平板瞬态热传导问题及Lac du Bonnet(LdB)花岗岩的热损伤破裂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了温度梯度弛豫时间和热流弛豫时间对岩石热损伤破裂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场动力学热力耦合模型模拟结果很好地反映了LdB花岗岩的热损伤破裂特征及温度分布的不连续性;温度梯度弛豫时间对热传导起促进作用,试件热损伤破裂程度随温度梯度弛豫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随热流弛豫时间的增加而减小。研究为深入理解岩石的热损伤破裂行为、优化地热能开采工程提供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