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教育身份的缺失--论城乡教育二元格局下的农村教育 被引量:4
1
作者 邓琴 覃永县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5-207,217,共4页
中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教育的城乡二元化。在这种不合理结构影响下,农村教育话语权渐渐失去了应有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形成知识尴尬、文化退守的局面。现有的农村教育改革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困境,农村教育身... 中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教育的城乡二元化。在这种不合理结构影响下,农村教育话语权渐渐失去了应有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形成知识尴尬、文化退守的局面。现有的农村教育改革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困境,农村教育身份的缺失现象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 城乡二元 农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词重叠能否与数量补语同现? 被引量:6
2
作者 贺卫国 《汉语学报》 2006年第2期76-77,共2页
汉语语法学界普遍认为,动词重叠形式与数量成分不能相容,即动词重叠后不能与数量补语同现。如李宇明(1998)认为,“动词在一般情况下都可受数量词语修饰,但重叠之后却都不能再接受数量词语修饰,哪怕是动词重叠式处在非谓语的位置... 汉语语法学界普遍认为,动词重叠形式与数量成分不能相容,即动词重叠后不能与数量补语同现。如李宇明(1998)认为,“动词在一般情况下都可受数量词语修饰,但重叠之后却都不能再接受数量词语修饰,哪怕是动词重叠式处在非谓语的位置上”。王建军(1988)认为,动词之后若带有数量等补语,则不能重叠。赵新(1993)指出,如果动词后已有表示动作时量、动量等意义的语法成分——补语,则该动词不能重叠。毛修敬(1985)认为,带有数量等补语的动词不能重叠。此外,陈立民(2005)等也持类似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重叠式 补语 数量词语 语法成分 重叠形式 法学界 李宇明 王建军 修饰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孔子的教学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发 被引量:3
3
作者 蓝利萍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33-134,共2页
孔子的教学思想一直以来对中国及外国的教育事业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孔子的教学思想对素质教育具有更大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 孔子 教学思想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蘩漪性格的深度阐释 被引量:1
4
作者 农迎春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1-133,共3页
蘩漪是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具有鲜明特色和复杂蕴涵的叛逆女性形象。物质生活的富有、精神生活的贫困导致她成为肌理病(忧郁)和心理病(偏执)的共生体,其症状最终表现为疯狂的欲望和“雷雨”的性格,其复杂蕴涵则在于人性建构中的理性... 蘩漪是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具有鲜明特色和复杂蕴涵的叛逆女性形象。物质生活的富有、精神生活的贫困导致她成为肌理病(忧郁)和心理病(偏执)的共生体,其症状最终表现为疯狂的欲望和“雷雨”的性格,其复杂蕴涵则在于人性建构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以及个体生命力的创造性与破坏性力量相兼相制而显现的深刻人性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叛逆 欲望 病态 “雷雨”性格 人性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性别视角下的壮族青蛙图腾 被引量:1
5
作者 邓伟龙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7-142,共6页
壮族的青蛙图腾中有着浓厚的女性崇拜意识,但随着人类从母系向父系的发展,青蛙图腾亦由女性神格向男性神格变化,并最终完全去神话化,这一过程也明晰地体现了人类社会女性意识的历史变迁。因此对于图腾崇拜中的性别意识,我们应当从历史... 壮族的青蛙图腾中有着浓厚的女性崇拜意识,但随着人类从母系向父系的发展,青蛙图腾亦由女性神格向男性神格变化,并最终完全去神话化,这一过程也明晰地体现了人类社会女性意识的历史变迁。因此对于图腾崇拜中的性别意识,我们应当从历史的、动态的也则历史性别的视角进行考察,才能得出科学合理的理解与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青蛙图腾 历史性别 神格变化 女性意识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三姐》山歌的传统艺术赏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周佐霖 《电影评介》 2011年第16期71-72,共2页
《刘三姐》山歌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民歌传统的赋、比、兴、夸张、重叠、对仗、诗性形象等艺术手法,为世人开创了一个有声、有色、有形、可听、可视、可吟的诗性审美境界。
关键词 《刘三姐》 山歌 诗性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效率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韦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81,共3页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效率是值得探讨的课题。基于目前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文章提出了树立单元整体观念、围绕单元训练重点设定教学目标、根据不同课型设计教法、精心预设促进动态生成等策略,以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新课改 阅读教学 课堂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祝福》中的“说说清楚” 被引量:1
