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新县浒湾钨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红亮 冯辉 +3 位作者 罗齐云 陈华涛 杨明权 许翔宇 《现代矿业》 CAS 2019年第2期46-51,共6页
河南省新县浒湾钨矿位于大别山北麓,秦岭—大别造山带中东部。全矿区共划分为四面山、廖湾、鄢山3个矿段,共圈定了6条石英脉型黑钨矿矿体,填补了河南省矿床史上未发现独立形成黑钨矿的历史空白。在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 河南省新县浒湾钨矿位于大别山北麓,秦岭—大别造山带中东部。全矿区共划分为四面山、廖湾、鄢山3个矿段,共圈定了6条石英脉型黑钨矿矿体,填补了河南省矿床史上未发现独立形成黑钨矿的历史空白。在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该区的找矿进展,从区域及矿区地质特征入手,总结分析了该钨矿床的成矿特征,并初步分析了区内石英脉型黑钨矿的矿床成因。研究表明:该矿床主要成矿物质来源应晚于晚古生代含榴混合花岗岩,花岗斑岩、似斑状花岗岩岩脉穿插存在矿化叠加现象,与成矿关系密切,矿床属构造—岩浆高温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脉型黑钨矿 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中部石炭系-二叠系页岩气勘查现状及难点
2
作者 张栋 董果果 +2 位作者 王林生 汪超 李中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3年第5期17-25,32,共10页
国家战略要求河南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替代煤炭,页岩气作为高热值、低排放、相对清洁的化石能源,成为目前可行性较高的能源替代选择。河南中部地区近年开展了页岩气调查研究及勘查工作,落实了区内太原组和山西组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储层,MY1... 国家战略要求河南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替代煤炭,页岩气作为高热值、低排放、相对清洁的化石能源,成为目前可行性较高的能源替代选择。河南中部地区近年开展了页岩气调查研究及勘查工作,落实了区内太原组和山西组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储层,MY1和ZDY2两口探井经压裂后分别获1256 m^(3)/d和3614 m^(3)/d试气产量,但在此发现之后勘查进展停滞。针对该地区页岩气储层,通过资料分析、样品测试和探矿工程等手段,从岩性、物性、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探井试气产量等方面对比研究,认为其储层特征与国内海相和陆相页岩气储层存在显著差异,具有普遍含气但开采难度大的特点,在具备资源潜力的同时,仍迫切需要解决地质与工程方面的诸多问题,才能有效推进资源勘查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中部 页岩气 太原组 山西组 勘查现状 储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封堵钻井液体系在河南页岩气钻井中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袁青松 冯辉 +3 位作者 张栋 李中明 代磊 董果果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5,共7页
河南中牟和温县页岩气区块在直井钻井过程中频繁出现坍塌掉块、井径扩大等井下复杂,通过对储层地质特征以及老井钻井液体系测试分析,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为钻井液封堵性不足。因此基于抑制水化、加强封堵两方面开展钻井液研究,优选封堵... 河南中牟和温县页岩气区块在直井钻井过程中频繁出现坍塌掉块、井径扩大等井下复杂,通过对储层地质特征以及老井钻井液体系测试分析,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为钻井液封堵性不足。因此基于抑制水化、加强封堵两方面开展钻井液研究,优选封堵剂HSM、HGW和抑制剂HAS,形成一套强封堵、强抑制钻井液体系,并对体系性能进行了测试。室内测试结果表明,该钻井液体系性能优良,100℃老化72 h仍具备较好的流变性;对泥页岩钻屑热滚回收率高达98.5%,10 h线性膨胀率仅为2.34%;封堵性能好,6 h API和HTHP滤失量分别为7.8 mL和9 mL;还具备较强的抗污染能力。现场应用后基本未发生坍塌掉块、井壁失稳现象,井径扩大率从21%降至6%,说明该钻井液体系能够满足该区块的钻井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页岩气 井壁稳定 钻井液 强封堵 强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温县区块太原组—山西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邱庆伦 李中明 +4 位作者 刘冲 刘艳杰 朱德胜 张栋 瓮纪昌 《非常规油气》 2018年第1期11-19,共9页
利用河南温县区块郑西页1井海陆过渡相太原组和山西组页岩气层系地质及地球化学分析资料,采用地质、无机地球化学及有机地球化学综合分析的方法,对该井进行地质评价,并给出河南温县区块页岩气勘探方向。研究表明,太原组和山西组富有机... 利用河南温县区块郑西页1井海陆过渡相太原组和山西组页岩气层系地质及地球化学分析资料,采用地质、无机地球化学及有机地球化学综合分析的方法,对该井进行地质评价,并给出河南温县区块页岩气勘探方向。研究表明,太原组和山西组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分别为54m和63m,有机质类型均为Ⅲ型,有机碳平均含量分别为1.79%和1.70%,有效孔隙度分别为1.2%和2.3%,现场解吸平均含气量分别为1.39m^3/t和1.32m^3/t,有机质成熟度Ro值在4.1%~4.5%之间;黏土矿物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主。综合研究认为,温县区块页岩气层系具有普遍含气、埋深大、构造复杂的特征;在页岩气层系厚度、埋深及盖层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寻找构造相对稳定、保存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页岩气、致密砂岩气兼探,是下一步勘探选区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县区块 页岩气 太原组 山西组 勘探前景 有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太原组–山西组页岩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2
