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弃岩渣壁后注浆体固结时变性及对地层沉降影响研究——以南京和燕路过江通道盾构隧道工程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袁锐 赵小鹏 +2 位作者 李鹏飞 李震 闵凡路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2-770,共9页
为研究废弃岩渣替换商品砂配制的壁后注浆体(岩渣-硬性浆)固结后性质的时变规律及其对地层沉降的影响,采用自制的固结装置进行固结试验,测定浆体弹性模量等性质的时变规律,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研究岩渣-硬性浆对地层沉降的影响规律。... 为研究废弃岩渣替换商品砂配制的壁后注浆体(岩渣-硬性浆)固结后性质的时变规律及其对地层沉降的影响,采用自制的固结装置进行固结试验,测定浆体弹性模量等性质的时变规律,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研究岩渣-硬性浆对地层沉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岩渣-硬性浆固结完成后,浆体性质发展迅速,起始弹性模量为1~1.4 MPa,3 d后已达到120~160 MPa,相较于刚固结完成时其内摩擦角增长21.8%,黏聚力增长4~5倍;2)相比于普通硬性浆,使用岩渣-硬性浆进行壁后注浆能够有效降低地层沉降,最终沉降值降幅为20%左右,但浆体的固结性质差异基本不会改变地层沉降横向影响范围;3)对比沉降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发现,采用固结试验所得的岩渣-硬性浆时变性参数进行地层沉降模拟,可较为准确地反映岩渣-硬性浆填充引起的地层沉降规律,进一步验证了岩渣-硬性浆对地层沉降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泥水盾构 废弃岩渣 壁后注浆 固结试验 地层沉降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形撕裂刀切削钢筋混凝土桩基仿真与实践
2
作者 梅君 崔伦萌 +3 位作者 陈裕康 李兴高 闵凡路 方应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3-150,157,共9页
为探究盾构切桩过程中刀具与桩基相互作用机理,避免刀具损伤,以南京地铁10号线盾构穿越群桩工程为背景,基于RHT和J-C本构模型,建立弧形撕裂刀切削钢筋混凝土耦合体数值模型,探明钢筋混凝土损伤失效机理,分析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最... 为探究盾构切桩过程中刀具与桩基相互作用机理,避免刀具损伤,以南京地铁10号线盾构穿越群桩工程为背景,基于RHT和J-C本构模型,建立弧形撕裂刀切削钢筋混凝土耦合体数值模型,探明钢筋混凝土损伤失效机理,分析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最后结合实际工程对切桩效果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在刀具多次切削作用下,混凝土发生大范围损伤,钢筋与混凝土之间黏结接触失效,混凝土对钢筋的约束降低,钢筋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切口呈现挤压-拉伸断裂的形态;(2)弧形刀具以0.3 m/s的切削速度和3 mm的贯入度切削钢筋混凝土耦合体时,在切入钢筋6 mm时刀刃应力达到最大值2.6 GPa,低于合金材料允许应力2.8 GPa,不会出现刀刃断裂;(3)当切削速度介于0.2~0.5 m/s,贯入度介于1.5~7.5 mm时,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较弱,贯入度的增大导致切削力显著增加,实际工程中以高转速低贯入度的磨桩模式进行切桩,有利于避免刀具断裂;(4)切桩过程中推力和扭矩的增幅较低,钢筋切口特征主要分为挤压划痕、挤压-拉伸断裂、完全拉伸断裂3种,不存在合金刀刃断裂的情况,合金刀刃与撕裂刀主体之间的焊接强度是类似工程需要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切桩 弧形撕裂刀 钢筋混凝土耦合体 切削参数 数值仿真 工程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边坡多测点组合变形预测方法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谈小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3-148,共6页
单测点时序分析模型是单一的独立模型,没有充分考虑同类监测点空间变形上的相关性,往往不能反映边坡的整体变形趋势和规律。在单测点灰色预测模型基础上,将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边坡监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关系分析,并考虑多测点的空间关联性... 单测点时序分析模型是单一的独立模型,没有充分考虑同类监测点空间变形上的相关性,往往不能反映边坡的整体变形趋势和规律。在单测点灰色预测模型基础上,将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边坡监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关系分析,并考虑多测点的空间关联性,建立多测点整体变形预测模型。结合锦屏一级水电站边坡工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多测点整体变形预测方法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明显高于单测点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时间序列 模糊聚类 多测点 组合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胡宝春 付春雨 李珊珊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1-2186,2200,共7页
