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1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隧道湖相沉积软土工程特性研究
1
作者 吴建 周志芳 +2 位作者 王浩 陈波 王锦国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70,共8页
为研究太湖湖底沉积软土的工程特性和土体参数分布规律,收集了太湖隧道沿线湖底软土的大量试验数据,系统分析了软土物理力学参数的取值范围、变异性、概率分布模型以及空间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为研究太湖湖底沉积软土的工程特性和土体参数分布规律,收集了太湖隧道沿线湖底软土的大量试验数据,系统分析了软土物理力学参数的取值范围、变异性、概率分布模型以及空间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太湖湖底软土物理力学参数变异系数高,在空间分布上无明显函数变化规律;塑限和液限满足正态分布,密度和干密度近似正态分布,其他参数不符合正态分布;与强度参数最显著相关的物理力学参数包括天然含水率、天然孔隙比、干密度,呈指数或幂函数关系;对比压缩模量,压缩系数和天然含水率、天然孔隙比、干密度之间具有更好的相关性;各土层中黏土变形参数与强度参数间的相关系数最大,淤泥质土与粉质黏土次之,粉土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物理力学参数 抗剪强度 工程特性 太湖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双湖石墨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2
作者 张洋洋 饶文波 +2 位作者 徐明钻 刘峰 姚维军 《矿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1-596,共16页
苏北双湖石墨矿位于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带,前人研究仅限于其基础地质与找矿方法,而对其成因的认识较浅。在矿床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拟开展该石墨矿床矿石及围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试图揭示其成因机制。结果显示,石墨石英岩、变... 苏北双湖石墨矿位于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带,前人研究仅限于其基础地质与找矿方法,而对其成因的认识较浅。在矿床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拟开展该石墨矿床矿石及围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试图揭示其成因机制。结果显示,石墨石英岩、变粒岩以富SiO_(2)、Al_(2)O_(3)为特征,而含石墨大理岩与大理岩以富CaO、MgO为特征。各类岩矿石均具有不同程度的Ba、Nb元素亏损,石墨石英岩、变粒岩Rb/Sr值大于Sr/Ba值。全部样品均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并显示负Eu异常、弱负Ce异常特征。矿床成矿原岩为泥砂质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成岩环境为相对缺氧偏还原的滨浅海环境,沉积时水体介质为半咸水-咸水。碳同位素信息表明,矿区石英岩型石墨矿碳质来源为有机碳,大理岩型石墨矿碳质来源则混合了少量的碳酸盐无机碳。双湖石墨矿为区域变质型矿床,其形成和改造主要经历了中新元古代有机质沉积、三叠纪变质成岩成矿和200 Ma以来的构造活化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矿床成因 地球化学特征 苏鲁造山带 大理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曾家垄锡矿高分异花岗岩黑云母地球化学组成:对岩浆源区和演化过程的记录
3
作者 孙克克 陈伟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0-777,共18页
锡是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对其成矿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显著的经济价值。原生锡矿化总是与还原的高分异花岗质岩浆密切相关。相比于普通花岗岩,富锡高分异花岗岩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全岩地球化学往往具有多解性且只能给... 锡是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对其成矿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显著的经济价值。原生锡矿化总是与还原的高分异花岗质岩浆密切相关。相比于普通花岗岩,富锡高分异花岗岩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全岩地球化学往往具有多解性且只能给出岩浆体系演化最终产物的信息,难以揭示岩浆经历的演化细节。