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黄河引黄涵闸改建工程施工期临时供水方案研究
1
作者 李志锋 赵海培 王伟锋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3-124,共2页
为保障黄河下游两岸引黄灌区用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生态用水,开展河南黄河引黄涵闸改建工程施工期临时供水方案研究。基于2018—2020年黄河河南段15座引黄涵闸的日供水量,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确定施工期临时供水量和设计流... 为保障黄河下游两岸引黄灌区用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生态用水,开展河南黄河引黄涵闸改建工程施工期临时供水方案研究。基于2018—2020年黄河河南段15座引黄涵闸的日供水量,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确定施工期临时供水量和设计流量,提出建设临时扬水站、明渠引水、临时租赁移动式浮船泵站3种方案,并进行比选。对工期要求、取水情况、安全可靠性、施工难度、占压维护等因素综合考虑后,选择临时租赁移动式浮船泵站方案。浮船泵站与主体工程基坑开挖相结合的供水措施,降低了工程投资,安全性高,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闸改建 施工期 临时供水 设计流量 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山区地表空间异质性的产流计算研究
2
作者 胡彩虹 许营营 +3 位作者 郑钊 刘成帅 余其鹰 李文忠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112,共8页
山区流域地表空间较大的差异性是影响产流计算准确性的重要制约因素。基于山区流域地表空间异质性及其垂向传导性,提出了考虑“土壤质地-土壤容重-地形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垂向空间四级叠加的主导产流机制辨析框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 山区流域地表空间较大的差异性是影响产流计算准确性的重要制约因素。基于山区流域地表空间异质性及其垂向传导性,提出了考虑“土壤质地-土壤容重-地形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垂向空间四级叠加的主导产流机制辨析框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划分单一径流成分主导的水文响应单元,并构建分布式产流计算模型;选择淮河下孤山水文站控制流域为研究区,基于1980~2021年20场洪水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流域易发生饱和地面径流、超渗地面径流、壤中径流和地下径流的空间占比分别为33.00%,0.80%,34.27%,31.93%;产流计算模型的平均径流深相对误差绝对值为11.12%,确定系数为0.98,计算结果相对可靠。这一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产流辨析方法、水文响应单元划分及产流计算模型构建的合理性,可为山区暴雨洪水产流计算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洪水预报 产流计算 地表空间异质性 水文响应单元 分布式水文模型 下孤山水文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黄河河道整治疏浚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利琴 倪菲菲 +2 位作者 周晓丽 李玉娜 张向萍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2-46,共5页
为调整改善河南黄河河道不利河势、拓宽局部窄河段、减小工程出险概率,在现有河道整治工程布局的基础上,提出了河道整治疏浚措施,配合河道整治工程共同发挥作用,解决不利河势问题,减轻防洪抢险压力,实现安全度汛。通过分析河南黄河河道... 为调整改善河南黄河河道不利河势、拓宽局部窄河段、减小工程出险概率,在现有河道整治工程布局的基础上,提出了河道整治疏浚措施,配合河道整治工程共同发挥作用,解决不利河势问题,减轻防洪抢险压力,实现安全度汛。通过分析河南黄河河道存在的问题,结合河势变化及工程出险情况,分析确定疏浚河段;制定疏浚不超过规划治导线等原则,针对不同疏浚河段的具体情况,确定疏浚平面布置及疏浚控制高程等参数;针对疏浚实施作用,结合不同河段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研究表明:现状河道条件下,因势利导实施疏浚作为河道整治工程的有机补充,是解决河南黄河不利河势问题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具体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整治 疏浚 黄河河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水保措施配置及效果
4
作者 席琳 张翠萍 +2 位作者 刘金凤 潘雅文 王李平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10期71-73,82,共4页
引黄涵闸是黄河下游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讨引黄涵闸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及其效果,根据现场调查,分析了工程施工影响及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阐明了针对主体工程施工前、施工过程中、施工结束后3个时段的水土保持措... 引黄涵闸是黄河下游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讨引黄涵闸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及其效果,根据现场调查,分析了工程施工影响及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阐明了针对主体工程施工前、施工过程中、施工结束后3个时段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施工前,剥离主体工程区、土料场区表层腐殖土集中堆放,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在交通道路一侧和施工生产生活区四周等处开挖临时排水沟;施工中,在堆土周围布设临时拦挡,在涵闸开挖边坡、临时堆土及施工裸露地表覆盖防尘网;施工后,修复淤区顶部挡土埂及原有的混凝土排水沟,在涵闸绿化区栽植多样化园林植物,在淤区顶部栽植适生林,以恢复项目区生态环境,同时将工程建设拆除的混凝土、废石运至专门的垃圾填埋场消纳。设计并构建的引黄涵闸工程区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涵闸工程 水土保持 措施配置 效果分析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影像的黄河下游游荡型河段主槽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窦明 乔若辉 +3 位作者 郑钊 李涛 霍光杰 李桂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127,共8页
