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4020大孔树脂提纯发酵液中紫杉醇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勇超 杨靖 +1 位作者 职明星 孟丽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0-714,共5页
采用D4020型大孔树脂对红豆杉产紫杉醇内生真菌发酵液的粗提液进行吸附和洗脱试验,同时应用HPLC进行分析检测,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D4020型吸附树脂对紫杉醇有吸附分离效果。优化工艺条件为:室温下,样品溶于体积分数50%甲醇-... 采用D4020型大孔树脂对红豆杉产紫杉醇内生真菌发酵液的粗提液进行吸附和洗脱试验,同时应用HPLC进行分析检测,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D4020型吸附树脂对紫杉醇有吸附分离效果。优化工艺条件为:室温下,样品溶于体积分数50%甲醇-水溶液,上柱液体积流量1.5 mL/min,体积分数80%乙醇-水溶液以体积流量0.5 mL/min洗脱,洗脱剂用量为7倍量树脂体积,回收率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提纯 大孔树脂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L-和D-异构体对离体小麦胚植株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友勇 孙海丽 罗姗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3-77,共5页
5种氨基酸L-和D-异构体对离体小麦胚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7mmol·L^-1浓度范围内,脯氨酸异构体均不抑制植株生长;缬氨酸和蛋氨酸的L-型严重抑制生长,D-型不抑制或轻微抑制;丙氨酸则相反,L-型无抑制作用,D-型是严重... 5种氨基酸L-和D-异构体对离体小麦胚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7mmol·L^-1浓度范围内,脯氨酸异构体均不抑制植株生长;缬氨酸和蛋氨酸的L-型严重抑制生长,D-型不抑制或轻微抑制;丙氨酸则相反,L-型无抑制作用,D-型是严重抑制类型;丝氨酸的L-型轻微抑制生长,D-型严重抑制生长。生长结果也表明,DL-异构体的抑制作用介于D-型和L-型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氨基酸 D-氨基酸 DL-氨基酸 小麦胚胎 反馈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氨基酸抑制植物生长的现象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大华 杨靖 李友勇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0-63,共4页
丙氨酸、丝氨酸、缬氨酸和蛋氨酸4种氨基酸的L-和D-异构体对小麦胚试管植株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丙氨酸和丝氨酸的D-异构体在3 mmol/L以上浓度强烈抑制试管植株生长,L-异构体不抑制或轻的多,这是少见的D-氨基酸抑制植物生长的现象。... 丙氨酸、丝氨酸、缬氨酸和蛋氨酸4种氨基酸的L-和D-异构体对小麦胚试管植株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丙氨酸和丝氨酸的D-异构体在3 mmol/L以上浓度强烈抑制试管植株生长,L-异构体不抑制或轻的多,这是少见的D-氨基酸抑制植物生长的现象。把在丙氨酸、丝氨酸处理中生长4 d的已经受到抑制的植株再转入无氨基酸培养基后,植株可恢复生长,这显示D-丙氨酸和D-丝氨酸的抑制作用可能有反馈机制存在。D-氨基酸的这些作用在筛选植物生长延缓剂、离体植物遗传标记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氨基酸 丙氨酸 丝氨酸 反馈抑制 离体小麦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杉中产紫杉醇内生真菌分离部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竺俊鑫 李勇超 孟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红豆杉不同部位在内生真菌分离效率以及产紫杉醇菌株筛选率方面的规律性,为红豆杉产紫杉醇内生菌菌株的分离与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从根、茎、叶3个器官取大小和表面积相同的太行山野生红豆杉(Taxous chinensis)材料,... 目的探讨红豆杉不同部位在内生真菌分离效率以及产紫杉醇菌株筛选率方面的规律性,为红豆杉产紫杉醇内生菌菌株的分离与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从根、茎、叶3个器官取大小和表面积相同的太行山野生红豆杉(Taxous chinensis)材料,用组织块法分离红豆杉内生真菌,计算各部位内生真菌的分离效率;用高效液相法对分离到的内生真菌发酵液提取物进行紫杉醇含量分析,计算各部位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筛选率。结果共分离到109株红豆杉内生真菌,根部、茎部和叶部分离效率指数分别为0.90、0.63和0.28;其中有28株产紫杉醇,紫杉醇菌株筛选率分别为31.48%、21.05%和17.65%。结论在内生真菌的分离效率及其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筛选率上,均为根部﹥茎部﹥叶部,即根部在内生真菌分离效率和筛选产紫杉醇内生真菌效率上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紫杉醇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锌浓度对香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竺俊鑫 简在友 孟丽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4-207,共4页
