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蔗渣木质素提取研究进展
1
作者 唐晓红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41,共6页
作为农业副产品,甘蔗渣中含有丰富的木质素资源。为实现甘蔗渣木质素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其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为甘蔗渣木质素的提取提供参考,本文分析了木质素的结构,并系统梳理了甘蔗渣木质素的提取方法,包括碱法、酸析-絮凝法、离子液... 作为农业副产品,甘蔗渣中含有丰富的木质素资源。为实现甘蔗渣木质素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其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为甘蔗渣木质素的提取提供参考,本文分析了木质素的结构,并系统梳理了甘蔗渣木质素的提取方法,包括碱法、酸析-絮凝法、离子液体法、高沸溶剂法、有机溶剂法、复合介质法、辅助提取及技术联用。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各种提取方法的优缺点,为甘蔗渣木质素的提取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 木质素 提取方法 提取工艺流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氧化三铁/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静电自组装制备及储锂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艳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6008-16014,16020,共8页
采用一种简单便捷的溶胶静电自组装技术,经高温煅烧还原制得四氧化三铁/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FGCM)。经X射线衍射技术(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分析技术(TG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Raman)光谱、X射线光电子... 采用一种简单便捷的溶胶静电自组装技术,经高温煅烧还原制得四氧化三铁/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FGCM)。经X射线衍射技术(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分析技术(TG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Raman)光谱、X射线光电子谱(XPS)及N 2吸附-脱附实验等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结构、组成及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粒径约7 nm的球状Fe_(3)O_(4)颗粒均匀紧密地分散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褶皱状表面,从而有效地避免了Fe_(3)O_(4)颗粒的团聚。将制备的FGCM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其锂电性能,由于Fe_(3)O_(4)和rGO两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在100 mA·g^(-1)的充放电流密度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405 mAh·g^(-1),经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放电比容量仍高达663 mAh·g^(-1)。此外,复合材料亦呈现持久的循环稳定性与优异的倍率性能。研究表明,FGCM是一种集石墨烯和四氧化三铁的优点于一体的优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四氧化三铁 静电自组装 复合材料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酸钠一步电合成三氧化铬槽电压变化规律及宏观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成未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53-1861,共9页
针对三氧化铬传统生产工艺存在高消耗、高污染等诸多弊端,研究了其电催化绿色合成新技术。在以自制新型复极式电解槽为核心的反应装置中,采用铬酸钠为原料的一步电合成工艺,进行三氧化铬合成反应实验。测得槽电压和阳极液钠铬比动力学数... 针对三氧化铬传统生产工艺存在高消耗、高污染等诸多弊端,研究了其电催化绿色合成新技术。在以自制新型复极式电解槽为核心的反应装置中,采用铬酸钠为原料的一步电合成工艺,进行三氧化铬合成反应实验。测得槽电压和阳极液钠铬比动力学数据,表明槽电压变化规律可用来监控和表征电合成反应进程,反应为拟一级反应动力学。建立了槽电压变化和反应宏观动力学数学模型,详细探讨了槽电压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酸钠 三氧化铬 电合成 槽电压 宏观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筛固定床脱水合成乙酰苯胺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春亮 杨玉峰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1年第5期39-42,共4页
为克服乙酰苯胺传统生产工艺的不足,采用苯胺为原料、冰醋酸为酰化试剂、分子筛固定床脱水,回流反应合成乙酰苯胺。考察了分子筛、锌粉用量、n(冰醋酸)/n(苯胺)、回流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分子筛用量为30%、n(冰醋酸)... 为克服乙酰苯胺传统生产工艺的不足,采用苯胺为原料、冰醋酸为酰化试剂、分子筛固定床脱水,回流反应合成乙酰苯胺。考察了分子筛、锌粉用量、n(冰醋酸)/n(苯胺)、回流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分子筛用量为30%、n(冰醋酸)/n(苯胺)为3、锌粉用量为2.8%、回流反应2 h;在此条件下,分子筛固定床连续循环使用,产物收率大于96.0%、纯度达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固定床 冰醋酸 苯胺 乙酰苯胺 酰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铬酸钾电合成过程中Aciplex■膜的污染表征与清洗再生研究
5
作者 李成未 王宇婷 王艳坤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08-2013,共6页
针对重铬酸钾电催化绿色合成过程工业铬酸钾原料中杂质污染Aciplex■膜的弊端,在自制合成反应装置中研究了膜的污染和清洗方法。测定了离子膜在合成过程中的初始槽电压和电流效率,建立了初始槽电压随膜使用次数、电流效率随初始槽电压... 针对重铬酸钾电催化绿色合成过程工业铬酸钾原料中杂质污染Aciplex■膜的弊端,在自制合成反应装置中研究了膜的污染和清洗方法。测定了离子膜在合成过程中的初始槽电压和电流效率,建立了初始槽电压随膜使用次数、电流效率随初始槽电压变化的数学模型;定义了膜污染率和清洗度;根据定义和所建模型,模型计算值和实验数据相关系数高,可以满意地表征膜的污染规律。研究了一种多元混合液作为膜清洗剂,清洗后的膜清洁度接近1,清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铬酸钾 电合成 膜污染 清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