黄河河南段以游荡型河段为主,其水沙变化剧烈、主槽摆动频繁、河床变形严重,对河道生境产生了严重影响。采用Landsat卫星影像,并基于MNDVI水体指数对黄河游荡段30 a水体的河道边界信息进行提取,通过划分不同河段和区域计算不同时期河道... 黄河河南段以游荡型河段为主,其水沙变化剧烈、主槽摆动频繁、河床变形严重,对河道生境产生了严重影响。采用Landsat卫星影像,并基于MNDVI水体指数对黄河游荡段30 a水体的河道边界信息进行提取,通过划分不同河段和区域计算不同时期河道主槽形态参数、河道摆动面积、摆动方向、迁移距离等指标,分析游荡段河道摆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游荡段主槽水域面积明显减少,并向弯曲河流转变;R2区域是摆动面积最大及平均摆动面积最大的区域;1986-2019年游荡段左岸摆动的总面积为59.9 km^(2),向右岸摆动的总面积为53.3 km^(2),R1和R4段向左岸右岸摆动的面积大致相等,R2段主要向左岸摆动,R3段主要向右岸摆动,游荡段整体有略微向左岸摆动的趋势;R1区域整体略微向南迁移,R2区域整体向北迁移显著,R3整体向南迁移,R4整体略微向西迁移。小浪底水库运用后,进入游荡段水量与水库运用前基本相当,而泥沙主要集中在汛期输送;游荡段河道主槽变化与水流对滩岸土体的冲刷和洪水后的崩坍有关;控导工程对河流有明显的约束作用,R3区域中的部分河段S11、S12缺乏控导工程,河道主槽摆动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荡型河段 河道主槽形态参数 摆动面积 迁移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LISP在黄河下游引黄涵闸闸室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郑钊 薛志强 +1 位作者 王凤群 王伟锋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0-154,159,共6页
为了提高黄河下游引黄涵洞式水闸闸室设计质量与效率,采用基于AutoLISP的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编写涵洞式闸室设计程序,实现在输入有限设计参数的情况下,自动绘制涵洞式闸室三维模型并生成工程量、循环计算多工况闸室荷载、生成多工况涵... 为了提高黄河下游引黄涵洞式水闸闸室设计质量与效率,采用基于AutoLISP的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编写涵洞式闸室设计程序,实现在输入有限设计参数的情况下,自动绘制涵洞式闸室三维模型并生成工程量、循环计算多工况闸室荷载、生成多工况涵闸渗流稳定计算结果及闸室稳定计算结果。以黄河下游典型穿堤引黄涵闸赵口闸为例,展示了该设计程序在涵洞式闸室设计应用中的便利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洞式闸室 AUTOLISP 渗流稳定计算 闸室稳定计算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滩区道路建设分析与规划建议 被引量:1
7
作者 马乐 薛晓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5-48,共4页
黄河下游滩区防汛道路、生产道路纵横交叉,但没有构成完善的交通体系,已有道路在抢险交通和洪水期应急撤退时难以形成有效的交通保障。在分析黄河下游滩区道路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滩区村庄分布和黄河下游控导工程的布局及滩区... 黄河下游滩区防汛道路、生产道路纵横交叉,但没有构成完善的交通体系,已有道路在抢险交通和洪水期应急撤退时难以形成有效的交通保障。在分析黄河下游滩区道路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滩区村庄分布和黄河下游控导工程的布局及滩区防洪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滩区道路布置的原则和主要设计参数,结合典型滩区自然地理状况进行了道路的平面、纵断面布置,说明了其与黄河下游防洪之间的关系,为今后滩区道路修建提出了方向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区道路 防洪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高村-孙口段冲淤变化及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8
作者 全李宇 李铭 +6 位作者 牛超杰 李东阳 刘尚彬 李想 赵连军 韩沙沙 胡彩虹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79,共5页
为探究黄河过渡段河道滩槽演变规律,采用实测水沙和大断面数据,分析近年来高孙段河床冲淤、水沙条件和河床形态的演变,以年和汛期为时间尺度,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河槽冲淤量与水沙条件及河床形态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近年来高孙段以冲刷为... 为探究黄河过渡段河道滩槽演变规律,采用实测水沙和大断面数据,分析近年来高孙段河床冲淤、水沙条件和河床形态的演变,以年和汛期为时间尺度,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河槽冲淤量与水沙条件及河床形态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近年来高孙段以冲刷为主,汛期是年内输沙的主要时期;高村断面来沙系数可以分为波动减小(2002~2017年)和快速增加(2018~2019年)两大阶段,而河床形态中水力半径和宽深比变化趋势完全相反,糙率存在增大趋势;高村断面的水沙条件及河床形态与高孙段河道冲淤具有较高的关联程度,河床形态比水沙条件具有更高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淤量 水沙条件 河床形态 河槽演变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河南段白鹤—驾部河段汛期水位变化分析
