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CT在尘肺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6
1
作者 高兴汉 张锦蓉 +2 位作者 吴威岚 张国桢 张国富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10-313,共4页
评价螺旋CT在尘肺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尘肺的胸片与螺旋CT的影像表现。结果 :螺旋CT检查的39例中有23例出现散在的2~9mm圆形结节影 ,大于10mm的大结节有12例 ,29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 ,35例显示胸膜病变 ... 评价螺旋CT在尘肺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尘肺的胸片与螺旋CT的影像表现。结果 :螺旋CT检查的39例中有23例出现散在的2~9mm圆形结节影 ,大于10mm的大结节有12例 ,29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 ,35例显示胸膜病变 ,11例分别患有新老肺结核灶 ,34例有不同组的淋巴结肿大或钙化。纠正胸片误诊的Ⅰ期尘肺5例 ,Ⅱ期尘肺1例 ,发现胸片未能准确分期的Ⅱ期尘肺4例、Ⅲ期尘肺2例。结论 :螺旋CT在显示尘肺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上较常规胸片敏感 ,可以弥补X线平片的许多不足 ,有利于尘肺的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尘肺结节 肺气肿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皮质盲四例 被引量:18
2
作者 项广宇 程琼 +2 位作者 王亚冰 缪中荣 焦力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433-435,共3页
全脑血管造影术作为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经过近20年来的飞速发展已日益普及。但一些相应的并发症则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皮质盲就是较罕见的并发症之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科在2009年9月——2010年12月共... 全脑血管造影术作为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经过近20年来的飞速发展已日益普及。但一些相应的并发症则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皮质盲就是较罕见的并发症之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科在2009年9月——2010年12月共行全脑血管造影4000例,其中出现皮质盲4例,发生率为0.1%。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 脑血管造影术 手术中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的雌二醇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及纤维蛋白原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郅青 杨帆 +2 位作者 杜江川 贾亚丹 赵洛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雌二醇(E2)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关系。方法:选取绝经后女性收缩压≥140mmHg(1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mmHg、入选前未服用降压药或已停用降压...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雌二醇(E2)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关系。方法:选取绝经后女性收缩压≥140mmHg(1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mmHg、入选前未服用降压药或已停用降压药至少4周的患者70例为高血压组,选取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的患者60例为非高血压组,采集其年龄、绝经年龄,并统计其空腹血糖(FPG)、hs-CRP、血HCY、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IB、雌二醇。结果: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比较,空腹血糖、hs-CRP、血HCY、甘油三酯、FIB均较高,而雌二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雌二醇与年龄(r=-0.736)、空腹血糖(r=-0.279)、hs-CRP(r=-0.324)、HCY(r=-0.662)、甘油三酯(r=-0.24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289)、FIB(r=-0.655)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高血压组患者雌二醇水平与hs-CRP(95%CI-4.176^-0.164)、HCY(95%CI-4.423^-0.707)及FIB(95%CI-70.963^-11.883)呈负相关。结论: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雌二醇水平与hs-CRP、HCY、FIB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女性高血压 雌二醇 高敏C反应蛋白 血同型半胱氨酸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血流动力学看中医脉诊“胃气”实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东生 袁肇凯 王小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32-333,共2页
从血流动力学方面探讨中医脉诊实质 ,认为脉诊中的“胃气”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中医脉诊 胃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蚀刻翘起翻转法和拦截劈裂法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路 余涵 李新慧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3期201-202,共2页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碎核方式——蚀刻翘起翻转法和拦截劈裂法各自的临床优越性。方法 超声乳化手术36 5眼 ,其中 85眼采用蚀刻翘起翻转法 ,2 80眼采用拦截劈裂法碎核 ,并分析 2种方法的结果。结果  (1)碎核时间 :同对 3级核 ,翻转法...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碎核方式——蚀刻翘起翻转法和拦截劈裂法各自的临床优越性。方法 超声乳化手术36 5眼 ,其中 85眼采用蚀刻翘起翻转法 ,2 80眼采用拦截劈裂法碎核 ,并分析 2种方法的结果。结果  (1)碎核时间 :同对 3级核 ,翻转法平均为 81.2 6 s,拦截法平均为 40 .71s;(2 )术后 1wk视力 :翻转法的 85眼中 ,视力≥ 0 .5者 76眼(89.4% ) ,0 .2~ 0 .5者 7眼 (8.2 % ) ,视力≤ 0 .2者 2眼(2 .4% ) ;拦截法的 2 80眼中 ,视力≥ 0 .5者 2 5 3眼 (90 .4% ) ,0 .2~ 0 .5者 2 1眼 (7.5 % ) ,视力≤ 0 .2者 6眼 (2 .1% ) ;(3)术后角膜内皮反应 :1wk后仍有中心内皮皱褶者翻转法 4眼(4 .7% ) ,拦截法 7眼 (2 .5 % )。结论 前者相对手术难度小、碎核时间相对较长 ;后者的手术时间短 ,适于硬核 ,且技术更趋于成熟。二者术后视力及小角膜损伤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术 翻转法 拦截法 碎核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明原因不孕妇女宫颈粘液中抗精子抗体、IL-2和IFN-γ的测定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龑 陈丽萍 +2 位作者 任芬若 韩书心 朱鸿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24-625,共2页
