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李继乖 《农家科技》 2024年第39期148-150,共3页
生物防治技术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应用技术之一,具有安全、环保等突出优势,为了研究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合理应用。本文在介绍森林病虫害常用的各项生物防治技术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对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 生物防治技术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应用技术之一,具有安全、环保等突出优势,为了研究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合理应用。本文在介绍森林病虫害常用的各项生物防治技术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对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综合应用及其产生的应用效益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方法支持,并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防治产生的损失,提升防治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技术 森林 病虫害防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东南部苦苣苔科植物一新种——南溪蛛毛苣苔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贵良 蔡磊 +1 位作者 王逸之 张贵生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23-1428,共6页
中越边境的石灰岩地区不仅具有较丰富的植物多样性,而且特有现象十分突出。该文描述了中越边境石灰岩地区位于云南东南部河口境内的苦苣苔科一个植物新种——南溪蛛毛苣苔(Paraboea nanxiensis Lei Cai&Gui L. Zhang)。该新种在叶... 中越边境的石灰岩地区不仅具有较丰富的植物多样性,而且特有现象十分突出。该文描述了中越边境石灰岩地区位于云南东南部河口境内的苦苣苔科一个植物新种——南溪蛛毛苣苔(Paraboea nanxiensis Lei Cai&Gui L. Zhang)。该新种在叶片的形状和毛被、花的颜色、花序短于叶片以及雌蕊无毛等性状上与产自广西那坡的垂花蛛毛苣苔(P. nutans D. Fang&D. H. Qin)最为相似。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该新种的花萼裂片先端最宽且光滑无毛,花冠浅宽钟形、花冠筒不明显、花冠管内面基部白色,花丝无毛以及蒴果稍微扭曲;该新种生于云南海拔530~610 m的河口及马关一带,而垂花蛛毛苣苔产于广西那坡的海拔900~1 150 m段的石灰山。此外还讨论了该新种与蛛毛苣苔属其他几种基生叶类型的近缘种[如三萼蛛毛苣苔(P. trisepala W. H. Chen&Y. M.Shui)、蔓耗蛛毛苣苔(P. manhaoensis Y. M. Shui&W. H. Chen)及河口蛛毛苣苔(P. hekouensis Y. M. Shui&W. H. Chen)]的区别,并提供了相关物种的彩色图片及区分说明,主模式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中。近年来,由于中越边境的石灰岩地区不断有新分类群或新记录物种的发现,所以很有必要加强对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毛苣苔属 新类群 石灰岩地区 分类学 云南植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