9
作者 华舒愉 刘欣 刘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6,共3页
黄河河南段白鹤—驾部河段位于小浪底水库下游,为典型的游荡性河段。利用该河段汛期沿程工程水位的观测结果,分析其变化特点,发现在2020年和2019年小浪底水库排水排沙期间,该河段水位普遍升高,其中花园镇、开仪控导工程处水位抬高尤为突... 黄河河南段白鹤—驾部河段位于小浪底水库下游,为典型的游荡性河段。利用该河段汛期沿程工程水位的观测结果,分析其变化特点,发现在2020年和2019年小浪底水库排水排沙期间,该河段水位普遍升高,其中花园镇、开仪控导工程处水位抬高尤为突出,这与汛期的水沙条件和河道输沙能力息息相关。结合汛期水沙变化规律和该河段河道断面水力因子,分析得到影响水位变化和局部水位变化突出的主要因素,有助于对该河段河道行洪能力和河势变化的了解和预估,为防汛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 河道冲淤 输沙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典型滩区社会经济—防洪安全—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想 赵连军 +4 位作者 李东阳 韩沙沙 牛超杰 全李宇 胡彩虹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71,共9页
黄河下游滩区是一个复杂的互馈系统,系统的安全及协调发展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为科学评价黄河下游典型滩区社会经济-防洪安全-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安全发展水平与协调程度,明确影响其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针对黄河下游兰... 黄河下游滩区是一个复杂的互馈系统,系统的安全及协调发展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为科学评价黄河下游典型滩区社会经济-防洪安全-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安全发展水平与协调程度,明确影响其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针对黄河下游兰东滩区的区域特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防洪安全、生态环境对滩区发展的影响,遵循指标选取的诸多原则,通过组合权重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构建了黄河下游兰东滩2001-2020年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耦合协调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1)黄河下游兰东滩区社会经济-防洪安全-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相互作用明显,但整体协调耦合发展程度不高,距离优质协调还有一定的差距;(2)综合系统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拟合优度较好,均在0.9以上,且其趋势线与防洪安全评价指数趋势较为接近,表明防洪安全对综合系统的影响较大;(3)组合权重占比较大的主要是防洪安全方面的指标,其次是社会经济,最后是生态环境,表明兰东滩安全发展与环境友好的前提就是保障最基本的防洪安全;(4)3个子系统的安全评价指数在近20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幅,社会经济子系统安全评价指数稳定上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防洪与生态,防洪安全与生态环境子系统发展较为不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滩区 社会经济 防洪安全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侵蚀输沙空间尺度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潘雅文 马文龙 +2 位作者 潘庆宾 韩剑桥 张胜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8-97,105,共11页
侵蚀输沙空间变异及其尺度效应是流域水文过程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流域水土流失控制和水沙资源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流域侵蚀输沙空间尺度效应研究成果的系统回顾,从坡面到流域,阐述了降雨、土壤和植被等环境要素对侵蚀输沙... 侵蚀输沙空间变异及其尺度效应是流域水文过程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流域水土流失控制和水沙资源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流域侵蚀输沙空间尺度效应研究成果的系统回顾,从坡面到流域,阐述了降雨、土壤和植被等环境要素对侵蚀输沙尺度效应的影响,梳理了尺度效应产生机制方面的认知,总结了不同条件下坡面产流和侵蚀输沙尺度转换的代表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流域侵蚀输沙空间尺度效应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未来应增加新技术和数据的应用,建立具有明确物理机制的侵蚀输沙空间尺度转换方法,同时,急需突破剧烈环境变化对空间尺度效应影响的研究。本文的梳理与总结可为流域侵蚀输沙过程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为土壤侵蚀防治和河流水沙的综合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空间尺度效应 产汇流 土壤侵蚀 泥沙输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黄河下游涵闸闸墩顶高程的确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凤群 李国清 王伟锋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14-115,共2页