关键词 不孕症 宫颈粘液 抗精子抗体 IL-2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Warthin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5
7
作者 崔二峰 张劲松 唐永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Warthin瘤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Warthin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32例腮腺Warthin瘤患者共发现肿块53个,单侧发病24例(75.0%),单侧多发4例;双侧发病8例(25.0... 目的:探讨腮腺Warthin瘤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Warthin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32例腮腺Warthin瘤患者共发现肿块53个,单侧发病24例(75.0%),单侧多发4例;双侧发病8例(25.0%),双侧多发3例;肿块位于腮腺浅叶后下象限45个(84.9%),位于深叶3个(5.7%),跨浅叶及深叶5个(9.4%);肿块多为圆形及椭圆形共47个(88.7%),呈分叶状或不规则状肿块6个(11.3%),肿块多为囊实性。增强后实性成分呈"快进快出"表现,囊性成分不强化,囊性成分表现为囊腔样、分隔状及"裂隙"征。结论:腮腺Warthin瘤CT表现具有特征性,CT结合临床特点对病变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淋巴瘤 腮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评价他汀类药物对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的疗效 被引量:3
8
作者 贾书杰 齐琳 +1 位作者 史凯蕾 滑炎卿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00-503,共4页
目的以多层螺旋CT评价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冠状动脉非钙化性斑块密度、体积及血管狭窄程度的变化,评估他汀类药物的疗效。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研究80例多层螺旋CT检查发现的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患者,按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是否接受他汀... 目的以多层螺旋CT评价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冠状动脉非钙化性斑块密度、体积及血管狭窄程度的变化,评估他汀类药物的疗效。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研究80例多层螺旋CT检查发现的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患者,按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是否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于1年后CT复查主要斑块密度、体积和管腔狭窄程度及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清LDL-C治疗前(3.65±0.56)mmol/L、治疗1年后(2.32±0.24)mmol/L,三酰甘油(TG)治疗前(2.15±0.44)mmol/L、治疗1年后(1.86±0.31)mmol/L,治疗后两者水平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治疗前(1.28±0.33)mmol/L、治疗1年后(1.31±0.41)mmol/L,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1年后LDL-C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DL-C、TG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年后脂质斑块密度(51±12)HU,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狭窄程度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纤维斑块密度和对照组脂质斑块、纤维斑块密度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斑块体积由(87.3±19.2)mm^3下降至(75.6±14.2)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斑块长度、厚度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可量化评价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的变化,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调整血脂从而逆转或稳定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缩窄 病理性 斯伐他汀 普伐他汀 降血脂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潮气量加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对全身麻醉哮喘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吴雷 夏一梦 范秋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13-1416,共4页
目的·探究小潮气量间歇正压通气(IPPV)联合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哮喘患者全身麻醉时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的哮喘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A组常规潮气量(10 mL/kg)IPPV,B组小潮气量... 目的·探究小潮气量间歇正压通气(IPPV)联合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哮喘患者全身麻醉时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的哮喘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A组常规潮气量(10 mL/kg)IPPV,B组小潮气量(6 mL/kg)IPPV,C组小潮气量(6 mL/kg)IPPV加低水平PEEP(5 cm H_2O)。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后即刻及诱导后5、30、60、120 min的气道峰压(Ppeak),并计算肺泡动态顺应性(Cdyn)。监测麻醉诱导前脱氧5 min和麻醉诱导后60、120 min动脉血气;记录血氧分压(PaO_2)和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数值。结果·与A组相比,C组各时段Ppeak均明显降低(P<0.01),而在麻醉诱导后60、120 min Cdyn均显著增高(P<0.05)。与A和B组相比,C组在麻醉诱导后60、120 min PaO_2也明显升高(P<0.01)而PaCO_2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哮喘患者而言,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PEEP模式可降低气道压力,提高肺动态顺应性,改善氧合参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呼吸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潮气量 间歇正压通气 呼气末正压通气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O_(2)监测型鼻咽通气道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胃镜精查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雷 夏一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42-1547,共6页