以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原料,通过添加植物蛋白复合型水泥发泡剂制备出了高性能泡沫混凝土,研究了发泡剂和水的体积比对泡沫混凝土的孔径分布、容重、吸水率、力学性能和保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泡剂和水的体积比增大,泡沫... 以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原料,通过添加植物蛋白复合型水泥发泡剂制备出了高性能泡沫混凝土,研究了发泡剂和水的体积比对泡沫混凝土的孔径分布、容重、吸水率、力学性能和保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泡剂和水的体积比增大,泡沫混凝土的气孔尺寸增大,气孔的外形逐渐趋近于圆孔状,气孔的完整度增加,容重持续降低,吸水率持续增大。当V(发泡剂)∶V(水)=4∶80时,孔形状因子最小为1.351,孔隙形状最趋近于球形。随着发泡剂和水的体积比增大,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导热系数先降低后增大。当V(发泡剂)∶V(水)=4∶80时,泡沫混凝土的孔径尺寸分布最为均匀,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为最大值,分别为8.16和1.29 MPa,导热系数最低为0.163 W/(m·K),力学性能和保温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发泡剂 孔径分布 力学性能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土与结构接触面次峰值冻结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石泉彬 杨平 +1 位作者 于可 汤国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25-2034,共10页
为探究冻土与结构接触面次峰值冻结强度影响因素、影响规律及其预估方法,选取南京河西地铁施工区域典型粉细砂为试验土样,利用改进后的大型多功能冻土直剪仪,开展多影响因素条件下的冻结强度直剪试验研究。在对次峰值冻结强度定义和量... 为探究冻土与结构接触面次峰值冻结强度影响因素、影响规律及其预估方法,选取南京河西地铁施工区域典型粉细砂为试验土样,利用改进后的大型多功能冻土直剪仪,开展多影响因素条件下的冻结强度直剪试验研究。在对次峰值冻结强度定义和量化标准约定的基础上,研究发现极限峰值后剪应力陡降、峰后剪应力周期性变化、软化衰变等典型变化规律。将次峰值冻结强度与接触面温度、粗糙度、法向应力拟合后发现其分别呈反比例线性、二次抛物线、正比例线性关系。通过关系数据库管理软件数据挖掘,得出次峰值冻结强度关键影响因素及大小依次为接触面法向应力、粗糙度,而接触面温度为非关键影响因素。经多元非线性回归,构建了耦合接触面温度、法向应力及粗糙度三因素的次峰值冻结强度预估模型,可为人工冻土区或天然冻土区冻结加固设计、盾构法施工、地下结构物设计等提供冻结强度参数选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峰值冻结强度 影响因素 影响规律 预估模型 冻土 接触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云锦路人行景观天桥设计 被引量:9
6
作者 袁爱民 徐敏 +2 位作者 戴航 张冰 王倩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0,共4页
为满足云锦路人行景观天桥特殊地理位置的景观要求和功能要求,遵照城市形态学原则,采用弱化天桥体量的景观设计思路对天桥进行设计。天桥全长45.0 m,主跨37.0 m,采用脊骨形钢管桁架主梁,上部3根钢管,下部1根钢管;在主梁的两侧悬挑钢臂,... 为满足云锦路人行景观天桥特殊地理位置的景观要求和功能要求,遵照城市形态学原则,采用弱化天桥体量的景观设计思路对天桥进行设计。天桥全长45.0 m,主跨37.0 m,采用脊骨形钢管桁架主梁,上部3根钢管,下部1根钢管;在主梁的两侧悬挑钢臂,每侧各布置3束体外预应力筋,在主梁下部钢管的两侧各布置1束体外预应力筋;桥墩采用"Y"形墩,桥墩基础采用直径1 m、长30 m钻孔灌注桩;在天桥跨中安装4个重300 kg的TMD减振控制系统以减小天桥振动;天桥两端搭载自动扶梯。该桥实现了桥梁跨越功能并兼顾美观和现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天桥 钢桁架 体外束 TMD 景观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颗粒尺寸对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反应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谭慧明 陈福茂 +1 位作者 何稼 陈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84-1889,共6页
