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伦理学的范式转型为何必要及何以可能
1
作者 郦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7,共8页
伦理学的主流范式呈现出三大类型即美德论伦理学、义务论伦理学和功利论伦理学,它们的共性是坚持符合论,追求确定且普遍的伦理规范,通过规定存在者,以便支配存在者。然而,面对数字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监控资本主义等对现代人价值... 伦理学的主流范式呈现出三大类型即美德论伦理学、义务论伦理学和功利论伦理学,它们的共性是坚持符合论,追求确定且普遍的伦理规范,通过规定存在者,以便支配存在者。然而,面对数字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监控资本主义等对现代人价值观念的冲击,当代伦理学遭遇重重危机。为此,反思基于第一开端的伦理学范式的立论基础,探索一种走向第二开端的伦理学范式尤为重要。第二开端的伦理学指向原初境域之大道,追求超越于传统三种智慧的生态智慧,走向后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它以共善为旨归,通过精神人和将来者展现伦理精神,有助于重塑一种共生、共存、共享的和谐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 大道 生态智慧 天人合一 共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次飞跃--兼析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承训 杨继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43,共8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着的科学体系,一直在实践中创新,永远不会过时。170多年来已有四次飞跃: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向科学政治经济学飞跃;从理论到实践、从"破"为主到"立"为主飞跃;在东方大国经济变革...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着的科学体系,一直在实践中创新,永远不会过时。170多年来已有四次飞跃: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向科学政治经济学飞跃;从理论到实践、从"破"为主到"立"为主飞跃;在东方大国经济变革和建设中实现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的飞跃。今后还要发展,永葆青春活力。"过时论"是完全错误的,必须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在实践中创新 四次飞跃 “过时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列宁的社会主义市场伦理思想 被引量:2
3
作者 乔法容 杨承训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8-113,共6页
列宁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共产主义道德,第一次依据社会主义初期的实践阐述社会主义市场伦理文化。在苏联社会主义初期实施新经济政策改革中,列宁尤为重视恢复和发展市场关系,要求学会经商、文明经商,把国民经济建立... 列宁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共产主义道德,第一次依据社会主义初期的实践阐述社会主义市场伦理文化。在苏联社会主义初期实施新经济政策改革中,列宁尤为重视恢复和发展市场关系,要求学会经商、文明经商,把国民经济建立在同个人利益结合的基础上,生产和分配坚持同个人利益结合的个人负责的价值原则,依法治市与文明治市相结合,市场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等重要市场伦理思想,是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伦理建设可资借鉴的重要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社会主义 市场伦理 文明经商 利益 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极伦理及其当代形态 被引量:5
4
作者 马越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3-127,共5页
有关消极伦理与积极伦理的区分构成了当前伦理学探讨的一个话题。积极伦理主要是表明行为者应该做什么,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行为界限具有模糊性,同时积极伦理可能要求行动者花费应有的时间与精力来完成某种伦理行为。而消极伦理则通过道... 有关消极伦理与积极伦理的区分构成了当前伦理学探讨的一个话题。积极伦理主要是表明行为者应该做什么,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行为界限具有模糊性,同时积极伦理可能要求行动者花费应有的时间与精力来完成某种伦理行为。而消极伦理则通过道德禁令的形式呈现出一种边界清晰、定位准确、操作性强的道德规范以及对想要避免之后果的一种更为直接的路径。不论是传统的宗教教义,还是现代的道德理论,似乎都呈现出人们对消极伦理的偏爱超过了积极伦理。消极伦理在生态文明社会中表现为一种放弃之美德,这种美德的本质就体现在对那些过高的物质追求和经济繁荣的主动放弃上,而这种放弃的目的在于对未来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利益和权利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极伦理 放弃之美德 积极伦理 道德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视域下的国家系统治理现代化——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治理现代化的思想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承训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29,共6页
习近平同志关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是在科学分析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而对经济领域的矛盾分析则是基本元素。从五个"前人未曾料到"中可以揭示经济发展所蕴含的必然性:(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矛盾;(2)... 习近平同志关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是在科学分析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而对经济领域的矛盾分析则是基本元素。从五个"前人未曾料到"中可以揭示经济发展所蕴含的必然性:(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矛盾;(2)市场经济的两重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3)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4)优化生态环境要求经济活动顺应自然规律;(5)国际超级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对世界的主导及其带来的新态势。