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哺乳动物活动节律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
作者 原宝东 孔繁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56-1058,1162,共4页
概述了哺乳动物活动节律特征,对影响活动节律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动物行为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哺乳动物 活动节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lus)春季生境特征初步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原宝东 邓维安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8-11,共4页
2009年2月至5月,在广西龙江河畔对赤腹松鼠(C.erythralus)的春季生境特征进行了分析.野外共测量了57个10m×10m样方中的13个生态因子,并运用频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赤腹松鼠的春季生境选择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赤腹松... 2009年2月至5月,在广西龙江河畔对赤腹松鼠(C.erythralus)的春季生境特征进行了分析.野外共测量了57个10m×10m样方中的13个生态因子,并运用频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赤腹松鼠的春季生境选择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赤腹松鼠春季生境的主要特征为:郁闭度良好,水源距离<30m,坡度20~40°,避风性良好,坡向以东坡和南坡为主,坡位中坡位或上坡位,食物因子良好,人为干扰距离<10m,海拔50~100m,乔木密度<50株,乔木距离低于4m,灌木密度低于200株,灌木距离<2m.影响赤腹松鼠春季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为郁闭度、避风性、坡度、坡位和灌木距离;次要因子为海拔、人为干扰距离、乔木距离、水源距离、乔木密度、灌木密度、食物丰富度、坡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腹松鼠 生境特征 初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腹松鼠采食选择的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13
3
作者 原宝东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2-606,共5页
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对广西宜州龙江河畔赤腹松鼠采食选择的季节性变化进行分析。赤腹松鼠对榕树的采食量最大,约占总采食量的36.53%,食物采食选择的种类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季节采食的种类无显著变化(P>0.05);取食偏好分... 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对广西宜州龙江河畔赤腹松鼠采食选择的季节性变化进行分析。赤腹松鼠对榕树的采食量最大,约占总采食量的36.53%,食物采食选择的种类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季节采食的种类无显著变化(P>0.05);取食偏好分析、食物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结果表明,夏季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4.1545,秋季的生态位宽度最小,为3.5001,夏季和秋季的生态位重叠度最大,为0.9882,夏季和冬季的生态位重叠度最小,为0.93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腹松鼠 食性选择 取食偏好分析 食物生态位宽度 食物生态位重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元宝山自然保护区黑熊春季觅食生境选择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原宝东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1-207,共7页
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对元宝山自然保护区黑熊春季觅食地生境选择进行分析.野外设置了111个20 m×20 m样方和16个生态因子,其中利用样方82个,对比样方29个,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黑熊觅食地生境特征的主要因子为水源距离、海拔和灌... 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对元宝山自然保护区黑熊春季觅食地生境选择进行分析.野外设置了111个20 m×20 m样方和16个生态因子,其中利用样方82个,对比样方29个,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黑熊觅食地生境特征的主要因子为水源距离、海拔和灌木密度;次要因子为食物丰富度因子(树径、乔木密度、乔木距离、灌木距离)、地理性因子(坡向、坡位、坡度)、干扰性因子(树桩密度、树桩距离、倒木距离、人为干扰距离)和微生境因子(避风性、郁闭度).聚类结果分析和分布频次分析表明:水源距离、海拔、乔木密度、灌木密度、人为干扰距离、郁闭度、乔木距离和灌木距离共8个生态因子对黑熊觅食生境选择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山 黑熊 春季 生境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竹鼠(Rnizomys sinehsis)春季洞穴生境选择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原宝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0-107,共8页
2009年1~4月,在广西元宝山自然保护区对中华竹鼠洞穴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共测量了85个10 m×10 m样方13个生态因子,其中利用样方54个,未利用样方31个.运用频次分析和Mann-Whitney U检验表明:郁闭度、人为干扰距离、避风性、灌... 2009年1~4月,在广西元宝山自然保护区对中华竹鼠洞穴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共测量了85个10 m×10 m样方13个生态因子,其中利用样方54个,未利用样方31个.运用频次分析和Mann-Whitney U检验表明:郁闭度、人为干扰距离、避风性、灌木密度、灌木距离、食物因子和海拔对中华竹鼠洞穴生境选择存在显著影响(P<0.05);距水源距离、坡向、坡位、乔木密度、乔木距离和坡度没有影响(P>0.05).中华竹鼠选择利用郁闭度良好,避风性良好,食物因子良好,坡度为20~40°的斜坡,坡向为东坡或南坡,坡位为中坡位或上坡位,海拔大于1 800 m,乔木密度小于30株,乔木距离为2~5 m,灌木密度为1 000~5 000株,灌木距离为小于0.1 m,水源距离大于500 m,人为干扰距离大于1 000 m的生境.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62.779%,影响春季洞穴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为隐蔽性因子,次要因子是水源因子、地理性因子、人为干扰因子和食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竹鼠 洞穴生境选择 元宝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竹鼠春季洞穴生境特征初步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原宝东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3-586,594,共5页