5
作者 邱庆伦 李中明 +3 位作者 刘永春 张栋 董果果 刘冲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8年第1期9-13,共5页
河南省海陆过渡相太原组和山西组组页岩气层系地质特征分析表明,太原组和山西组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均为80 m左右,有机质类型均为Ⅲ型,有机碳平均含量分别为2.20%和1.90%,有效孔隙度分别为2.1%和2.3%,现场解析平均含气量分别为1.95 m3/t和1... 河南省海陆过渡相太原组和山西组组页岩气层系地质特征分析表明,太原组和山西组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均为80 m左右,有机质类型均为Ⅲ型,有机碳平均含量分别为2.20%和1.90%,有效孔隙度分别为2.1%和2.3%,现场解析平均含气量分别为1.95 m3/t和1.40 m3/t,有机质成熟度Ro值3.0%~4.5%;黏土矿物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主。在页岩气层系地化指标、埋深、沉积相及盖层相似的情况下,寻找厚度相对较大、构造相对稳定、保存条件较好的地区,是下一步进行页岩气、致密砂岩气勘探选区的关键;通许隆起东部永城及柘城一带构造相对稳定,是页岩气勘探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页岩气 太原组-山西组 成藏主控因素 保存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海陆过渡相页岩储集特征及含气性初探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木辰 冯辉 +3 位作者 瓮纪昌 王鹍 邱庆伦 刘艳杰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8年第2期37-46,54,共11页
国内外页岩气勘查对象主要为海相页岩。2014—2017年,中国南华北盆地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查自牟页1井首次获气后又取得新进展。通过对牟页1井的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压汞、低温氮气吸附等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对海陆过渡相页岩的矿物组成... 国内外页岩气勘查对象主要为海相页岩。2014—2017年,中国南华北盆地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查自牟页1井首次获气后又取得新进展。通过对牟页1井的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压汞、低温氮气吸附等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对海陆过渡相页岩的矿物组成、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物性、有机地化等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储层矿物以黏土矿物和石英为主,具有低孔特低渗特征,物性受矿物组成和有机质影响明显;(2)储层具有高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特征,有机质类型以Ⅲ型干酪根为主,显微组分具有高惰质组特点;(3)牟页1井下二叠统山西、太原组页岩具有较高的含气量,与有机质丰度(TOC)及成熟度(Ro)均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认为:南华北地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区上古生界山西组、太原组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过渡相 早二叠世 页岩气 牟页1井 测试分析 储集特征 含气性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华北盆地海陆过渡相煤系页岩地质特征及可压性分析——以中牟区块太原组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袁青松 朱德胜 +3 位作者 汪超 李中明 张栋 李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2-70,共9页