解决这些新课题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层诉求,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推进系统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分配制度 优化生态 国际超级金融垄断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承训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28,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流地位。我们必须排除干扰,坚持正确方向,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了巨大发展,如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流地位。我们必须排除干扰,坚持正确方向,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了巨大发展,如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和近期提出的新常态论、五大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是新的内容。今后必须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使之永葆青春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学理论谱系 被引量:3
7
作者 迈克尔.斯洛特 郦平 +1 位作者 付长珍 李家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26,共7页
当人们对伦理学理论进行分类或加以对比时,通常是以一种相对零散的方式或仅仅将其局限于两两对比中进行的,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分类研究,因而无法得到一个统摄所有观念流派的类别。对不同的伦理学理论谱系进行系统性分类或元哲学分析,... 当人们对伦理学理论进行分类或加以对比时,通常是以一种相对零散的方式或仅仅将其局限于两两对比中进行的,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分类研究,因而无法得到一个统摄所有观念流派的类别。对不同的伦理学理论谱系进行系统性分类或元哲学分析,并探讨它们之间的联动关系,可以使规范伦理学呈现更丰富的类别和区位,而不再局限于任何一种二元模型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理论 谱系 元哲学 分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决定论”的批判与反思——对恩格斯“经济因素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的理解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招祺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1-225,共5页
19世纪后期马克思唯物史观遭受到严峻的挑战,将其歪曲为"经济决定论"是以巴尔特为代表的学者们一致的图谋,恩格斯晚年所阐述的历史合力论是对唯物史观进行的强有力的捍卫。恩格斯直言唯物史观被误读为"经济决定论"... 19世纪后期马克思唯物史观遭受到严峻的挑战,将其歪曲为"经济决定论"是以巴尔特为代表的学者们一致的图谋,恩格斯晚年所阐述的历史合力论是对唯物史观进行的强有力的捍卫。恩格斯直言唯物史观被误读为"经济决定论"有一部分原因是马克思和他应当负责的,更有甚者,有学者认为恩格斯是将唯物史观修正为经济决定论的"元凶",这是对恩格斯思想的严重歪曲。经济决定论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其理论上具有荒谬性,因而会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所产生的矛盾的不断加深而自行瓦解。马克思是辩证的历史决定论者,其历史决定论与经济决定论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强调历史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的同时,主张历史发展是确定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这均是"经济因素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历史合力论 恩格斯 历史决定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性发展:发展伦理观的深刻革命与价值重构 被引量:3
9
作者 乔法容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7-104,共8页
可持续性发展深蕴伦理意义。作为一种新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维度,它引导以市场力量为单一导向、以资本增殖为内在冲动的不可持续的发展观,转变为以生态法则与以人为中心相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观,避免单一的以经济增长速... 可持续性发展深蕴伦理意义。作为一种新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维度,它引导以市场力量为单一导向、以资本增殖为内在冲动的不可持续的发展观,转变为以生态法则与以人为中心相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观,避免单一的以经济增长速度、物质财富积累总量为判断发展标准的道德评价话语体系,摒弃传统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急功近利的短期主义价值观,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命共同体意识,建构面向未来的、整体的、系统的道德思维和评价尺度,以发展伦理观的深刻变革导引社会、企业、个体更加自觉地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性发展 伦理观 生态法则 绿色 道德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中国特色知识产权经济理论引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承训 郭民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30,共9页
知识产权是推进、维护、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武器和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中美贸易战反映了美国大垄断资本主义与全球生产社会化的矛盾,知识产权博弈是中美贸易战的焦点,关系人类命运。应当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习近平... 知识产权是推进、维护、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武器和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中美贸易战反映了美国大垄断资本主义与全球生产社会化的矛盾,知识产权博弈是中美贸易战的焦点,关系人类命运。应当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知识产权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知识产权所反映的新生产力、新财富的特点及应用价值,探析它所凝结的科研成果价格的形成机制,揭示其在市场竞争、国际斗争中的特殊性,运用科技发展不平衡规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产权经济理论,提高知识产权经济制度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科技创新 当代马克思主义 理论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学知识究竟有何用?——基于古典学的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郦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34,共8页
