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民族地区高校音乐专业的特色办学——以河池学院艺术系为例 |
曾宏华
|
《艺海》
|
2011 |
1
|
|
2
|
构建“钢琴即兴伴奏”与“和声学”综合性学科体系的初步设想与实践——以河池学院为例 |
陈世军
|
《歌海》
|
2010 |
8
|
|
3
|
让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走进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课堂——以河池学院为例 |
曾宏华
|
《歌海》
|
2011 |
7
|
|
4
|
桂西北干栏居民的建筑艺术 |
罗起联
|
《美术之友》
|
2009 |
3
|
|
5
|
艺术嗓音发声科学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
陈世军
|
《歌海》
|
2008 |
0 |
|
6
|
心理对艺术歌唱嗓音的作用 |
吴晓
|
《黄河之声》
|
2010 |
0 |
|
7
|
论即兴伴奏和钢琴基础教学的关系 |
李莹
|
《歌海》
|
2010 |
0 |
|
8
|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声乐课程教学的调查与思考——以广西五所普通高校音乐专业为例 |
秦卫红
石丽琳
许燕
姚绍超
骆宗勤
|
《艺术探索》
|
2011 |
11
|
|
9
|
地方高校美术创新教学探究 |
韦静涛
|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0
|
美术教育在实施创造性人才培养中的功能与途径 |
罗起联
|
《美术大观》
|
2009 |
8
|
|
11
|
论高校美术鉴赏课创新教学 |
韦静涛
|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2
|
诠释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的应变品质 |
石丽琳
|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3
|
民族地区高校声乐特色教育探究 |
李可燕
|
《艺术探索》
|
2010 |
5
|
|
14
|
论桂西北白裤瑶铜鼓舞基本特征及形成因果--用'舞蹈生态学'原理剖析 |
韦金玲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5
|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
韦静涛
|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6
|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简谱模式”与“线谱模式”的比较研究 |
陈世军
|
《民族音乐》
|
2011 |
6
|
|
17
|
地方高校舞蹈表演专业《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
李妮娜
|
《歌海》
|
2013 |
11
|
|
18
|
刘三姐歌谣的审美文化内涵 |
罗相巧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12 |
4
|
|
19
|
声乐教学中形态语言的运用 |
吴晓
|
《艺术探索》
|
2011 |
2
|
|
20
|
民族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滞后的原因与对策探究 |
吴晓
|
《北方音乐》
|
2011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