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警察院校职业化教育改革探析
1
作者 李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57-59,共3页
在警察职业化改革的背景下,警察院校如何顺应形势进行教育改革就成了首要处理的问题。当前的警察教育与警察职业化的匹配性不强,从各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文章对警察职业化背景下的警察院校教育提出了改革思路,不仅需要在教学课... 在警察职业化改革的背景下,警察院校如何顺应形势进行教育改革就成了首要处理的问题。当前的警察教育与警察职业化的匹配性不强,从各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文章对警察职业化背景下的警察院校教育提出了改革思路,不仅需要在教学课程体系上要紧跟职业化趋势,还需要在人事制度上合理流动,建立专业培训体制,加强职业的标准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职业化 警察教育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PT的数智化档案资源服务体系构建及实现 被引量:3
2
作者 娄海婷 孙大东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0,共3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改变档案服务思维方式与发展理念,推动其向智慧服务方向转变具有强大支撑作用。基于ArcGPT语言模型,本文构建了主体维、功能维、资源维、技术维等四维一体的数智化档案资源服务体系,并提出理念重塑、流程再造和...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改变档案服务思维方式与发展理念,推动其向智慧服务方向转变具有强大支撑作用。基于ArcGPT语言模型,本文构建了主体维、功能维、资源维、技术维等四维一体的数智化档案资源服务体系,并提出理念重塑、流程再造和技术赋能等策略,以期搭建虚实智能联动的档案资源服务平台,提供个性化、模块化、全周期、注重全景式漫游交互体验的档案知识化服务,推动数智化档案资源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资源 服务体系 ArcGPT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数智化 服务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的“民工荒”问题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明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9期5605-5607,共3页
从企业层面分析了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漏洞。分析发现: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诸多环节中,如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工作条件分析、员工薪酬、员工培训、组织沟通及冲突处理等方面忽视了对农民工这一特... 从企业层面分析了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漏洞。分析发现: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诸多环节中,如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工作条件分析、员工薪酬、员工培训、组织沟通及冲突处理等方面忽视了对农民工这一特殊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这些因素对农民工短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了"民工荒"问题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民工荒 人力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行政法治化:向度、困境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旭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3-143,159,共12页
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为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和工具支撑。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技术不断驱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治理能力提升,但同时也带来了数字行政如何回应行政法治化建设的新命题。以政... 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为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和工具支撑。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技术不断驱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治理能力提升,但同时也带来了数字行政如何回应行政法治化建设的新命题。以政务数据信息为要素基础、数字技术为工具支撑、数字政务服务平台为组织依托的数字行政,推动了治理主体协同、治理流程再造以及治理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政府有效回应数字化变革的应然之路。数字行政技术治理的工具理性与作为理由、规则之治的行政法治价值理性之间的背离,使得两者之间围绕公权力的运行在决策、执行、监督问责三个环节存在结构性张力。为此,数字行政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需要法治的相应调控和积极回应。具体通过以人民为中心促进数字行政手段与目的价值相统一、强化算法行政决策的法律规制以及以权责匹配为原则明晰数字行政的归责逻辑等路径实现数字行政和法治行政的协同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革 数字行政 行政法治 协同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数据协同共享实现路径的多维阐释:意愿·机制·能力 被引量:1
5
作者 娄海婷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1,共5页
