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绿证-碳交易与需求响应的含氢IES低碳优化调度
1
作者 蔡昌春 何瑶瑶 +2 位作者 石庆伦 侯世玺 王斌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2,共10页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以其高度灵活、环境友好的特点,在实现低碳经济和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现有的IES建模方法难以挖掘氢能多设备的协同耦合性、且调度策略缺少市场机制的支持。因此,文中提出一...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以其高度灵活、环境友好的特点,在实现低碳经济和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现有的IES建模方法难以挖掘氢能多设备的协同耦合性、且调度策略缺少市场机制的支持。因此,文中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绿色证书交易、阶梯型碳交易和需求响应的含氢IES优化调度策略。首先,建立基于电转气(power-to-gas,P2G)两阶段运行的氢能多元利用模型,推动新能源的使用;然后,建立绿证-碳联合交易机制,通过市场激励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最后,考虑综合需求响应优化用户侧用能行为,建立以经济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的IES优化调度模型,并通过CPLEX求解器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模型能够实现IES多能耦合,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减少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IES) 氢能多元利用 绿色证书交易 碳交易 碳排放 需求响应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背景光强度估计和对比度调整的无监督水下图像增强
2
作者 霍冠英 盛兴琳 施淑娴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7-305,共9页
提出了一种优化全局背景光强度估计和对比度的无监督水下图像增强方法。针对用高斯模糊估计全局背景光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全局背景光估计方法,利用包含上、下采样以及卷积的网络来精确估计全局背景光,并通过平滑约束来监督网络的学习... 提出了一种优化全局背景光强度估计和对比度的无监督水下图像增强方法。针对用高斯模糊估计全局背景光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全局背景光估计方法,利用包含上、下采样以及卷积的网络来精确估计全局背景光,并通过平滑约束来监督网络的学习;针对复杂成像环境、局部与全局处理不均衡等导致的色偏及对比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对比度调整的综合方法,对网络施加对比度约束,并结合自动色阶和CLAHE方法,改善全局亮度和对比度并保持局部细节。基于自建的水下图像数据集和真实水下图像数据集进行水下图像增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视觉效果和定量指标上均表现突出。自建数据集图像增强后对比度高、细节清晰,在UCIQE、UIQM和综合指标上均表现最佳,分别达到0.54、0.55和44.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图像增强 全局背景光强度估计 无监督学习 平滑损失 对比度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聚涡旋光束中离轴相位奇点的传输轨迹
3
作者 王溢秋 刘志鹏 +3 位作者 靳琪琳 殷澄 单鸣雷 韩庆邦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3,共6页
在涡旋光场中相位奇点的传输特性是研发基于复杂光场的新型光电子器件的关键,而离轴相位奇点在汇聚涡旋光中的传输机理至今还未被阐明.该文针对这一课题展开研究,基于近轴传输方程直接推导了相位奇点在任意宿主光束中的轨迹方程;并证明... 在涡旋光场中相位奇点的传输特性是研发基于复杂光场的新型光电子器件的关键,而离轴相位奇点在汇聚涡旋光中的传输机理至今还未被阐明.该文针对这一课题展开研究,基于近轴传输方程直接推导了相位奇点在任意宿主光束中的轨迹方程;并证明在汇聚高斯光束中焦场附近的离轴涡旋点做随光束同步缩放的螺旋状运动.但该结论与波束传输法仿真得到的结果相矛盾,后者表明离轴相位奇点沿直线穿过光束截面.为解决上述矛盾,该文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证明了离轴涡旋点在焦场附近的螺旋状轨迹.该研究成果可推广至多个相位奇点并存的情形,为有效辨识和操控复杂光场中的相位奇点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光束 离轴相位奇点 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似实例重用的铣削类零件数控工艺决策方法
4
作者 徐昌鸿 张树生 +2 位作者 梁嘉宸 黄瑞 卞荣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0-338,共9页