黄河下游的水闸大部分属于穿越堤防或控导工程的涵洞式分水闸,作为涵闸竖向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闸墩顶高程的高低对工程投资和工程安全至关重要。分析了《水闸设计规范》关于闸墩顶强制性条文的条款要义和使用范围,得出了《水闸设计规... 黄河下游的水闸大部分属于穿越堤防或控导工程的涵洞式分水闸,作为涵闸竖向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闸墩顶高程的高低对工程投资和工程安全至关重要。分析了《水闸设计规范》关于闸墩顶强制性条文的条款要义和使用范围,得出了《水闸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不适用黄河下游涵闸闸墩顶的结论。根据黄河下游涵闸所处位置和功能,提出了最高运用水位正推法和机架桥顶反推法两种方法推求闸墩顶高程,根据分析对比结果,建议黄河下游涵闸闸墩顶高程的确定采用最高运用水位正推法推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闸 闸墩顶 高程 确定方法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CAD Civil 3D在堤防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凯 齐海龙 赵丽微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93-194,198,共3页
CAD二维设计与手工计算结合的传统堤防工程设计方式,工作量大、效率和成果精度较低。为了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可以将AutoCAD Civil 3D应用于堤防工程设计,通过Civil 3D,创建地形曲面,布置堤线,设计堤顶高程纵断面线,创建堤防横断面... CAD二维设计与手工计算结合的传统堤防工程设计方式,工作量大、效率和成果精度较低。为了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可以将AutoCAD Civil 3D应用于堤防工程设计,通过Civil 3D,创建地形曲面,布置堤线,设计堤顶高程纵断面线,创建堤防横断面装配,生成堤防模型,并计算工程量,实现堤防工程设计参数化、可视化、动态化、精确化。以黄河下游北金堤某堤段加高设计为例,介绍了Civil 3D的应用思路及建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vil 3D 堤防工程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黄灌区不同灌溉强度和灌溉方式对土壤水分和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东阳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7期27-30,41,共5页
为提升黄灌区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率,对甘肃省引黄灌区不同灌溉强度和灌溉方式对土壤水分和成分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引黄灌区的土壤含水量较低,该区灌溉前0~10 cm表层土壤含水量最高为10.18%,其中表层土壤中6~10 cm含水量较高... 为提升黄灌区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率,对甘肃省引黄灌区不同灌溉强度和灌溉方式对土壤水分和成分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引黄灌区的土壤含水量较低,该区灌溉前0~10 cm表层土壤含水量最高为10.18%,其中表层土壤中6~10 cm含水量较高。随灌溉水量增加,实验区土壤含水量增加。灌溉前,0~2 cm土壤砂粒、粉粒和黏粒的占比分别为2.59%、80.37%和17.04%。随灌溉强度增加和土层厚度增加,实验区土壤砂粒增加,粉粒减少。波涌灌溉减少灌溉水量,提高灌溉均匀度和土壤含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 泥沙输移 波涌灌溉 土壤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管道工程穿越北金堤滞洪区洪水影响分析
15
作者 崔文娟 毋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51-52,共2页
某输气管道穿越黄河下游北金堤蓄滞洪区,根据相关规定,应对此长距离穿越滞洪区管道工程进行洪水影响评价。为了给建设单位与河道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根据北金堤滞洪区地形地貌、风险分区、水流特性、输气管道及相应建筑物布设情况,选... 某输气管道穿越黄河下游北金堤蓄滞洪区,根据相关规定,应对此长距离穿越滞洪区管道工程进行洪水影响评价。为了给建设单位与河道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根据北金堤滞洪区地形地貌、风险分区、水流特性、输气管道及相应建筑物布设情况,选择典型断面,从洪水对输气管道及有关建筑物的影响、建设项目对防洪的影响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建设项目对防洪的影响方面,管道敷设于地下,地面建筑物相对较少,对防洪的影响主要是壅水,其造成壅水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在洪水对输气管道及有关建筑物的影响方面,主要是一般冲刷及局部冲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管道工程 北金堤滞洪区 洪水计算 壅水 冲刷水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采砂脱水集成装备研制与应用
16
作者 李凯 林涛 +1 位作者 仓博 赵丽微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31-33,共3页
泥沙是造成黄河河道淤积严重的根本原因。在合适的位置采取有效挖河疏浚,既能减少河道淤积,又能合理利用泥沙。通过研制高效河道采砂脱水装备,实现黄河泥沙中粗粒与细粒的分离及砂颗粒与水快速分离,减少了砂石脱水耗时,提升了砂石质量,... 泥沙是造成黄河河道淤积严重的根本原因。在合适的位置采取有效挖河疏浚,既能减少河道淤积,又能合理利用泥沙。通过研制高效河道采砂脱水装备,实现黄河泥沙中粗粒与细粒的分离及砂颗粒与水快速分离,减少了砂石脱水耗时,提升了砂石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达到采砂生产作业全过程绿色环保、采砂工艺优质高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采砂 脱水 集成装备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