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内蒙古河道冲淤量主要影响因素的贡献率 被引量:1
1
作者 林秀芝 王峰 +1 位作者 胡恬 侯素珍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8,共5页
根据大量实测资料,采用多元回归法和偏相关分析法计算了黄河内蒙古巴彦高勒至头道拐河段冲淤量主要影响因素的贡献率。从1952—2014年长时段来看,无论是汛期还是年均,巴彦高勒站径流量、输沙量(包括风成沙)和支流十大孔兑来沙量3个影响... 根据大量实测资料,采用多元回归法和偏相关分析法计算了黄河内蒙古巴彦高勒至头道拐河段冲淤量主要影响因素的贡献率。从1952—2014年长时段来看,无论是汛期还是年均,巴彦高勒站径流量、输沙量(包括风成沙)和支流十大孔兑来沙量3个影响因素对该河段冲淤量的贡献率各占三分之一左右。从1952—1986年和1987—2014年两个时段来看,前一个时段3个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分别为34.6%、45.3%和20.1%;后一个时段3个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分别为24.4%、29.8%和45.8%,1987年之后受干流来水来沙量减少特别是来水量大幅减少的影响,干流水沙量对河道冲淤量的贡献率减小,而孔兑来沙量对冲淤量的影响进一步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大孔兑 影响因素 贡献率 河道冲淤 内蒙古河段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源区积雪时空变化特征
2
作者 范霄寒 韦玲利 +3 位作者 朱莎莎 胡瑜洁 李庆祥 吴卿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91,共5页
黄河源区积雪量丰富,积雪变化对黄河水文及生态影响深远。利用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逐日中国雪深长时间序列数据集,对1988—2017年黄河源区平均积雪深度、积雪天数、积雪初日、积雪终日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源区积雪... 黄河源区积雪量丰富,积雪变化对黄河水文及生态影响深远。利用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逐日中国雪深长时间序列数据集,对1988—2017年黄河源区平均积雪深度、积雪天数、积雪初日、积雪终日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源区积雪变化与海拔相关,海拔越高积雪深度、积雪天数越大,积雪初日越早、积雪终日越晚;平均积雪深度以-0.187 cm/(10 a)的速率在0.01水平呈显著减小趋势,1997年最大(2.7 cm)、2003年最小(0.3 cm);积雪天数以-9.763 d/(10 a)的速率在0.01水平呈显著减小趋势,1992年达到最大值158.8 d、2003年达到最小值62.9 d;积雪初日以1.745 d/(10 a)的速率在0.1水平呈延后趋势,最早出现日期为1992年8月12日,最晚出现日期为2003年11月16日;积雪终日以5.006 d/(10 a)的速率在0.05水平呈明显提前趋势,最早出现日期为2009年3月18日,最晚出现日期为1992年5月2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深度 积雪天数 积雪初日 积雪终日 黄河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非达西流场中溶质运移实验及数值模拟
3
作者 朱长军 王海滨 +3 位作者 周继红 赵秀娟 杨卫华 李树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266-268,共3页
为了更好的研究低渗介质中污染物的运移规律,运用低渗岩芯中溶质运移实验,比较了不同启动压力梯度下溶质运移规律及其特征,并应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模拟了饱和的低渗岩芯中溶质运移过程。结果表明:不同质地的低渗岩芯,其启动压力梯度不一... 为了更好的研究低渗介质中污染物的运移规律,运用低渗岩芯中溶质运移实验,比较了不同启动压力梯度下溶质运移规律及其特征,并应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模拟了饱和的低渗岩芯中溶质运移过程。结果表明:不同质地的低渗岩芯,其启动压力梯度不一样,启动压力梯度越大,流速越小,水动力弥散作用对溶质运移的影响更加明显,应用对流扩散方程可以很好的模拟溶质在低渗岩芯中运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非达西流 溶质运移 启动压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邙山近十年生态脆弱性变化影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胡瑜洁 韦玲利 +3 位作者 李庆祥 朱莎莎 范霄寒 吴卿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8-122,共5页
郑州邙山是郑州西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是黄河流域郑州段生态保护的核心地带。采用SRP模型,以生态敏感性、恢复力和压力度为准则层,从地形、地表、气象、植被、社会经济要素中选择9个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黄河郑州邙山2010年、2... 郑州邙山是郑州西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是黄河流域郑州段生态保护的核心地带。采用SRP模型,以生态敏感性、恢复力和压力度为准则层,从地形、地表、气象、植被、社会经济要素中选择9个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黄河郑州邙山2010年、2015年、2020年生态脆弱性进行综合量化评估和分等定级,并对其生态脆弱性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实施效果显著,郑州邙山生态脆弱性规范化指数从2010年0.35下降到2020年0.28,生态脆弱性规范化指数的平均值为0.30,总体轻度脆弱,重度脆弱和极度脆弱面积较小且分布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邙山 SRP模型 主成分分析 生态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灌溉效率悖论成因实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金良 万德辉 +3 位作者 明广辉 谭培影 海洋 刘登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3-842,共10页
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对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面积进行遥感解译,设置灌溉面积扩张(现实)和维持不变(理想)两种实例,对比分析1990-2020年平原绿洲耗水平衡和用水效率,从灌溉面积扩张视角对灌溉效率悖论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现实实例下,36... 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对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面积进行遥感解译,设置灌溉面积扩张(现实)和维持不变(理想)两种实例,对比分析1990-2020年平原绿洲耗水平衡和用水效率,从灌溉面积扩张视角对灌溉效率悖论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现实实例下,36亿m^(3)净节水量被用于扩大灌溉面积,人工和天然绿洲耗水比从4∶6转变为6∶4,产生了严重的灌溉效率悖论;理想实例下,人工和天然绿洲耗水比维持在4∶6,产生真实节水量24亿m^(3),可避免灌溉效率悖论的产生。灌溉效率悖论的产生是连续丰水年出现、节水技术推广、种植结构调整和灌溉面积扩张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30年来灌溉面积扩张对塔里木河流域灌溉效率悖论的产生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流域 节水灌溉 灌溉效率悖论 灌溉面积扩张 耗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高强耐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管惠领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51-54,共4页
根据新疆下坂地导流泄洪洞衬砌混凝土的指标要求,选用粉煤灰、引气剂和膨胀剂,采用添加HF抗冲耐磨剂的方法,进行抗冲耐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并对配制出的抗冲耐磨混凝土进行力学变形性能、抗冻、抗渗性能、抗冲耐磨性能方面的试验.试... 根据新疆下坂地导流泄洪洞衬砌混凝土的指标要求,选用粉煤灰、引气剂和膨胀剂,采用添加HF抗冲耐磨剂的方法,进行抗冲耐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并对配制出的抗冲耐磨混凝土进行力学变形性能、抗冻、抗渗性能、抗冲耐磨性能方面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配制的抗冲磨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可用于下坂地导流泄洪洞的工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冲耐磨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HF抗冲耐磨剂 导流泄洪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