目的·探究PetCO_(2)监测型鼻咽通气道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无痛胃镜精查中的预防缺氧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2—6月于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择期行胃镜精查麻醉的OSAS患者8... 目的·探究PetCO_(2)监测型鼻咽通气道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无痛胃镜精查中的预防缺氧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2—6月于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择期行胃镜精查麻醉的OSAS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PetCO_(2)监测型鼻咽通气道组(T组)和传统鼻咽通气道组(B组),每组40例。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术期相关资料及麻醉用药量。观察2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入镜时(T1)、入镜3 min(T2)、入镜10 min(T3)和退镜时(T4)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_(2)),并记录体动和低氧血症发生率以及其预防缺氧的效果(面罩加压给氧率、托下颌率和挤压胸廓辅助呼吸率)。结果·患者一般资料、围术期相关资料和麻醉用药量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T1和T2时,T组患者的SpO_(2)高于B组(T1:P=0.041;T2:P=0.012),SBP、DBP和HR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其余时间点,患者的该4个指标的组间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比较,T组患者的体动发生率、低氧血症发生率、面罩加压给氧率、托下颌率和挤压胸廓辅助呼吸率均较低(均P=0.000)。结论·PetCO_(2)监测型鼻咽通气道有利于实时观察OSAS患者在胃镜精查麻醉中的肺通气状态,并能够及时指导临床进行干预,降低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O_(2)监测型鼻咽通气道 胃镜精查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低氧血症 麻醉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油与碘水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对比及改良造影法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琳香 赵菊环 张国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74-577,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碘化油、泛影葡胺及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在子宫输卵管造影(HSG)中的优缺点,探讨改良造影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欲行HSG的患者,分别用传统法以碘化油、76%泛影葡胺及碘海醇作对比剂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各100例,改良法... 目的对比分析碘化油、泛影葡胺及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在子宫输卵管造影(HSG)中的优缺点,探讨改良造影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欲行HSG的患者,分别用传统法以碘化油、76%泛影葡胺及碘海醇作对比剂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各100例,改良法以碘海醇作对比剂进行HSG100例。术中、术后观察与随访,对传统法油剂与水剂在HSG中的影像质量、通畅率、腹痛发生率、安全性等进行对比,并分析改良法应用碘海醇的优点。结果 3种对比剂在影像质量、通畅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应用碘海醇术后腹痛发生率低,与碘化油、泛影葡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4,P<0.01);改良法用碘海醇造影图像优级病例数最多,差级病例数最少。结论非离子型对比剂进行HSG检查图像质量高,安全性高,应优先选用,结合改良操作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减少辐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油 泛影葡胺 碘海醇 子宫输卵管造影 对比分析 改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刁建华 孙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治疗 健康教育 脂代谢 DK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与单用CHOP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邢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94-95,共2页
目的研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许昌市中心医院于2012年9月—2016年6月就诊的DLBCL患者中选取6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32例,研究组36例;常规组行CHOP方案治疗,研究组行利妥昔单抗联合... 目的研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许昌市中心医院于2012年9月—2016年6月就诊的DLBCL患者中选取6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32例,研究组36例;常规组行CHOP方案治疗,研究组行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及毒副作用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便秘、转氨酶升高、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白细胞计数降低、贫血、发热、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DLBCL可有效提高疗效,且毒副作用未增加,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利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脊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4
14
作者 刘文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21-221,共1页
关键词 硬脊联合麻醉 老年患者 手术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治疗婴幼儿鼻泪管阻塞 被引量:11
15
作者 胡宏阁 张有亭 张西斌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婴幼儿 鼻泪管阻塞 空心探针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性期前收缩Lorenz散点图的图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桂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833-2834,共2页
