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科背景下桑蚕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河池学院微辅修专业实例分析
1
作者 赵海红 覃玥 +4 位作者 刘吉平 李晓东 高丽霞 王士强 张世浩 《广东蚕业》 2024年第3期11-14,共4页
蚕桑产业是广西的支柱和特色优势产业,为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目前仍然存在产业人才紧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没有真正落实到位等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河池学院前期桑蚕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阐述了桑蚕实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蚕桑产业是广西的支柱和特色优势产业,为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目前仍然存在产业人才紧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没有真正落实到位等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河池学院前期桑蚕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阐述了桑蚕实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现代桑蚕关键技术微辅修专业的具体做法及成效,对新农科背景下培养地方产业紧缺人才、解决毕业生就业压力等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也为兄弟院校培养地方产业紧缺人才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蚕桑产业 人才培养 微辅修专业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豆根生物碱的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2
作者 苏江 谢彦军 +4 位作者 刘芳 赖红芳 农丽娇 梁昕 岑忠用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2,共8页
采用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山豆根生物碱,以山豆根生物碱提取量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了山豆根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并通过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实验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纤维素酶加量为0.04 g、酶... 采用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山豆根生物碱,以山豆根生物碱提取量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了山豆根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并通过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实验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纤维素酶加量为0.04 g、酶解时间为93 min、酶解温度为66℃、超声功率为175 W、乙醇体积分数为40%、超声温度为45℃、超声时间为30 min的最佳提取工艺下,山豆根生物碱提取量为10.568 mg·g^(-1);山豆根生物碱对DPPH自由基和·OH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当浓度为0.05 mg·mL^(-1)时,清除率分别达到79.85%和84.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酶法 山豆根 生物碱 提取工艺 优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锰改性桑枝生物炭的构筑及其对水体磷的吸附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秀玲 宾冰 +2 位作者 龚盈盈 武哲 曾湘楚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5-184,共10页
含磷废水排放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为水环境生态带来了诸多危害,吸附法能有效处理含磷废水。以废弃桑枝为原料制备磁性桑枝生物炭,并负载铁锰氧化物制备铁锰改性桑枝生物炭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XRD、FTIR、SEM、BET、VSM表征并研究其... 含磷废水排放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为水环境生态带来了诸多危害,吸附法能有效处理含磷废水。以废弃桑枝为原料制备磁性桑枝生物炭,并负载铁锰氧化物制备铁锰改性桑枝生物炭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XRD、FTIR、SEM、BET、VSM表征并研究其吸附除磷性能及循环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备Fe-Mn复合氧化物结构,具有较强的磁性,吸附除磷主要通过磷酸盐与金属活性位点吸附以及与表面羟基的配位交换作用。在温度25℃、吸附剂投加量0.20 g、吸附时间260 min、废水磷质量浓度7.5 mg/L、溶液pH=6时,复合材料对磷的吸附率达到98.08%,溶液剩余磷质量浓度为0.14 mg/L,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的排放要求。共存离子Cl^(-)和NO_(3)^(-)对吸附磷酸盐干扰较小,而CO_(3)^(2-)影响较大;通过磁性回收和酸洗再生5次,复合材料对磷的吸附率仍保持在67%以上;复合材料对磷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反应自发进行且为放热反应。铁锰改性桑枝生物炭复合材料为含磷废水的净化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桑枝生物炭 复合吸附剂 除磷性能 铁锰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由半刚性羧酸和咪唑衍生物构建的具有螺旋和双核单元的镍基配合物
4
