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地理学发展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小建 高更和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21,共6页
河南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学研究基地之一。基于中国学术期刊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的相关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地理学的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30多年来河南地理学研究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研究队伍扩充、研究思想转变、... 河南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学研究基地之一。基于中国学术期刊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的相关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地理学的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30多年来河南地理学研究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研究队伍扩充、研究思想转变、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视野扩展、研究水平提高。目前,公司地理与产业集群、农户地理与农区发展、城市地理与城市群发展、区域规划与发展战略、典型地域自然地理研究已成为河南地理学研究的优势领域。未来高层次成果将继续增长,研究将更加注重综合,自然地理研究更加侧重环境化和综合化,人文地理研究将侧重全球化和地域化,新方法将被进一步利用,农区发展、城市化、中部崛起和中原崛起、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和应用研究等重点研究领域将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区域发展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县域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及空间格局演变 被引量:64
2
作者 孟德友 沈惊宏 陆玉麒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0-287,共8页
从路网密度、可达性和区位优势度3个方面构建区域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指标,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河南省2003年和2008年县域单元的交通优势度进行综合评价;进而运用ESDA法对交通优势度及增长空间格局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河南各县市交通优... 从路网密度、可达性和区位优势度3个方面构建区域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指标,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河南省2003年和2008年县域单元的交通优势度进行综合评价;进而运用ESDA法对交通优势度及增长空间格局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河南各县市交通优势度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交通优势度呈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特征,中心与外围间、平原与山区间的交通优势度空间差异显著;高速公路网络的构建使中原城市群地区大多数县市的交通优势度获得了大幅度提升,但豫南和豫西南山区、盆地的相对增长率较高;最后指出,充分利用地区交通优势和规避交通劣势是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产业选择和空间结构优化需要考虑的基础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优势度 熵权TOPSIS法 空间格局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农民工务工区位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高更和 樊新生 +1 位作者 罗庆 李小建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8-613,共6页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发现其直接研究成果较少,相应的理论构建较为薄弱,间接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多,但大多来自其他学科。国内直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务工地选择机制、务工距离分布规律、务工地城镇类型选择、务工地选择影响因素等...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发现其直接研究成果较少,相应的理论构建较为薄弱,间接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多,但大多来自其他学科。国内直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务工地选择机制、务工距离分布规律、务工地城镇类型选择、务工地选择影响因素等领域。国外的间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移民区位、移民空间结构等永久性迁移领域,而对非永久性迁移的研究较少。今后应加强对务工区位的研究,通过对不同区域典型案例的研究进行理论概括,在方法上应加强模型分析和量化分析,这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民工的统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务工区位 非永久性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区域经济学思想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小建 时慧娜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31,共7页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区域经济学思想,涉及区域差异与贸易、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竞争与合作等,这些思想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诺奖得主的学术观点反映出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关注区域(空间)问题,区域经济研究越来越转向宏微观兼顾,研究方法...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区域经济学思想,涉及区域差异与贸易、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竞争与合作等,这些思想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诺奖得主的学术观点反映出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关注区域(空间)问题,区域经济研究越来越转向宏微观兼顾,研究方法更加精细化。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的区域经济学思想对区际贸易及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等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受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区域经济学思想的启发,中国的相关研究应更加关注空间因素,注重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及现象的研究,使区域经济研究向规范和精细化方向发展,同时关注制度创新研究,建立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经济学奖 区域经济学思想 中国区域经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尺度下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福利水平之间的关系分析——以中部六省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寿江 李小建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共5页
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福利水平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以中部六省为例,通过计算中部六省各县市的人均GDP指数与福利指数,并提出上行与下行及其衍生概念,分析中部六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福利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人... 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福利水平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以中部六省为例,通过计算中部六省各县市的人均GDP指数与福利指数,并提出上行与下行及其衍生概念,分析中部六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福利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均GDP指数的"伸缩性"明显大于人均福利指数的"伸缩性"。经济水平高的地区福利水平有下降的趋势;经济水平一般的地区福利水平比较稳定;经济水平低的地区福利水平有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尺度 人均GDP指数 人均福利指数 中部六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 被引量:20
6
作者 时慧娜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7-127,共11页
本文利用1990-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中国城市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我国城市化产生正向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然而,当城市化水平低于49.6%时,城市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边际递减,反之,边际递增。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收入水平、外资的交... 本文利用1990-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中国城市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我国城市化产生正向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然而,当城市化水平低于49.6%时,城市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边际递减,反之,边际递增。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收入水平、外资的交互作用无助于人力资本积累,原因在于,我国产业结构落后,城市化滞后;相比收入水平,人力资本投资门槛较高;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资驱动下的城市化模式等。因此,转变城市化推进方式、加大教育投入、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并提高其预期收益是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人力资本 积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地市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的统计检验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伟丽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5-127,共3页
文章将俱乐部趋同的研究对象细化为中部的83个地市.并以改进的俱乐部趋同随机定义为基础,采用ADF与KPSS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1990-2008年间中部地市的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结果发现,中部总体上仅呈现出较弱的随机俱乐部趋同,而... 文章将俱乐部趋同的研究对象细化为中部的83个地市.并以改进的俱乐部趋同随机定义为基础,采用ADF与KPSS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1990-2008年间中部地市的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结果发现,中部总体上仅呈现出较弱的随机俱乐部趋同,而由各相邻省份的地市构成的6个区域组内也不存在较强的趋同,因此,各地市问的经济差距不平稳,并没有缩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市 俱乐部趋同 改进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地市经济增长的时空滞后分析:1990~2008年
8
作者 张伟丽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20-122,共3页
文章从目前绝大多数文献存在忽略时间滞后因素的作用问题出发,以中部83个地市为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考察了中部地市经济增长的时空滞后分布及其影响,以及地市与其邻居地市之间经济增长存在怎样的关系等问题。
关键词 空间滞后 时间滞后 时空滞后 ESDA 中部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