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勇立于时代潮头的统计学院
1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学院成立于2013年11月,其前身为1983年成立的计划统计系,是原河南财经学院成立最早的两个教学单位之一,中间历经国际经济系、统计学系的沿革,至今已经走过了34年的发展历程。多学科共支撑,专业特色明显。本科设置...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学院成立于2013年11月,其前身为1983年成立的计划统计系,是原河南财经学院成立最早的两个教学单位之一,中间历经国际经济系、统计学系的沿革,至今已经走过了34年的发展历程。多学科共支撑,专业特色明显。本科设置有经济统计学、统计学(数据工程方向)、应用统计学(风险管理与精算方向)、信用管理等4个专业,分属于经济学、统计学和管理学等一级学科,目前在校本科生约1000余人。2000年成为河南省第一个统计学硕士授权点,2010年获批为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授权点,目前在读研究生30余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财经学院 计划统计 经济统计学 应用统计学 2010年 在读研究生 政法大学 教学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的区域空间布局优化研究——基于河南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玉周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36,共5页
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优化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富有竞争力的城镇化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亟须进行区域布局优化。河南省作为我国典型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其新型城... 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优化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富有竞争力的城镇化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亟须进行区域布局优化。河南省作为我国典型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其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现状与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河南省的实证分析表明,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呈现明显的极化特征——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和较低地区在空间上均趋于集聚,且二者之间差距呈逐步拉大趋势。为此,我国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优化应采取强化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实施和政策引导、实施城市群推动战略和差异化发展战略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空间布局优化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传导机制及其影响——基于河南与其他地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商勇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19,共6页
区域间的经济往来会产生多种影响,具体表现为三种效应:乘数效应、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包括自反馈和互反馈)。三种效应中乘数效应是核心,通过列昂惕夫逆这一"放大器"的传导,产生了溢出效应并进一步导致自反馈和互反馈效应。笔... 区域间的经济往来会产生多种影响,具体表现为三种效应:乘数效应、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包括自反馈和互反馈)。三种效应中乘数效应是核心,通过列昂惕夫逆这一"放大器"的传导,产生了溢出效应并进一步导致自反馈和互反馈效应。笔者利用两地区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验证了这一传导机制的作用和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三种效应因传导路径的远近依次递减,同时也受行业和区域经济规模影响,表现出不同特点。差别巨大的区域间的产业关联并非呈现一边倒现象,在适当的制度安排下,区域间的贸易往来可以获得更多的双边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乘数效应 溢出效应 反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变量分析的河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符想花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35-136,共2页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本文运用一系列统计指标,对河南省高技术产业的行业分布、区域分布、发展水平在全国所处位置、所属类别及动态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河...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本文运用一系列统计指标,对河南省高技术产业的行业分布、区域分布、发展水平在全国所处位置、所属类别及动态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河南省高技术产业行业分布集中,区域集聚优势明显,但发展水平较低,总量指标表现尚可,相对指标表现不佳。其综合排名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位列第23位,属于末类中的较好者,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提升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高技术产业 发展状况 统计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统计分析的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符想花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123-124,共2页
对高技术产业而言,最主要的是技术创新。本文从反映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出发,经过理论遴选和实证筛选,选出了13项指标,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对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经济发达地区高技术产业... 对高技术产业而言,最主要的是技术创新。本文从反映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出发,经过理论遴选和实证筛选,选出了13项指标,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对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经济发达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因子及产出相对指标因子表现突出,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投入相对指标因子表现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能力 统计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安全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特征及障碍因子
6
作者 马瑞 王紫博 张厚力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58,共6页
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是确保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科技创新为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动能,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文章选取2009—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CRITIC权重法、核... 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是确保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科技创新为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动能,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文章选取2009—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CRITIC权重法、核密度估计、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及障碍因子分析模型对中国粮食安全与科技创新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中国31个省份的粮食安全水平与科技创新水平呈现两极化趋势;2009—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粮食安全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且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准则层中的科技创新投入与科技创新环境与指标层中的人均GDP、R&D经费投入强度、技术市场交易额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亟须优化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科技创新 耦合协调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探析
7
作者 李士猛 《河南农业》 2014年第19期9-10,共2页
