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土地利用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崔军舰 王涛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8年第8期137-140,共4页
以1999~2015年新疆土地利用、能源消耗、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结合能源消耗碳排放计算模型及STIRPAT模型,分析了新疆土地利用碳排放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类型碳排放总体表现为碳吸收过程,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过程。(2)土... 以1999~2015年新疆土地利用、能源消耗、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结合能源消耗碳排放计算模型及STIRPAT模型,分析了新疆土地利用碳排放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类型碳排放总体表现为碳吸收过程,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过程。(2)土地利用类型碳吸收量占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的比例平均值为7.97%,随时间呈下降过程。土地利用净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耗碳排放量均呈指数增加过程,1999~2009年线性递增速率小于2009~2015年。(3)土地利用净碳排放量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 能源消耗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树泉矿煤层开采覆岩破坏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2
作者 张志立 孟凡林 +2 位作者 王思翔 吴慧杰 王启庆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期240-244,共5页
为研究煤层开采覆岩破坏情况,以榆树泉矿为工程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模拟试验,分析了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的破坏规律,结合经验公式计算,确定了煤层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结果显示,随着煤层开采,覆岩裂隙在纵向上的发育速度减缓,横向裂隙... 为研究煤层开采覆岩破坏情况,以榆树泉矿为工程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模拟试验,分析了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的破坏规律,结合经验公式计算,确定了煤层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结果显示,随着煤层开采,覆岩裂隙在纵向上的发育速度减缓,横向裂隙发育速度加快,范围扩大,且近工作面处的裂隙逐步向破碎型裂隙发展。覆岩形态在横向、纵向以及整体上呈现出先扩展延伸而后趋于稳定的特点,覆岩形态最终趋于“马鞍形”。覆岩位移量随着距煤层工作面垂直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并且位移量由两侧向中部递减。模拟导水裂隙带的发育最大高度为65 m,与经验公式计算的结果吻合,裂采比约为16。研究结果可为榆树泉矿顶板水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相似模拟 覆岩破坏规律 裂隙发育 导水裂隙带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覆岩裂隙分布特征的微震监测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孔令海 李峰 +1 位作者 欧阳振华 季成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9-113,143,共6页
基于工作面采动覆岩裂隙分布的微震监测结果,分析了微震事件分布与采动覆岩破裂的关系,采用经验公式和现场矿压监测结果,对比研究了采动覆岩裂隙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沿竖直方向,微震事件在距离煤层0~40 m为高密度分布,在40~70 m内中密... 基于工作面采动覆岩裂隙分布的微震监测结果,分析了微震事件分布与采动覆岩破裂的关系,采用经验公式和现场矿压监测结果,对比研究了采动覆岩裂隙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沿竖直方向,微震事件在距离煤层0~40 m为高密度分布,在40~70 m内中密度分布,70 m以上为低密度分布;沿工作面倾斜方向,微震事件集中分布于3个区域,分别为机头区域Ⅰ、工作面45~90 m区域Ⅱ和90~120 m区域Ⅲ;基于微震监测推断得到的采动裂隙带高度(工作面煤层上方20~70 m范围),与基于经验公式得到的采动裂隙带高度约为80 m基本吻合;随工作面推进,微震事件能量具有周期性分布特点,周期步距平均为30 m,与支架工作阻力揭示的周期来压步距吻合。研究成果为采动覆岩裂隙分布特征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种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采动覆岩裂隙分布特征 裂隙带高度 支架工作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条件下层间岩层对上行开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宝杨 邓志刚 +1 位作者 冯宇峰 李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42-848,共7页
