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因子协同的南太行地区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
1
作者 单元磊 刘英娟 +3 位作者 霍光杰 党羽靖 宁立波 李小芳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3-1082,共10页
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对区域生态建设意义重大。南太行地区作为华北平原的生态屏障,因长期矿产开发导致生态系统失衡,亟需开展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来科学指导生态修复。本文研究构建了基于地质环境多因子的植物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 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对区域生态建设意义重大。南太行地区作为华北平原的生态屏障,因长期矿产开发导致生态系统失衡,亟需开展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来科学指导生态修复。本文研究构建了基于地质环境多因子的植物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南太行地区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显示,生态适宜应是某种环境对于植物及其多样性的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程度。基于本地植物立地条件,确定以地质灾害、地形地貌、地下生境、地上生境等多因子作为准则层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高适宜与较高适宜地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2%,说明区内绝大部分地区适宜当地植物的种植和生存;地质环境的生态适宜是多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区生态适宜性的空间异质性突出,低山、山前和丘陵区(研究区西部和东北部)属于高和较高适宜地区,是未来生态修复的重点区;西部高海拔山间和东部的跑马岭、南部凤凰山的部分地区属于较低适宜区,不适合安排生态修复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适宜性 地质环境 多因子协同 南太行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