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背部形态分类的高适应性人体穴位自动定位方法
1
作者 曹莹瑜 高少伟 +2 位作者 王朝飞 黄军芬 陆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8814-8822,共9页
针对当前按摩机器人穴位自动定位技术存在着装限制、适用范围局限以及定位精度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背部形态分类与多层感知机网络的人体背部穴位定位方法(morphology classification-multilayer perceptron-based accurate point ... 针对当前按摩机器人穴位自动定位技术存在着装限制、适用范围局限以及定位精度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背部形态分类与多层感知机网络的人体背部穴位定位方法(morphology classification-multilayer perceptron-based accurate point location,BMC-MPAPL)。通过采集大量不同人体背部图像数据结合骨骼关键点定位技术、核密度估计和最大类间方差方法,研究了背部形态的统计分布与有效分类。为克服衣物覆盖对定位的限制,基于分类结果制作包含背部关键点和大椎穴的各类坐标数据集,同时利用多层感知机网络深度学习模型实现大椎穴的自动定位。依据大椎穴的定位结果建立人体坐标系,结合中医骨度分寸法实现人体背部60个常见穴位的自动定位。结果表明:基于不同背部形态的大椎穴定位模型,实现了对大椎穴的高精度定位,在允许误差为20 mm时的平均精度为94.87%,较未进行背部分类的大椎穴定位模型精度提高13.37%。对于背部其他常见穴位,在患者服饰、背景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其定位精度在允许误差为20 mm时为91.58%。可见,所提方法有效提高了穴位自动定位的精度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定位 背部形态 分类阈值 骨度分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级别低合金高强钢疲劳断裂行为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翟雁 郭晓波 +1 位作者 丁再超 李志强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5-150,共6页
选取5种不同强度级别的低合金高强钢材料开展疲劳特性研究,对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施加应力控制的拉-压疲劳载荷,获取了应力比为0.1时,5种材料的疲劳特性应力幅-疲劳寿命(S-N)曲线;并基于试验和经... 选取5种不同强度级别的低合金高强钢材料开展疲劳特性研究,对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施加应力控制的拉-压疲劳载荷,获取了应力比为0.1时,5种材料的疲劳特性应力幅-疲劳寿命(S-N)曲线;并基于试验和经验公式,获取了应力比为-1时的S-N曲线,开展了不同强度材料疲劳特性对比了分析;对5种低合金高强钢的疲劳失效进行了分析,选取不同载荷下具有代表性的疲劳断口形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抗拉强度的提升,所研究的低合金高强钢的疲劳极限不断提高;当应力比为-1时,疲劳极限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约为0.5;上述材料的疲劳极限与抗拉强度近似成线性关系;施加循环载荷后,样品表面发生侵入或挤出,进而形成初始的微裂纹,并最终产生宏观裂纹导致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钢 疲劳寿命 应力幅-疲劳寿命曲线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磁六轴机械臂运动学分析与路径规划
3
作者 嵇长委 尚会超 +2 位作者 韩鑫磊 付晓莉 李志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43-49,共7页
目前,经颅磁治疗仪治疗方式主要以人工为主,时间强度大、成本高,严重制约着国内经颅磁产业的发展。为此,根据GB 2428—1998《成年人头面部尺寸》,设计一款智能经颅磁六轴机械臂,可以代替人工手持工作,特点是工作强度高、治疗时间安排灵... 目前,经颅磁治疗仪治疗方式主要以人工为主,时间强度大、成本高,严重制约着国内经颅磁产业的发展。为此,根据GB 2428—1998《成年人头面部尺寸》,设计一款智能经颅磁六轴机械臂,可以代替人工手持工作,特点是工作强度高、治疗时间安排灵活。机械臂整体建模采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依据改进的D-H参数法,结合MATLAB软件中Robotics Toolbox工具箱,建立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推导机械臂正、逆运动学方程并求解。以此经颅磁六轴机械臂为研究对象,搭建半仿真试验平台对其进行蒙特卡罗法工作空间仿真和路径轨迹规划仿真。应用双向RRT算法产生无碰撞路径点,对生成的3段治疗轨迹运用多项式插值函数进行拟合。最后输出整个路径轨迹及各关节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等相关运动参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分析所得结果可知,该六轴机械臂可以满足经颅磁治疗仪高精度、高效灵活、平稳工作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分析 工作空间 路径规划 双向RR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压力耦合控制的气囊型防压疮床垫
4
作者 曹莹瑜 王朝飞 +3 位作者 黄军芬 赵军 高应超 陆闯 《机械设计》 2025年第8期128-133,共6页
针对现有气囊型防压疮床垫在压力分布、调节频次及舒适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时间-压力耦合控制策略的防压疮床垫。该床垫采用双层热塑性聚氨酯气囊和聚氨酯海绵及分级式多通道气路配置方案,实现了床垫多气囊的局部自动压... 针对现有气囊型防压疮床垫在压力分布、调节频次及舒适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时间-压力耦合控制策略的防压疮床垫。该床垫采用双层热塑性聚氨酯气囊和聚氨酯海绵及分级式多通道气路配置方案,实现了床垫多气囊的局部自动压力调节和整体位姿控制。基于Sigmoid损伤阈值曲线及函数拟合,提出了时间-压力有效平衡防压疮控制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时间-压力控制策略相比单压力控制、单时间控制策略,气囊调整次数平均值从158次减至18次,床垫的舒适度评分平均值从57分提升至82分,提出的时间-压力控制策略在保证防压疮效果的同时,可有效减少床垫局部压力调整次数,提升患者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型床垫 时间-压力控制策略 压疮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