在香菇栽培料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锌(ZnSO4.7H2O),观察香菇菌种萌发、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以及霉菌污染等情况,并检测不同处理收获的子实体中的锌含量。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锌离子能促进香菇菌丝生长,提高香菇产量,并对霉菌污染有... 在香菇栽培料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锌(ZnSO4.7H2O),观察香菇菌种萌发、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以及霉菌污染等情况,并检测不同处理收获的子实体中的锌含量。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锌离子能促进香菇菌丝生长,提高香菇产量,并对霉菌污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硫酸锌添加量为500-600 mg/kg干培养料,香菇菌丝体长势、子实体产量和富锌量均最佳。当硫酸锌添加量为500 mg/kg时,香菇子实体含锌量最高(172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硫酸锌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菘蓝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勇超 任永信 +2 位作者 陈宏恩 杨靖 周修任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42-1847,1871,共7页
试验以不同地理区域中药种植上所用的菘蓝栽培居群为材料,通过对与菘蓝药用有关的植物学性状指标(株高、叶面积、叶干重、根干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统计、主要药用有效成分(靛蓝、靛玉红)的含量测定、酯酶等位酶酶谱的建立与聚类分析,计... 试验以不同地理区域中药种植上所用的菘蓝栽培居群为材料,通过对与菘蓝药用有关的植物学性状指标(株高、叶面积、叶干重、根干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统计、主要药用有效成分(靛蓝、靛玉红)的含量测定、酯酶等位酶酶谱的建立与聚类分析,计算了用于衡量菘蓝居群内变异水平的多态位点比率、有效等位基因数、观察杂合度3个指标,探讨了常见的栽培菘蓝各居群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关系,以揭示菘蓝在形态、主效成分及同工酶3个层次上的遗传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河北安国(S1)、安徽亳州(S2)和河南新乡(S3)3个居群的植物学性状指标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870、0.877、0.763,各植物学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各居群内从高到低的排序多数为株高、叶面积、叶干重、根干重;3个居群在表型上居群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而居群内多样性丰富。S1的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分别为5.67、10.93mg/g,S2的分别为4.74、9.68 mg/g,S3的分别为5.32、9.27 mg/g,2种成分的含量分别具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90个样品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位点比率、观察杂合度分别是1.346 9、61.53%、0.346 9;在相似系数0.70处可聚为3类,第Ⅰ聚群包含有66个样品,第Ⅱ聚群包含有10个样品,第Ⅲ聚群包含有14个样品,分别占样品总数的73%、11%和16%,显示出了3个菘蓝居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的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居群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杆观赏甘蓝下胚轴离体再生研究
7
作者 周岩 赵一鹏 蔡祖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8-70,共3页
以长杆观赏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longata)实生幼苗下胚轴作为外植体,在附加细胞分裂素6-BA的MS培养基上,通过愈伤组织发生途径获得了再生植株,在研究中发现不同6-BA浓度(1、2、4、6 mg/L)对长杆观赏甘蓝不定芽形成有显著影响,其... 以长杆观赏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longata)实生幼苗下胚轴作为外植体,在附加细胞分裂素6-BA的MS培养基上,通过愈伤组织发生途径获得了再生植株,在研究中发现不同6-BA浓度(1、2、4、6 mg/L)对长杆观赏甘蓝不定芽形成有显著影响,其中在6-BA 4 mg/L培养基上的再生能力最强,每个外植体可再生出25.3个不定芽。此外,还对长杆观赏甘蓝离体培养的愈伤组织再分化过程进行了组织学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杆观赏甘蓝 离体再生 组织学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