档案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于破除数据孤岛、促进行业融合、提升数智水平等具有重要作用。论文通过对共享激励政策、数据安全维护、共享平台建设、数据要素价值等档案数据协同共享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分别从意愿、机制和能力多个维度... 档案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于破除数据孤岛、促进行业融合、提升数智水平等具有重要作用。论文通过对共享激励政策、数据安全维护、共享平台建设、数据要素价值等档案数据协同共享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分别从意愿、机制和能力多个维度对实现路径进行阐释,提出维护数据安全、建立标准规范、激活数据价值等档案数据协同共享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数据 协同共享 数字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史工矿:中福公司外文档案概况、类型、特征及价值
6
作者 屈静 李宗富 侯青涵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95,共4页
包括众多外文档案在内的中福公司档案是珍贵的历史工业遗产,为中国煤矿发展史、河南焦作城市发展史、中国近代工业史乃至中国近代史等相关课题研究提供了新的丰富材料。文章首先介绍了中福公司外文档案的基本概况,包括数量、主题、语言... 包括众多外文档案在内的中福公司档案是珍贵的历史工业遗产,为中国煤矿发展史、河南焦作城市发展史、中国近代工业史乃至中国近代史等相关课题研究提供了新的丰富材料。文章首先介绍了中福公司外文档案的基本概况,包括数量、主题、语言种类、形成时间、收发文情况、翻译、保管和开发状况等;然后对其种类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包括福公司成立文件集类、人事管理类、矿业管理类、铁路经营与生产管理类、机器设备类和其他类等六大类型;最后总结分析了其特征和价值,即种类齐全、内容丰富、重视管理、保管完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多重重要且独特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福公司 外文档案 档案开发 档案保管 档案特征 档案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形成问题的法理性与学理性分析
7
作者 娄海婷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49,54,共3页
作为档案学的一个元问题,档案形成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本文围绕档案形成的标志问题、档案形成的实质问题、档案形成的规律问题展开了法理性与学理性分析,认为将归档作为档案的形成标志是合理的,档案形成的实质不... 作为档案学的一个元问题,档案形成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本文围绕档案形成的标志问题、档案形成的实质问题、档案形成的规律问题展开了法理性与学理性分析,认为将归档作为档案的形成标志是合理的,档案形成的实质不是新事物的产生而是文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进入了档案化治理阶段,并对档案形成规律的相关观点进行了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 档案学 形成规律 元问题 法理性 学理性 归档 文件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默风趣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7-158,共2页
文章指出要使课堂语言幽默风趣,应做到以下几方面:表达要含蓄,善于借题发挥,巧用夸张,形象比喻,声东击西,欲擒故纵。
关键词 语言 课堂教学 幽默风趣 使用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能式“V得C”和“VC了”的文白层次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自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274-278,共5页
历史文献中的可能式"V得C"和"VC了"语义相同而语用价值有别,分属于文白两个不同的层次,反映了通语和方言口语中实际存在的两种说法。这两种可能式自产生后在南北方言中的发展脉络并不相同,二者并不存在先后替代的关... 历史文献中的可能式"V得C"和"VC了"语义相同而语用价值有别,分属于文白两个不同的层次,反映了通语和方言口语中实际存在的两种说法。这两种可能式自产生后在南北方言中的发展脉络并不相同,二者并不存在先后替代的关系,今天部分北方方言二者并用是受语言之外的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并非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发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式 “V得C” “VC了” 文白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方言“VC了”可能式的语法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自万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136-141,共6页
北方方言中的"VC了"可能式产生于动词"了"虚化为助词的过程当中。在复合句的前分句末尾,"了"在语义上从表示先后关系发展成表示因果关系,当"VC了"用在假设、条件和让步等偏句末尾时,产生可能... 北方方言中的"VC了"可能式产生于动词"了"虚化为助词的过程当中。在复合句的前分句末尾,"了"在语义上从表示先后关系发展成表示因果关系,当"VC了"用在假设、条件和让步等偏句末尾时,产生可能与实现两解的现象,"了"从动补结构的动相补语逐步演变为该结构的可能标记词,其虚化程度介于补语动词和助词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了” 可能式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者化解争端的理想化陷阱和务实之策
11
作者 李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1-43,共3页
领导者化解争端时,往往会陷入一些理想化陷阱,具体有把"表面和气"误认为"表里如一"、把"单方退让"误认为"双方妥协"、把"领导介入"误认为"金玉良方"、把"短暂平衡&qu... 领导者化解争端时,往往会陷入一些理想化陷阱,具体有把"表面和气"误认为"表里如一"、把"单方退让"误认为"双方妥协"、把"领导介入"误认为"金玉良方"、把"短暂平衡"误认为"冰释前嫌"、把"示弱群体"误认为"被动一方"、把"各罚一半"误认为"公正处置"。对此,领导者要把握好争端化解的务实之策,唱响政工大戏,注重日常引导;开好调解小会,找准受力对象;用好人际资源,发挥疏导作用;做好利益调节,解决本质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争端 化解 理想化陷阱 引导 调解 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