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棕头鸦雀体重的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杜志勇 朱家贵 +2 位作者 溪波 王英 袁德军 《野生动物学报》 2014年第2期180-182,共3页
鸟类的体重与适合度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国内对鸟类体重的季节性变化报道相对较少。利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环志的数据分析棕头鸦雀(Paradoxornis web^bianus)体重的季节性变化规律。2006~2012年间,董寨鸟类环志站在保护区范... 鸟类的体重与适合度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国内对鸟类体重的季节性变化报道相对较少。利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环志的数据分析棕头鸦雀(Paradoxornis web^bianus)体重的季节性变化规律。2006~2012年间,董寨鸟类环志站在保护区范围内共称重4 530只棕头鸦雀,分属于除1月和7月以外的其他各月。数据分析发现,棕头鸦雀全年各月的体重均值(W±标准差)在(9.6±0.9)g^(11.2±0.7)g之间,棕头鸦雀在春季(3月开始)体重下降,初夏时(6月)有一定增加,然后又降低,至秋季(10月)开始上升,至冬末(次年2月)达到最大值。棕头鸦雀体重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可能与其繁殖和换羽等生活史周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头鸦雀 体重 季节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年度野生动物巡护现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勇 溪波 《甘肃畜牧兽医》 2017年第12期29-29,32,共2页
本文就2015年,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日常林政巡护工作的过程中对野生动植物的监测记录作了详细解介绍,掌握了本辖区动植物的情况,收集基础科研资料。
关键词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董寨自然保护区鸟类栖息地特点调查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潘小艳 王俊 +1 位作者 张漪 刘恩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5期158-159,177,共3页
河南省董寨国家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和繁殖基地.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大量的实地调研,分析了保护区鸟类栖息地现状特点,同时提出可持续发展、公平责任、全民行动三大保护原则,进而探讨了对鸟类栖息地具有针对... 河南省董寨国家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和繁殖基地.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大量的实地调研,分析了保护区鸟类栖息地现状特点,同时提出可持续发展、公平责任、全民行动三大保护原则,进而探讨了对鸟类栖息地具有针对性的保护对策,这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为我国其它鸟类栖息地的保护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寨 鸟类栖息地 调查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董寨保护区再引入朱鹮种群数量和分布现状
4
作者 蔡德靖 黄华 +4 位作者 黄治学 朱家贵 王科 祝文平 刘进法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9-414,共6页
2021年9—11月,对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引入朱鹮(Nipponia nippon)的分布区和潜在分布区进行调查,共发现游荡期夜宿地17个,分布在河南罗山县12个、浉河区1个、光山县砖桥镇1个和湖北大悟县1个,11月朱鹮利用夜宿地15个。对这些夜... 2021年9—11月,对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引入朱鹮(Nipponia nippon)的分布区和潜在分布区进行调查,共发现游荡期夜宿地17个,分布在河南罗山县12个、浉河区1个、光山县砖桥镇1个和湖北大悟县1个,11月朱鹮利用夜宿地15个。对这些夜宿地同步开展野外朱鹮种群数量调查,共统计到268只,其中84.33%的朱鹮种群分布在罗山县。最大夜宿集群数量为46只,集群超过15只的10个夜宿地停歇的朱鹮数量占总数的80.22%。结果表明,罗山县是再引入朱鹮的主要分布地,部分种群已出现向周边其他地区活动迁移和跳跃式向外扩散的现象。野外朱鹮种群中当年出生的幼鸟数量占20.52%,截至秋冬季,朱鹮幼鸟存活率为77.78%。建议加强管理保护区以外的朱鹮栖息地,尤其是再引入朱鹮的新扩散、新迁移地。同时,应与当地相关部门合作,优化朱鹮联合保护措施,对研究朱鹮习性特征,促进再引入朱鹮种群的扩大和复壮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再引入种群 同步调查 夜宿地 种群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对董寨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影响
5
作者 溪波 杜志勇 赵勇 《绿色科技》 2018年第4期44-47,共4页