岩浆中结晶的矿物如石英、黑云母、磷灰石等能够记录岩浆组分的动态变化及全岩组分难以反映的精细演化过程,在花岗岩成因研究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本文对江西省曾家垄锡矿成矿高分异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开展了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曾家垄花岗岩中的黑云母为岩浆来源。这些黑云母显示低的镁指数(Mg^(#)=5.70~9.93,平均值为7.63)和高的铝饱和指数(A/CNK=1.77~1.98,平均值为1.88),与世界范围内S型花岗岩中黑云母特征一致,表明曾家垄花岗岩为变质沉积岩熔融而成的S型花岗岩。黑云母微量元素结果显示随着K/Rb比值降低,Rb、Cs、Sn的含量逐渐增加而Pb含量逐渐降低,暗示岩浆经历了以钾长石为主的分离结晶过程。值得关注的是黑云母中Sn的含量随着K/Rb比值降低增加了4倍,暗示随着岩浆分异锡在残余岩浆中的含量显著增加。曾家垄花岗岩黑云母具有较低的Ⅳ(F)、Ⅳ(F/Cl)、lg(fHF/fHCl)值,较高的Ⅳ(Cl)值,Ⅳ(Cl)与Ⅳ(F/Cl)之间、lg(f_(H_(2)O)/f_(HF))与lg(f_(HF)/f_(HCl))之间显示明显的负相关性,暗示曾家垄岩浆为富氟贫氯岩浆体系,黑云母结晶过程中伴随有持续的流体出溶。曾家垄花岗岩中黑云母几乎不含Fe^(3+),在Fe^(3+)-Fe^(2)+-Mg三角图解中,黑云母均位于FMQ线之下,表明其氧逸度非常低。曾家垄花岗岩中黑云母记录了岩浆具有富集的源区组成、高程度的分异演化、较低的氧逸度、持续的流体出溶,这些过程有利于最终的矿化富集。结合本文的数据及统计的文献数据表明不同岩浆热液成矿系统(Cu、Mo、W、Sn)中岩浆黑云母在主量元素、卤素及微量元素上显示不同的特征,黑云母地球化学可用于区分不同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 高分异花岗岩 岩浆源区 卤素逸度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4
作者 孙克克 胡瀚文 +1 位作者 高荣臻 陈彦交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05-1917,共13页
锡同位素是一种新兴的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其在行星演化、考古学、岩石学、矿床学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是国际地球化学领域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同位素体系。本文综述了锡同位素的分析方法、储库组成、分馏机理及其在行星科学、考古学、矿床学... 锡同位素是一种新兴的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其在行星演化、考古学、岩石学、矿床学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是国际地球化学领域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同位素体系。本文综述了锡同位素的分析方法、储库组成、分馏机理及其在行星科学、考古学、矿床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应用与双稀释剂法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锡同位素测试精度和效率,有利推动了锡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发展和应用。碳质球粒陨石具有与整体地球类似的锡同位素组成,而普通球粒陨石具有偏低的锡同位素。地幔岩石整体锡同位素组成稍高于地壳岩石。氧化还原反应、气液相分离、锡石沉淀、部分熔融、分离结晶、熔-流体相互作用是导致锡同位素分馏的重要机制。基于这些研究成果,Sn同位素体系已被初步应用于示踪早期天体演化、青铜器溯源、岩浆演化和矿床形成等过程。此外,文中对未来锡同位素研究中应关注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同位素 分析方法 分馏机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富集成矿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丹 蒋宗胜 +4 位作者 田忠华 赵海香 王娜 王雅涵 刘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38-3256,共19页
硼是一种关键的非金属战略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建材、纺织和核技术等领域,其在新兴战略产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综述了硼的地球化学特性、同位素分馏行为及全球主要硼矿的分布与成因机制。硼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存在显著... 硼是一种关键的非金属战略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建材、纺织和核技术等领域,其在新兴战略产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综述了硼的地球化学特性、同位素分馏行为及全球主要硼矿的分布与成因机制。硼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地壳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地幔。