目的探讨室性期前收缩Lorenz散点图的图形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13年1月住院及门诊收治的室性期前收缩>400次,房性期前收缩<50次的患者174例,采用TLC4000动态心电图仪,绘制全部心搏Lorenz散点图及窦性心搏Lorenz散点图... 目的探讨室性期前收缩Lorenz散点图的图形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13年1月住院及门诊收治的室性期前收缩>400次,房性期前收缩<50次的患者174例,采用TLC4000动态心电图仪,绘制全部心搏Lorenz散点图及窦性心搏Lorenz散点图,记录期前收缩点集、期前收缩前点集、期前收缩后点集、主点集及二联律点集。结果阵发性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呈三分布图;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伴完全代偿间期呈四分布图;频发室性期前收缩、部分期前收缩为间位性时呈五分布图。室性期前收缩Lorenz散点图期前收缩点集和期前收缩后点集位置多变,密度不同;靠近原点或远离原点;其长度可较长,≥主点集的长度。室性期前收缩的期前收缩后点集与45°线有明显的角度,为14°~21°,平均19°,其上端出现斜率不变、拐向45°线及背离45°线三种走向。结论室性期前收缩Lorenz散点图独特的图形特征可反映室性期前收缩的频率依赖性及联律间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RENZ散点图 室性早搏复合征 心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彩超观察眼缺血综合征患者眼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玉红 高亚林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8期600-601,共2页
目的探讨眼缺血综合征-动脉硬化合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及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视网膜中央动脉的二维结构及睫状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受检者60例,分3组:健康组20例,动脉硬化合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组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20例。... 目的探讨眼缺血综合征-动脉硬化合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及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视网膜中央动脉的二维结构及睫状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受检者60例,分3组:健康组20例,动脉硬化合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组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20例。先行二维切面探查视网膜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结构有无改变,再行彩色多普勒探测睫状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动脉硬化合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组二维超声视网膜及视网膜中央动脉回声正常,糖尿病组50%以上视网膜回声稍增厚、增强。彩色多普勒:动脉硬化合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组、糖尿病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最低流速明显减低(P<0.05),阻力指数增高(P<0.05)。结论高频彩超可定期观察眼缺血综合征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评价该病动脉硬化进展、眼血流灌注状况、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超 眼缺血综合征 动脉硬化 糖尿病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MSCT在急腹症缺血性肠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鹏 贾环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91-494,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MSCT对急腹症缺血性肠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9例急腹症缺血性肠病患者进行64排MSCT检查,采用MPR、MIP、VR、CPR方式处理,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肠道壁厚增加,肠壁平扫密度和增强异常,肠管气体液体扩张,肠系膜血... 目的:探讨64排MSCT对急腹症缺血性肠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9例急腹症缺血性肠病患者进行64排MSCT检查,采用MPR、MIP、VR、CPR方式处理,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肠道壁厚增加,肠壁平扫密度和增强异常,肠管气体液体扩张,肠系膜血管直径和密度异常,肠系膜血管充盈缺损是急腹症缺血性肠病的CT表现,肠系膜血管内的充盈缺损影可作为确诊的直接依据,坏死段肠管与正常肠管在CT增强扫描时明显的强化程度的分界,可作为病变范围切除的手术依据。结论:64排MSCT对病变诊断准确,可以准确判断手术切除范围,可以作为临床对急腹症缺血性肠病诊断的首选方法,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肠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小管断裂修复83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许冰 胡宏阁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3期230-230,共1页
关键词 泪小管 断裂伤 勺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女性生殖道转移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发顺 侯红敏 王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8-319,共2页
目的乳腺浸润性小叶癌转移到女性生殖道罕见,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结合文献分析报道3例乳腺小叶癌女性生殖道转移,并进行临床资料、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标记观察。结果3例患者在乳腺癌切除后,出现腹部不适及包块、不规... 目的乳腺浸润性小叶癌转移到女性生殖道罕见,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结合文献分析报道3例乳腺小叶癌女性生殖道转移,并进行临床资料、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标记观察。结果3例患者在乳腺癌切除后,出现腹部不适及包块、不规则阴道出血,行姑且性子宫切除和(或)输卵管卵巢切除术。组织学见卵巢、输卵管、子宫内膜及肌层和平滑肌瘤内单线状癌细胞浸润生长,破坏卵巢白体,浸润输卵管黏膜和子宫内膜间质,输卵管腺上皮和宫内膜腺体完好。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ER、PR(+),E-cad-herin(-),GCDFP-15、CK(+)。结合乳腺癌切片与转移癌形态基本一致。结论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女性生殖道转移具有组织学显著特征,根据病史及免疫组化标记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转移性乳腺小叶癌 生殖器肿瘤 女性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