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络祛痛膏非挥发性成分HPLC特征图谱建立及7种成分含量测定
1
作者 徐慧茹 熊维政 +4 位作者 李磊 郭立 田硕 姜家书 左杰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2-377,共6页
目的建立通络祛痛膏非挥发性成分HPLC特征图谱,并测定芦荟大黄素、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胡椒碱、羟基-α-山椒素、羟基-β-山椒素、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Ultimate X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1%磷... 目的建立通络祛痛膏非挥发性成分HPLC特征图谱,并测定芦荟大黄素、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胡椒碱、羟基-α-山椒素、羟基-β-山椒素、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Ultimate X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1%磷酸-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69 nm。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进行质量评价,筛选组间主要差异性成分。结果15批样品HPLC特征图谱中有21个特征峰,相似度大于0.93。各批样品聚为2类,筛选出7个主要差异性成分(峰3、5、7、8、9、11、12)。7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98.43%~100.51%,RSD 1.51%~2.55%。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完善通络祛痛膏质量控制、探讨其非挥发性成分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祛痛膏 非挥发性成分 HPLC特征图谱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阶段采样分析颠茄草特征成分变化规律及最佳采收期 被引量:4
2
作者 冯言颜 熊维政 +2 位作者 李磊 郭立 郭军霞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54-1359,共6页
目的考察河南秋种颠茄草不同采收时间及不同部位对药材质量的影响,并将不同产地颠茄草中硫酸天仙子胺和东莨菪内酯2种特征成分含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采收时间、不同部位及不同产地颠茄草中硫酸天仙子胺和东... 目的考察河南秋种颠茄草不同采收时间及不同部位对药材质量的影响,并将不同产地颠茄草中硫酸天仙子胺和东莨菪内酯2种特征成分含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采收时间、不同部位及不同产地颠茄草中硫酸天仙子胺和东莨菪内酯的含量。比较河南秋种颠茄草各部位对全草2种特征成分的贡献值,预测河南秋种颠茄草最佳采收时间,并对不同产地颠茄药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硫酸天仙子胺、东莨菪内酯分别在0.25~8.00 mg·mL^(-1),18.764~600.44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07%,94.76%,RSD分别为1.30%,1.04%;2种成分含量在6月中旬最高;河南秋种颠茄草不同部位对全草两种成分贡献值的大小为:叶>茎>果>根;20个产地样品可聚为4类,其中河南秋种颠茄草质量较好。结论河南秋种颠茄草质量较好,6月中旬采收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茄草 特征成分 采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