在不同地质过程中,硼元素经历了分异作用,导致不同岩石单元的硼同位素发生分馏。硼在地壳中的超常富集过程会形成硼酸盐矿物,这些矿物的形成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和氧逸度)对于硼矿床成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几种主要硼矿床的矿物组成及其成因机制,包括火山沉积型、现代盐湖型、海相蒸发盐型、矽卡岩型和沉积-变质型矿床。此外,中国的硼矿类型也十分丰富,其中最重要且储量最大的硼矿床为辽吉地区的沉积-变质型和青海-西藏地区的盐湖型硼矿床。文中详细介绍了这两类硼矿床的矿物组合特征、产状、年代及成矿模式,并对未来研究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盐矿物 硼同位素分馏 硼同位素储库 非海相型硼矿床 变质型硼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城市典型海水入侵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6
作者 张耀文 李海君 +2 位作者 赵倩 贾进军 王贺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41,共10页
为了揭示兴城滨海平原区海水入侵过程中地下水化学成分演化规律和复杂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在兴城河曹庄镇段至烟台河沙后所镇段内采集了44个地下水样本和1个海水样本,测定其水化学成分及氢氧同位素,通过分析其变化特征探讨兴城典型海水... 为了揭示兴城滨海平原区海水入侵过程中地下水化学成分演化规律和复杂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在兴城河曹庄镇段至烟台河沙后所镇段内采集了44个地下水样本和1个海水样本,测定其水化学成分及氢氧同位素,通过分析其变化特征探讨兴城典型海水入侵区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结果表明:①区内地下水化学场呈明显的水平分带性,水质由内陆到滨海依次为淡水、微咸水-咸水,地下淡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HCO_(3)·Cl-Ca以及SO_(4)-Ca型等,微咸水及咸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l-Na型或Cl-Ca型;②区内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淡水主要受控于溶滤作用,而微咸水因受到蒸发作用及混合作用影响,造成氧漂移;③微咸水以Cl^(−)组分为代表的海水与淡水混合比例为0.45%~3.46%,咸水的混合比例约为15.85%,微咸水、咸水的形成为混合作用、蒸发浓缩作用以及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等共同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城滨海平原区 同位素特征 水化学类型 海水入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江大堤管涌加固工程问题剖析
7
作者 李兴文 陈建生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49,共7页
北江大堤石角段尽管经历了4次大规模的加固工程,但在十年一遇的洪水中,堤防仍然面临管涌险情。经对北江大堤石角段的管涌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反复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红砂岩层。所谓的管涌通道实际上是红砂岩中的一些溶洞,是红砂岩中的... 北江大堤石角段尽管经历了4次大规模的加固工程,但在十年一遇的洪水中,堤防仍然面临管涌险情。经对北江大堤石角段的管涌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反复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红砂岩层。所谓的管涌通道实际上是红砂岩中的一些溶洞,是红砂岩中的碳酸盐钙质胶结物在水岩反应中流失钙离子后形成的,属于化学侵蚀的结果。北江石角段断裂带发育,江水通过断裂带与左岸的地下水直接连通,河水与地下水通过断裂带与溶洞往复流动,在CO_(2)的参与下发生水岩反应,导致红砂岩中的钙质胶结物被溶蚀,从而形成溶洞。在洪水期间,随着江水位上涨,外江水位高于地表,江水压力通过溶洞传递到堤角覆盖层之下。当江水压力大于覆盖层的浮容重,则会发生流土破坏,进而演变成为管涌。研究认为,在枯水期通过钻孔灌浆的方法将红砂岩层中的溶洞填充,才能全面消除管涌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江大堤 石角段 管涌 红砂岩 溶洞 化学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网地浸采铀溶浸范围井储耦合和粒子示踪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蕴 左海啸 +5 位作者 李召坤 张宇 常勇 祝晓彬 吴剑锋 吴吉春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3-512,共10页
