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布置优化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华锡生 周卫娟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1996年第2期26-29,共4页
大坝的安全监测是研究坝体工作的性态、反馈多种信息和确保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本文根据作者的大量实验结果及资料分析数据,结合三峡工程大坝监测系统的具体布置情况。论述了对正垂、倒垂、引张线等广泛应用的坝体监测系统的优化。分... 大坝的安全监测是研究坝体工作的性态、反馈多种信息和确保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本文根据作者的大量实验结果及资料分析数据,结合三峡工程大坝监测系统的具体布置情况。论述了对正垂、倒垂、引张线等广泛应用的坝体监测系统的优化。分析建立统一基准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案,并对三峡大坝的监测系统布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 安全监测 倒垂系统 最佳化 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绘数据的编码和文件组织
2
作者 潘松庆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4年第2期35-39,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测绘数据库中数据编码的原则、方法和数据文件的分类、建立及其转换,并对有关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予以评述。
关键词 测绘 数据库 编码 文件组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TM DEM的浙江八大水系特征提取与精度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钟敏 葛莹 王巍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6544-6548,共5页
选用SRTM DEM(90m)数据,利用Arc Hydro Tools分别实现了浙江八大水系(除运河流域)的边界提取和流域划分。通过计算流域的相关水系因子(如流域面积、流域周长、流域平均分支比等),以及与1/25万数字水系河网的比较,进行提取水系的精度分... 选用SRTM DEM(90m)数据,利用Arc Hydro Tools分别实现了浙江八大水系(除运河流域)的边界提取和流域划分。通过计算流域的相关水系因子(如流域面积、流域周长、流域平均分支比等),以及与1/25万数字水系河网的比较,进行提取水系的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流域面积是反映水系提取精度的重要指标;其他因子反映较小。同时,应用SRTM DEM数据提取水文特征具有较高的精度,显示了其在更新水文研究基础数据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TM DEM 浙江八大水系 形态参数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里金插值法在大地坐标系转换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勾启泰 岳建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7,31,共3页
针对目前参心坐标系与地心坐标系转换后仍存在较大残差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现有的坐标转换模型无法实现精确转换的主要原因,讨论利用克里金插值法进行坐标转换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克里金插值转换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局部误差和累... 针对目前参心坐标系与地心坐标系转换后仍存在较大残差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现有的坐标转换模型无法实现精确转换的主要原因,讨论利用克里金插值法进行坐标转换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克里金插值转换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局部误差和累积误差的影响,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坐标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金插值 大地坐标系 坐标系转换 CGCS20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建筑物轮廓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16
5
作者 周绍光 孙金彦 +2 位作者 凡莉 向晶 陈超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58,共7页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方法提取的建筑物边缘不准确和不规则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边缘轮廓信息提取方法:首先,通过一维Gabor滤波器获取建筑物的角度纹理特征,并结合光谱特征构造待分割的特征矢量,在运用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方法提取的建筑物边缘不准确和不规则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边缘轮廓信息提取方法:首先,通过一维Gabor滤波器获取建筑物的角度纹理特征,并结合光谱特征构造待分割的特征矢量,在运用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构造图的基础上,利用图割法(graph cuts)获取建筑物候选点,经数学形态学处理得到建筑物斑块;然后,根据Radon变换检测建筑物主方向,构建最小二乘匹配模板,并利用该模板在建立的轮廓缓冲区内精确地提取建筑物拐角点;最后,连接拐角点,完成了轮廓信息的提取。采用合成图像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建筑物轮廓信息的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模板匹配 高分辨率影像 建筑物轮廓 图割 影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辅助下LiDAR数据建筑物轮廓信息提取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春林 孙金彦 +2 位作者 周绍光 钱海明 黄祚继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8-85,共8页
针对复杂场景中提取的建筑物外轮廓锯齿状变形及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轮廓信息提取方法。在综合利用LiDAR数据及影像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轮廓线提取候选区,计算候选点的方向、梯度及高边点信息,引入基于活动轮廓的图割算法(graph... 针对复杂场景中提取的建筑物外轮廓锯齿状变形及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轮廓信息提取方法。在综合利用LiDAR数据及影像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轮廓线提取候选区,计算候选点的方向、梯度及高边点信息,引入基于活动轮廓的图割算法(graph cuts based active contour model,GCBAC)构建并解算轮廓线能量函数,实现建筑物轮廓信息的精确提取。通过3个具体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DAR 建筑物轮廓 活动轮廓 图割 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道路中心线提取技术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周绍光 向晶 +2 位作者 邱伟 孙金彦 凡莉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26,共6页