为了充分重用已有数控工艺设计成果,克服现有工艺优化方法柔性差、效率低、人工依赖性强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相似实例重用的铣削类零件数控工艺决策方法。首先,建立以生产耗费最低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包括机床、刀具、装夹等因素,给... 为了充分重用已有数控工艺设计成果,克服现有工艺优化方法柔性差、效率低、人工依赖性强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相似实例重用的铣削类零件数控工艺决策方法。首先,建立以生产耗费最低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包括机床、刀具、装夹等因素,给出生产耗费的计算公式;其次,综合考虑生产车间资源的动态变化,通过重用已有相似实例的加工操作自适应获得新局部结构的多份备选数控工艺;然后,依据各备选数控工艺的相似度,采用轮盘赌算法进行选择,映射为工艺方案有向图的顶点;随后,分析加工操作顺序约束规则,确定各顶点之间有向边的方向,构建完整的工艺方案有向图作为零件数控工艺方案的有效表征;最后,提出一种混合蚁群模拟退火算法,采用蚁群算法结合图论理论对工艺方案有向图进行自动优化搜索,获得若干较优路径后输入模拟退火算法进行全局搜索获得最优解。以某典型零件MBD模型为例,基于CATIA平台对本文所提方法进行加工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基于CAPP软件的工艺设计方法,本文方法决策结果能够满足实际数控加工要求,人工交互次数及时间减少84.6%,生产耗费降低16.6%。因此,本文方法能够合理且自动生成零件整体最优数控工艺方案,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研制周期,提升企业数控工艺设计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工艺决策 重用 局部结构 工艺方案有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速率分割多址接入辅助的多站通感一体化波束赋形设计
5
作者 李若光 王琰 +1 位作者 陈颖玚 韩光洁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1-1499,共9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协作速率分割多址接入(Coordinated Rate-Splitting Multiple Access,CoRSMA)辅助的多站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波束优化方案,以更为灵活地实现定制化的通信和感知业务.本文建立了各... 本文提出了一种协作速率分割多址接入(Coordinated Rate-Splitting Multiple Access,CoRSMA)辅助的多站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波束优化方案,以更为灵活地实现定制化的通信和感知业务.本文建立了各基站(Base Station,BS)公有流和私有流的接收信号模型,以及感知回波信号模型,分析波束赋形向量与通信速率和感知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之间的关系.在保证特定区域感知性能的条件下,以最大化最差情况下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通信和速率为优化目标,对所有BS的波束赋形向量进行联合优化.为了有效求解所构建的优化问题,通过引入辅助变量,并结合连续凸逼近(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SCA)方法对原始优化问题的非凸目标和约束进行松弛转换,进一步利用半正定规划(Semi-Definite Programming,SDP)技术得到最优波束赋形.仿真结果显示,所提出的CoRSMA-ISAC系统在通信和感知性能上均优于基于空分多址接入(Spatial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DMA)与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辅助的ISAC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 速率分割多址接入(RSMA) 多站 波束赋形优化 非凸优化 连续凸逼近(SCA) 半正定规划(S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落环境下SIMO-UWOC系统误码性能分析
6
作者 朱家彬 李岳衡 王炜杰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128,共8页
基于海洋湍流衰落环境,考虑一个由广义伽马分布(generalized Gamma distribution,GGD)海洋湍流效应、零视轴指向误差以及路径损耗组成的混合衰落信道模型。利用Meijer-G函数推导出该模型下采用选择式合并(selection combining,SC)下的... 基于海洋湍流衰落环境,考虑一个由广义伽马分布(generalized Gamma distribution,GGD)海洋湍流效应、零视轴指向误差以及路径损耗组成的混合衰落信道模型。利用Meijer-G函数推导出该模型下采用选择式合并(selection combining,SC)下的单输入多输出(single input multiple output,SIMO)-水下无线光通信(underwater wireless optical communication,UWOC)系统下的平均误码率,通过蒙特卡洛仿真验证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SIMO系统中SC的性能优于SISO系统的性能;相同平均误码率下,SIMO系统的传输距离也优于SISO系统的传输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伽马分布 海洋湍流 指向误差 水下无线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网络的多任务学习鱼道水位预测方法
7
作者 苏新 秦子健 +1 位作者 吕嘉 秦鸣宇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50-1965,共16页
传统的鱼道(FP)监测系统为鱼类迁徙研究和水生生态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但仍面临诸如数据处理繁琐、监测覆盖范围有限以及易受环境因素干扰等问题。为此,该文提出层次网络鱼道监测系统(HNFMS),旨在减轻水坝建设对鱼类迁徙的负面影响,提... 传统的鱼道(FP)监测系统为鱼类迁徙研究和水生生态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但仍面临诸如数据处理繁琐、监测覆盖范围有限以及易受环境因素干扰等问题。为此,该文提出层次网络鱼道监测系统(HNFMS),旨在减轻水坝建设对鱼类迁徙的负面影响,提升鱼道的生态功能。为确保该系统的高效应用,并促进鱼道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该文进一步开发了基于辅助序列的多任务学习模型——自适应序列自组织映射变换(AS-SOMVT)。该模型用于鱼道水位的实时、多维度预测,能够有效应对复杂环境下的水位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较于传统预测模型在水位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提升,能够为生态保护和鱼道水资源管理提供更为精确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道监测 层次网络 时间序列分析 多任务学习 水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排水管网缺陷检测