为探索水平井技术在我国砂岩型铀矿地浸采铀领域的可行性,解析水平井网地浸采铀水动力过程和定量刻画溶浸范围是科学评判的基础和前提。水平井网地浸模式下地下水动力过程涉及井筒流与储层达西流的耦合(井储耦合),通过研发井储耦合数值... 为探索水平井技术在我国砂岩型铀矿地浸采铀领域的可行性,解析水平井网地浸采铀水动力过程和定量刻画溶浸范围是科学评判的基础和前提。水平井网地浸模式下地下水动力过程涉及井筒流与储层达西流的耦合(井储耦合),通过研发井储耦合数值模拟技术,构建水平井网地浸采铀地下水动力学模型,开发基于MODPATH粒子示踪模拟和Alpha-shape算法的溶浸范围自动提取技术,基于理想模型和实际场地模型的应用验证,实现地浸开采过程中溶浸液流动状态和溶浸范围的模拟刻画。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MODFLOW模型,井储耦合模型可刻画水平井注液过程中井储交互流量及变化,且交互流量值与储层渗透系数K值变化呈正相关;在井储耦合渗流模拟的基础上,可自动提取模拟时段内被抽液井有效捕捉的粒子迹线所包络的范围,识别抽液井不同捕获流量贡献率对应的溶浸范围,95%流量贡献率对应的溶浸范围为100%流量贡献率对应范围体积的40%,表明溶浸液从水平井注入储层至浸出液被竖井抽出,地浸开采前期流量交互主要集中于溶浸范围内部,而外部迹线的流速低,对抽液流量的贡献率低且浸出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水平井网 水动力 溶浸范围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厚砂岩下采动覆岩裂隙场及微震时空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谭毅 张少普 +5 位作者 何满潮 郭文兵 丁国利 王宇 程浩 李辉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85,共16页
采动覆岩裂隙演化高度及分布形态是顶板水害防治重要参数之一。以内蒙古某矿310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基于数值模拟、分形几何理论及微震事件三维空间分析明晰采动覆岩裂隙场及微震时空演化规律。结果如下:(1)采动覆岩裂隙场呈现“裂隙产生... 采动覆岩裂隙演化高度及分布形态是顶板水害防治重要参数之一。以内蒙古某矿310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基于数值模拟、分形几何理论及微震事件三维空间分析明晰采动覆岩裂隙场及微震时空演化规律。结果如下:(1)采动覆岩裂隙场呈现“裂隙产生-发育演化-局部压实-周期扩展-大部压实”动态演化规律,采动裂隙网络场发育、扩展、穿透演化分形特征;(2)阐明了采动覆岩失稳破断、运移与微震事件局部“高频次-大能量”集中区时空演化规律,“高频次-大能量”与“低频次-小能量”集中区呈现周期分布,同工作面周期来压特征相吻合,微震事件集中区发生位置普遍超前工作面80~120 m;(3)数值模拟采动覆岩裂隙演化高度与微震监测所得结果基本一致;(4)倾向高位岩层微震事件“高频次-大能量”与“低频次-小能量”集中区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类马鞍形”分布,走向高位岩层微震事件能量集中区呈现“椭球状”分布,数量集中区呈现“条带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数值模拟 采动覆岩 裂隙场演化 分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下切河谷全新世以来千年尺度海岸线变迁及沉积环境演化
10
作者 程瑜 郝社锋 +4 位作者 邹欣庆 骆丁 高丙飞 袁峰 徐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9,共14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低海拔、沉积速率大、人口密度高、人地关系矛盾突出等特点,也是受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影响最大的区域之一。恢复长江三角洲全新世以来的区域海岸线变迁,有助于理解该地区对未来海平面上升的响应。本研究以长江... 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低海拔、沉积速率大、人口密度高、人地关系矛盾突出等特点,也是受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影响最大的区域之一。恢复长江三角洲全新世以来的区域海岸线变迁,有助于理解该地区对未来海平面上升的响应。本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下切河谷顶端YZSW4孔为研究对象,建立全新世以来高分辨率的地层序列,并结合已发表的钻孔,建立高程-年龄-沉积相等基本属性数据集,恢复长江三角洲古地形地貌,并探讨三角洲的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红桥亚三角洲和黄桥亚三角洲在11.0~9.0、9.0~7.0、7.0~4.0、4.0~0 kaBP 4个阶段的沉积环境分别为潮汐河道、河口湾、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沉积速率呈现高-低-高-低的特征,红桥、黄桥沙坝并不是按照形成的先后相互衔接的,而是具有同期性,形成时间为7.6~4.0ka。全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的堆积作用受控于古河口的位置、轮廓形状及海平面变化,11.0~9.0ka,海平面快速上升,大量沉积物在古河口附近堆积下来;9.0~7.0 ka,为强潮型的河口湾,沉积物在远离湾顶的区域堆积;7.0 ka以来,海平面趋于稳定,在古河口附近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切河谷 海岸线变迁 全新世 沉积环境 长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谷型小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时空交互模拟研究