以龟兹矿业西井A6-103上行工作面具有的特殊采掘地质条件(即采动影响系数小和层间岩层坚硬)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下部采空区边界处"悬空结构"的力学模型,并推导出该结构二次失稳的形式及其判... 以龟兹矿业西井A6-103上行工作面具有的特殊采掘地质条件(即采动影响系数小和层间岩层坚硬)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下部采空区边界处"悬空结构"的力学模型,并推导出该结构二次失稳的形式及其判据,认为"悬空结构"保证了上部煤层的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上行工作面的回采,但是该结构在上行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下的二次失稳将会给上行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此外,通过相似模拟的方法,分析研究了上行开采过程中采场围岩的破断形态,验证了下部采空区边界"悬空结构"的存在及其对上行工作面回采过程的利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行开采 采动影响系数 坚硬层间岩层 悬空结构 二次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震监测技术在近距离煤层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晶 季成 +2 位作者 岳军文 张志立 刘斌斌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2-85,共4页
在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条件下,上部煤层开切眼外错回采时覆岩破坏规律有其自身特点。采用高精度微震监测技术和理论分析方法对龟兹煤矿A6-103工作面经过下部煤层采空区开切眼时覆岩破裂、运移规律进行研究。监测结果表明:井下微震事件... 在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条件下,上部煤层开切眼外错回采时覆岩破坏规律有其自身特点。采用高精度微震监测技术和理论分析方法对龟兹煤矿A6-103工作面经过下部煤层采空区开切眼时覆岩破裂、运移规律进行研究。监测结果表明:井下微震事件波形分为5类;工作面经过下层采空区开切眼的过程中,微震事件的能量和频次分为"正常—加速破裂—破裂减少"的3个明显过程;通过对微震事件的空间定位分析得到裂隙带发育高度为采高的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波形分析 预警指标 上行开采 开切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缓倾软弱夹层巷道围岩变形演化与非对称支护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俊福 尹乾 +1 位作者 张京民 靖洪文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57,共15页
以河南城郊煤矿含软弱夹层千米埋深巷道围岩非对称变形破坏为背景,基于自主研发的巷道围岩结构失稳全过程物理模拟试验系统,采用超声波与数字照相等探测手段,系统研究了软弱夹层位于巷道顶、底板不同位置时,支护与未支护巷道围岩应力场... 以河南城郊煤矿含软弱夹层千米埋深巷道围岩非对称变形破坏为背景,基于自主研发的巷道围岩结构失稳全过程物理模拟试验系统,采用超声波与数字照相等探测手段,系统研究了软弱夹层位于巷道顶、底板不同位置时,支护与未支护巷道围岩应力场、位移场、松动圈演化及非对称变形破坏机理。通过将超声波速突变位置定义为松动圈厚度边界值,反映围岩破裂特征及松动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软弱夹层位于顶、底板不同位置时,未支护巷道围岩最大松动圈分别位于顶-帮和底板处,支护后顶-帮和底板松动圈厚度分别减小了9.09%~50.00%和12.00%~75.00%,对应的顶底板围岩应力释放率分别下降40%~60%和35%~60%。未支护时巷道围岩呈明显非对称性变形破坏特征,常规的对称支护方式尽管整体上提高了围岩的刚度和强度,使得松动圈形状趋于均匀化,但巷道非对称变形破坏特征显著。基于此,提出深部穿越软弱夹层巷道围岩局部非对称加强支护以实现巷道全断面等强协同支护的解决思路,并开展了工业性试验,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 缓倾软弱夹层 松动圈 超声波速 非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采全高综采工作面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 被引量:30
7
作者 陈立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0-63,共4页
根据塔河矿业榆树泉煤矿1014工作面和巷道概况,采用一次采全高综采工作面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对其进行开采,在1014工作面采用"恒阻大变形锚索+钢带"加固后,再进行深孔爆破技术预裂顶板沿空切巷,爆破后采用临时和永久支护相... 根据塔河矿业榆树泉煤矿1014工作面和巷道概况,采用一次采全高综采工作面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对其进行开采,在1014工作面采用"恒阻大变形锚索+钢带"加固后,再进行深孔爆破技术预裂顶板沿空切巷,爆破后采用临时和永久支护相结合方式加固支护顶板,最后架U型钢方式进行挡矸。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有效降低矿井掘进成本,满足矿井安全生产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支护效果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采全高 综采工作面 切顶卸压 沿空留巷 恒阻锚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下覆特厚易自燃煤层回采巷道支护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京民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6-59,共4页