作者 刘晓茹 石金莲 +2 位作者 郑亚佳 莫双存 徐中轩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7-808,共12页
在水热条件下,4-(1-羧基乙氧基)苯甲酸(H_(2)cba)和Ni(Ⅱ)离子分别与咪唑衍生物1,4-二(1H-咪唑-1-基)苯(1,4-dib)和4,4'-二(1H-咪唑-1-基)-1,1'-联苯(4,4'-dib)反应得到配合物{[Ni(cba)(1,4-dib)(H_(2)O)0.5]·0.5H_(2)... 在水热条件下,4-(1-羧基乙氧基)苯甲酸(H_(2)cba)和Ni(Ⅱ)离子分别与咪唑衍生物1,4-二(1H-咪唑-1-基)苯(1,4-dib)和4,4'-二(1H-咪唑-1-基)-1,1'-联苯(4,4'-dib)反应得到配合物{[Ni(cba)(1,4-dib)(H_(2)O)0.5]·0.5H_(2)O}n(HU21)和{[Ni(cba)(4,4'-dib)(H_(2)O)0.5]·0.5H_(2)O}n(HU22)。单晶衍射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HU21和HU22都含有双核的[Ni_(2)(CO_(2))2(H_(2)O)]^(2+)单元。在HU21和HU22中,[Ni_(2)(CO_(2))2(H_(2)O)]^(2+)单元都通过cba2-离子桥接在一起形成一维[Ni_(2)(H_(2)O)(cba)_(2)]_(n)链。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配合物HU21中除[Ni_(2)(H_(2)O)(cba)2]n链外,Ni(Ⅱ)离子、水分子和1,4-dib配体还沿b轴形成直径达1.6 nm的右旋和左旋螺旋链。这些右手和左手链按照1∶1的比例连接在一起,构建出HU21所属的空旷的三维结构。[Ni_(2)(H_(2)O)(cba)_(2)]_(n)链填充到该空旷结构中,得到具有点符号为(44.611)的六连接网络框架。不同于HU21中螺旋链可直接形成三维框架,在配合物HU22中,基于Ni(Ⅱ)离子、水分子和4,4'-dib的螺旋链只能够构建出二维结构层。这些二维结构通过[Ni_(2)(H_(2)O)(cba)_(2)]_(n)链作用以ABAB模式堆叠在一起,形成最终六连接网络特征的三维框架。此外,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证实配合物HU21和HU22属半导体材料,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具有较强的光吸收能力。磁性测试则揭示HU21和HU22具有相似的反铁磁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配合物 双核单元 螺旋链 半导体材料 反铁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池野生山豆根土壤理化指标和生物碱含量调查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苏江 岑忠用 谢彦军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88-91,99,共5页
为探讨野生山豆根生长对养分的需要规律及与生物碱含量之间的关系,以广西河池市凤山县、罗城县和宜州市等地为样点,调查了不同产地山豆根土壤的pH和氮、磷、钾、有机质的含量及山豆根生物碱含量,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凤山县的... 为探讨野生山豆根生长对养分的需要规律及与生物碱含量之间的关系,以广西河池市凤山县、罗城县和宜州市等地为样点,调查了不同产地山豆根土壤的pH和氮、磷、钾、有机质的含量及山豆根生物碱含量,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凤山县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氮含量均为最高。宜州市的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最高,凤山县的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最低。罗城县的土壤全钾含量最高,凤山县的土壤全钾含量最低;宜州市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凤山县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最低。宜州市的山豆根生物碱含量最高,为9.96 mg/g,显著高于凤山县和罗城县的山豆根生物碱含量。不同产地野生山豆根生物碱含量与土壤pH、有机质含量、全磷含量、速效磷含量、全钾含量、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但与土壤氮含量呈负相关。综合考虑,在山豆根的人工栽培中应根据实际合理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生物碱 土壤理化指标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共掺杂磁性生物炭对水体Cu(Ⅱ)和四环素的协同吸附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曾湘楚 莫镇榕 +1 位作者 银秀菊 武哲 《化工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004-7017,共14页
含重金属、抗生素的水环境协同污染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磁性生物炭(Fe-BC)对水体多种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但是原生生物炭的结构限制了其性能。而杂原子(N、S等)的掺杂是改变其内部结构、有效提高其吸附性能的理想方法之... 含重金属、抗生素的水环境协同污染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磁性生物炭(Fe-BC)对水体多种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但是原生生物炭的结构限制了其性能。而杂原子(N、S等)的掺杂是改变其内部结构、有效提高其吸附性能的理想方法之一。基于此,本文以FeCl_(3)·6H_(2)O为磁性前体,甘蔗渣纤维为碳源,尿素、硫脲和硫酸铵为掺杂材料,制备了N、S共掺杂磁性生物炭(Fe/N/S-BC),并将其与未掺杂和单掺杂型磁性生物炭(Fe-BC、Fe/N-BC、Fe/S-BC)进行结构和性能的比较。Fe/N/S-BC对Cu(Ⅱ)和四环素(TC)单一污染体系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到230.70mg/g和93.63mg/g,吸附模型更符合拟二级和Langmuir模型。在二元污染体系中,TC的加入能促进Cu(Ⅱ)的吸附而Cu(Ⅱ)的加入则对TC的吸附呈现从促进到抑制的作用。Fe/N/S-BC对Cu(Ⅱ)和TC吸附作用主要涉及阳离子-π相互作用、络合、氢键、静电吸引、孔扩散(填充)等。由于N、S共掺杂,Fe/N/S-BC比其他生物炭具有更优的吸附性能,并且能实现Cu(Ⅱ)和TC复合污染物的协同吸附,其作为一种水环境修复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掺杂生物炭 铜配合物 四环素 二元污染物 协同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高荣 陈兰燕 +1 位作者 李俊 赖红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59-2179,共21页