8
作者 周梦颖 张学武 +1 位作者 曾鹏源 江雅馨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37,共10页
针对城市排水管道缺陷易受背景干扰、特征尺度多变以及现有检测模型存在检测准确率低、误检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缺陷检测算法。首先,设计DSK模块并嵌入主干网络的C2f模块中以扩大感受野,提高模型对多尺度缺陷特征的... 针对城市排水管道缺陷易受背景干扰、特征尺度多变以及现有检测模型存在检测准确率低、误检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缺陷检测算法。首先,设计DSK模块并嵌入主干网络的C2f模块中以扩大感受野,提高模型对多尺度缺陷特征的提取能力;其次,引入Slim-neck网络结构对颈部网络进行改进,对缺陷特征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和融合,并有助于实现模型的轻量化;最后,采用FocalEIOU损失函数以更好地提高对较小缺陷目标的检测性能和模型的收敛速度。在管道缺陷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改进的算法在70.4 fps的检测速率下,mAP达到了67.5%,相比于原始YOLOv8算法,mAP值和检测速率分别提升了3.8%和1.7 fps,表现出了良好的检测性能。针对实际应用目的,基于改进算法开发了一款能够实时检测管道缺陷的系统软件,通过实际项目检测,验证了本文改进的算法能够满足城市排水管道缺陷检测任务中高精度、实时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排水管网 缺陷检测 YOLOv8 目标检测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LBFGS算法的电缆故障定位模型拟合
9
作者 何雨飞 张学武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7,共11页
有限内存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算法(Limited-memory 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 algorithm,LBFGS)是拟合电缆多端电量故障定位模型的高效、经典算法之一。然而,随着电缆的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多端电量特征显著增加... 有限内存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算法(Limited-memory 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 algorithm,LBFGS)是拟合电缆多端电量故障定位模型的高效、经典算法之一。然而,随着电缆的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多端电量特征显著增加,使得现行的LBFGS算法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其效率亟需进一步提高。在经典LBFGS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指数因子搜索操作机制。在模型稳定向最优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梯度矩阵元素进行指数因子搜索操作机制。在更新梯度矩阵元素过程中,通过分析先前的步长更新数据,解空间的搜索步长进行智能缩放,促使模型函数能够快速拟合收敛。仿真试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算法可使模型函数拟合收敛过程摆脱无效步长,增多有价值步长的数量,显著提高模型拟合效率。由于拟合过程中对先前步长更新数据的分析,使得模型拟合过程极为稳定。仿真模拟试验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故障定位 模型回归 LBFGS算法 智能指数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AnisGF和维纳滤波的声呐图像去噪
10
作者 占佳城 陈哲 +1 位作者 魏瑞凯 陈国一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89,共7页
声呐检测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水下结构检测,受水下复杂环境影响,声呐图像通常存在分辨率低、噪声干扰严重、边缘细节模糊、纹理信息差等实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各向异性引导滤波和维纳滤波的融合去噪算法。算... 声呐检测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水下结构检测,受水下复杂环境影响,声呐图像通常存在分辨率低、噪声干扰严重、边缘细节模糊、纹理信息差等实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各向异性引导滤波和维纳滤波的融合去噪算法。算法首先在传统AnisGF上引入局部结构相似性指数作为权重因子,实现在去噪的同时保留更多的边缘结构信息;其次,利用贝叶斯优化方法确定维纳滤波的SSIM权重,最后融合AnisGF与维纳滤波方法对声呐图像进行联合去噪。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相比传统算法在均方误差、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指数上有9.5%、4%和10%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呐图像 图像去噪 AnisGF 维纳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激光雷达伪监测数据的纠正技术