11
作者 杨蕴 郭勇 +2 位作者 王发飞 宋健 吴剑锋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1,共10页
以往地表水-地下水交互过程研究集中于平原河网地区,而水动力交互作用强烈的山谷型流域研究甚少。选取句容北山水库流域为研究区,聚焦山谷型流域地表产汇流与浅层地下水渗流交互过程,基于SWAT-MODFLOW构建了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评价... 以往地表水-地下水交互过程研究集中于平原河网地区,而水动力交互作用强烈的山谷型流域研究甚少。选取句容北山水库流域为研究区,聚焦山谷型流域地表产汇流与浅层地下水渗流交互过程,基于SWAT-MODFLOW构建了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评价流域水量交互过程及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流域范围内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互存在一定的时空差异性;2016—2019年期间整体呈现地下水补给地表水,但在丰水期局部时段,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研究区西北部、东北部山区以及南部北山水库周边地区表现为地下水补给地表水;耦合模型可较好地刻画研究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互流量,流域地下水对河道净补给量的贡献率为8.72%,其中地下水补给量在空间分布上西部支流和中部支流区域分别占28.8%、79.8%,东部支流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的补给率逆差为8.6%。研究成果可为流域水资源联合调度和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谷型流域 地表水-地下水 SWAT-MODFLOW模型 耦合模型 水量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特厚煤层坚硬顶板多维分段水力压裂控冲减损技术
12
作者 谭毅 王宇 +5 位作者 何满潮 李辉 郭文兵 李林猫 刘伟东 张少普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4-809,共16页
水力压裂技术是煤矿顶板弱化及冲击地压防治的有效方法之一。以陕西某煤矿2305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以及工程监测等手段对坚硬顶板区域弱化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基于“塑性绞线”理论构建基本... 水力压裂技术是煤矿顶板弱化及冲击地压防治的有效方法之一。以陕西某煤矿2305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以及工程监测等手段对坚硬顶板区域弱化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基于“塑性绞线”理论构建基本顶“薄板结构”力学模型,提出了结合煤层采出过程中坚硬顶板初次破断临界状态积蓄的弯曲应变能及微震事件分布与响应特征确定水力压裂目标层位的方法,根据此方法确定2305工作面压裂目标层位为14.50 m厚粗砂岩;构建流固耦合模式下应变软化数值计算模型,在目标层位设计有无定向分段水力压裂数值模拟对比试验,并引入强度−应力比参数对顶板局部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定向长钻水力压裂有效破坏了基本顶的整体性并缩短了基本顶来压步距,初次来压步距降低了25.81%,周期来压步距降低了24.64%,减小了因顶板悬空面积过大而形成巨大动载及诱发冲击地压的可能性;根据2305工作面地质条件,设计定向长钻+常规浅孔的多维分段水力压裂施工方案,20号、21号、22号定向长钻孔压裂过程中分别出现30、35、23次3 MPa以上压降现象,定向分段水力压裂使顶板的整体性得到破坏,常规浅孔压裂过程中不同裂隙的拓展形式在压裂曲线上表现出双阶段稳定型及多阶段发育型的不同阶段性特征,顶板以及顶煤压裂效果显著;联合多种监测手段对2305工作面围岩活动进行监测,多维分段水力压裂技术的实施破坏了坚硬顶板的完整性,与未实施水力压裂的2303工作面相比,初次来压步距与周期来压步距分别降低24、12 m,降幅分别达33.33%、32.19%,有效减小了采面支架工作阻力,降低了大能量微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井下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坚硬岩层 塑性力学 水力压裂 微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柴达木盆地降水同位素特征研究
13
作者 王涛 李其发 +2 位作者 张茜 王媛 陈建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8,共10页
