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众诉求提升政府环境治理绩效的制度改进 被引量:8
1
作者 杨健燕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3-87,共5页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治理实行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公众参与的程度低、强度弱,导致环境治理绩效不佳。公众诉求是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首要前提,公众诉求的实现效果直接影响着政府环境治理绩效。非均衡的博弈制度安排、软弱的法律支撑、...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治理实行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公众参与的程度低、强度弱,导致环境治理绩效不佳。公众诉求是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首要前提,公众诉求的实现效果直接影响着政府环境治理绩效。非均衡的博弈制度安排、软弱的法律支撑、松散非专业的公众组织导致公众诉求难以持续稳定地影响政府环境治理绩效。为改变这种状态,应健全政府官员环境治理考核体系,完善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权利构架,消除地方政府与污染企业的合谋基础,培育博爱型公众参与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公众诉求 均衡权利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及法治领导方式的培育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健燕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Z期48-49,共2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党员干部素质 法治精神 法定权限 纪律检查机关 法治政府建设 行政立法 法治国家 行政监察法 作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忧患意识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焕云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41,共3页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品格独特的一种文化精神,也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和治国安邦的思想资源。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表现出来的忧患意识是积极忧患意识,是与自觉、自信、自励、自强结合在一起的思维和情绪。党的积极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品格独特的一种文化精神,也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和治国安邦的思想资源。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表现出来的忧患意识是积极忧患意识,是与自觉、自信、自励、自强结合在一起的思维和情绪。党的积极忧患意识在历史上曾经产生了重要的外在效能,促进了党的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促进了自身建设与队伍壮大、促进了事业发展与社会进步、促进了政治稳定与社会祥和。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全党都应该进一步增强积极忧患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忧患意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的演进及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武彩鸿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11,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发生了多方位的演进。关于改革动因、改革目的、改革指导思想、改革方法、改革思维、改革纠偏以及改革成就的话语变化,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息息相关的。在这些演进中,坚守四项基本...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发生了多方位的演进。关于改革动因、改革目的、改革指导思想、改革方法、改革思维、改革纠偏以及改革成就的话语变化,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息息相关的。在这些演进中,坚守四项基本原则是不变的底线,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体现了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的演进启示我们,构建改革话语,要坚持创新性与继承性相结合,寻求"破"和"立"之间的平衡;坚持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增强话语解释力和感染力;坚持意识形态性和文化性相结合,凝聚强大中国力量;坚持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促进话语更加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 演进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四个全面”宣传话语的建构 被引量:1
5
作者 武彩鸿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65-67,共3页
建构高校“四个全面”宣传话语,须坚持民本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在话语逻辑上遵循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在话语价值上彰显政治价值、实践价值和民本价值,在话语布局上追求其核心层、中间层和外围层的功能互补,在话... 建构高校“四个全面”宣传话语,须坚持民本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在话语逻辑上遵循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在话语价值上彰显政治价值、实践价值和民本价值,在话语布局上追求其核心层、中间层和外围层的功能互补,在话语方式上根据场域选择“指引式”“指导式”和“引导式”等不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四个全面” 宣传话语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理论贡献
6
作者 李焕云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Z期15-17,共3页
虽然法治文化在学界是一个多义的概念,但是多数学者认为,它是指一个国家及其公民的法治意识、法治原则、法治追求的精神性因素的集合。在邓小平的著述中,尽管鲜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专题论述,甚至没有使用过"法治文化"这一概念。
关键词 法治文化 法治意识 法治国家 法治精神 专题论述 深邃思想 以德治国 法律至上 法治原则 法治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