11
作者 丁华峰 曹元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45,共7页
由于温度变化、机械振动和电磁干扰等因素造成的耦合干扰,使得多光谱激光雷达(LiDAR)伪监测数据不能真实反映目标物体的实际信息,致使数据失真。为了提高多光谱LiDAR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对多光谱LiDAR伪监测数据进行纠正。首先,使... 由于温度变化、机械振动和电磁干扰等因素造成的耦合干扰,使得多光谱激光雷达(LiDAR)伪监测数据不能真实反映目标物体的实际信息,致使数据失真。为了提高多光谱LiDAR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对多光谱LiDAR伪监测数据进行纠正。首先,使用去均值方式消除多光谱LiDAR测量过程中环境温度引起的偏差问题,并采用五点三次平滑法进一步去除机械振动导致的干扰噪声;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去除趋势项,解决电磁干扰对数据的影响,实现多光谱LiDAR伪监测数据预处理;最后,在已知基站位置的基础上,采用伪距差分法实现对多光谱LiDAR伪监测数据的纠正。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获取的多光谱LiDAR测量效果较好,具有较小的位移频率监测误差,可以有效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激光雷达 伪监测数据 信号预处理 耦合干扰消除 数据纠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颌畸形的自动化诊断方法
12
作者 蒋晓彤 刘小峰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3,共9页
针对目前传统的错颌畸形诊断的主观性强、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GNN)的错颌畸形自动化诊断方法GraphTeeth。GraphTeeth结合了图神经网络的架构优势,能够有效捕捉牙齿及其周围结构的拓扑信息。通过将牙齿的位置、形态... 针对目前传统的错颌畸形诊断的主观性强、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GNN)的错颌畸形自动化诊断方法GraphTeeth。GraphTeeth结合了图神经网络的架构优势,能够有效捕捉牙齿及其周围结构的拓扑信息。通过将牙齿的位置、形态以及相互关系建模为图结构,利用节点间的消息传递机制学习到更加精细的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在实验阶段,使用了包含各类错颌畸形病例的大型数据集来训练和测试GraphTeeth。实验结果显示,GraphTeeth在关键性能指标上显著优于现有的目标检测方法。在平均精确率均值(mAP)指标上,GraphTeeth达到了43.45%,相较于传统的目标检测算法如Mask R-CNN的32.26%、EfficientDet的38.73%和DETR的25.05%有显著提高。此外,对于特定类型的错颌畸形--如固定矫治器的配戴--GraphTeeth的准确率高达91.28%,而对于健康牙齿的识别率则达到了83.91%。结果表明,GraphTeeth能够提供更快、更准确、更客观的诊断,为正畸治疗提供可靠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颌畸形 自动化检测 图神经网络 图卷积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识别和检测人工智能生成文本的算法
13
作者 王雨欣 刘柯飞 +1 位作者 李雪莲 王红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8-384,共7页
针对目前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生成文本的滥用导致的学术不端、侵犯版权、隐私保护和舆情监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AI生成文本的识别和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Word2vec方法中的连续词袋模型将文本词... 针对目前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生成文本的滥用导致的学术不端、侵犯版权、隐私保护和舆情监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AI生成文本的识别和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Word2vec方法中的连续词袋模型将文本词转换成词向量,并将词向量累加获得文本向量。随后利用softmax函数获取文本向量的概率分布,通过统计可视化分析AI生成文本的基本规律,并采用余弦相似性来判断文本类型。其次采用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算法判断文本是否由AI生成,通过K-近邻算法对文本重生成次数进行判断,进一步细化了文本检测的粒度。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算法识别准确率达80%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生成文本检测 文本向量 余弦相似性 支持向量机(SVM) K-近邻(KNN)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特征与强度信息融合的工件目标检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长虎 袁东 +2 位作者 张健 余洋洋 张志良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88-196,共9页