为了确定微生物固化土体过程中的反应时间,本文通过测定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反应过程中钙离子浓度变化,研究土颗粒存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与经验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土颗粒存在时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碳酸钙沉积层会在一... 为了确定微生物固化土体过程中的反应时间,本文通过测定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反应过程中钙离子浓度变化,研究土颗粒存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与经验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土颗粒存在时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碳酸钙沉积层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反应速率,加入土颗粒会充分发挥细菌的胶结能力,显著加快反应速率;在相同试验环境下,反应速率随着单位体积胶结液中颗粒表面积的增大而增大,但当颗粒粒径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堵塞效应会使反应速率有所降低;反应速率经验关系既不能体现反应后期的衰减过程,也不能反映颗粒存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 反应速率 颗粒表面积 颗粒尺寸 粗粒土 堵塞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锅炉框架爆破排险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本伟 周祥磊 +6 位作者 王琪 陈德志 周应军 甄梦阳 罗鹏 胡浩川 陈晨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7-102,共6页
为爆破拆除某火力发电厂坍塌事故残体,通过向边长50 cm的空心立柱中填充混凝土实现空心钢结构立柱的钻孔爆破。通过在钻孔两侧切割引导缝削弱钢材对爆轰能量的抵抗能力,实现利用乳化炸药以7.4 kg/m 3至8.89 kg/m 3的单耗爆破拆除钢结构... 为爆破拆除某火力发电厂坍塌事故残体,通过向边长50 cm的空心立柱中填充混凝土实现空心钢结构立柱的钻孔爆破。通过在钻孔两侧切割引导缝削弱钢材对爆轰能量的抵抗能力,实现利用乳化炸药以7.4 kg/m 3至8.89 kg/m 3的单耗爆破拆除钢结构立柱的目的。通过预先填充混凝土补偿钻孔和引导缝造成的结构强度损失,保证了起爆前钢结构厂房的稳定和施工安全。通过钢丝网、防晒网、单层沙袋组成的防护体系有效的控制了爆破飞散物和爆破空气冲击波,进而实现了处理该安全隐患的工作目的。预注混凝土爆破拆除筒状钢结构工艺可以用以爆破拆除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框架 爆破拆除 空心钢结构立柱 填充混凝土 引导缝 乳化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端头半球形冻结壁温度场发展规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胡俊 卫宏 +2 位作者 刘勇 李玉萍 姚凯 《森林工程》 2017年第2期88-91,96,共5页
对盾构隧道端头半球形冻结壁加固结构作简单介绍,运用有限元软件数值建模分析了半球形冻结壁温度场的发展规律。主要得出:半球形冻结壁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盾构隧道端头冻结加固方式;冻结初期,冻土帷幕是以冻结管为中心呈柱状向外扩展,到冻... 对盾构隧道端头半球形冻结壁加固结构作简单介绍,运用有限元软件数值建模分析了半球形冻结壁温度场的发展规律。主要得出:半球形冻结壁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盾构隧道端头冻结加固方式;冻结初期,冻土帷幕是以冻结管为中心呈柱状向外扩展,到冻结40d时,可形成厚度约为1.8m的封闭半球形壳体冻土帷幕;可采用增加环形冻结管对数、延长冻结时间和降低盐水温度来将半球形冻结壁冻实;半球形冻结壁纵向(X轴)冻结影响范围约为5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形冻结壁 端头加固 冻结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人工冻结板温度场发展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俊 卫宏 +2 位作者 刘勇 李玉萍 赵联桢 《森林工程》 2016年第6期93-98,共6页
水下人工冻结板是一种新型的水下清淤、取样和打捞装置。本文运用有限元软件,对水下人工冻结板的温度场发展与分布规律进行数值分析。主要得出:水下人工冻结板所形成的冻土帷幕成板块状,随着冻结时间的增加,板块状冻土帷幕的厚度也在增... 水下人工冻结板是一种新型的水下清淤、取样和打捞装置。本文运用有限元软件,对水下人工冻结板的温度场发展与分布规律进行数值分析。主要得出:水下人工冻结板所形成的冻土帷幕成板块状,随着冻结时间的增加,板块状冻土帷幕的厚度也在增加;海底1 m范围内的土体受冻结板的降温影响较大,海底以下1 m到2 m的空间里,温度上升很快,海底2 m以下的土体温度几乎不受水下人工冻结板的影响;在现有的降温计划下,不同冻结板长度最终形成的冻土帷幕厚度都约为1 m,路径1上降温过程基本一致。所得结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人工冻结板 冻结法 温度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化岩层岩渣配制的盾构同步注浆浆液性能及微观形貌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义盛 赵小鹏 +4 位作者 袁锐 李鹏飞 姚占虎 王登峰 闵凡路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5-71,共7页
