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赵固二矿11020工作面安全煤(岩)柱留设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冯利民 唐世界 曹旭初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1,共4页
为实现赵固二矿11020工作面变分层开采为大采高一次采全高开采,提高开采效率,在水文地质勘探、土工试验、点荷载强度试验以及干燥饱和吸水率试验的基础上,研究工作面上覆岩层的富水性以及阻隔水特征,论证工作面留设防砂安全煤(岩)柱的... 为实现赵固二矿11020工作面变分层开采为大采高一次采全高开采,提高开采效率,在水文地质勘探、土工试验、点荷载强度试验以及干燥饱和吸水率试验的基础上,研究工作面上覆岩层的富水性以及阻隔水特征,论证工作面留设防砂安全煤(岩)柱的可能性,并利用现场实测、经验公式、数值模拟等手段预计"两带"发育高度。研究结果表明:11020工作面大部分区域均可留设防砂安全煤(岩)柱进行一次采全高开采,对于部分疏放后钻孔涌水量仍大于15m^3/h的区域,应留设防水安全煤(岩)柱,利用该区基岩柱厚度反算安全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 煤(岩)柱留设 “两带”高度 阻隔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性区瞬时恶性扩张诱发冲击灾害机理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洪涛 镐振 +3 位作者 吴祥业 赵希栋 郭林峰 马智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92-1399,共8页
为探究煤矿冲击灾害的发生机理,以耿村煤矿"12·22"冲击地压事故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工作面回采对13230工作面运输巷围岩区域应力场的影响,得出了沿巷道轴向的主应力曲线。在受到回采工作面割煤、放煤、初次来... 为探究煤矿冲击灾害的发生机理,以耿村煤矿"12·22"冲击地压事故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工作面回采对13230工作面运输巷围岩区域应力场的影响,得出了沿巷道轴向的主应力曲线。在受到回采工作面割煤、放煤、初次来压或周期来压、前方或侧向移动支承压力等外界扰动的作用后,回采巷道围岩塑性区最大尺寸扩张了2.2~3.4倍,由此揭示了耿村煤矿"12·22"冲击灾害的发生机理:在该地质环境下,受到外界扰动等触发事件的诱导作用后,13230工作面运输巷围岩区域应力场发生突然改变,引发煤岩体内的弹性能以震动、声响和煤岩体抛出等形式进行释放,出现爆炸式的动力破坏,并造成距离工作面150 m范围内的巷道破坏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区 回采巷道 冲击地压 恶性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采影响下巷道围岩变形力学机制及其控制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洪涛 镐振 +3 位作者 吴祥业 郭林峰 刘洋 王建宗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9-34,共6页
以鹤煤公司九矿东总回风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跨采期间巷道围岩应力、位移和塑性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跨巷采动导致巷道围岩垂直水平应力比值发生变化,应力比值最大为1.34,是巷道发生变形破坏的主因;巷道... 以鹤煤公司九矿东总回风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跨采期间巷道围岩应力、位移和塑性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跨巷采动导致巷道围岩垂直水平应力比值发生变化,应力比值最大为1.34,是巷道发生变形破坏的主因;巷道最大破坏部位位于顶板与底板部位,顶板破坏深度已超过锚杆锚固范围,底板破坏深度为3 m左右,并因缺乏支护导致底鼓。因此,必须在跨采工作面回采前,对顶底板进行加固,使塑性破坏区域位于锚固范围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采工作面 巷道支护 锚注 U型钢支架 数值模拟 围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斜厚煤层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镐振 朱影 任搴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38,42,共4页
为控制缓斜厚煤层回采巷道围岩变形,以华盖山煤矿201工作面回风巷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特征,结果显示倾斜厚煤层巷道围岩破碎区和塑性区范围较大,并且破碎区主要集中于顶板,浅部围岩为剪切-拉伸破坏,同时... 为控制缓斜厚煤层回采巷道围岩变形,以华盖山煤矿201工作面回风巷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特征,结果显示倾斜厚煤层巷道围岩破碎区和塑性区范围较大,并且破碎区主要集中于顶板,浅部围岩为剪切-拉伸破坏,同时锚网索喷支护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在该地质条件下的巷道围岩变形。工程实践表明,锚网索喷支护巷道两帮和顶底板最大移近量分别为105mm和127mm,并且现场没有出现锚杆(索)失效情况,可为类似条件下的巷道围岩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斜厚煤层 回采巷道 围岩控制 锚网索喷支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参数对垂直进给方向超声铣削钛合金稳定性的影响
5
作者 张跃敏 王晓博 +1 位作者 尹新斌 贾贺威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110,共8页
为了优化加工参数,提高航空材料的加工质量和效率,研究加工参数对分离型和不分离型垂直进给超声铣削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实验模态法为基础,利用非周期函数的线性化理论,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运用全离散法求解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获得... 为了优化加工参数,提高航空材料的加工质量和效率,研究加工参数对分离型和不分离型垂直进给超声铣削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实验模态法为基础,利用非周期函数的线性化理论,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运用全离散法求解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获得加工参数对系统稳定性影响趋势的预测曲线,并通过铣削钛合金材料验证理论预测效果。结果表明:超声振幅变化对不分离型系统稳定性影响显著,随着超声振幅减小,系统的稳定性区域逐渐增大;随着每齿进给量增大,分离型和不分离型系统的稳定性区域整体均呈上升趋势,系统轴向切深极限值最大增幅为14.28%;超声频率和主轴转速存在最佳参数匹配,并非超声频率越大,系统稳定性就越好。实验结果和预测曲线基本吻合,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参数 垂直进给方向振动 超声振动辅助铣削 钛合金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注浆套管对底板变形影响数值分析