针对目前工件尺寸测量在工件关键测量点的准确提取阶段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偏振特征与强度信息融合的工件目标检测方法。在工件强度图像的基础上引入偏振特征,建立强度信息与偏振特征差异化式高效交互的双流网络模型,以实... 针对目前工件尺寸测量在工件关键测量点的准确提取阶段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偏振特征与强度信息融合的工件目标检测方法。在工件强度图像的基础上引入偏振特征,建立强度信息与偏振特征差异化式高效交互的双流网络模型,以实现更高效的偏振特征和强度信息融合。为验证算法的效果,本文建立了偏振图像工件目标显著性检测数据集。在此数据集上,本文提出的算法在精确度Precision、max-F和相似性值S-measure三个指标上和视觉结果均在对比算法中达到了最优结果,充分表明了本文算法出色的工件目标检测性能,具有极佳的工件目标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特征 目标检测 强度信息 双流网络 偏振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缺陷信号变分模态分解与超声成像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奇 韩庆邦 +3 位作者 孙刘家 靳琪琳 王溢秋 刘志鹏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9-835,共7页
混凝土的强散射特性限制了其中缺陷声波成像的分辨率。该文采用一种依据变分模态分解与全聚焦成像相结合的方法,将接收信号分解成多个本征模态函数,计算各本征模态函数与激励信号的相关系数,对信号加权重构以实现对特征信号的提取,从而... 混凝土的强散射特性限制了其中缺陷声波成像的分辨率。该文采用一种依据变分模态分解与全聚焦成像相结合的方法,将接收信号分解成多个本征模态函数,计算各本征模态函数与激励信号的相关系数,对信号加权重构以实现对特征信号的提取,从而提高成像算法对混凝土缺陷间散射波互干扰的鲁棒性。通过设置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缺陷混凝土结构中该信号处理方式对于成像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弱散射及散射干扰具有更好的鲁棒性,相比基于原始数据的成像方法能够更好地还原混凝土内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超声检测 变分模态分解 本征模态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辅助的大规模机器类通信深度学习大规模MIMO信道估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婷 王媛 辛元雪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02-4008,共7页
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是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可实现每平方公里近百万级设备的连接。考虑到mMTC传播环境的复杂性,该文引入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进行上行免授权的传输,由此级联形成用户与RIS、RIS与基站(BS)之间的... 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是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可实现每平方公里近百万级设备的连接。考虑到mMTC传播环境的复杂性,该文引入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进行上行免授权的传输,由此级联形成用户与RIS、RIS与基站(BS)之间的信道链路,从而有效控制无线信号传输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建立Turbo译码消息传递思想下的降噪学习系统,通过大量的训练数据,以学习RIS辅助的级联信道状态信息,并对其进行估计。此外,该文对RIS辅助的mMTC信道估计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以验证所提方案的准确性。数值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方法优于其他压缩感知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机器类通信 免授权接入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 深度学习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享视角的黄河流域综合生态补偿机制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婕 古明敏 王陈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204,共13页
生态补偿机制是打破黄河流域零散化环境保护,应对流域生态环境变化,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该研究在共享视角下,利用微分博弈模型和最优控制理论,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具体情况与出台的相关支持政策,引入径流增加量和泥沙... 生态补偿机制是打破黄河流域零散化环境保护,应对流域生态环境变化,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该研究在共享视角下,利用微分博弈模型和最优控制理论,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具体情况与出台的相关支持政策,引入径流增加量和泥沙治理量两个环境保护衡量指标构建了黄河流域综合生态补偿机制的博弈模型,探讨在完全共享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全共享无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以及不完全共享有横向生态补偿机制3类情形下的最优策略,并针对共享效益系数、生态补偿系数等展开了参数影响分析。结果显示:①完全共享生态补偿机制以及不完全共享有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均可以提高政府对生态保护的投入,完全共享生态补偿机制是最优机制,不完全共享有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更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②区域政府的生态保护投入、环境改善效果以及流域整体的经济利益与生态保护成本系数负相关,与生态保护效果系数正相关,共享效益系数是各区域政府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博弈后的结果,实现合理的共享效益系数有利于加强长期跨界合作关系的稳定。