为探索泥水盾构穿越风化岩层时产生的大量岩渣的再利用问题,依托南京和燕路过江通道工程,采用岩渣代替部分商品砂配制同步注浆浆液,并测试了浆液流动度、稠度、凝结时间、泌水率及强度等指标,分析了岩渣配制同步注浆浆液的性能及微观结... 为探索泥水盾构穿越风化岩层时产生的大量岩渣的再利用问题,依托南京和燕路过江通道工程,采用岩渣代替部分商品砂配制同步注浆浆液,并测试了浆液流动度、稠度、凝结时间、泌水率及强度等指标,分析了岩渣配制同步注浆浆液的性能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岩渣替换商品砂比例的增大,浆液流动度、稠度和泌水率逐渐降低,而凝结时间呈缩短趋势,1 d抗压强度也逐渐增大;替换比例在50%~85%时,浆液各项性能均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当替换比例为85%时,浆液流动度、稠度与现场浆液接近,凝结时间从10.6 h缩短至7.3 h,1 d抗压强度增强了近1倍;岩渣中含有的高岭石相矿物在水中会电解出Al^(3+),促进了浆液中C-S-H凝胶的形成,是促使浆液凝结时间缩短和抗压强度增大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水盾构 同步注浆 风化岩层 岩渣 凝结时间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杆塔结构新型桩-板复合基础下压承载力特性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倪辉辉 张大长 +1 位作者 李布辉 岳健广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96,共5页
为了研究新型桩-板复合基础受下压荷载时,基础的承载性能及桩土互相作用的机制,应用有限元软件开展了大板基础、单桩基础和桩-板复合基础的下压承载力模拟分析。研究表明:新型桩-板复合基础的荷载-沉降曲线为缓降型曲线,下压荷载作用过... 为了研究新型桩-板复合基础受下压荷载时,基础的承载性能及桩土互相作用的机制,应用有限元软件开展了大板基础、单桩基础和桩-板复合基础的下压承载力模拟分析。研究表明:新型桩-板复合基础的荷载-沉降曲线为缓降型曲线,下压荷载作用过程中,桩率先发挥其承载力,当板底地基土达到承载力极限时,桩-板复合基础达到极限承载力。结合现有复合桩基的相关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单桩极限承载力Pu的设计方法,适用于新型桩-板复合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桩基 模拟分析 荷载分担比例 承载机制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热冲击破岩技术:致裂原理与振动安全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小飞 胡少斌 王恩元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8-130,共13页
新型超临界CO_(2)热冲击破岩技术与传统钻爆法相比振动弱、能量可控,适合城市公共区域等复杂敏感地区破岩工作。目前超临界CO_(2)热冲击破岩技术的致裂原理尚不清楚,现场试验中振动安全评价没有标准。为了研究超临界CO_(2)热冲击破岩技... 新型超临界CO_(2)热冲击破岩技术与传统钻爆法相比振动弱、能量可控,适合城市公共区域等复杂敏感地区破岩工作。目前超临界CO_(2)热冲击破岩技术的致裂原理尚不清楚,现场试验中振动安全评价没有标准。为了研究超临界CO_(2)热冲击破岩技术致裂原理和振动安全,同时进行了真三轴CO_(2)热冲击致裂试验和破岩现场振动监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CO_(2)热冲击破岩诱发振动速度在6m时即降到了30mm/s左右,满足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要求;(2)CO_(2)热冲击破岩引发振动频率主要分布于1~100Hz,随着震源距的增加,破岩诱发振动波形频谱主要成分分布也逐渐变宽;(3)传统CO_(2)相变致裂能量计算公式同样适用于CO_(2)热冲击破岩技术,致裂能量的TNT当量适用于萨道夫斯基公式;(4)CO_(2)热冲击破岩是冲击波和高能气体共同作用致裂岩石,可以分为3个阶段,其中高能气体的气楔作用在岩体损伤中占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岩技术 CO_(2)热冲击 振动安全 致裂原理 能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地质环境微塑料污染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丽萍 陶雪晴 +2 位作者 万愉快 何稼 李明东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3-241,共9页