为解决采用单一来源数据研究柴达木盆地降水同位素组成时空分布特征的局限性,综合利用TNIP数据、文献数据、C-Isoscape数据和GCMs数据,构建了当地大气降水线(LMWL),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区域降水同位素组成的年内、年际变化及其温度和降水... 为解决采用单一来源数据研究柴达木盆地降水同位素组成时空分布特征的局限性,综合利用TNIP数据、文献数据、C-Isoscape数据和GCMs数据,构建了当地大气降水线(LMWL),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区域降水同位素组成的年内、年际变化及其温度和降水量效应。结果表明:LMWL的斜率和截距低于GMWL,在空间分布上斜率呈现自西向东逐渐增大的趋势,这归因于云下二次蒸发的差异;降水δ^(18)O在年内尺度上呈现夏高冬低的季节变化特征;德令哈、小灶火、茫崖、大柴旦、乌兰站的降水δ^(18)O呈现逐年富集的变化趋势,温度是影响降水同位素年际变化的重要因素;柴达木盆地区域降水同位素温度效应显著,而降水量效应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特征 大气降水 多源数据 水文循环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路面边缘信息的城市道路边界提取方法
14
作者 刘如飞 刘梦雅 +1 位作者 赵庆鑫 马新江 《遥感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1,共8页
针对城市道路环境复杂,路边车辆、行人等遮挡因素导致车载激光点云道路边界提取困难、提取不完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路面边缘和路缘石点叠加提取城市道路边界及缺失边界补全的方法。首先利用布料模拟算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去除树冠等... 针对城市道路环境复杂,路边车辆、行人等遮挡因素导致车载激光点云道路边界提取困难、提取不完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路面边缘和路缘石点叠加提取城市道路边界及缺失边界补全的方法。首先利用布料模拟算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去除树冠等非地面点的干扰;然后对预处理后的点云分别提取路面边缘和路缘石点,根据路面边缘和路缘石的空间分布关系,利用叠加分析法去除伪边界点,获取准确的道路边界;最后根据提取道路边界的空间关系进行边界缺失部分的修补,得到完整的道路边界。对不同边界类型的城市路段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道路边界的完整度在91%以上,准确度在95%以上,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激光扫描 路缘石 道路边界 叠加融合 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的增强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的富营养化水体信息提取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昊 潘鑫 +4 位作者 谢文英 杨子 黄祚继 王春林 杨英宝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8-388,I0002,共12页
增强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augment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ANDWI)是一种新颖、稳健的水体指数,但在某些情况下ANDWI可能对表面聚集型水华的水体提取效果较差;因此,本文依据水体指数ANDWI的特点及富营养化水体指数(improved... 增强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augment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ANDWI)是一种新颖、稳健的水体指数,但在某些情况下ANDWI可能对表面聚集型水华的水体提取效果较差;因此,本文依据水体指数ANDWI的特点及富营养化水体指数(improved eutrophic water body index,MEWI)的构建思路,基于富营养化水体等地物的光谱特性,构造了修正的增强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odified augment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MANDWI)。本文以不同季节、不同水华等级的太湖进行水体提取验证,将MANDWI与双红外水体指数(double infrared band water index,DIBWI)、MEWI、多波段组合水体指数(multi-band combination water index,MBCWI)和ANDWI进行对比,结果表明MANDWI适用于不同季节且具有较好的水体提取效果,随着水华等级提升,MADNWI仍具有较高的水体提取精度(总体精度为0.99,Kappa系数为0.98),而其他水体指数的提取效果较差。MANDWI的提出增强了遥感水体提取能力,对于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类似水体指数的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DWI 富营养化 水体提取 大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位、水量、产量联控的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区节水灌溉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井淼 张江江 +4 位作者 刘瑾 杨思敏 谢一凡 孙梦雅 鲁春辉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92,共9页