③在预期收益对生态环境更加敏感的区域,开展综合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形成生态环境改善与预期收益增加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最后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并从发挥中央政府统筹作用、健全流域信息共享机制以及均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3个方面为构建黄河流域综合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了对策建议,进一步推动了黄河流域的协同治理,完善了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黄河流域 共享理念 微分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PA‑MBLSTM模型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7
18
作者 蔡昌春 范靖浩 +1 位作者 李源佳 何瑶瑶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6,共10页
风速变化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给风功率的精准预测带来极大挑战,充分挖掘风电功率与风速等关键因素的内在规律是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的有效途径。提出一种结合时间模式注意力(time pattern attention,TPA)机制的多层堆叠双向长短期记忆网... 风速变化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给风功率的精准预测带来极大挑战,充分挖掘风电功率与风速等关键因素的内在规律是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的有效途径。提出一种结合时间模式注意力(time pattern attention,TPA)机制的多层堆叠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基于密度的含噪声空间聚类方法(den⁃sity 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with noise,DBSCAN)和线性回归算法进行风功率数据集的异常值检测,利用k最邻近(k⁃nearest neighbor,KNN)插值法重构异常点数据;其次,综合考虑风电功率与各气象特征的内在关联性,在MBLSTM网络中引入TPA机制合理分配时间步长权重,捕捉风电功率时间序列潜在逻辑规律;最后,利用实验仿真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能够充分挖掘风功率与风速影响因素的关系,从而提高其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时间模式注意力机制 多层堆叠双向长短记忆网络 异常数据检测 基于密度的含噪声空间聚类方法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被引量:9
19
作者 蔡昌春 程增茂 +2 位作者 张关应 李源佳 储云迪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3-382,共10页
传统无功电压控制由于分布式电源、储能以及柔性负荷的接入面临计算速度和精度上的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方法,通过跟踪实际系统的运行参数,实现无功电压的主动控制。在极限学习机中引入自动编码器构建... 传统无功电压控制由于分布式电源、储能以及柔性负荷的接入面临计算速度和精度上的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方法,通过跟踪实际系统的运行参数,实现无功电压的主动控制。在极限学习机中引入自动编码器构建深度学习机制,利用自动编码器建立极限学习机输入-输出的直接耦合关系,实现无监督学习和有监督学习有机结合,缩短训练模型的迭代过程;利用蒙特卡洛法基于分布式电源、负荷预测信息构建配电网运行场景,利用深度极限学习机挖掘运行场景优化运行与无功调压设备状态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电网运行场景与系统无功调压策略的映射关系。该文提出的基于数据驱动的无功优化方法不依赖实际系统潮流计算,能够实现配电网运行状态的跟踪和无功调节设备的优化调度,为配电网无功电压的主动控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无功优化 深度极限学习机 自动编码器 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力包的作战体系架构方案演进设计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萌萌 阮逸润 +2 位作者 刘晓东 盛寅 罗爱民 《指挥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0-766,共7页
复杂作战体系架构演化既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也是一个亟需的实践问题。从作战体系演化问题入手,分析了复杂作战架构的演化内涵,提出基于能力包的作战体系架构演化框架与流程,将能力包区分为逻辑能力包与物理能力包,并区分支撑演化的... 复杂作战体系架构演化既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也是一个亟需的实践问题。从作战体系演化问题入手,分析了复杂作战架构的演化内涵,提出基于能力包的作战体系架构演化框架与流程,将能力包区分为逻辑能力包与物理能力包,并区分支撑演化的不同匹配方式。以两栖作战任务为例说明,旨在为相关作战体系架构演化问题提供解决的思路和落地实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体系架构 能力包 逻辑能力包 物理能力包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