为了满足采空区下覆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的支护要求,以河南能源新疆公司永宁煤化2301首采工作面回采巷道为研究对象,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了巷道掘进初期、超前掘进工作面10m和50m三个开采阶段下原支护方案和优化... 为了满足采空区下覆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的支护要求,以河南能源新疆公司永宁煤化2301首采工作面回采巷道为研究对象,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了巷道掘进初期、超前掘进工作面10m和50m三个开采阶段下原支护方案和优化支护方案下的巷道围岩应力状态,最终确定回采巷道的最终支护方式为"锚网索+钢筋梯"联合支护,并对锚杆和锚索的长度、直径、间排距、锚固力、锚固长度等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方案完全可以满足工程需要,巷道的安全系数相对较高,为类似条件下煤层巷道支护设计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下覆 特厚煤层 易自燃煤层 回采巷道 支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平台的选煤厂环境监测系统 被引量:6
9
作者 冯甜欣 张晓光 +1 位作者 刘景勇 王艳芬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1-126,共6页
选煤厂环境复杂、监测面积大、监测点数量多且分散,环境参数的人工定点定时采样方式实时性差、数据准确率低,有线监测系统部署不便、成本高、线路易损坏,基于NB-IoT与LoRa技术的无线监测系统网络覆盖不足。针对上述问题,采用ZigBee无线... 选煤厂环境复杂、监测面积大、监测点数量多且分散,环境参数的人工定点定时采样方式实时性差、数据准确率低,有线监测系统部署不便、成本高、线路易损坏,基于NB-IoT与LoRa技术的无线监测系统网络覆盖不足。针对上述问题,采用ZigBee无线传输技术,设计了基于云平台的选煤厂环境监测系统,介绍了系统架构、监测节点(终端节点、路由节点、网关节点)的软硬件设计及云端数据管理软件设计方案。该系统通过终端节点对选煤厂环境参数进行实时采集与处理,由路由节点汇总监测数据并转发至网关节点,网关节点对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后,通过以太网上传至云平台服务器,由云端数据管理软件实现数据存储、分析与展示。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数据传输准确,可实现选煤厂环境参数实时监测与告警、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矿山 绿色矿山 选煤厂 环境监测系统 物联网 云平台 云平台虚拟化 ZIGB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巷道大视差图像拼接算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璇璇 刘景勇 +3 位作者 王艳芬 云霄 董锴文 魏力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7-82,共6页
针对煤矿井下巷道视频监控采用定点旋转摄像头成本较高、拍摄视野和图像拼接效果有限等问题,设计了摄像头排列布局方式进行大视差拍摄,针对大视差拍摄的图像拼接困难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平面多感知缝合线的井下巷道大视差图像拼接算... 针对煤矿井下巷道视频监控采用定点旋转摄像头成本较高、拍摄视野和图像拼接效果有限等问题,设计了摄像头排列布局方式进行大视差拍摄,针对大视差拍摄的图像拼接困难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平面多感知缝合线的井下巷道大视差图像拼接算法。首先,采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对输入图像进行特征点检测和匹配,得到特征匹配点;然后,基于多平面进行特征匹配点分组并产生相应的对齐候选单应性矩阵,每个单应性矩阵对齐图像中的1个平面,解决了巷道大视差场景下平面不一致问题;最后,在每组局部对齐图像上计算基于颜色、边缘及显著度的多感知缝合线,选择缝合线能量最小的对齐图像合成拼接图像,减少了局部区域错位现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APAP,ANAP,SPHP,NISwGSP,RobustELA等经典图像拼接算法及基于颜色的缝合线算法相比,有效消除了局部区域错位和重影问题,图像拼接效果更自然、无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巷道 视频监控 图像拼接 大视差图像 多感知缝合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水害勘察与防治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崔军舰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9年第9期183-186,共4页
新疆地区煤层以其特有的地质赋存,加之历史开采原因,造就了煤矿采空区富水的独有特征。而勘察区位于河漫滩及一级阶地范围内的另一独特特征,为水害勘察提出新课题。针对以上问题,通过瞬变电磁在目的地区的特殊试验数据,合理选择电磁相... 新疆地区煤层以其特有的地质赋存,加之历史开采原因,造就了煤矿采空区富水的独有特征。而勘察区位于河漫滩及一级阶地范围内的另一独特特征,为水害勘察提出新课题。针对以上问题,通过瞬变电磁在目的地区的特殊试验数据,合理选择电磁相关参数,查清矿井采空区积水情况,并依据勘察结果优化探放水设计,科学合理地解除矿井水害。通过本次勘察工作的开展,得出河漫滩及一级阶地范围内使用25Hz发射频率时,可达到170m的探测深度,同时地层成层性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河漫滩 瞬变电磁 发射频率 地层成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变电磁物理勘探法在煤矿采空区水害隐患治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京民 刘景勇 《能源与环保》 2019年第2期46-49,共4页
