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与湖泊水补给源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建生 赵霞 +3 位作者 盛雪芬 汪集旸 顾慰祖 陈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6-576,共1页
关键词 巴丹吉林沙漠 高大沙山 湖泊水 地球化学方法 同位素 补给源 2003年6月 2004年5月 地球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水体年龄与水体中放射性同位素浓度关系浅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童海滨 陈建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7-650,共4页
为了研究湖泊水体年龄与水体中放射性同位素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运用数学物理方法给出了湖泊水体年龄展开为湖泊水体中放射性同位素浓度的函数表达式.在介绍年龄输运方程概念及其意义的基础上,以微分方程为分析工具,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和... 为了研究湖泊水体年龄与水体中放射性同位素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运用数学物理方法给出了湖泊水体年龄展开为湖泊水体中放射性同位素浓度的函数表达式.在介绍年龄输运方程概念及其意义的基础上,以微分方程为分析工具,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和放射性衰变原理,利用微元法分别推导了湖泊水体的年龄输运方程和湖泊水体中放射性同位素浓度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各自的解析解;在此两者的基础上给出了湖泊水体年龄与水体中放射性同位素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年龄输运方程 放射性同位素浓度 水体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丹吉林高大沙山表层孔隙水现象的疑义 被引量:34
3
作者 顾慰祖 陈建生 +4 位作者 汪集旸 赵霞 谢民 陆家驹 Klaus-Peter Seiler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5-699,共5页
1997-2003年对巴丹吉林沙漠中不同位置共7个高大沙山和1个流动沙丘表层2m内的孔隙水情况用常规方法作了观测,每年均在相近日期进行。孔隙水量随深度而增大,历年观测期间2m附近的体积含水量约3%,达到相应实测最大持水量的约65%或更高,25c... 1997-2003年对巴丹吉林沙漠中不同位置共7个高大沙山和1个流动沙丘表层2m内的孔隙水情况用常规方法作了观测,每年均在相近日期进行。孔隙水量随深度而增大,历年观测期间2m附近的体积含水量约3%,达到相应实测最大持水量的约65%或更高,25cm至1m孔隙水δ18O的正值表明它经过了反复补给-蒸发过程。观测了雨后入渗深度及其在沙丘120m坡面上的分布,另由历年短期能量平衡测验获得沙山陆面蒸发和凝结概念。认为当地年降水量和凝结量不足以对沙山2m表层内的孔隙水现象作出解释,疑另有与大尺度地下水系统相关的补给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丹吉林眇漠 高大沙山 孔隙水 蒸发凝结 饱和度 环境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转换关系的几点质疑 被引量:3
4
作者 赵霞 陈建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309-311,共3页
张掖、高台和临泽沿着黑河一带泉水总量在(10~13)×10^8m^3/a之间,泉水对张掖地区的农业生长、生态环境、工业和人民生活极为重要,近年来虽然泉水量在减少,但基本保持稳定状态。对于泉水的补给来源基本被认为是由黑河等地表... 张掖、高台和临泽沿着黑河一带泉水总量在(10~13)×10^8m^3/a之间,泉水对张掖地区的农业生长、生态环境、工业和人民生活极为重要,近年来虽然泉水量在减少,但基本保持稳定状态。对于泉水的补给来源基本被认为是由黑河等地表径流转换而来的,认为河流在山区排泄地下径流,进入山前平原以后,变成河水补给地下水,而在适当条件下地下水以泉的形式溢出地面,因此构成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的复杂过程。很多人认为这种过程是水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为河水渗漏-溢出-再渗漏-再溢出等,是一种反复转化过程,并称此过程为水资源相互转化多巡回性。笔者结合同位素分析对这种地表水-地下水-泉水-地下水-泉水的多次转换模式产生一定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 地下水 泉水 相互转化 同位素 补给地下水 黑河流域 地表水 转换关系 张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库的发现对西部调水计划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建生 汪集旸 《水利经济》 2004年第3期28-32,共5页
提出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水来自祁连山冰川积雪的补给,研究结果表明:在祁连山—巴丹吉林沙漠—额济纳盆地之间存在一条"地下河",根据蒸发量估算出地下水库的动储量达到5亿m3/a,同位素氚和氟利昂测定地下水的补给时间为30年左右,... 提出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水来自祁连山冰川积雪的补给,研究结果表明:在祁连山—巴丹吉林沙漠—额济纳盆地之间存在一条"地下河",根据蒸发量估算出地下水库的动储量达到5亿m3/a,同位素氚和氟利昂测定地下水的补给时间为30年左右,承压地下水水质良好,矿化度仅为0 7g/L。讨论该地下水库的开发利用将对我国河西走廊及其以北的内蒙地区的水资源配置发挥的作用,建议不要修建正义峡水库及其配套的输水渠道工程,并废弃掉中下游的地表水库,向下游的调水量可维持在5~6亿m3/a,将3亿m3/a黑河的水通过输水管道送到石羊河流域,可以考虑停建"引大济西"和"引大济黑"工程,以免在西部水利工程建设上出现高投入、低产出的决策失误,为国家节约数以亿计的公共工程建设资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丹吉林沙漠 祁连山冰川 地下水 西部调水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阿尔金断裂中地下河的发现对西部水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建生 汪集旸 《水利经济》 2004年第4期1-7,共7页
在古日乃草原木吉湖、哈尔敖包、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群一带发现了大量的钙华 ,根据钙华的分布可以确定在巴丹吉林沙漠与古日乃草原的基岩中存在一条北西向的大断层 ,怀疑这条断层可能就是祁连山断层的西延部分 ,由于新生代阿尔金断裂的右... 在古日乃草原木吉湖、哈尔敖包、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群一带发现了大量的钙华 ,根据钙华的分布可以确定在巴丹吉林沙漠与古日乃草原的基岩中存在一条北西向的大断层 ,怀疑这条断层可能就是祁连山断层的西延部分 ,由于新生代阿尔金断裂的右行走滑使北盘相对于南盘滑动了约4 5 0km ,该发现为阿尔金断裂在新生代的右行走滑提供了证据。阿尔金断裂将祁连山的深大断层等断裂构造连通起来 ,形成地下河。汇入阿尔金断裂的地下河水流入巴丹吉林沙漠后以泉水的形态出漏 ,形成湖泊群 ,断层中地下淡水循环的深度超过 3km以上 ,又通过古日乃断层补给到额济纳盆地 ,历史上的古日乃湖正是通过这条地下河道补给的。阿尔金断裂继续向东延伸 ,现场调查发现吉兰泰盐湖周边地下水中的矿化度仅为 0 7g/L ,3He/4 He同位素证实地下水来自于深部断层的补给。推测公元前 30 0 0 0年在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古日乃草原、古居延泽存在面积达到80 0 0 0km2 的湖泊群 ,与阿尔金断裂的补给关系极大。阿尔金断裂中的地下河的发现对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对于重新认识额济纳盆地地下水的补给关系以及正在准备实施的西部调水计划都将具有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 祁连山断裂 巴丹吉林沙漠 地下河 西部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