6
作者 李见波 许延春 韩久方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3-45,共3页
大水矿区工作面底板注浆套管布置密度高、长度大,为研究注浆套管对煤层底板岩体变形的影响,运用数值计算软件FLAC3D,结合赵固二矿11030工作面的实际地质条件和套管布置特点,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分别模拟分析了套管施加前、后底板破坏和应... 大水矿区工作面底板注浆套管布置密度高、长度大,为研究注浆套管对煤层底板岩体变形的影响,运用数值计算软件FLAC3D,结合赵固二矿11030工作面的实际地质条件和套管布置特点,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分别模拟分析了套管施加前、后底板破坏和应力变化情况,研究确定了底板注浆加固套管对底板变形的影响程度和控制机理。模拟结果表明,由于套管的阻抗作用,套管处产生局部集中应力,应力场在套管作用下不再对称连续。施加套管后,处于不同区域监测点的垂向位移量分别改变11.5%、29.7%和25%。过渡区内监测点位移改变最大,该区域是控制底板破坏的关键区域。该研究可为类似大水矿区的注浆加固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对现场注浆钻孔布置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 套管 底板变形 数值分析 矿井水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应力作用下巷道围岩破坏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明建 镐振 +1 位作者 郜进海 吕兆恒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共4页
为掌握不同水平应力作用下巷道围岩破坏特征,通过相似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锚网索喷+U型钢支护巷道在不同水平应力作用下巷道围岩的变形和破坏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水平应力的提高,巷道的变形先出现在拱肩和底角,围岩裂隙经历了产生—延伸... 为掌握不同水平应力作用下巷道围岩破坏特征,通过相似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锚网索喷+U型钢支护巷道在不同水平应力作用下巷道围岩的变形和破坏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水平应力的提高,巷道的变形先出现在拱肩和底角,围岩裂隙经历了产生—延伸—贯通的过程,巷道两帮的破坏程度小于顶底板的破坏程度,当侧压系数达到1.6,水平应力为28.0 MPa时,巷道底板出现滑移剪切破坏,且U型钢支架变形明显,当侧压系数达到2.2、水平应力为38.5 MPa时巷道变形量最大,达12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变形 水平应力 相似模拟 破坏特征 围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大断面硐室围岩变形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苏晓建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78,共4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赵固二矿一800 m泵房围岩变形原因及控制技术。认为深部大断面硐室围岩应力集中区距离硐室中心较远,但底鼓较为明显,支护方案设计时应重点关注。基于此提出了主动支护与被动支护联合支护方案,首先锚网喷支护,其...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赵固二矿一800 m泵房围岩变形原因及控制技术。认为深部大断面硐室围岩应力集中区距离硐室中心较远,但底鼓较为明显,支护方案设计时应重点关注。基于此提出了主动支护与被动支护联合支护方案,首先锚网喷支护,其次双底拱刚性支架联合支护,第三围岩注浆加固。工程应用表明,锚注+刚性支架支护能有效控制圆岩变形,满足泵房保持长期稳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硐室 大断面 围岩控制 联合支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冯利民 黄玉东 +1 位作者 张得现 镐振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6-88,共3页
针对赵固二矿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量大、支护体破坏严重和巷道多次维修的难题,采用实验室测试、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的方法,研究了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机理。研究表明:巷道开挖后短时间内围岩较完整,在高应力、风化和水化共同... 针对赵固二矿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量大、支护体破坏严重和巷道多次维修的难题,采用实验室测试、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的方法,研究了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机理。研究表明:巷道开挖后短时间内围岩较完整,在高应力、风化和水化共同作用下,巷道浅部围岩力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强度迅速降低,围岩变形急剧增加;当支护阻力达到在一定范围时,可有效抑制围岩变形,超过此范围不断增加支护阻力,不能改变围岩的塑性区范围和围岩变形量。提出了以锚网喷一次支护,并预留520mm让压量,工钢棚二次支护为技术核心的围岩控制方案。现场实践表明:该方案对赵固二矿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控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力 软岩 巷道支护 变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破碎围岩窄煤柱加固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明建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2-75,92,共5页
为解决赵固二矿11030大采高工作面沿空巷道窄煤柱破坏严重、隔离采空区有害气体能力低的问题,提出采用注浆并配合全长锚固锚索对煤柱进行超前加固。结果表明,注浆加固后煤样的抗压强度达到原始强度的79.8%,窄煤柱内部距离巷道表面3-5 m... 为解决赵固二矿11030大采高工作面沿空巷道窄煤柱破坏严重、隔离采空区有害气体能力低的问题,提出采用注浆并配合全长锚固锚索对煤柱进行超前加固。结果表明,注浆加固后煤样的抗压强度达到原始强度的79.8%,窄煤柱内部距离巷道表面3-5 m范围内裂隙很少,窄煤柱内部形成了最小宽度为1 m的弹性区,煤柱帮最大移近量为310 mm,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恢复到正常生产水平。该技术可为类似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巷道 窄煤柱 注浆加固 全长锚固锚索 煤柱超前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