为探究页岩可压裂性特征,以南华北盆地海陆过渡相煤系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钻井、测井、录井和实验测试数据开展太原组页岩储层地质特征和可压性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太原组页岩具有低孔、低渗、有机质丰度高、脆性好、杨氏模量高、泊... 为探究页岩可压裂性特征,以南华北盆地海陆过渡相煤系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钻井、测井、录井和实验测试数据开展太原组页岩储层地质特征和可压性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太原组页岩具有低孔、低渗、有机质丰度高、脆性好、杨氏模量高、泊松比中等、应力差异适中、天然裂缝较发育等特点,具备压裂形成复杂裂缝基础;(2)页岩、砂岩、灰岩的新脆性指数均不同程度降低,灰岩降幅最大,新方法可更合理地计算出页岩最真实的脆性特征;(3)Y2井太原组6号层下部到3号层上部(2862.32~2887.64m)页岩段可压性最好,CFI指数为45.26%~64.65%,平均56.44%,高于页岩可压性评价标准(>50%)。Y2井上述井段实施直井分段压裂改造,试气后获得3 614 m^(3)/d的稳定产气量,较邻井Y1井提高2倍,表明建立的可压性评价模型可有效指导压裂施工,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华北盆地 海陆过渡相 太原组 页岩 地质特征 可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牟页1井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压裂试气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邱庆伦 张木辰 +2 位作者 李中明 袁青松 张驰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7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牟页1井是河南中牟区块实施的南华北地区第一口海陆过渡相页岩气探井,通过对钻完井工程成果综合研究,优选出牟页1井太原组、山西组三个压裂层段,采用快钻桥塞分段压裂,累计注入压裂液量5 055.9 m^3,加砂量202.7 m^3,三层合采求产为1 256... 牟页1井是河南中牟区块实施的南华北地区第一口海陆过渡相页岩气探井,通过对钻完井工程成果综合研究,优选出牟页1井太原组、山西组三个压裂层段,采用快钻桥塞分段压裂,累计注入压裂液量5 055.9 m^3,加砂量202.7 m^3,三层合采求产为1 256 m^3/d,标志着南华北盆地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取得重大发现。该井压裂试气成果表明,如能进一步优化压裂选层及压裂试气参数,太原组、山西组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有望取得商业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牟区块 牟页1井 太原组 山西组 页岩气 压裂试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管探伤测井技术在某页岩气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袁青松 刘冲 +1 位作者 汪超 邱庆伦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1期171-172,共2页
套管损伤是油气勘探及后期开发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在高温、高压及腐蚀性环境中。页岩气勘探开发均采用大型压裂技术,压裂过程对套管、油管产生了不同程度伤害。采用电磁探伤(MID-K)及多臂井径(MIT)组合测井技术能快速有效地... 套管损伤是油气勘探及后期开发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在高温、高压及腐蚀性环境中。页岩气勘探开发均采用大型压裂技术,压裂过程对套管、油管产生了不同程度伤害。采用电磁探伤(MID-K)及多臂井径(MIT)组合测井技术能快速有效地了解套管破损、变形及腐蚀等情况,运用该项技术对某页岩气井进行套损检测,全面了解了该井生产套管破损及射孔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损伤 电磁探伤 多臂井径 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化断层概率体及其在煤层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木辰 孟令彬 +5 位作者 杨瑞召 李德伟 高鸿 程金浪 金圣林 张西坡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3,共7页
断层准确位置的识别和解释在煤矿及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细化断层概率体(Thinned Fault Likelihood,简称TFL)是一种新的反映断层准确位置的地震属性,有助于煤矿和煤层气地震勘探中断层的识别和解释。介绍了细化算... 断层准确位置的识别和解释在煤矿及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细化断层概率体(Thinned Fault Likelihood,简称TFL)是一种新的反映断层准确位置的地震属性,有助于煤矿和煤层气地震勘探中断层的识别和解释。介绍了细化算法的基本原理,阐述了细化断层概率体的概念及计算流程,并对山西阳泉煤矿和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的地震资料进行了细化断层概率体属性计算,结果表明:与相干体、蚂蚁体等传统属性相比,细化断层概率体处理结果为纤细、连续的断层面,有助于研究区断层的精确定位和解释,也可用于断层的自动解释和断层面的自动提取,并可避免断层解释过程中出现的多解性;将细化断层概率体和常规地震资料融合,有助于断裂模式的确定,提高断层人工解释的精度和效率。细化断层概率体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为煤田及煤层气地震资料的准确、高效解释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化断层概率体 细化算法 断层解释 地震属性 煤层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三维地震技术在中牟区块页岩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代磊 邱庆伦 +3 位作者 李昕荷 李中明 汪超 袁青松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0年第2期44-48,53,共6页