指出了高速公路的建设促进了我国经济水平的增长,但也消耗了大量的生态资源,尤其是在保护区内通过的路段,对野生动物可能造成不利的影响。通过样方调查法,评估穿越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京港澳公路对该地野生动物的影响。调查结果发现... 指出了高速公路的建设促进了我国经济水平的增长,但也消耗了大量的生态资源,尤其是在保护区内通过的路段,对野生动物可能造成不利的影响。通过样方调查法,评估穿越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京港澳公路对该地野生动物的影响。调查结果发现:公路建设前后,鸟类、兽类、两栖和爬行动物的物种数量无显著变化。在公路施工期和运行期,野生动物均可通过高架桥穿越公路。基于研究数据,未发现京港澳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保护区的野生动物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董寨发现白喉林莺(Sylvia curruca) 被引量:1
6
作者 溪波 潘茂盛 +3 位作者 朱家贵 杨春柏 杜志勇 袁德军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4-244,共1页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西段北麓,罗山县境内(E114°18′~114°30′;N31°28′~32°09′),是保护各种珍稀鸟类及其栖息地的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2013年11月6日上午,董寨保护区鸟类环志站在荒...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西段北麓,罗山县境内(E114°18′~114°30′;N31°28′~32°09′),是保护各种珍稀鸟类及其栖息地的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2013年11月6日上午,董寨保护区鸟类环志站在荒田保护站进行鸟类环志时,捕获到1只小型莺类,体长123 mm,该鸟整体看呈灰褐色,头顶灰色,耳覆羽黑色,背部褐色,两胁淡褐色,最外侧尾羽边缘白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环志 SYLVIA curruca 野生动物类型 河南省南部 林莺 种群数量 东北北部 首次记录 长尾 监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董寨发现白眶鹟莺
7
作者 朱涛 王勇军 +4 位作者 黄华 李南静 刘进法 祝文平 赵勇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2年第3期90-92,共3页
2022年4月17日,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志人员在七里冲保护站凉亭环志点开展鸟类环志时,捕捉到一只雀形目鸟类。该鸟顶冠纹灰色,白色眼圈上缘被黑斑断开,上体橄榄绿色具黄色翅斑,下体和腋下覆羽黄色,经鉴定为白眶鹟莺(Seicercus affinis... 2022年4月17日,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志人员在七里冲保护站凉亭环志点开展鸟类环志时,捕捉到一只雀形目鸟类。该鸟顶冠纹灰色,白色眼圈上缘被黑斑断开,上体橄榄绿色具黄色翅斑,下体和腋下覆羽黄色,经鉴定为白眶鹟莺(Seicercus affinis)。经查阅文献,该鸟的出现为河南省新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眶鹟莺 鸟类 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董寨发现铜蓝鹟
8
作者 杜志勇 黄华 +4 位作者 王丽 彭宸 王勇军 裴国政 赵勇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年第4期91-92,共2页
2022年5月17日,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人员在灵山保护站开展常规监测时,拍摄到1只通体铜蓝色、眼先黑色的小型鸟类。经鉴定为铜蓝鹟(Eumyias thalassinus)。据文献显示为河南省新纪录。
关键词 铜蓝鹟 董寨保护区 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寨林场自营经济思考
9
作者 熊修勇 《花卉》 2016年第07X期49-50,共2页
董寨保护区职工从90年代初发展自营经济至今,仍有相当大的潜力。本文结合当前自营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促进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林场 自营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养朱鹮胫跗关节异位诊治
10
作者 邓义贞 夏中林 +3 位作者 王国建 陈巧阳 杨海琼 黄治学 《畜禽业》 2017年第5期108-109,共2页
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国际鸟类保护旗舰物种。目前,外伤是引起朱鹮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朱鹮受伤后的治疗与护理对朱鹮的救护与保护工作十分重要。将对1例四川朱鹮人工迁地保护种群奠基个体的胫跗关节异位的诊治过程进行详细报导,旨... 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国际鸟类保护旗舰物种。目前,外伤是引起朱鹮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朱鹮受伤后的治疗与护理对朱鹮的救护与保护工作十分重要。将对1例四川朱鹮人工迁地保护种群奠基个体的胫跗关节异位的诊治过程进行详细报导,旨在为日后朱鹮同类型的伤病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鹞 胫跗关节 异位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鹮幼雏维生素B缺乏症诊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海琼 张振祥 +3 位作者 陈巧阳 许艳清 黄志学 熊铁一 《畜禽业》 2017年第11期9-9,12,共2页
