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生存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苏晴 郑玉春 +3 位作者 赵兵 冯世君 张勇 王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222-2226,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的相关因素,了解不同危险度分层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采集2006年1月—2010年1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确诊的93例ALI/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的相关因素,了解不同危险度分层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采集2006年1月—2010年1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确诊的93例ALI/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30 d内生存情况等,采用t检验、Logistic回归、Cox比例风险回归、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 d内死亡63例(占67.7%),存活30例(占32.3%)。(1)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治疗时间、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高于生存组,而氧合指数(PaO2/FiO2)、血液pH值低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内源性ARDS患者死亡的优势比(OR)是肺外源性患者的3.200倍。以0~1个肺外器官功能不全为参照,3个、4个和5个肺外器官衰竭死亡的OR值依次是4.333、9.333和14.667。(2)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进入模型中的4个协变量为PaO2/FiO2(HR=0.511)、APACHEⅡ评分(HR=1.800)、原因或诱因(HR=1.958)、肺外脏衰数目(HR=1.422)。(3)Kaplan-Meier生存分析:PaO2/FiO2<100 mm Hg、100~150mm Hg和>150 mm Hg者30 d生存率分别为13.3%(4/30)、29.0%(9/31)和53.1%(1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PACHEⅡ评分<20分、20~30分和>30分者生存率分别为51.9%(14/27)、32.4%(12/37)和13.8%(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外源性和肺内源性患者生存率分别为40.7%(24/59)和17.6%(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肺外脏衰数目≤1个、2个、3个、4个和5个者生存率分别为57.1%(12/21)、40.7%(11/27)、23.5%(4/17)、12.5%(2/16)和8.3%(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4)以PaO2/FiO2、APACHEⅡ评分、原因或诱因和肺外脏衰数目4个协变量建立的预后模型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3〔95%CI(0.760,0.926)〕,敏感度76.2%,特异度80.0%,一致性77.42%,高于任何单一因素的诊断效能。结论 ARDS院内病死率高,高APACHEⅡ评分、肺内源性原因、肺外多器官功能衰竭是ARDS死亡的高危因素,PaO2/FiO2是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较单因素分析能够较好地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功能不全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预后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考酮或舒芬太尼预防瑞芬太尼诱发的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 被引量:23
2
作者 职勇 陈景艳 高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3-575,共3页
目的观察羟考酮或舒芬太尼预防瑞芬太尼术后痛觉过敏的作用。方法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120例,男62例,女58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羟考酮组(O组,n=42)、舒芬太尼组(S组,n=40)和生理盐水组(C组,n=38)... 目的观察羟考酮或舒芬太尼预防瑞芬太尼术后痛觉过敏的作用。方法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120例,男62例,女58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羟考酮组(O组,n=42)、舒芬太尼组(S组,n=40)和生理盐水组(C组,n=38),术毕前分别给予羟考酮10mg、舒芬太尼10μg和等容量生理盐水。评价患者苏醒后静息VAS评分,若VAS≤3分则认为无痛觉过敏现象,>3分为有痛觉过敏,≥6分则静注舒芬太尼,直至VAS评分<6分。记录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_1)、术后0.5h(T_2)、1h(T_3)、2h(T_4)和4h(T_5)的BCS舒适度评分,记录患者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后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T_1~T_5时O组BCS评分明显高于S组和C组(P<0.05)。S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O组和C组(P<0.05)。三组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毕前静注羟考酮10 mg明显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术后诱发的早期痛觉过敏,同时不影响患者苏醒,亦不增加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瑞芬太尼 舒芬太尼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卷5期疑难病案讨论选登
3
作者 张越华 张鸿慧 +3 位作者 何玉宁 刘乔平 周勤 唐良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75-576,共2页
关键词 疑难病案讨论 内生殖器结核 生育年龄妇女 结核中毒症状 结核菌素试验 诊断依据 肺部感染 腹腔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硒宝和聚肌胞佐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对比 被引量:6
4
作者 朱宏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61-662,共2页