陆地地质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日渐广泛和严重,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近5年微塑料研究的国际文献进行了综述,从来源与组成、迁移和环境影响3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建议。近期研究发现陆地地... 陆地地质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日渐广泛和严重,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近5年微塑料研究的国际文献进行了综述,从来源与组成、迁移和环境影响3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建议。近期研究发现陆地地质环境中的微塑料主要来源于垃圾填埋场、农业面源污染、污水处理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不同来源的微塑料存在显著差异,具有时空变异性。微塑料会随土体人为扰动、土内生物活动在土体内迁移,还可能渗入地下水并借助渗流迁移,或悬浮到大气中并借助风力迁移,颗粒越小越容易迁移。微塑料使土体黏聚力增加、孔隙率降低、孔隙尺度减小、空气循环减少、保水能力提高,微塑料中强水溶性添加剂的渗出会造成地质体次生污染。微塑料对植物生长、动物消化、微生物活性存在不利影响,会诱发人类能量和脂质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和呼吸系统疾病。微塑料污染地质体修复仍处于起步阶段,仅在少量室内试验中发现了微生物降解和生物修复的效果。综上,微塑料污染广泛存在,且对生物和人类健康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面向未来,尚需探明微塑料对陆地生态系统中营养传输的影响、微塑料添加剂在地质体中的迁移和降解规律,研发更高效便捷的微塑料定量检测方法,制定全球统一的测试和评价标准,将微塑料检测列入污染土检测项目,研发高效的微塑料污染地质体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体 微塑料 陆地 污染 迁移 环境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冰粉气动破岩振动时频能量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小飞 胡少斌 +1 位作者 王恩元 张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2-179,共8页
为研究干冰粉气动破岩的冲击振动危害效应,试验测试了干冰管内气体压力变化和地表的振动速度,用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研究了干冰粉气动破岩振动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干冰粉气动破岩最大振动速度在11 m时下降至2.5 cm/s以下,是一种振... 为研究干冰粉气动破岩的冲击振动危害效应,试验测试了干冰管内气体压力变化和地表的振动速度,用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研究了干冰粉气动破岩振动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干冰粉气动破岩最大振动速度在11 m时下降至2.5 cm/s以下,是一种振动很小的新型破岩方式;经测量致裂管内压力峰值达到50.85 MPa,计算能量的TNT当量符合萨道夫斯基公式;使用HHT对干冰粉气动破岩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分析,能量在频域上主要分布于0~100 Hz,振动持续时间0.3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冰粉气动破岩 振动测量 希尔伯特-黄变换 能量计算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支承连续梁法的混凝土斜拉桥合理成桥索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付春雨 高振锋 +2 位作者 严鹏 唐重平 唐波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4-130,共7页
为准确方便地确定混凝土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索力,利用结构弯曲应变能最小化原则,将斜拉索视为弹性支承,将主梁和桥塔均视为弹性支承连续梁,提出一种基于弹性支承连续梁模型的混凝土斜拉桥合理成桥索力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恒载作用下... 为准确方便地确定混凝土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索力,利用结构弯曲应变能最小化原则,将斜拉索视为弹性支承,将主梁和桥塔均视为弹性支承连续梁,提出一种基于弹性支承连续梁模型的混凝土斜拉桥合理成桥索力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恒载作用下主梁的弹性支承力,作为斜拉索的竖向分力,求得斜拉索的合理成桥状态索力初始值,再根据塔偏变形引起的索力变化修正索力初始值最终得到合理成桥索力。以增江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本文方法计算合理成桥索力及在该索力下的主梁弯矩、应力、结构位移等成桥结构响应。结果表明:所计算出的成桥索力中,恒载作用下主梁支承力产生的索力初始值占比大,而塔偏修正值占比小;该索力能够使混凝土斜拉桥结构达到合理成桥状态,同时其计算过程简化,计算量小,可为混凝土斜拉桥合理成桥索力计算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斜拉桥 弹性支承连续梁 弯曲应变能最小化 成桥索力 合理成桥状态 主梁变形 塔偏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侧压下大骨料混凝土的动态双轴破坏准则研究
17
作者 施林林 宋玉普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3-106,共4页