近年来,随着全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和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土地流转速度逐步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和集中使用,是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富强河南建设的基础性工... 近年来,随着全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和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土地流转速度逐步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和集中使用,是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富强河南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因此,正确引导和完善农村土地科学合理地流转,已成为目前农村工作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河南省 农业规模经营 产业集聚 农业现代化 动力转向 科学合理 农村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的空间协同效应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巩宏丽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94,共3页
文章根据Venales的垂直关联模型,通过空间面板方法探讨了河南省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的空间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本市的制造服务业聚集不仅对本市的制造业聚集产生推动作用,即直接效应,还会带... 文章根据Venales的垂直关联模型,通过空间面板方法探讨了河南省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的空间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本市的制造服务业聚集不仅对本市的制造业聚集产生推动作用,即直接效应,还会带动邻近地区的制造业聚集,即间接效应,同样,制造业聚集对制造服务业聚集的拉动也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此外,两者间的空间溢出效应还会受到城市规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业 制造业 空间面板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家庭结构变迁的社会影响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20
9
作者 周福林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3-86,共4页
近年来,随着生育率的降低和人口流动的加快,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口普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我国家庭结构类型中占主体地位的仍是核心家庭,单人户和一对夫妇户比重在不断增加;家庭结构简单的中小家庭比重不断上升... 近年来,随着生育率的降低和人口流动的加快,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口普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我国家庭结构类型中占主体地位的仍是核心家庭,单人户和一对夫妇户比重在不断增加;家庭结构简单的中小家庭比重不断上升,结构复杂的大家庭比重持续降低。家庭结构的变迁使得家庭的养老功能相对弱化,老年人更多生活在空巢家庭中;人口流动过程中形成的留守家庭问题影响着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要适应家庭结构的变迁,建立促进家庭发展的专门机构,构建有利于提高家庭发展能力的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变迁 家庭结构 核心家庭 空巢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省内、省际流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乐东 焦青霞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49-151,共3页
文章利用灰色关联理论研究了省际、省内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流入人口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低于常住人口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流动人口的经济贡献尚未达到常住人口的水平;省内城镇流入劳动力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高于农... 文章利用灰色关联理论研究了省际、省内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流入人口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低于常住人口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流动人口的经济贡献尚未达到常住人口的水平;省内城镇流入劳动力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高于农村流入劳动力的影响,但省际观察时情况却相反;省外农村流入劳动力的灰色关联度高于省内农村流入劳动力的关联度,但观察城镇流动人口时情况却相反。不同类型的流动人口对不同区域的经济运行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经济发展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GMM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玉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9-74,共6页
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以及人口结构的动态变化使得人口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极其复杂,不同年龄结构的人口对能源消费会产生不同影响。文章通过将反映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总抚养比3个指标引入扩展的STIR... 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以及人口结构的动态变化使得人口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极其复杂,不同年龄结构的人口对能源消费会产生不同影响。文章通过将反映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总抚养比3个指标引入扩展的STIRPAT模型,基于我国30个省市区1996-2013年的面板数据,利用GMM法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总抚养比、前期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居民消费等因素对我国能源消费均具有显著影响,老年抚养比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暂时不显著,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影响会逐步显现;少儿抚养比和总抚养比与能源消费反方向变动;前期能源消费对当期能源消费存在显著正影响;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与能源消费同方向变动;在所有影响能源消费的因素中,前期能源消费的作用最大,少儿抚养比和总抚养比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已超过经济增长,正逐步成为影响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文章提出应将人口年龄结构因素纳入相关政策视野,适时调整完善人口政策,根据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特征不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快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节能技术,逐步提高能源利用率等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年龄结构 能源消费 面板数据 G 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定数截尾场合双参数指数分布的贝叶斯预测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艳玲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8-70,共3页
双参数指数分布是可靠性理论中常用的分布之一,文章研究了在双边定数截尾场合下,双参数指数分布的贝叶斯预测问题,并且在双样本的情况下,从理论上得到了相应的贝叶斯预测区间.最后采用Monte Carlo方法验证了文中所得到的贝叶斯预测区间... 双参数指数分布是可靠性理论中常用的分布之一,文章研究了在双边定数截尾场合下,双参数指数分布的贝叶斯预测问题,并且在双样本的情况下,从理论上得到了相应的贝叶斯预测区间.最后采用Monte Carlo方法验证了文中所得到的贝叶斯预测区间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定数截尾 贝叶斯预测 MONTE CARLO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玉周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7-109,共3页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表明:城乡居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消费结构均具有显著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大于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少儿抚养比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使得人们对基本消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表明:城乡居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消费结构均具有显著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大于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少儿抚养比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使得人们对基本消费的需求下降,对其他消费品需求不断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结构 消费结构 城镇居民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外贸依存度的内涵及测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汪彩玲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20,共4页