为解除煤矿采空区水害通过导水通道对工作面安全开采的重大隐患,减少矿井水害灾难和经济损失,根据现场条件,采用瞬变电磁物理勘探法,对河南能源新疆公司龟兹矿业西井东北部开采初期采空区范围及积水进行探测,运用三维切片技术对瞬变电... 为解除煤矿采空区水害通过导水通道对工作面安全开采的重大隐患,减少矿井水害灾难和经济损失,根据现场条件,采用瞬变电磁物理勘探法,对河南能源新疆公司龟兹矿业西井东北部开采初期采空区范围及积水进行探测,运用三维切片技术对瞬变电磁法探测数据进行分析,对采空区积水的水力特征做出评价,为下一步水害综合治理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采空区 水害 瞬变电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众维煤矿难抽采煤层瓦斯四位一体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雷永超 《中国煤炭》 2019年第12期53-58,共6页
基于众维煤矿实际情况,从地层、构造、煤层3方面研究得出了难抽采煤层的瓦斯地质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掘进工作面、工作面切眼、回采工作面及采空区等瓦斯防治区域建立了以预抽、边采边抽、边掘边抽、埋管抽采为核心的四位一体瓦斯... 基于众维煤矿实际情况,从地层、构造、煤层3方面研究得出了难抽采煤层的瓦斯地质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掘进工作面、工作面切眼、回采工作面及采空区等瓦斯防治区域建立了以预抽、边采边抽、边掘边抽、埋管抽采为核心的四位一体瓦斯综合防治技术体系。通过实际工程验证,技术实施后瓦斯含量和压力都降到临界值以下,钻孔瓦斯浓度普遍能够保持在10%以上,区域消突效果良好;实施瓦斯抽放防突措施之后,瓦斯抽放效果明显,工作面瓦斯浓度和预测参数无超标现象,瓦斯抽采率大于30%;平均掘进速度基本位于100~150 m/月之间,与原来相比速度提升了1~2倍,掘进工作面瓦斯得到了有效治理,瓦斯涌出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解吸 厚煤层 含夹矸 瓦斯地质规律 瓦斯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坚硬顶板上行开采可行性论证与实践 被引量:4
14
作者 岳军文 刘义新 +1 位作者 李峰 高凯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4-47,共4页
鉴于上行开采影响因素复杂,根据新疆龟兹矿业西井近距离煤层坚硬顶板等具体地质采矿条件,首先基于传统的比值判别法、"三带"判别法、数理统计法和围岩平衡法的初步判别,再进一步通过井下探测、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及工程类比... 鉴于上行开采影响因素复杂,根据新疆龟兹矿业西井近距离煤层坚硬顶板等具体地质采矿条件,首先基于传统的比值判别法、"三带"判别法、数理统计法和围岩平衡法的初步判别,再进一步通过井下探测、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及工程类比等方法,论证了上行开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尽管上下煤层层间距近,不能满足比值判别法中采动影响倍数的要求,但鉴于层间坚硬岩层的控制作用,该矿上行开采是可行的。现场开采实践证实了上行开采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上行开采 近距离煤层 坚硬层间岩层 可行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下伏特厚易自燃煤层回采巷道矿压显现及支护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志立 刘景勇 《能源与环保》 2019年第2期163-166,171,共5页
为解决采空区下伏特厚自燃煤层综放开采回采巷道矿压显现的问题,以河南能源新疆公司永宁煤化二采区23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对巷道变形破坏、围岩松动圈发育、回采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等规律进行研究,在工程对比和理论分析计算的基础... 为解决采空区下伏特厚自燃煤层综放开采回采巷道矿压显现的问题,以河南能源新疆公司永宁煤化二采区23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对巷道变形破坏、围岩松动圈发育、回采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等规律进行研究,在工程对比和理论分析计算的基础上提出的支护优化方案,为类似矿井矿压规律研究及围岩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下伏 特厚易自燃煤层 回采巷道矿压 支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众泰煤焦化选煤厂脱水系统改造 被引量:5
16
作者 杜世亮 王海 刘景勇 《能源与环保》 2018年第10期159-161,165,共4页
介绍了拜城县众泰煤焦化180万t选煤厂脱水系统存在的工艺与设备问题,分析了进行脱水系统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改造,粗精煤泥脱水设备由浓缩分级旋流器+煤泥回收筛改为浓缩分级旋流器组+振动弧形筛+煤泥离心机,即控制了分级粒度,... 介绍了拜城县众泰煤焦化180万t选煤厂脱水系统存在的工艺与设备问题,分析了进行脱水系统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改造,粗精煤泥脱水设备由浓缩分级旋流器+煤泥回收筛改为浓缩分级旋流器组+振动弧形筛+煤泥离心机,即控制了分级粒度,保证浮选入料粒度上限,同时利用煤泥离心机进行把关,保证了粗精煤泥水分。通过对煤泥水系统的工艺改造,加大了脱水系统设备处理能力,降低了最终产品水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 浓缩 离心机 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群综放开采区段煤柱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吕目晓 孟凡林 《能源与环保》 2020年第9期254-259,共6页