利用静、动三轴试验机对定侧压下的大骨料混凝土施加动态双轴压荷载,研究不同的侧压力和应变率(应变率为10-5~10-2/s)对大骨料混凝土的受力性能影响。在主应力和八面体应力空间,建立了在不同应变率下大骨料混凝土的双轴破坏准则。试验表... 利用静、动三轴试验机对定侧压下的大骨料混凝土施加动态双轴压荷载,研究不同的侧压力和应变率(应变率为10-5~10-2/s)对大骨料混凝土的受力性能影响。在主应力和八面体应力空间,建立了在不同应变率下大骨料混凝土的双轴破坏准则。试验表明:应变率没有改变材料的破坏形态,大骨料混凝土在动态双轴压荷载下主要为层状劈裂破坏。随着应变率的提高,大骨料混凝土试件表面有更多的骨料破坏,同时断面趋于平整。大骨料混凝土的动态强度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侧压力大致呈抛物线型变化,且均在侧压力为0.50fc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料混凝土 应变率 双轴应力 强度 破坏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型号的压型性钢板对抗风设计的影响分析
18
作者 闫小杰 朱召泉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636-638,共3页
采用Ansys软件建立屋盖模型,根据实际工程中采用不同型号的钢结构屋面板,对相同厚度的钢结构屋面板进行加载,得出屋面板加载过程的荷载-位移曲线,并与《规范》要求进行对比,验证和分析结果的可靠度。计算结果表明,在没有发生强度破坏的... 采用Ansys软件建立屋盖模型,根据实际工程中采用不同型号的钢结构屋面板,对相同厚度的钢结构屋面板进行加载,得出屋面板加载过程的荷载-位移曲线,并与《规范》要求进行对比,验证和分析结果的可靠度。计算结果表明,在没有发生强度破坏的前提下,施加相同荷载,位移较小的表明抗风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型钢板 风吸力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施工阶段主梁截面温差效应计算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付春雨 严鹏 唐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654-2661,共8页
为揭示主梁竖向截面温差作用对施工阶段斜拉桥的影响机理,准确预测斜拉桥结构的截面温差效应,将斜拉桥主梁视为一根连续弹性支承的地基梁,其支承刚度取决于斜拉索的竖向抗拉刚度。对主梁微段进行内力分析,建立微段的内力平衡微分方程;... 为揭示主梁竖向截面温差作用对施工阶段斜拉桥的影响机理,准确预测斜拉桥结构的截面温差效应,将斜拉桥主梁视为一根连续弹性支承的地基梁,其支承刚度取决于斜拉索的竖向抗拉刚度。对主梁微段进行内力分析,建立微段的内力平衡微分方程;结合温差变形和支承边界条件,对方程进行求解,获得结构应力和变形,由此提出一种斜拉桥结构主梁截面温差效应的解析方法。通过与实桥算例的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对比,发现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预测竖向截面温差作用下斜拉桥主梁的结构应力与变形,并进一步分析结构响应在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斜拉索刚度变化对该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截面温差作用只会在主梁悬臂端引起较大结构变形;而主梁其他部位受到拉索和桥塔的约束作用,变形量很小,但由于约束作用的存在,其温差应力较大,尤其在塔梁连接处应力值达到最大;而且温差应力随着施工悬臂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桥梁施工至大悬臂状态下,主梁的底板与腹板均会出现较大的拉应力,应通过增加预应力等措施抵消或减小这部分拉应力;但温差效应受斜拉索支承刚度的影响较小,因此采用中间索的平均支承刚度作为计算模型的支承刚度,能够满足工程需求,也减少了计算量,便于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主梁截面温差 施工阶段 弹性地基梁 温度应力 悬臂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单参变量Bernstein序列及其在含变分数阶非线性边界值问题中的应用
20
作者 王春秀 周星德 +2 位作者 方立雪 金奕潼 石贤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19-123,173,共6页
针对含变分数阶的非线性边界值问题(NBVP),通过每项增加一个参变量的方式,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含单参变量Bernstein序列(SBS),把其用于问题的求解,具体过程如下:引入单参变量构造SBS,进而把变分数阶项转换为以SBS为基的多项式表示;对于非... 针对含变分数阶的非线性边界值问题(NBVP),通过每项增加一个参变量的方式,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含单参变量Bernstein序列(SBS),把其用于问题的求解,具体过程如下:引入单参变量构造SBS,进而把变分数阶项转换为以SBS为基的多项式表示;对于非线性边界值问题,目标函数中的积分采用高斯勒让德积分方法近似表示;考虑到非线性优化时存在多解现象,引入遗传算法以期同时获得所有次优解,进而以次优解作为初始值,采用软件MATLAB优化模块获得最优解;给出二个仿真实例。从计算结果来看,该方法求解的精度与Hassani等的研究结果一致,且均比采用同样项数的Bernstein多项式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参变量 Bernstein序列 变分数阶 非线性边界值问题(NBV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