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刍议 |
朱宝信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4
|
|
2
|
论马克思的“自然存在”观 |
朱宝信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3
|
从实践唯物主义看辩证法 |
朱宝信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4
|
简议马克思实践辩证法构成的三个角度 |
朱宝信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5
|
时代主题的转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转型——关于实践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的现代形态构想 |
朱宝信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1999 |
1
|
|
6
|
论哲学基本问题及其诸形式 |
朱宝信
|
《现代哲学》
|
1998 |
1
|
|
7
|
试论邓小平的新社会主义观 |
娄世豪
|
《河南社会科学》
|
1999 |
1
|
|
8
|
从《手稿》到《提纲》:既非“转换”亦非“借代”——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的一致性论辩 |
朱宝信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9
|
如何理解马克思《提纲》第十条——丛大川先生《重新解读马克思〈提纲〉的哲学精神实质》献疑 |
朱宝信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0
|
新道德主义:新世纪中国哲学的新形态 |
朱宝信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0 |
|
11
|
评唯物史观研究的客体主体向度之分 |
朱宝信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2
|
实践的本质只能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王金福先生“实践本质观”献疑 |
朱宝信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3
|
辩证法的三种形态 |
朱宝信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4
|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二重研究 |
朱宝信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5
|
综论传统道德人格的多重规定 |
朱宝信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6
|
主题综合式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思维方式论 |
朱宝信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9 |
0 |
|
17
|
青年马克思论哲学 |
朱宝信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8
|
论发展的两种机制 |
朱宝信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0 |
|
19
|
老年人用药监护 |
孙润田
黄平
|
《医药导报》
CAS
|
1992 |
0 |
|
20
|
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其新趋向 |
朱宝信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