针对遥感影像道路提取问题,探索了一种基于道路条带自动检测道路中心线的方法。首先基于概率增进树算法获取道路候选点,并通过形态学运算得到光滑和完整的道路条带;然后结合细化运算自动检测道路中心线。但检测的中心线存在"毛刺&q... 针对遥感影像道路提取问题,探索了一种基于道路条带自动检测道路中心线的方法。首先基于概率增进树算法获取道路候选点,并通过形态学运算得到光滑和完整的道路条带;然后结合细化运算自动检测道路中心线。但检测的中心线存在"毛刺"且局部曲率变化过大,不符合道路的形状特征。针对该问题,引入了测地距离理论,并用迭代方法去除"毛刺",获得初始道路中心线;再通过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优化初始结果;最后根据方向一致性和道路连续性获取最终的道路中心线。采用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对上述方法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中心线提取 测地距离 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 概率增进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及其在地面沉降监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蔡东健 岳建平 +1 位作者 成微 杨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4-36,57,共4页
介绍小波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分析小波神经网络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采用遗传算法对小波网络的学习算法进行改进,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对由于地下水位变化而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利用地面沉降的实测资料建立... 介绍小波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分析小波神经网络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采用遗传算法对小波网络的学习算法进行改进,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对由于地下水位变化而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利用地面沉降的实测资料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与BP小波神经网络模型比较,具有拟合精度高和预测效果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小波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COR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模型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曹奇 张迎燕 +1 位作者 岳东杰 杨小东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01-1006,共6页
以GAMIT/GLOBK处理得到高精度常州CZCORS坐标时间序列,用奇异谱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空间滤波,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对剔除共性误差的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噪声特征分析,得出最优白噪声模型为"WH",N、U分量最优有色噪声模型为"WH... 以GAMIT/GLOBK处理得到高精度常州CZCORS坐标时间序列,用奇异谱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空间滤波,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对剔除共性误差的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噪声特征分析,得出最优白噪声模型为"WH",N、U分量最优有色噪声模型为"WH+FN",E分量最优有色噪声模型为"WH+FN+RWN"。根据最优有色噪声模型估计出的CZCORS站速度场表现为东南方向整体运动的趋势,其整体位移变化值及运动方向与周围IGS站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州CORS 最大似然估计 空间滤波 奇异谱分析 噪声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面沉降监控统计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蔡东健 成微 +1 位作者 方露 杨凯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8,共4页
城市地面沉降监测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手段。详细阐述地下水位变化、孔隙水压力变化和地面荷载变化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机理;应用回归分析原理,建立城市地面沉降监测统计模型,并结合实测数据,分析... 城市地面沉降监测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手段。详细阐述地下水位变化、孔隙水压力变化和地面荷载变化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机理;应用回归分析原理,建立城市地面沉降监测统计模型,并结合实测数据,分析验证该模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回归分析 统计模型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稳自回归模型在深大基坑位移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田林亚 安伟彬 刘丹妮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51,60,共3页
在深大基坑施工阶段,对基坑桩顶位移和深层位移进行监测和预测非常重要。研究用于基坑桩顶位移和深层位移趋势预测的平稳自回归模型AR(P),根据监测点21期的位移观测成果分析模型的适用性,采用平稳自回归模型AR(1)对后三期的位移进行预测... 在深大基坑施工阶段,对基坑桩顶位移和深层位移进行监测和预测非常重要。研究用于基坑桩顶位移和深层位移趋势预测的平稳自回归模型AR(P),根据监测点21期的位移观测成果分析模型的适用性,采用平稳自回归模型AR(1)对后三期的位移进行预测,与实测值最大相差分别为0.9 mm和2.2 mm,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大基坑 桩顶位移 深层位移 平稳自回归模型 位移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DAR点云海岛的DTM生成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绍光 凡莉 +1 位作者 向晶 孙金彦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53-61,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LIDAR点云的海岛DTM生成算法。先将LIDAR点云数据规则格网化,对每个格网内的点云数据进行三次曲面拟合,在拟合基础上初步区分每一格网内的地面点与非地面点。若靠近格网边缘处有足够多的地面点,则认为此格网内地面点与非地... 提出一种基于LIDAR点云的海岛DTM生成算法。先将LIDAR点云数据规则格网化,对每个格网内的点云数据进行三次曲面拟合,在拟合基础上初步区分每一格网内的地面点与非地面点。若靠近格网边缘处有足够多的地面点,则认为此格网内地面点与非地面点可分,记录其中被初步归为地面类的点;若格网四周没有足够多的地面点,则用其邻域格网内初步确定的地面点推测本格网地面信息,并以推知的地面信息确定本格网内点的归属。初步确定的地面点决定了初始地形,在初始地形上对点云进行迭代曲面拟合滤波,从而精确识别地面点及非地面点,平滑地面点数据得到最终的DT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DAR点云 海岛(礁) 三次曲面拟合 数字地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lmert定权方法及网形选择在核电测量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本富 岳建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18,共3页