在科学技术知识主导人们观念与行为的当下,伦理学知识的有用性时常遭受质疑。从古典学视角考察伦理学知识诞生的原初机理,重勘伦理学知识对塑造“好人”“好生活”的影响,有助于削弱对“知而不为”“德而不幸”等现象的误解。然而,古典... 在科学技术知识主导人们观念与行为的当下,伦理学知识的有用性时常遭受质疑。从古典学视角考察伦理学知识诞生的原初机理,重勘伦理学知识对塑造“好人”“好生活”的影响,有助于削弱对“知而不为”“德而不幸”等现象的误解。然而,古典学将伦理知识与日常意见进行分离式处理,其“强知识论”倾向展现出鲜明的时代限度。为此,重勘当代学人对伦理学知识有用性的多维解读,有助于返本开新,更好地应对新时代新伦理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知识 好人 好生活 知而不为 德而不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智慧与伦理学的命运--基于实践智慧发展嬗变的考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郦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8-106,共9页
学界关于实践智慧的研究成果浩如烟海,但实践智慧与伦理学的命运有何关联还亟待深入探讨。基于对西方主流实践智慧观念嬗变的考源可发现,“实践智慧出场”成为伦理学突破的重要标识,其动摇了智慧至上的传统本体论,重塑了伦理学的题材和... 学界关于实践智慧的研究成果浩如烟海,但实践智慧与伦理学的命运有何关联还亟待深入探讨。基于对西方主流实践智慧观念嬗变的考源可发现,“实践智慧出场”成为伦理学突破的重要标识,其动摇了智慧至上的传统本体论,重塑了伦理学的题材和使命。后经中世纪基督教的洗礼,再注入近代文艺复兴时期的启蒙实践观念,实践智慧在海德格尔、伽达默尔、麦金泰尔等哲学家这里再次获得复兴,这一实践智慧的嬗变历程折射出伦理学理论的多元化转向。而后,面对认知科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冲击,聚焦于实践智慧且历史最悠久的伦理学理论即美德伦理学遭遇了重大挑战。对此,美德分子论坚持将伦理学奠基于实践智慧,能否改变伦理学的命运成为有待继续思考的论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智慧 情境主义 反理性主义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历史比较维度深化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承训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5-114,238,共11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的结果。这三大规律本质上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规律。我们应当按照中共二十大的要求,在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的结果。这三大规律本质上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规律。我们应当按照中共二十大的要求,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社会主义百年建设历史上,苏共二十大是苏联衰亡的起点,中共二十大是中国全面建设现代化的里程碑。两个国家都有70多年的发展史,我们可以作历史对比,并将其作为深化认识三大规律的历史镜鉴。通过历史比较,进一步用历史唯物论具体深化认识客观规律,领悟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精髓,丰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规律 经济社会发展 中共二十大 苏共二十大 两个7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成就、问题与对策——以河南省上市公司为例
14
作者 乔法容 周林霞 黄卫华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94,共5页
国内外对企业社会责任多向度的理论研究,至今积累了丰富成果。积极推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运动也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展开。中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在全球化浪潮中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问题、原因与出路,成为一个必须关注的焦点。该研究报... 国内外对企业社会责任多向度的理论研究,至今积累了丰富成果。积极推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运动也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展开。中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在全球化浪潮中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问题、原因与出路,成为一个必须关注的焦点。该研究报告依据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准则》,选择河南省十三家上市公司为剖析对象,从面上资料到个案实情,对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多方位考察,政府引导、企业实践、社会推动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认知误区、制度与机制缺陷仍较突出存在,出路则在于从制度与机制上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实践、社会推动的大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企业 社会责任 成就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人类自我认识的哲学审视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淑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4,共8页
人类对自我认识的探索直接影响人们理解并构建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方式。在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具备一定自我调整能力的现代人工智能技术,正促使人类对自我认识过程进行又一次的哲学审视。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揭示了人... 人类对自我认识的探索直接影响人们理解并构建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方式。在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具备一定自我调整能力的现代人工智能技术,正促使人类对自我认识过程进行又一次的哲学审视。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揭示了人类智能的未知特性,还提升了人们的认知能力,但同时,由于算法和数据的不全面或可能存在的偏见,也可能限制或扭曲人们的认知。从价值论的角度看,大数据的价值生产带来的信息价值正在重塑人类对财富、效率和知识的传统理解,同时也可能对人类的主体性地位构成威胁。从存在论的角度看,人机“共在”问题的本质是探索在人工智能时代人与技术如何共处,而并非是讨论智能机器的“在”与“不在”。在人类自我认识的发展中,必须坚持以人作为唯一主体的观念,确保科技的发展尊重并符合人类的伦理价值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与世界 认识论 价值论 存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村集体主义道德的新元素新维度——以制度变迁下的农村农民合作社新型主体为背景 被引量:6