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人工繁育是快速扩大朱鹮种群数目的重要策略。人工饲养条件下,单一的食物来源容易导致朱鹮营养失衡。对朱鹮人工育雏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类B族维生素缺乏症的诊治过程进行报导,旨在为日后的人工育雏提供借鉴。
关键词 朱鹮 人工育雏 维生素B缺乏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眉姬鹟繁殖行为观察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卓 李辉 +1 位作者 潘小艳 袁德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2期113-113,132,共2页
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是一种广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的夏候鸟。2015年5月中旬至6月初,对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巢白眉姬鹟的繁殖情况进行了观察,发现该巢白眉姬鹟5月16日产卵,窝卵数为5枚,孵卵主要由雌鸟承... 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是一种广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的夏候鸟。2015年5月中旬至6月初,对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巢白眉姬鹟的繁殖情况进行了观察,发现该巢白眉姬鹟5月16日产卵,窝卵数为5枚,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每次孵卵时间为(6.1±3.8)min,平均离巢时间为(5.5±2.0)min。在雏鸟约4日龄时,亲鸟的喂食频率为22.5次/h,但雄鸟的喂食频率高于雌鸟。该研究是对白眉姬鹟在我国华中地区繁殖资料的首次报道,可为白眉姬鹟繁殖资料提供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姬鹟 繁殖行为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养朱鹮非繁殖期昼间行为活动时间分配 被引量:3
13
作者 阮祥锋 黄治学 +4 位作者 朱家贵 溪波 王科 黄涛 杨春柏 《野生动物》 2011年第3期126-128,共3页
采用即时取样和扫描法对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朱鹮笼舍的3对朱鹮行为进行了45 d,计585 h的观察。结果显示:(1)朱鹮非繁殖期昼间各行为休息(40.12%)占比例最大,其次是理羽(17.45%)、刨啄(14.03%)、运动(12.32%)、取食(11.30%)、... 采用即时取样和扫描法对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朱鹮笼舍的3对朱鹮行为进行了45 d,计585 h的观察。结果显示:(1)朱鹮非繁殖期昼间各行为休息(40.12%)占比例最大,其次是理羽(17.45%)、刨啄(14.03%)、运动(12.32%)、取食(11.30%)、剧烈运动(3.99%)、水浴(0.54%)、其他(0.26%)。(2)朱鹮活动呈一定的节律性,休息的2个显著高峰分别在6:00和18:00,另外2个小高峰分别在10:00和14:00;运动小高峰在12:00;取食2个显著高峰分别在9:00和15:00;理羽有4个小高峰,分别在7:00、10:00、14:00和17:00;水浴的2个高峰分别在13:00和14:00;刨啄的2个高峰分别在12:00和16:00。(3)两性昼间行为峰值也存在着一些差异,雌鸟和雄鸟相比之下,运动早,中午休息少,洗浴早,创啄多,取食强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笼养 行为 时间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饲养白冠长尾雉四季饲料的配比 被引量:2
14
作者 溪波 朱家贵 阮祥锋 《中国畜禽种业》 2012年第9期134-134,共1页
白冠长尾雉是我国特有珍稀雉类,别名地鸡,隶属鸡行目雉科长尾雉属,也是我国现有4种长尾雉中体型最大、尾羽最长的一种。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已知白冠长尾雉分布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董寨保护区... 白冠长尾雉是我国特有珍稀雉类,别名地鸡,隶属鸡行目雉科长尾雉属,也是我国现有4种长尾雉中体型最大、尾羽最长的一种。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已知白冠长尾雉分布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董寨保护区就建立了白冠长尾雉人工仿野外生境,用于繁育、驯化和研究白冠。现已成功培育出12个世代100多只的人工繁殖种群,填补了国内此项研究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冠长尾雉 人工饲养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配比 饲料 珍稀雉类 野外生境 繁殖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迁地朱鹮人工繁殖雏鸟的生长发育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家贵 黄治学 +3 位作者 溪波 王科 黄涛 杨春柏 《中国畜禽种业》 2012年第1期124-126,共3页