针对核电测量规范与工程实际,指出控制测量可优先选用测边网,扩展角度为方向观测值。结合算例,对有效运用Helmert验后方差定权及提高迭代计算速度进行探讨;特别指出,与经验定权方法不同,运用Helmert验后方差定权,待定点近似坐标取值宜... 针对核电测量规范与工程实际,指出控制测量可优先选用测边网,扩展角度为方向观测值。结合算例,对有效运用Helmert验后方差定权及提高迭代计算速度进行探讨;特别指出,与经验定权方法不同,运用Helmert验后方差定权,待定点近似坐标取值宜尽可能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mert验后方差估计 网形选择 经验定权 二次平差 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R的GPS高程拟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丛康林 岳建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1,共4页
研究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的GPS高程拟合模型,介绍SVR的基本原理,在选择不同样本量的情况下与多项式曲面拟合方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的精度优于曲面拟合方法,尤其在小样本条件下,能够利用有限的样本信息获得... 研究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的GPS高程拟合模型,介绍SVR的基本原理,在选择不同样本量的情况下与多项式曲面拟合方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的精度优于曲面拟合方法,尤其在小样本条件下,能够利用有限的样本信息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和泛化能力,比常规方法更具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R GPS高程拟合 高程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坝体沉降监测的ν-SVR参数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丛康林 岳建平 席广永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0-43,共4页
从理论上分析ν-SVR参数的规律性,介绍3种常用的参数寻优方法,综合考虑惩罚参数、核函数参数及ν参数对预测精度的影响。以坝体沉降监测为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支持向量机参数(C,σ,ν)同时进行优化选择,并与格网法进行对比分析,试... 从理论上分析ν-SVR参数的规律性,介绍3种常用的参数寻优方法,综合考虑惩罚参数、核函数参数及ν参数对预测精度的影响。以坝体沉降监测为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支持向量机参数(C,σ,ν)同时进行优化选择,并与格网法进行对比分析,试验表明粒子群算法在寻参效率、精度和可靠性上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R PSO 参数优化 监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度数学形态学的遥感影像薄云处理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曹爽 岳建平 马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4-57,共4页
遥感成像过程中薄云是最常见的一种噪声。在利用数学形态学进行薄云处理的基础上,探讨利用广义多结构元素的数学形态学进行薄云处理的方法,并对SPOT图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薄云去除的处理效果有一定的改善和提高。
关键词 数学形态学 广义多结构元素 遥感影像 薄云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参数模型在边坡变形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柳 岳建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23,共3页
为揭示边坡变形规律,保证边坡安全,采用数学模型对变形监测资料加以分析。边坡变形的时效性明显,为提高灰色模型对边坡不同变形规律的适应性,提高模型的拟合精度和预测能力,对常规的灰色模型进行改进,将常规灰色模型中的常量参数改变为... 为揭示边坡变形规律,保证边坡安全,采用数学模型对变形监测资料加以分析。边坡变形的时效性明显,为提高灰色模型对边坡不同变形规律的适应性,提高模型的拟合精度和预测能力,对常规的灰色模型进行改进,将常规灰色模型中的常量参数改变为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参数,由此建立时变参数灰色模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时变参数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和预测效果,且适应不同变形规律的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理论 边坡监测 时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雷达空间标校目标精密测量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林亚 李斌 赵士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1-664,共4页
在测量雷达空间标校目标时,采用固定觇牌作为观测标志。为获得标志的绝对位置和标志之间较高的相对精度。采用GPSC级进行平面控制测量,采用二等水准进行高程控制测量,采用高精度全站仪极坐标法和边角前方交会法进行标志的坐标测量,采用... 在测量雷达空间标校目标时,采用固定觇牌作为观测标志。为获得标志的绝对位置和标志之间较高的相对精度。采用GPSC级进行平面控制测量,采用二等水准进行高程控制测量,采用高精度全站仪极坐标法和边角前方交会法进行标志的坐标测量,采用对向测距三角高程联合二等水准进行标志的高程测量。精度分析和实际应用表明;观测成果是可靠的,采用几种精密测量方法联合进行,可以满足观测标志的高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标校目标 精密测量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产小区3维仿真的实现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亮 张友静 许捍卫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55-57,60,共4页
结合无锡房产测绘系统中的房产小区 3维景观子模块的开发实践 ,介绍将AutoCAD和OpenGL结合 ,利用AutoCAD建立房产小区的 3维模型 ,并在其基础上利用OpenGL编程进行房产小区的 3维模拟 ,实现小区的 3维仿真 。
关键词 AUTOCAD OPENGL 房产小区 3维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码影像的边坡三维可视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朝辉 李浩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5-97,共3页
研究实现了边坡的三维可视化,把对边坡的一部分研究工作搬到了计算机的三维模拟环境中;首先提出了用数码相机来获取边坡的原始影像,通过对原始立体影像的一系列处理,最终得到DSM三维格网数据,并完成了边坡三维模型的构造;其次探讨了边... 研究实现了边坡的三维可视化,把对边坡的一部分研究工作搬到了计算机的三维模拟环境中;首先提出了用数码相机来获取边坡的原始影像,通过对原始立体影像的一系列处理,最终得到DSM三维格网数据,并完成了边坡三维模型的构造;其次探讨了边坡的一些三维可视化分析功能,加深了对边坡的研究;同时用VC++6.0和OpenGL设计实现了软件系统3DSlo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格网 三维可视化 构造 三维模拟 DSM 研究工作 立体影像 三维模型 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