8
作者 贺卫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45,共1页
《祝福》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这回,就是为此特地来说说清楚的。”在这句话中,动词重叠式“说说”的后面带了结果补语。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动词重叠是不能与结果补语同现的,因此,有的中学语文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时,或者对这句... 《祝福》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这回,就是为此特地来说说清楚的。”在这句话中,动词重叠式“说说”的后面带了结果补语。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动词重叠是不能与结果补语同现的,因此,有的中学语文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时,或者对这句话所包含的语法现象避而不谈,或者只是笼统地说这句话不合语法规范。那么,这个句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它是不是鲁迅先生杜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福》 动词重叠式 中学语文教师 结果补语 语法规则 现代汉语 语法现象 语法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诗雨密织的情境中感受浓浓的乡国愁--论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所具有的影视审美意蕴 被引量:1
9
作者 彭裕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6-97,共2页
散文《听听那冷雨》在对景物、画面、形象的描述过程中,赋予许多影视作品的特征,从构图方式、色彩处理、声音效果、视觉造形等方面,构建了一个个生动的画面,鲜明的雨意象,充满诗韵、情丝、雨丝交织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抒发浓浓的乡国之愁。
关键词 《听听那冷雨》影视特征 构图巧妙 声形结合 意蕴丰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刘三姐》对壮族机智人物形象的继承与再塑 被引量:1
10
作者 覃忠盛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4期66-67,共2页
1959年,《刘三姐》从民间故事跃上舞台,后上银幕,风靡海内外,传承了壮族历史机智人物形象的基因,以刘三姐、老渔翁两个鲜明形象为载体,在"歌"的层面上再塑了壮族机智人物形象,成就了一部壮族文化经典。
关键词 刘三姐 再塑 机智 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诗祖何以能振兴粤西民族教育——探黄庭坚影响宜州教育的原因
11
作者 覃忠盛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02-104,共3页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受丞相赵挺之诬陷,被免官除名,羁管宜州,于崇宁三年(1104)五月只身到达宜州,被官府胁迫,多次迁徙,最后被逐居南门戍楼,山谷泰然处之,每日与州人讲学,趋者如云,崇宁四年九月,贫病交加,卒于南楼,年61岁。黄庭坚死后...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受丞相赵挺之诬陷,被免官除名,羁管宜州,于崇宁三年(1104)五月只身到达宜州,被官府胁迫,多次迁徙,最后被逐居南门戍楼,山谷泰然处之,每日与州人讲学,趋者如云,崇宁四年九月,贫病交加,卒于南楼,年61岁。黄庭坚死后,宜州兴教益盛,各类书堂相继而生,中举人数倍增,宜州成为桂西北文教母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坚 宜州 桂西北地区 黄山谷 江西 书堂 宗教 民族教育 中进士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为例论传统理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
12
作者 谭为宜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7-188,共2页
理论的终极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我们是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的,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也是要到社会实践中去运用和检验的,那么理论课程的教师就应该负起指导学生实践的义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中进行口头与书面的评价鉴赏能... 理论的终极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我们是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的,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也是要到社会实践中去运用和检验的,那么理论课程的教师就应该负起指导学生实践的义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中进行口头与书面的评价鉴赏能力训练,指导学生进行资料信息的研究处理,实际上就是一种实践教学,这对于其他传统理论课程的实践性认识也是有启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理论课程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穿越小说的穿越性特征
13
作者 欧造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72,共3页
穿越小说是网络小说最主要的题材之一,主人公穿常穿越时空,进入历史或未来的世界,充满着无数的未知性和冒险性,使文本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文章从穿越的原则、类型、方法、时空、结果等五个方面对穿越小说的特征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网络穿越小说 穿越性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