为解决龟兹矿业5号与3号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影响下区段煤柱失稳难题,利用模拟试验结合工业性试验的研究手段,探究了区段煤柱在重复采动作用下的应力演化规律和区段煤柱尺寸因素作用下的围岩应力分布情况,阐释了区段煤柱宽度因素作用下... 为解决龟兹矿业5号与3号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影响下区段煤柱失稳难题,利用模拟试验结合工业性试验的研究手段,探究了区段煤柱在重复采动作用下的应力演化规律和区段煤柱尺寸因素作用下的围岩应力分布情况,阐释了区段煤柱宽度因素作用下巷道围岩损坏及位移规律。结果表明: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作用下,设计煤柱宽度超过6 m有利于提高区段煤柱稳定性。研究成果在龟兹矿业进行了工程应用,对A502运输巷围岩变形情况进行了实测,实测结果验证了研究成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 煤柱 应力集中 采空区覆岩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应力叠加下上行开采工作面布置优化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岳军文 《中州煤炭》 2016年第1期53-56,61,共5页
龟兹矿业西井A6-103工作面为上行开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工作面回风巷受到采动影响,特别是过下面切眼时受四重应力叠加。采用理论研究、FLAC^(3D)数值模拟和成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优选出多重采动影响上行开采工作面"小煤柱护巷—... 龟兹矿业西井A6-103工作面为上行开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工作面回风巷受到采动影响,特别是过下面切眼时受四重应力叠加。采用理论研究、FLAC^(3D)数值模拟和成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优选出多重采动影响上行开采工作面"小煤柱护巷—外错布置"布置方式,对A6-103工作面回风巷内错外错不同布置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工作面相关参数,最终实现多重应力影响下上行开采工作面的优化布置,对运输巷采取连锁棚架加强支护可以较好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应力 上行开采 工作面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树泉煤矿厚硬顶板无煤柱自成巷卸压方案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海洋 孟凡林 赵刚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3期286-292,共7页
基于榆树泉煤矿1014综采工作面煤层顶板上方厚硬顶板不易垮落,顶板来压剧烈等问题,设计了厚硬不易垮落顶板预裂卸压方案及巷内加强支护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得出采用综合的顶板预裂爆破控制技术,可大幅降低巷道顶底板位移量,有... 基于榆树泉煤矿1014综采工作面煤层顶板上方厚硬顶板不易垮落,顶板来压剧烈等问题,设计了厚硬不易垮落顶板预裂卸压方案及巷内加强支护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得出采用综合的顶板预裂爆破控制技术,可大幅降低巷道顶底板位移量,有效缓解实体煤柱上方应力的集中程度。最后,针对试验巷道进行工业性试验,得出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为424 mm,顶板下沉量为300 mm,底鼓量93 mm,侧帮移近量286 mm,应用效果良好,满足巷道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硬顶板 预裂卸压 爆破 无煤柱自成巷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坚硬层间岩层上行开采底板沉降规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岳军文 吕目晓 《中州煤炭》 2016年第10期50-53,共4页
龟兹矿业西井A6-103工作面属于近距离坚硬层间岩层上行开采,根据A6煤层与A6-1煤层之间的层间距及A6煤层的开采厚度计算,采动影响倍数为4.4~6.4,平均5.7,不满足上行开采K值的要求,客观上对龟兹矿业西井A6-1工作面上行开采提出了更高的要... 龟兹矿业西井A6-103工作面属于近距离坚硬层间岩层上行开采,根据A6煤层与A6-1煤层之间的层间距及A6煤层的开采厚度计算,采动影响倍数为4.4~6.4,平均5.7,不满足上行开采K值的要求,客观上对龟兹矿业西井A6-1工作面上行开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上行开采过程中布置底板沉降观测站,观测巷道底板下沉、煤层裂隙发育变化情况,回采时过下层工作面切眼及上行开采过程中煤层底板沉降规律的观测分析,没有出现采空区切眼边界的"悬空结构"及工作面及巷道底板台阶下沉情况,整个上行开采过程中底板岩层稳定,为近距离坚硬层间岩层上行安全开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龟兹煤矿在不满足正常上行开采理论的情况下,安全回采煤炭约180万t,创造利润上亿元,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 坚硬岩层 上行开采 沉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