关键词 锌硒宝 聚肌胞 小儿 呼吸道感染 药物治疗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家庭干预对高危新生儿智力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赵虹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9期1402-1403,共2页
觉、皮肤感觉去感受周围环境外 ,还更多的用双手去感受环境 ,手功能发育 ,可进一步促进智能发育 ;7个月~ 1岁婴儿手功能进一步完善 ,此阶段婴儿的观察力、模仿能力 ,思维逻辑有了一定的发育 ,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 ,可加强婴儿对周围世... 觉、皮肤感觉去感受周围环境外 ,还更多的用双手去感受环境 ,手功能发育 ,可进一步促进智能发育 ;7个月~ 1岁婴儿手功能进一步完善 ,此阶段婴儿的观察力、模仿能力 ,思维逻辑有了一定的发育 ,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 ,可加强婴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 ,锻炼其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同时语言有了一定发育 ,通过语言来表达其思想 ,以促进智能的进一步发育。本家庭干预结果显示 ,两组患儿在 3个月龄时MDI及PDI均无显著差异。而从 7个月龄后 ,特别是 12个月龄时 ,两组患儿MDI及PDI相比均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说明早期干预治疗可改善高危儿的智能发育 ,且家庭干预应从新生儿期开始 ,在评估指导下延续进行。由于婴幼儿最大限度的依赖父母 ,其生存环境主要是家庭系统。病室无论多么舒适 ,医务人员多么亲切 ,总和自己适应的家庭环境有着很大不同。医院干预只是高危儿干预的一部分 ,更主要的是贯穿于生活过程的以家庭为基础的家庭干预。因此 ,我们提出 :(1)高危儿干预治疗应从加强孕期监测开始 ,延续至婴幼儿期。 (2 )针对某些家长文化低、家庭收入差的情况 ,大力推广简单、易行、经济且有效的家庭式干预。(3)加强随访评估指导 ,提高家庭干预质量。 (4 )干预的效果有些在短时间内不能显现出来 ,因此要家长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高危儿 高危新生儿 家庭干预 治疗 神经系统后遗症 NICU 智力 家族 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54-2254,共1页
笔者于1997年至2007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取得显著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过敏性紫癜 疗效观察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艾滋病7例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超 潘燕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1-331,401,共2页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一种传播迅速、病死率极高的疾病。目前我国小儿HIV感染状况尚不清楚,临床报道较少。现对1999—2005年在本科诊断的7例小儿艾滋病患儿资料分析如下。
关键词 艾滋病 小儿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感染状况 临床报道 病死率 H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活检切片与印片联合对提高胃癌确诊率的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秀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042-1042,共1页
为了提高胃癌的确诊率,避免误诊和漏诊,我们对283例临床和胃镜下怀疑胃癌的患者采取了活检切片胃粘膜组织学检查与印片细胞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对胃癌的确诊率,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内镜 胃癌 诊断 活检切片胃粘膜组织学检查 印片细胞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和巩膜可调缝线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1
9
作者 熊凤枝 杨铁骊 闫德祺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4期293-294,共2页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和巩膜可调缝线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 11例 15眼确诊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 ,联合丝裂霉素C和巩膜可调缝线 ,术中为预防虹膜根部切除时发生出血应用肾上腺素。结果 随访观...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和巩膜可调缝线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 11例 15眼确诊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 ,联合丝裂霉素C和巩膜可调缝线 ,术中为预防虹膜根部切除时发生出血应用肾上腺素。结果 随访观察 1~ 8个月 ,平均 5 .7个月 ,2例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8例保持不变 ,1例下降。 7例 11眼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其成功率 6 3.6 4 % .术后 2个月虹膜新生血管全部消退者 2例 ;5例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变淡或大部分消退 ,其余无明显改变。 1例 1眼术中前房出血 ,术后 7d自行吸收 ,4例 4眼术后眼压需药物控制。结论 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和巩膜可调缝线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 巩膜可调缝线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纤维内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
10
作者 张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梗阻性脑积水 内镜治疗 OLYMPUS 神经内镜 穿刺点定位 临床应用 手术治疗 纤维内镜 适应性 CH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管内损伤经眶缘前筛-后筛经路视神经减压开放术临床观察
11
作者 熊凤枝 王宏宇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8-228,共1页
关键词 视神经管内损伤 经眶缘 前筛经路视神经减压开放术 临床观察 后筛经路视神经减压开放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