2008~2010年,对通过人工繁殖的45只朱鹮雏鸟进行了形态行为学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其外部器官发育状况均达到了较好的水平,1~41日龄各个器官发育一直呈上升增长趋势,但雏鸟在各日龄段外部器官发育快慢有所不同。测得雏鸟在41日龄时体... 2008~2010年,对通过人工繁殖的45只朱鹮雏鸟进行了形态行为学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其外部器官发育状况均达到了较好的水平,1~41日龄各个器官发育一直呈上升增长趋势,但雏鸟在各日龄段外部器官发育快慢有所不同。测得雏鸟在41日龄时体重平均达到1391g,体长630mm、翅长330mm、嘴峰96mm、跗趾115mm、中爪99mm、尾长137mm,说明董寨迁地雏鸟生长发育均达到或超过原产地雏鸟生长发育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雏鸟 迁地朱鹮 人工繁殖 生长发育 河南董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鹮雏鸟误食玻璃吸管的肌胃切开术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涛 黄治学 +2 位作者 闫鲁 王科 魏明艳 《野生动物》 2012年第4期214-215,248,共3页
动物误吞异物是饲养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但在世界濒危鸟类、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朱鹮中出现这种现象却很少见。2008年河南董寨1只19日龄朱鹮雏鸟,在人工育雏过程中将1根直径为7 mm、长78 mm的玻璃吸管误食入胃里,朱鹮雏鸟出现疼痛和精神委顿... 动物误吞异物是饲养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但在世界濒危鸟类、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朱鹮中出现这种现象却很少见。2008年河南董寨1只19日龄朱鹮雏鸟,在人工育雏过程中将1根直径为7 mm、长78 mm的玻璃吸管误食入胃里,朱鹮雏鸟出现疼痛和精神委顿拒食现象,采取及时切开肌胃将玻璃吸管取出,用温青霉素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将胃黏膜肌层及皮进行分次缝合,术后对该朱鹮雏鸟进行了彻底的消炎治疗和切口消毒,同时又进行细心的护理和合理的喂食,1周后该朱鹮雏鸟痊愈,并在2 a后配对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雏鸟 误食异物 手术 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圈养白冠长尾雉难产治疗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溪波 朱家贵 张可银 《野生动物》 2011年第3期160-160,179,共2页
难产虽是家禽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但对其在野生雉类中的发生及治疗却了解较少。笔者在人工繁育我国特产濒危雉类白冠长尾雉的过程中,多次发现母雉有难产的现象。2009年,笔者在查阅有关资料后,根据家禽难产的一般治疗方法对2起母雉难... 难产虽是家禽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但对其在野生雉类中的发生及治疗却了解较少。笔者在人工繁育我国特产濒危雉类白冠长尾雉的过程中,多次发现母雉有难产的现象。2009年,笔者在查阅有关资料后,根据家禽难产的一般治疗方法对2起母雉难产的病例进行了治疗,一例采用按摩、开塞露点滴和喂药的方式,使其当天成功产卵;另一例病情较为严重,在按摩和开塞露点滴无效的情况下,通过手术将卵取出,然后予以缝合和给药治疗。2只母雉在治疗后均痊愈,且恢复产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冠长尾雉 难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天竹的扦插育苗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红 李应华 +2 位作者 程国华 王建兴 刘进法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12期264-265,共2页
在大棚或小拱棚等设施内,利用当年生枝条上剪取半木质化枝条作插穗,进行嫩枝扦插快繁。在控制好温、光、水等外界条件的情况下,生根率可以超过80%。为黄河以北地区南天竹的苗木繁育提供配套技术。
关键词 南天竹 扦插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冠长尾雉骨折治疗技术
19
作者 梁伟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第12期147-147,共1页
白冠长尾雉为我国特有珍稀鸟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对象。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但因环境破坏和人为干扰,目前仅见于河南、湖北、安徽、贵州、陕西等地,呈破碎的"孤岛状"分布,种群数量下降明显。
关键词 白冠长尾雉 技术 治疗 骨折 珍稀鸟类 保护对象 人为干扰 环境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源鸟类多样性监测分析
20
作者 溪波 袁德军 《甘肃畜牧兽医》 2018年第6期25-33,共9页
在2013年夏季和冬季选取了总长约12 km的5条样带,调查了淮河源局部地区的鸟类多样性。本次调查共记录鸟类12目35科79种。其中古北界鸟类25种,占总数的31.6%;东洋界鸟类39种,占总数的49.4%;广布种15种,占总数的19.0%。鸟类的物种多样性... 在2013年夏季和冬季选取了总长约12 km的5条样带,调查了淮河源局部地区的鸟类多样性。本次调查共记录鸟类12目35科79种。其中古北界鸟类25种,占总数的31.6%;东洋界鸟类39种,占总数的49.4%;广布种15种,占总数的19.0%。鸟类的物种多样性在夏季要高于冬季。生态廊道内的鸟类数量和物种多样性都要高于生态廊道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源 鸟类资源 鸟类多样性 生态廊道 样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