16
作者 乔法容 张博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4,共8页
经历30多年的农村改革开放,中国农村的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社会组织发生了深刻变迁,由农民自愿组织形成的新型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为集体主义道德增添了新元素,彰显了新的价值维度和样态,如平等、互利、公平、自由;如契约... 经历30多年的农村改革开放,中国农村的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社会组织发生了深刻变迁,由农民自愿组织形成的新型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为集体主义道德增添了新元素,彰显了新的价值维度和样态,如平等、互利、公平、自由;如契约精神、协商意识、与个人利益有机结合的合作利益观,农村集体主义道德不仅回归理性而且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跃升。当然,当代中国农村集体主义道德仍带有典型的阶段性特征。随着时代进步,集体主义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道德原则,会随着时代的脉动呈现出日益丰富的变革过程。即使是同样的原理、原则与要求,其具体内涵也在不断变化,但其在本质上仍是传统集体主义道德的继承与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制度变迁 集体主义道德 新元素 新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性论视阈下的个人品德建设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乔法容 马越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8-122,共5页
加强个人品德建设,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关注社会道德到关注个人品德,个人品德建设从关注道德规范到关注行为者本身的品质、德性、品德,研究的重点和德性伦理学不谋而合。与功利主义伦理学和康德义务论伦理学两大规范... 加强个人品德建设,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关注社会道德到关注个人品德,个人品德建设从关注道德规范到关注行为者本身的品质、德性、品德,研究的重点和德性伦理学不谋而合。与功利主义伦理学和康德义务论伦理学两大规范伦理学理论不同,德性伦理学聚焦行为者本身,重视行为者的品质、品德和实践智慧的养成。全面深入地探讨个人品德建设,需要规范论与德性论以及不同伦理理论范式的对话、互补与会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品德 规范伦理 德性伦理 实践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透视出的“官二代”道德解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国献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21,共4页
形形色色的"官二代"事件触及社会道德底线,造成严重社会危机,其根源在于社会道德迷失、学校德育错位、家庭道德异化和自身品位低下;消除"官二代"道德失范现象,必须净化社会道德,改善学校德育,强化家庭美德,注重舆... 形形色色的"官二代"事件触及社会道德底线,造成严重社会危机,其根源在于社会道德迷失、学校德育错位、家庭道德异化和自身品位低下;消除"官二代"道德失范现象,必须净化社会道德,改善学校德育,强化家庭美德,注重舆论引导,加大执法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二代” 道德 社会环境 家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第8产业”:循环组合型经营系统——兼析高端生态农业的节点绿色循环养殖业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承训 杨咏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17,共7页
现在流行的"第6产业",即为一、二、三产业形成的产业链综合经营系统,缺少生态宗旨和循环利用;"第8产业"超越它,除了涵盖一、二、三产业外,主要以高科技为支撑,以生态为主线,以循环经济为平台,达到两个连体循环"... 现在流行的"第6产业",即为一、二、三产业形成的产业链综合经营系统,缺少生态宗旨和循环利用;"第8产业"超越它,除了涵盖一、二、三产业外,主要以高科技为支撑,以生态为主线,以循环经济为平台,达到两个连体循环"啮合"联动,由产业链变为环状综合经营,还包括非传统产业(如环保产业、资源回收、科技研发等),构成"8"字型连体多层次循环系统,追求综合效益。从绿色化要求和"大安全"理念出发,循环经济由"3R"加上"无害化",扩展为"4R"。"第8产业"最典型的是高端生态农业,其循环链圈的节点在于高端畜牧养殖业,应当以此为切入点构建城乡连体生态循环体系。构建"第8产业"系统工程,需要以"系统"观念、"系统"措施由点到面展开实施,这样可以开拓绿色化天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空间,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8产业” 循环经济 4R原则 绿色循环养殖业 系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市场秩序建构中的道德责任共担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乔法容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0-105,共6页
市场秩序是市场经济的内生规定性,同市场活力、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相辅相成、共生共长。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以"无为而治"淡化甚或排除市场秩序是极其有害的。我国市场混乱状况令人担忧,随之产生了诸多道德风险和社会隐... 市场秩序是市场经济的内生规定性,同市场活力、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相辅相成、共生共长。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以"无为而治"淡化甚或排除市场秩序是极其有害的。我国市场混乱状况令人担忧,随之产生了诸多道德风险和社会隐患,是目前道德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追逐利润最大化、拜金主义是其深层根源,政府监管与政府自身行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公民个人操守存在缺失也是其重要原因。建立统一、开放、公平、良性竞争的市场秩序,必须建构起以政府、企业、公民三类主体形成合力的道德责任共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秩序 道德风险 主体 责任 共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