野桐属(Mallotus Lour.)植物属于大戟科,全球约有14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野桐属植物资源丰富,该属植物在我国分布有36种。该属中的多种植物常用作传统药物使用,研究表明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萜类、甾体类、黄酮... 野桐属(Mallotus Lour.)植物属于大戟科,全球约有14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野桐属植物资源丰富,该属植物在我国分布有36种。该属中的多种植物常用作传统药物使用,研究表明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萜类、甾体类、黄酮类、香豆素类、酚类、苯并吡喃类及其他类,具有抗菌、抗炎、抗癌、抗氧化、保肝、抗抑郁、抗虫及保护神经等多种药理活性。本研究对近10年来的野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野桐属植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桐属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抗炎 抗癌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老化对土壤中Cd^(2+)的吸附性能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齐国翠 曹晶潇 +4 位作者 吴旋艳 潘彦米 刘昕怡 黄诗珊 许仁智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7-445,共9页
生物炭老化后会对土壤重金属固定化作用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产生影响,导致其钝化性能发生变化。研究了以花生壳(peanutshell,PS)为原料,在温度600℃、缺氧条件下采用热解法制备花生壳生物炭(PSB),并采用模拟田间氧化、浸出、酸化方式对PSB... 生物炭老化后会对土壤重金属固定化作用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产生影响,导致其钝化性能发生变化。研究了以花生壳(peanutshell,PS)为原料,在温度600℃、缺氧条件下采用热解法制备花生壳生物炭(PSB),并采用模拟田间氧化、浸出、酸化方式对PSB进行老化,制备了氧化生物炭(OPSB)、浸出生物炭(LPSB)、酸化生物炭(APSB)。通过等温吸附模型、动力学模型,以及FT-IR和XRD探讨了3种老化方式对生物炭吸附Cd^(2+)效应和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老化过程能明显促进含氧官能团(—COOH、—OH等)在生物炭表面的积累,提升OPSB对Cd^(2+)的吸附性能,使Cd^(2+)吸附量提高10.13%;浸出老化后生物炭的官能团含量无明显变化,但大量可溶性矿物流失,使LPSB对Cd^(2+)的吸附性能大幅下降,吸附量降低13.35%;酸化老化会影响生物炭表面对Cd^(2+)的吸附活性,导致APSB对Cd^(2+)的吸附量降低26.52%;4种生物炭对Cd^(2+)的吸附过程均为有效吸附,其中,OPSB对Cd^(2+)的吸附亲和力最优,其次为PSB、LPSB和APSB;在低pH条件下,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更好地拟合4种生物炭对Cd^(2+)的吸附过程;同时,4种生物炭对Cd^(2+)的吸附过程均以物理静电吸附为主导,适合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老化 吸附 重金属 机制 氧化 酸化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异喹啉二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马铃薯Y病毒活性分析
9
作者 邓佑林 张慧 +2 位作者 陆婷婷 覃玥 黄秀香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20-27,共8页
为了探索更高抗植物病毒活性的新药物分子,采用较廉价的原料、较温和的反应条件合成了12个含氟基团异喹啉二酮衍生物,并采用半叶枯斑法对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抗马铃薯Y病毒(PVY)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含氟异喹啉二酮衍生物对马铃薯Y病毒(... 为了探索更高抗植物病毒活性的新药物分子,采用较廉价的原料、较温和的反应条件合成了12个含氟基团异喹啉二酮衍生物,并采用半叶枯斑法对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抗马铃薯Y病毒(PVY)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含氟异喹啉二酮衍生物对马铃薯Y病毒(PVY)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3e的治疗活性(43.5%)、保护活性(47.1%)、钝化活性(51.9%)都表现出较好的效果,与阳性对照农用抗病毒药物病毒唑活性相当,在其结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结构修饰,有望得到具有更高抗病毒活性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喹啉二酮 抗病毒活性 马铃薯Y病毒 含氟化合物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海燕 付跃 +2 位作者 李燕婷 张健 覃拥灵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69,共6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桑叶蛋白含量,优化桑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黄酮初提液的抑菌效果。参照《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凯氏定氮法》计算粗蛋白质含量,使用溶剂提取与酶辅助提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桑叶黄酮,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方法,使用滤纸... 本试验旨在探究桑叶蛋白含量,优化桑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黄酮初提液的抑菌效果。