针对目前地区外贸依存度计算公式的缺陷,文章根据地区外贸依存度和国家外贸依存度关系,在地区外贸依存度定义和国家外贸依存度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地区外贸依存度计算公式,并利用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对各省份2013年外... 针对目前地区外贸依存度计算公式的缺陷,文章根据地区外贸依存度和国家外贸依存度关系,在地区外贸依存度定义和国家外贸依存度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地区外贸依存度计算公式,并利用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对各省份2013年外贸依存度用目前公式和新公式分别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调整后的外贸依存度表现出三大特点:(1)北京、上海等大型省份的外贸依存度大幅下降。(2)内陆省份的外贸依存度比调整前上升20%以上。(3)东南部沿海经济强省外贸依存度变化不大。实证分析表明新的外贸依存度测算方法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外贸依存度 国家外贸依存度 进出口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的中部六省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商勇 《区域经济评论》 2014年第5期69-75,共7页
中部地区已经初步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但同时各地区间产业结构相似性大,产业合理化水平还不高。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部六省产业结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中部六省产业结构具有较高的趋同性,同时也受资源禀赋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特点;经济... 中部地区已经初步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但同时各地区间产业结构相似性大,产业合理化水平还不高。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部六省产业结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中部六省产业结构具有较高的趋同性,同时也受资源禀赋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特点;经济发达地区其中间投入率也相对较高,符合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各地区中间投入率高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第一产业中间投入率较低而且变化小,而第三产业各行业中,中间投入率差异较大,省际差别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表 产业结构 区位商 中间投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商勇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第3期34-40,共7页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在资源约束下的必然选择。科学把握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将有助于制定正确的发展政策。结合我国工业发展实际,从工业化基础、技术创新和信息融合、经济效益、节能减排和以人为本五个方面建...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在资源约束下的必然选择。科学把握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将有助于制定正确的发展政策。结合我国工业发展实际,从工业化基础、技术创新和信息融合、经济效益、节能减排和以人为本五个方面建立综合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和对应分析相结合,对我国31个省市工业化发展实际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新型工业化呈现出经济指标和空间非均衡发展态势,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较好地反映客观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指数体系 因子分析 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双删失场合双参数指数分布的Bayes估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艳玲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3-25,共3页
双参数指数分布是可靠性理论中常用的分布之一,文章给出了Ⅱ型双删失数据下,双参数指数分布中参数的Bayes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最后通过一个例子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文中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 Ⅱ型双删失 双参数指数分布 Bayes4估计 随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农场的特点和优点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许莹 《河南农业》 2012年第24期59-60,共2页
家庭农场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方式之一。它不仅具有连续性、适应性、阶段性等特点,而且还有利于科学种田,有利于农业的社会化,有利于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特点 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者报酬占比变化的模拟与分析
19
作者 符想花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9-41,共3页
工业化程度、城镇化水平、劳动生产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是影响劳动者报酬占比变化的重要变量。本文拟合劳动者报酬占比与其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解释变量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为此,用逐步回归... 工业化程度、城镇化水平、劳动生产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是影响劳动者报酬占比变化的重要变量。本文拟合劳动者报酬占比与其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解释变量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为此,用逐步回归方法作回归分析,最终在模型中保留三个变量,根据回归模型,城镇化水平、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偏回归系数为负数,劳动生产率的偏回归系数为正数,这是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对劳动者报酬占比进行长期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劳动报酬占比变动呈现U型分布,回归模型为AR(1)模型。截面数据显示,经济发展较低的省市,劳动报酬占比处于较高水平,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劳动报酬占比处于中下水平。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劳动者报酬占比将会平稳上升,要提高劳动者报酬占比就应积极稳妥地发展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报酬占比 模拟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 被引量:51
20
作者 郝淑双 朱喜安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7,共8页
绿色发展理念在我国已经提升至新的战略高度,探讨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区域差异性,可以为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从绿色发展的内涵出发构建了区域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06—2014年中国省际绿色发展水平,... 绿色发展理念在我国已经提升至新的战略高度,探讨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区域差异性,可以为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从绿色发展的内涵出发构建了区域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06—2014年中国省际绿色发展水平,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技术进步、结构变迁、环境规制等因素对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绿色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特别地,技术创新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 FDI仅对东部地区的绿色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中部地区工业比重提高不仅对本地区绿色发展有显著制约作用,且对临近地区绿色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较为严格的环境规制仅对东部绿色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技术创新 外商直接投资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