为探索地下水位、灌溉水量、作物产量联控下华北平原农作物节水灌溉方案,通过耦合基于FloPy的地下水数值模型、作物需水模型和NSGA-Ⅱ多目标优化模型,研发了水位、水量、产量联控的节水灌溉多目标优化模拟框架irrigmoo。以华北平原中东... 为探索地下水位、灌溉水量、作物产量联控下华北平原农作物节水灌溉方案,通过耦合基于FloPy的地下水数值模型、作物需水模型和NSGA-Ⅱ多目标优化模型,研发了水位、水量、产量联控的节水灌溉多目标优化模拟框架irrigmoo。以华北平原中东部的沧州市作为研究区,通过收集实地资料,进行了地下水数值模型校正、作物需水模型构建以及NSGA-Ⅱ多目标优化模型配置,获得了限水灌溉条件下灌溉方案的帕累托非劣解集,并优选了代表性的地下水压采和水源置换方案。结果表明:若将灌溉用水中地下水的比例压减42.13%,并将15.28%的地下水置换为替代水源,可实现深层地下水位回升2.36 m,灌溉水量减少26.86%,冬小麦产量下降3.94%;若禁止开采地下水用于灌溉,且将现状开采量的37%置换为替代水源,有望实现深层地下水位回升8.95 m,灌溉水量减少62.87%,冬小麦减产12.70%,且产量仍在约束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水灌溉 地下水超采 地下水位 地下水数值模型 多目标优化 粮食产量 华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骆马湖水质遥感反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文广 陈伟 +3 位作者 王金东 王轶虹 吴勇锋 祁诣恒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1-170,共10页
研究以骆马湖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2卫星影像、实测水质数据和光谱数据,采用数学统计和机器学习方法分别构建骆马湖透明度和悬浮物的遥感反演模型,综合比较两种模型在水质反演中的性能,最终选取了最优模型对骆马湖水质的空间分布特性... 研究以骆马湖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2卫星影像、实测水质数据和光谱数据,采用数学统计和机器学习方法分别构建骆马湖透明度和悬浮物的遥感反演模型,综合比较两种模型在水质反演中的性能,最终选取了最优模型对骆马湖水质的空间分布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Sentinel-2等效遥感反射率与水质参数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波段组合后的相关性相比单波段均有显著提升,透明度与B3/B4相关性最高(0.85),悬浮物浓度与B5/B4相关性最高(0.68);(2)相较于基于数学统计回归的反演模型,透明度与悬浮物浓度在机器学习模型中有着更高的反演精度,透明度(测试集:R2=0.85,RMSE=7.25,MAE=5.25)与悬浮物浓度(测试集:R2=0.87,RMSE=3.36,MAE=2.49)的最优反演模型均为GA-XGBoost模型;(3)骆马湖水质反演结果表明,东北部近岸地区悬浮物含量较高,透明度较低,可能与该地区仍存在鱼塘养殖等人为活动有关;(4)通过对2018-2022年反演结果的长时序分析发现,骆马湖水质呈现显著的季节性特征。春秋季节悬浮物浓度较高,透明度较低;冬季则悬浮物浓度下降,透明度提升。2018-2020年期间,悬浮物浓度和透明度大部分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小幅波动,仅因季节或天气影响出现过几次较大波动。2021年和2022年,因骆马湖北部清退圈圩和围网,湖底沉积物扰动导致悬浮物浓度上升,透明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马湖 遥感反演 透明度 悬浮物 机器学习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S型固化剂改良砂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刘瑾 白玉霞 +5 位作者 宋泽卓 陈志昊 孙少锐 黄英豪 王琼亚 魏继红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5-501,共7页