参照《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凯氏定氮法》计算粗蛋白质含量,使用溶剂提取与酶辅助提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桑叶黄酮,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方法,使用滤纸片法来测定桑叶黄酮对5种菌种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当乙醇浓度为90%,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30 min时黄酮提取效果最为理想,总得率达4.93%。抑菌试验表明提取液对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 Link)、厚垣镰孢霉HML278(Fusarium chlamydosporum HML278)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桑叶蛋白质含量在20%左右,桑叶富含黄酮及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改善畜产品品质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桑叶的抑菌活性可以延长青贮饲料保质期,是优质的饲料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蛋白质 黄酮 提取工艺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蓝草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开发应用 被引量:18
11
作者 韦正 黄秀香 赖红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35-2043,共9页
本文对近20年来红蓝草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开发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红蓝草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主要含有黄酮、生物碱、苯丙素、三萜、甾体、苷类及挥发油等,具有食品着色剂、美容保健及中药新药的开发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红蓝草 染料药材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周期对四数九里香叶片代谢物的累积影响
12
作者 曹晶潇 邢琴琴 +2 位作者 卜家豪 韩文军 周韬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50,共11页
为探明不同生长周期对四数九里香(Murraya tetramera)代谢物种类差异的影响,建立科学的培育体系及采摘体系,该研究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四数九里香新叶和老叶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OPLS... 为探明不同生长周期对四数九里香(Murraya tetramera)代谢物种类差异的影响,建立科学的培育体系及采摘体系,该研究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四数九里香新叶和老叶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OPLS-DA)对代谢物的组间差异进行分析,采取将差异倍数、t检验的P值和OPLS-DA模型的VIP值相结合的方法来筛选差异积累代谢物。结果表明:(1)共筛选到850个差异积累代谢物(DAMs),其中426个DAMs在老叶中表达较高,424个DAMs在新叶中表达较高。(2)对筛选到的DAMs进行分类,共分为41类,其中较为丰富的是羧酸及其衍生物、脂肪酰基、有机氧化合物、苯和取代衍生物、黄酮类、有机氮化合物。(3)通过KEGG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积累代谢物在2-氧代羧酸代谢、嘌呤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等代谢通路中显著富集。综上认为,在老叶中表达较高的差异积累代谢物与在新叶中表达较高的差异积累代谢物所富集的KEGG通路具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数九里香 叶片 代谢组 差异积累代谢物 KEGG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遍山红中8种化学成分含量 被引量:3
13
作者 潘立卫 罗泽萍 +1 位作者 苏逢晶 赖红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39-1944,共6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遍山红中没食子酸、二氢杨梅素、原儿茶酸、芦丁、杨梅苷、齐墩果酸、槲皮素、山柰酚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以期更好地控制遍山红的药材质量,为其药用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ZORBAX SB-...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遍山红中没食子酸、二氢杨梅素、原儿茶酸、芦丁、杨梅苷、齐墩果酸、槲皮素、山柰酚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以期更好地控制遍山红的药材质量,为其药用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乙腈-0.2%磷酸为流动相、流速0.6 mL/min、柱温28℃的HPLC测定广西都安县4个采集点(弄苍队、卜凡队、弄外队、百外队)遍山红中8种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260 nm是测定混合对照品溶液和遍山红供试液中8种化学成分的最大波长。4个采集点遍山红中8种化学成分的含量范围:没食子酸1.53-1.75 mg/g、原儿茶酸1.11-1.28 mg/g、二氢杨梅素0.99-1.44 mg/g、芦丁0.34-0.42 mg/g、杨梅苷1.58-1.83 mg/g、齐墩果酸0.63-0.77 mg/g、槲皮素1.03-1.11 mg/g、山柰酚0.65-0.69 mg/g。8种化学成分质量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及色谱峰分离效果均良好(r〉0.9990);没食子酸、原儿茶酸、二氢杨梅素、芦丁、杨梅苷、齐墩果酸、槲皮素和山柰酚的进样量范围分别为7.20-43.20、3.36-20.16、5.92-35.52、1.60-9.60、6.40-38.40、3.68-22.08、3.20-19.20和3.52-21.12μg/mL,对应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72%、96.49%、97.04%、99.79%、99.80%、99.44%、101.52%和96.63%。【结论】建立的HPLC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可用于遍山红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遍山红 化学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赤锈病病原菌拮抗微生物的分离与筛选 被引量:2