对广西元宝山自然保护区中华竹鼠洞穴生境特征进行分析,野外共测量了54个10 m×10 m样方的13个生态因子,并运用频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华竹鼠春季洞穴生境特征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洞穴生境的主要特征为郁闭度良好,避风性良好... 对广西元宝山自然保护区中华竹鼠洞穴生境特征进行分析,野外共测量了54个10 m×10 m样方的13个生态因子,并运用频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华竹鼠春季洞穴生境特征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洞穴生境的主要特征为郁闭度良好,避风性良好,坡度20°~40°的斜坡,坡向以东坡和南坡,坡位中坡位或上坡位,海拔大于1 800 m,乔木密度为小于30株/样方,乔木距离为2~5 m,灌木密度为1 000~5 000株/样方,灌木距离为小于0.1 m.水源距离大于500 m,人为干扰距离大于1 000 m,食物因子良好;主成分分析结果指出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62.779%,影响春季洞穴生境特征的主要因子为隐蔽性因子,次要因子是人为干扰因子、地理性因子、水源因子和食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竹鼠 生境特征 初步分析 元宝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学习中“高原现象”的产生与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莫帆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86-187,共2页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在普通话学习中常会出现“高原现象”。文章主要就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高原现象”的类型、成因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生 普通话学习 高原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竹鼠疾病的诊断与预防 被引量:2
8
作者 原宝东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1年第3期15-17,共3页
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隶属于哺乳纲啮齿目竹鼠科竹鼠属(Rhizomys),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湖北、四川等地区,是我国的一种特种经济动物。其全身是宝,兼具皮用、肉用、药用和观赏,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隶属于哺乳纲啮齿目竹鼠科竹鼠属(Rhizomys),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湖北、四川等地区,是我国的一种特种经济动物。其全身是宝,兼具皮用、肉用、药用和观赏,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属于国家三类保护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竹鼠 预防 诊断 疾病 特种经济动物 经济价值 保护动物 竹鼠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宝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原宝东 《绿色科技》 2011年第1期106-107,111,共3页
分析了元宝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环境条件、生物多样性特点、旅游资源的特色、存在的问题和开发前景等,概述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策略。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生物多样性 旅游开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元宝山自然保护区黑熊春季栖息地选择
10
作者 原宝东 《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14-17,共4页
2009年2~4月,对元宝山自然保护区黑熊春季栖息地选择进行调查分析,Vanderloeg选择系数Wi和Scavia选择指数Ei表明:黑熊喜欢郁闭度>50%、水源距离<30 m、坡度小于20°~40°、避风性良好、坡向为南坡、坡位中坡位或上坡位... 2009年2~4月,对元宝山自然保护区黑熊春季栖息地选择进行调查分析,Vanderloeg选择系数Wi和Scavia选择指数Ei表明:黑熊喜欢郁闭度>50%、水源距离<30 m、坡度小于20°~40°、避风性良好、坡向为南坡、坡位中坡位或上坡位、树径>0.4 m,人为干扰距离>100 m、海拔1 600~2 000 m、乔木密度<15株/样方、灌木密度<4 000株/样方、乔木距离>1.5/m、灌木距离>0.25 m、树桩距离>5 m、树桩密度<2株/样方、倒木距离>4 m的栖息地;单个栖息地特征因子的适合度X2检验表明:海拔、乔木密度、灌木密度、人为干扰距离、水源距离、郁闭度、乔木距离、灌木距离和避风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树径、坡向、坡位、坡度、树桩密度、树桩距离和倒木距离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熊 春季 栖息地选择 元宝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数据库重复记录检测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吉深 覃少华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77-81,共5页
研究大型数据库重复记录检测与优化,利用Jaro算法以及TF-IDF算法计算大型数据库不同记录字段相似度量函数,所获取字段相似度量函数作为记录特征向量,经过人工标记后设置为BP神经网络期望输出。构建BP神经网络学习样本,设置变参数量子粒... 研究大型数据库重复记录检测与优化,利用Jaro算法以及TF-IDF算法计算大型数据库不同记录字段相似度量函数,所获取字段相似度量函数作为记录特征向量,经过人工标记后设置为BP神经网络期望输出。构建BP神经网络学习样本,设置变参数量子粒子群初始连接权值与阈值作为粒子,利用BP神经网络依据学习训练样本获取量子粒子群适应度函数值,确定粒子此刻最优位置以及全局最优位置。将全局最优位置粒子设置为BP神经网络初始连接阈值以及权值,重复更新粒子位置,利用所获取训练集学习结果建立大型数据库重复记录检测模型,检测模型输出结果大于检测门限值时,该记录为大型数据库内重复记录,否则为非重复记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检测包含100 000条记录的大型数据库,检测召回率以及准确率均高于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数据库 重复记录检测 重复记录优化 学习样本构建 最优位置确定 权值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