河南中牟区块山西组、太原组页岩层段岩性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针对该区块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制定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方案,形成了适合中牟区块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应用结果表明,优化观测系统和激发条件,满足了... 河南中牟区块山西组、太原组页岩层段岩性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针对该区块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制定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方案,形成了适合中牟区块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应用结果表明,优化观测系统和激发条件,满足了高覆盖、小面元的技术要求;保真保幅处理、规则化处理、层序划分、精细解释、优质储层及裂缝预测,为该区块页岩气勘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牟区块 页岩气 高精度三维地震 采集处理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钻井中川7-4常规取芯工具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亚刚 冯辉 +4 位作者 刘志军 赵光耀 刘伟 刘艳杰 王文深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7年第10期57-59,共3页
岩芯是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取得完整的第一性资料,是制定开发方案、计算油田储量、制定增产措施的重要依据,目前常规取芯在油气探井中被广泛的使用。着重介绍了川7-4常规取芯工具的技术参数以及在页岩气探井中的应用情况,为页岩气钻井... 岩芯是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取得完整的第一性资料,是制定开发方案、计算油田储量、制定增产措施的重要依据,目前常规取芯在油气探井中被广泛的使用。着重介绍了川7-4常规取芯工具的技术参数以及在页岩气探井中的应用情况,为页岩气钻井常规取芯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取芯 页岩气 采取率 川7-4取芯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微地震监测技术研究及在牟页1井水力压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百顺 黄芮 +3 位作者 冯辉 汪超 刘红亮 陈华涛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9年第1期166-168,共3页
通过微地震监测技术来判断裂缝系统对于后期优化压裂设计、校正裂缝模型及井位部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牟页岩气区块牟页1井水力压裂过程中,利用在井口周围布设的59个浅钻稀疏三分量数字检波器组成的观测系统采集了微地震信号,并且利... 通过微地震监测技术来判断裂缝系统对于后期优化压裂设计、校正裂缝模型及井位部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牟页岩气区块牟页1井水力压裂过程中,利用在井口周围布设的59个浅钻稀疏三分量数字检波器组成的观测系统采集了微地震信号,并且利用微破裂向量扫描数据处理技术成功地对水力压裂裂缝进行了成像。通过对压裂过程中破裂能量的时间及空间分布的分析,获得了水力裂缝延伸的动态过程。通过对微地震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解释了水力裂缝分布的状态,水力裂缝延伸长度及延伸的方位角,明确了水力压裂改造的储层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监测 水力压裂 三分量检波器 微破裂向量扫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华北盆地中牟地区太原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及甜点段优选
14
作者 汪超 袁青松 +4 位作者 孙均 冯辉 赵百顺 董果果 王中英 《矿产勘查》 2023年第9期1652-1660,共9页
页岩气作为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已成为中国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对象。本文以南华北盆地中牟地区重点探井中牟2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太原组储层地质特征,基于实验测试分析、显微薄片鉴定、测井解释评价以及沉积微相等研究手段,在泥... 页岩气作为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已成为中国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对象。本文以南华北盆地中牟地区重点探井中牟2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太原组储层地质特征,基于实验测试分析、显微薄片鉴定、测井解释评价以及沉积微相等研究手段,在泥页岩储层精细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将中牟地区石炭系太原组泥页岩划分为3大段、7小层。通过小层综合对比分析显示:太原组潮坪相页岩层段②~④小层具有高TOC含量(平均3.24%)、高脆性矿物含量(平均54.5%)、高孔隙度(平均1.8%)、高含气量(平均1.45 m^(3)/t)及高全烃显示(1.89%)的“五高”特征,据此将②~④小层优选为太原组页岩气储层甜点段,研究成果可为下一步中牟地区水平井部署及水平段穿行层位优选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华北盆地 中牟地区 太原组 泥页岩储层 甜点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