为了研究有机高分子固化剂(OPS型固化剂)改良砂土效果,开展了渗透、抗压、快剪和抗拉试验,分析了OPS含量和砂土干密度对改良效果的影响,并结合微观扫描电镜对OPS改良砂土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OPS含量和砂土干密度的增大,... 为了研究有机高分子固化剂(OPS型固化剂)改良砂土效果,开展了渗透、抗压、快剪和抗拉试验,分析了OPS含量和砂土干密度对改良效果的影响,并结合微观扫描电镜对OPS改良砂土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OPS含量和砂土干密度的增大,改良砂土的渗透系数逐渐减小,相对渗透阻力系数逐渐增大,抗压强度、残余强度和黏聚力均增强.内摩擦角随OPS含量增加呈先增加再减小的变化趋势,当OPS掺量为2%~3%时达到峰值.抗拉强度与OPS含量呈线性关系,随干密度增加,抗拉强度先增加再减小,当干密度为1.5 g/cm3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70.38 kPa.OPS溶液在砂土中形成的高分子膜紧密地缠绕、包裹砂粒,填充砂土空隙,形成稳定的网络状结构,进而增强土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改善砂土的工程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固化剂 砂土 渗透特性 强度特性 改良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挝中部沙湾拿吉盆地晚白垩世钾盐蒸发岩:非海相输入的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西营 程怀德 +5 位作者 谭红兵 袁小龙 李永寿 苗卫良 李廷伟 马海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783-2793,共11页
老挝中部沙湾拿吉盆地上白垩统农波组钾盐蒸发岩是研究区域成矿卤水演化的重要材料。盐类矿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变化特征共同揭示了成盐物质应该主要来自海水,但深部水的补给也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所谓的含盐系"基底&qu... 老挝中部沙湾拿吉盆地上白垩统农波组钾盐蒸发岩是研究区域成矿卤水演化的重要材料。盐类矿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变化特征共同揭示了成盐物质应该主要来自海水,但深部水的补给也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所谓的含盐系"基底"硬石膏只是水-岩作用下下盐层底部溶滤后的残余物。光卤石中偏负的δD、δ18O值及Br的海相特征则指示了该矿物是浓缩海水混合大气水后蒸发的产物,陆相水对成矿卤水演化过程产生了一定影响。农波组下盐层蒸发岩可分为3个不同的演化阶段。(1)海相输入阶段:海水进入成盐盆地,石盐大量沉积,海侵作用早期具有明显的波动性而后期较稳定;该阶段末期发生了海相输入向陆相输入的转变,陆相输入在水文封闭和收缩的成盐盆地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卤水组分因深部水输入而发生变化。(2)非海相输入及混合卤水蒸发阶段:混合卤水蒸发形成钾盐,光卤石沉积过程中发生了一次轻微的卤水淡化事件。(3)沉积后改造阶段:已沉积的光卤石岩在陆相水淋滤作用下转变为钾石盐岩,钾石盐是光卤石被交代后的次生矿物。系统的微量元素和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非海相输入在成矿卤水演化及沉积后的改造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蒸发岩 非海相输入 微量元素 氢氧同位素 老挝沙湾拿吉盆地 呵叻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参数对主动加热光纤法土体含水率标定结果的影响
20
作者 辛雨凌 孙梦雅 +5 位作者 施斌 刘瑾 井淼 李筱艳 刘洁 郭君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101,共11页
近年来,基于主动加热光纤(actively heated fiber-optic,AHFO)法的土体含水率测量技术因具有独特优势而得到快速发展,但现有研究忽视了加热参数对该技术的影响。为此,本文通过室内试验探究加热参数(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对AHFO含水率测... 近年来,基于主动加热光纤(actively heated fiber-optic,AHFO)法的土体含水率测量技术因具有独特优势而得到快速发展,但现有研究忽视了加热参数对该技术的影响。为此,本文通过室内试验探究加热参数(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对AHFO含水率测量结果的影响,首先,开展了不同加热参数下温度特征值(T_(t))与含水率(w)的标定试验和影响范围半径试验;其次,分析了加热参数下对T_(t)-w标定结果以及影响范围半径的影响;最后,讨论并确定了最优加热参数。研究结果表明:T_(t)随着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增大而升高;加热功率越大,T_(t)-w曲线的斜率越大,即T_(t)对含水率变化的响应越灵敏;加热范围随着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增大而逐渐扩大。综合考虑含水率测量的灵敏性、稳定性、代表性、温度影响和测量频率等因素,确定了最优加热参数,当含水率测量频率较低或对其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时,建议加热功率取35 W/m、加热时间取20 min;当含水率测量频率较高时,建议加热功率取10 W/m、加热时间取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含水率 主动加热光纤(AHFO)法 加热参数 标定试验 温度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