14
作者 崔萍 安慧 李美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82-84,共3页
为寻求生防微生物用于防治桑赤锈病,采用平板对峙法初步筛选农田根际及非根际土壤、贫瘠山地土壤及健康桑叶分离的微生物,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初筛拮抗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初筛共得到25株菌株对桑赤锈病病原菌有明显的抑菌... 为寻求生防微生物用于防治桑赤锈病,采用平板对峙法初步筛选农田根际及非根际土壤、贫瘠山地土壤及健康桑叶分离的微生物,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初筛拮抗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初筛共得到25株菌株对桑赤锈病病原菌有明显的抑菌带,复筛共得到5株菌株对其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以细菌C53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达6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赤锈病 病原菌 微生物 生物防治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色曲霉产葡聚糖内切酶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初步研究
15
作者 付跃 陆桂雅 +3 位作者 黄玲胜 易群 梁彩荣 罗奉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50,共6页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杂色曲霉产葡聚糖内切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初步探究,旨在为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在饲料领域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蔗渣与麸皮比例4:3,硫酸铵添加量2%,发酵温度28...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杂色曲霉产葡聚糖内切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初步探究,旨在为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在饲料领域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蔗渣与麸皮比例4:3,硫酸铵添加量2%,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4 d,在此条件下葡聚糖内切酶酶活为37.92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1.64倍。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杂色曲霉产葡聚糖内切酶的最适温度为55℃,在温度35~55℃内是稳定的。最适pH为4,在pH为4~6内是稳定的。Ca^(2+)、Ba^(2+)对葡聚糖内切酶酶活有促进作用,Co^(2+)和Mg^(2+)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曲霉 葡聚糖内切酶 产酶条件优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独角金内酯对玉米幼苗盐胁迫的缓解效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史沉鱼 黄祯祯 +3 位作者 梁美 梁振智 谢彦军 侯青光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30-36,44,共8页
为了探讨独角金内酯(SLs)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本试验以“郑单958”玉米幼苗为材料,用独角金内酯类似物GR24代替独脚金内酯进行研究,在河池学院植物生理材料培养室进行土壤盆栽试验,培养室平均温度28℃,平均相对湿度为70.... 为了探讨独角金内酯(SLs)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本试验以“郑单958”玉米幼苗为材料,用独角金内酯类似物GR24代替独脚金内酯进行研究,在河池学院植物生理材料培养室进行土壤盆栽试验,培养室平均温度28℃,平均相对湿度为70.85%。待玉米幼苗至三叶一心时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试验共设4个处理:叶面喷施蒸馏水(CK1)、350 mmol/L NaCl+叶面喷施蒸馏水(CK2)、350 mmol/L NaCl+叶面喷施外源GR24,外源GR24的浓度分为1μmol/L(T1)、5μmol/L(T2)、10μmol/L(T3)和50μmol/L(T4)。结果表明:350 mmol/L的NaCl溶液胁迫处理,抑制了玉米幼苗的形态正常发育以及生理作用。与盐胁迫相比,外源喷施5μmol/L玉米幼苗株高、根长显著增加了15.71%、44.78%,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分别上升了36.76%、39.88%,丙二醛(MAD)含量降低了19.35%,POD、SOD活性、O_(2)^(·-)积累量降低。综上,当外源喷施5μmol/L独角金内酯时,对缓解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的伤害有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角金内酯 盐胁迫 玉米幼苗 生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桑赤锈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安慧 银秀菊 崔萍 《广东蚕业》 2014年第3期29-31,共3页
