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做好口述档案工作 传承红旗渠精神
1
作者
常卓航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8-59,共2页
1960年,为了解决林县千百年缺水的窘境,改善林县人民的生存环境,以杨贵为代表的县委一班人经过多方调研和慎重研判,决定实施“引漳入林”工程。动员令一经发出,全县上下群情高昂,正月十五当天3.7万民工走上修渠工地,拉开了前后十年的修...
1960年,为了解决林县千百年缺水的窘境,改善林县人民的生存环境,以杨贵为代表的县委一班人经过多方调研和慎重研判,决定实施“引漳入林”工程。动员令一经发出,全县上下群情高昂,正月十五当天3.7万民工走上修渠工地,拉开了前后十年的修渠序幕。全县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情,不怕苦难、不怕牺牲,经过十年磨砺,十万大军战太行的壮举最终铸就了新中国两大奇迹之一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旗渠精神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探讨,当年参与红旗渠工程的人是见证红旗渠修建的“活化石”,是传承红旗渠精神最宝贵的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档案
自力更生
引漳入林
民工
杨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晓明
齐若惟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2期59-62,共4页
城乡融合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要素自由平等的流动和交换,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拓展经济增长空间,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宜居生态环境,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传承。实践中要在坚持统筹新型工业化...
城乡融合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要素自由平等的流动和交换,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拓展经济增长空间,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宜居生态环境,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传承。实践中要在坚持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四个层面着重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县域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集市发展路径探究——以河南省林州市临淇镇为例
3
作者
郝淑静
张晶晶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4期43-45,共3页
乡村集市作为中国乡村市场的重要形式之一,已经深深嵌入乡村社会,成为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功能发挥的重要载体。基于对河南省林州市临淇镇乡村集市发展优势的梳理,考察整理临淇镇乡村集市发展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问题,从发挥群众...
乡村集市作为中国乡村市场的重要形式之一,已经深深嵌入乡村社会,成为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功能发挥的重要载体。基于对河南省林州市临淇镇乡村集市发展优势的梳理,考察整理临淇镇乡村集市发展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问题,从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提升乡村集市产品价值、打造乡村特色文旅3个方面,探索以乡村集市为抓手孕育乡村振兴新动能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集市
临淇镇
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振兴视域下创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
被引量:
1
4
作者
周朝霞
《河南农业》
2025年第2期10-11,共2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产业化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振兴目标,而农业产业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产业化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振兴目标,而农业产业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然而,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水平较低、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探索具有创新性的农业产业化升级道路,对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乡村振兴
农业生产效率
技术水平
全面振兴
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型农业
资金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州市红色文化基因传承问题探析
5
作者
王彬尧
崔立波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8期13-15,共3页
林州市革命历史悠久,形成了以红旗渠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针对林州市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内容不够丰富、传承体系不够完善、传承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应不断挖掘红色文化,构建话语体系,拓展传承路径,以更好地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让红色文...
林州市革命历史悠久,形成了以红旗渠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针对林州市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内容不够丰富、传承体系不够完善、传承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应不断挖掘红色文化,构建话语体系,拓展传承路径,以更好地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基因代代相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基因
传承
林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作用发挥的路径优化
6
作者
刘芳
黄成利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6期25-27,共3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旨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发展目标。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主体,其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决定性意义。乡村振兴中,“去组织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旨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发展目标。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主体,其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决定性意义。乡村振兴中,“去组织化”,生产力的发展,农民主动发挥主体性作用的意识薄弱,农民文化和技能基础薄弱、综合素质不高,是制约农民主体性作用发挥的因素。要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加快产业发展,激发农民主体意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从而发挥农民主体性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主体性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做好口述档案工作 传承红旗渠精神
1
作者
常卓航
机构
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
出处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8-59,共2页
文摘
1960年,为了解决林县千百年缺水的窘境,改善林县人民的生存环境,以杨贵为代表的县委一班人经过多方调研和慎重研判,决定实施“引漳入林”工程。动员令一经发出,全县上下群情高昂,正月十五当天3.7万民工走上修渠工地,拉开了前后十年的修渠序幕。全县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情,不怕苦难、不怕牺牲,经过十年磨砺,十万大军战太行的壮举最终铸就了新中国两大奇迹之一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旗渠精神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探讨,当年参与红旗渠工程的人是见证红旗渠修建的“活化石”,是传承红旗渠精神最宝贵的财富。
关键词
口述档案
自力更生
引漳入林
民工
杨贵
分类号
G279.27 [文化科学—档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晓明
齐若惟
机构
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
出处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2期59-62,共4页
文摘
城乡融合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要素自由平等的流动和交换,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拓展经济增长空间,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宜居生态环境,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传承。实践中要在坚持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四个层面着重发力。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县域
乡村振兴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集市发展路径探究——以河南省林州市临淇镇为例
3
作者
郝淑静
张晶晶
机构
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
出处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4期43-45,共3页
基金
河南省社科联2023年度调研课题(SKL-2023-129)。
文摘
乡村集市作为中国乡村市场的重要形式之一,已经深深嵌入乡村社会,成为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功能发挥的重要载体。基于对河南省林州市临淇镇乡村集市发展优势的梳理,考察整理临淇镇乡村集市发展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问题,从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提升乡村集市产品价值、打造乡村特色文旅3个方面,探索以乡村集市为抓手孕育乡村振兴新动能的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集市
临淇镇
群众
分类号
F724.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振兴视域下创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
被引量:
1
4
作者
周朝霞
机构
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
出处
《河南农业》
2025年第2期10-11,共2页
文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产业化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振兴目标,而农业产业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然而,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水平较低、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探索具有创新性的农业产业化升级道路,对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乡村振兴
农业生产效率
技术水平
全面振兴
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型农业
资金投入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州市红色文化基因传承问题探析
5
作者
王彬尧
崔立波
机构
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
出处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8期13-15,共3页
文摘
林州市革命历史悠久,形成了以红旗渠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针对林州市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内容不够丰富、传承体系不够完善、传承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应不断挖掘红色文化,构建话语体系,拓展传承路径,以更好地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基因代代相传。
关键词
红色文化基因
传承
林州市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D64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作用发挥的路径优化
6
作者
刘芳
黄成利
机构
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
出处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6期25-27,共3页
基金
2023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红旗渠的修建对我省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作用发挥的启示研究”(232400410417)。
文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旨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发展目标。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主体,其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决定性意义。乡村振兴中,“去组织化”,生产力的发展,农民主动发挥主体性作用的意识薄弱,农民文化和技能基础薄弱、综合素质不高,是制约农民主体性作用发挥的因素。要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加快产业发展,激发农民主体意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从而发挥农民主体性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主体性
实践路径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做好口述档案工作 传承红旗渠精神
常卓航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
郭晓明
齐若惟
《农村农业农民》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乡村集市发展路径探究——以河南省林州市临淇镇为例
郝淑静
张晶晶
《农村农业农民》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乡村振兴视域下创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
周朝霞
《河南农业》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林州市红色文化基因传承问题探析
王彬尧
崔立波
《农村农业农民》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作用发挥的路径优化
刘芳
黄成利
《农村农业农民》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