桑春孢锈菌(Aecidium mori Barclay)是引起广西桑赤锈病的主要病原菌。本研究以改良的PDA培养基为基础配方,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pH值和温度对该菌株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改良的PDA培养基中,桑春孢锈菌最适碳... 桑春孢锈菌(Aecidium mori Barclay)是引起广西桑赤锈病的主要病原菌。本研究以改良的PDA培养基为基础配方,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pH值和温度对该菌株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改良的PDA培养基中,桑春孢锈菌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钠,最适pH值为7~8;致死温度为60℃经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赤锈病 桑春孢锈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提取桉叶多酚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18
作者 蒋利荣 曾湘楚 +4 位作者 张高荣 汪艳平 李金月 陈娟林 黄秀香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101,共6页
试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以氯化胆碱和甜菜碱为氢键受体的低共熔溶剂提取桉叶多酚的工艺,并评估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甜菜碱与乙二醇物质的量的比2∶1,含水量50%,液料比40 mL/g,超声功率300 W,超声温度75℃,超声... 试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以氯化胆碱和甜菜碱为氢键受体的低共熔溶剂提取桉叶多酚的工艺,并评估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甜菜碱与乙二醇物质的量的比2∶1,含水量50%,液料比40 mL/g,超声功率300 W,超声温度75℃,超声时间50 min,桉叶多酚提取率为22.39%,明显高于传统溶剂的提取率。桉叶提取物对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强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二氧化氮自由基,最大清除率分别为98.8%、83.5%、77.5%,清除率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4.41、4.82、324.70 mg/L。研究表明,甜菜碱/乙二醇体系低共熔溶剂提取桉叶多酚的提取率较高,且抗氧化活性好,可为后续桉树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桉叶 多酚 抗氧化活性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喀斯特地区五个桑树品种叶功能性状及其抗旱性评价
19
作者 覃兰丽 陈观榕 +5 位作者 李燕婷 谢彦军 李晓东 黄康东 文柳璎 史沉鱼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0-1070,共11页
为筛选出适合广西喀斯特地区种植的抗旱性强的桑树品种,该研究以环江地区‘桂桑5号’‘桂桑6号’‘桂桑优12’‘农桑14号’和‘育711号’5个桑树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叶绿素、渗透调节物质、花青素、丙二醛、抗氧化酶活性及导管直... 为筛选出适合广西喀斯特地区种植的抗旱性强的桑树品种,该研究以环江地区‘桂桑5号’‘桂桑6号’‘桂桑优12’‘农桑14号’和‘育711号’5个桑树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叶绿素、渗透调节物质、花青素、丙二醛、抗氧化酶活性及导管直径、导管加固系数、叶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气孔大小、气孔密度等24个叶功能性状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出与抗旱性相关的叶功能性状指标及抗旱性较强的品种。结果表明:(1)主成分分析表明,与抗旱性相关的主要叶功能性状指标为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导管加固系数和海绵组织厚度。(2)根据隶属函数分析,5个桑树品种的抗旱性排名为‘农桑14号’>‘桂桑优12’>‘桂桑5号’>‘桂桑6号’>‘育711号’;进一步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农桑14号’‘桂桑优12’和‘桂桑5号’成为一类,‘桂桑6号’和‘育711号’组成另一类;两种分析结果相一致。(3)‘农桑14号’‘桂桑优12’和‘桂桑5号’表现出更好的抗旱性,与它们具有更为高效的生理调节机制和优化的解剖结构有关。该研究结果为广西喀斯特地区桑树抗旱品种的筛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桑树 叶功能性状 隶属函数 聚类分析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Cu络合调控类芬顿氧化强化水体痕量喹诺酮的选择性净化
20
作者 曾湘楚 丁以宣 +2 位作者 武哲 汪艳平 刘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4,共14页
废水中喹诺酮类抗生素作为新污染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选择性净化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铜络合物活化过氧单硫酸盐(PMS)的均相类Fenton氧化体系,用于去除水体微量喹诺酮(QNs).在较宽的p H范围内,99%以上的QNs在60 ... 废水中喹诺酮类抗生素作为新污染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选择性净化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铜络合物活化过氧单硫酸盐(PMS)的均相类Fenton氧化体系,用于去除水体微量喹诺酮(QNs).在较宽的p H范围内,99%以上的QNs在60 min内可被降解,且免受天然有机质(质量分数高达1%)和各种阴离子(质量分数高达20%)的影响.Cu(Ⅱ)-QNs络合物活化PMS伴随Cu(Ⅲ)-QNs络合物的原位生成,通过分子内电子转移过程促进了QNs的选择性氧化.所产生的Cu(Ⅲ)和·OH在QNs的降解中起到主要和次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络合 类芬顿氧化 选择性净化 微量喹诺酮 过硫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